![]() | 凤鸣古冢位于白云区永平街道东平村红路水库旁凤鸣岗上,年代为宋,类别为古墓葬。2002年7月,被公布为第六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从后土碑外缘外延10米,北、南、西从旗杆夹外缘外延10米。建设控制地带:从保护范围外缘外延30米。……[详细] |
![]() | 厚德围公馆 位于广州市新滘镇广州园艺农工商联合公司内。是李福林的公馆,名厚德围。占地面积有13334平方米,俗称二十亩。 公馆集果园、住宅及碉楼于一体,建于民国十年(1921年)。四面环水,如一小岛。主要建筑有主楼、耕仔楼、水榭和门楼等。主楼为钢筋混凝土构筑。主楼入口处原设有可起合的吊桥,现改为水泥桥。首层正门施花岗岩石框,有钢铁制造的“趟拢”。内为厅堂。左右设梯,采用拱券形窗,楼顶四角分别建有挑出外墙一米的瞭望台,四周及台底有瞭望孔。其他的附属建筑如水榭等保存完整。 李福林另一处住宅,在现海珠区宝岗大道区政府内。西式四层楼房,巴洛克建筑风格。保存完整,但现外墙全部贴了灰色的瓷条砖。 李福林(……[详细] |
![]() | 清真寺又称濠畔寺。位于广州市人民中路濠畔街。始建于明成化年间,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重建。1949年后,伊斯兰教的主麻聚礼轮回在此举行。寺内的看月楼、南北廊、水房等已被拆,现仅存寺门和大殿。寺门朝南,上盖瓦顶已坏,残存墙垣与石门框。门上还有镌刻“清真寺”3字的石匾。大殿坐西向东,面宽五间18.8米、进深五间19.6米,重檐歇山顶,碌灰筒瓦面,正脊的灰塑已坏。殿身梁架为十三架用四柱前后三步梁,外檐四架卷廊。除七架梁外,遍施月梁。驼峰、替木、梁枋出头做工精细,殿内饰卷草花纹金木雕刻花罩。两侧山墙各开3个拱券门,均为六抹菱形花心隔扇,颇具特色。是保存较完整的清初建筑。1993年广州市人民政府公……[详细] |
![]() | 庄有恭墓位于黄埔区文冲街道文冲社区飞鹅岭(土名龙窟冈,现名状元山),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墓葬。2002年7月,被公布为第六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边以庄存斋体边缘外扩10米,西边以庄有恭墓体西边缘外扩10米,北至山脚、南至庄有恭墓后方约30米,东北角的墓地石界碑纳入保护。建设控制地带:东边从保护范围外延约30米至现存山体陡坡边线,西边从保护范围外延约50米至现存山体边线,北至山脚外路边线,南至高压线塔北边线。……[详细] |
![]() | 越南青年革命同志会旧址 位于广州市文明路246、248号(原文明路13号及13号之一),是一座两间紧邻的两层半砖木结构的楼房,深15米、宽9米。坐南向北,东南西三面紧靠民房,北面临街,有骑楼。前半部三层金字架瓦顶,后半部两层,顶为两个平天台,在二、三楼临街处有阳台,里面中部有门相通,两间连成整体。 1924年12月中旬,胡志明从莫斯科到广州,次年,在此改组了越南革命组织“心心社”,吸收胡松茂,黎鸿峰等人成立越南青年革命同志会(越南劳动党的前身),提出推翻殖民主义,争取民族独立,组织工农兵政府,联合各国无产阶级,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政治纲领。以此为会址,编印《革命之路》,秘密输入越南;并在此举办越……[详细] |
![]() | 广州圣经学院旧址位于海珠区前进路学院巷2号。2008年12月,被公布为第七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整理东濠下游碑记位于越秀区越秀北路越秀桥。1936年3月,东濠涌下游工程基本完成,为纪录这次治水过程,政府在越秀桥西侧立起石碑,上面刻的是由文树声撰写的《整理东濠下游碑记》,碑文如下:粤城设置肇始于周赧王,时越人公师隅所筑之南武城,历时二千余载。濠渠淤塞事所常有,虽代有疏浚,第多因陋就简,只顾当前,无一劳永逸之策,以故水患叠见,而东濠则尤甚焉。民国二十有一年七月二十九日,广州市大雨竟夕,东濠上游山洪暴发,小北区域首当其冲,塌宇伤人,遽罹浩劫,百年以来未尝有也。翌岁秋,复遭巨浸,为患无已,补牢之举,自不容缓,兴利除弊,责在有司。二十有二年冬,树声忝长工务,谋为市民安居弭患,即致力修治渠务,乃秉承……[详细] |
![]() | 伍廷芳墓、伍朝枢墓位于越秀区解放北路越秀公园内。2008年12月,被公布为第七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广州市市郊一区农会于1924年8月15日(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在谢家祠成立,是广州市成立最早的区一级农民协会。农会在谢家祠训练农民自卫军、工人纠察队;指挥农军参加二次东征,参与平定商团、杨刘军阀叛乱,支援省港大-;还与广三铁路工人一起组建广州工人赤卫队第六联队,参加广州起义。2008年12月,被公布为第七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国民政府旧址位于越秀区北京街道越华路118号(现广东省民政厅大院),现存大门口的4条门柱和部分围墙。2008年12月,被公布为第七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伟民墓位于天河区燕岭路394号广州市银河革命公墓内。2008年12月,被公布为第七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李是男墓位于天河区沙河街道新一街社区沙河顶街65号内。《同志李是男碑》镶嵌于广州市天河区沙河顶李是男墓碑正面,墓碑刻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三十八年。碑身为大理石,碑文右起竖排,阴刻繁体楷书,分四十行,行二十四字。共八百八十九字。2008年12月,被公布为第七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协同和机器厂创建于1912年,前身是清宣统三年(1911年)由陈沛霖、陈拔廷在芳村大涌口开办的协同和碾米厂。1912年与何谓文合股扩大成协同和机器厂,专门生产柴油机。1915年该厂成功仿制4缸44.3千瓦两冲程热球式柴油机。1918年又生产出117.7千瓦、用压缩空气启动、可逆转的两冲程柴油机,安装在轮船上航行于珠江,引起航运业重视,遂继续仿制了两冲程和四冲程柴油机多种。1930年在香港开设分厂。1937年,该厂累计生产了各种规格的柴油机383台/1.68万千瓦,有设备85台,职工340人,为华南地区最大的机器厂,产品行销华南、东南亚和加拿大等地。广州沦陷后,厂房设备遭日军劫掠一空。抗战胜利后……[详细] |
![]() | 对山园位于荔湾区西村街道福州路6-22号增埗公园内。对山园乃民国黄冠章的私人别墅,此君乃上世纪三十年代广州将军陈济棠的军需处长,并兼任银行长,位居一个相当有张力内涵的官职——财政大臣。相传此君当年负责修建中山纪念堂项目之时,利用职位之便,采用某些不可描述的手段,于是就有自家这座豪宅别墅私家园林。对山园跟中山纪念堂挂上钩,有小中山纪念堂之称。虽为私家园林,整个建筑群却是皇家园林式的富丽堂皇,面积虽相当迷你,气势却绝对磅礴。2008年12月,被公布为第七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银行会馆旧址位于荔湾区珠玑路连珠巷18号珠玑路小学内,年代为清。2008年12月,被公布为,被公布为第七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潘氏大院位于海珠区海幢街道南华中路231号。先有南华西街,才有海珠区,这条幽静的街道,曾是十三行富商巨贾们的聚居地。在二百年沧海桑田后,她的每一条小巷、每一栋老屋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故事与数代街坊的记忆。而雄伟洋气的潘氏大院,正好坐落于南华中路231号。潘氏大院由曾经的广州世界首富潘振承后人所建,如今已有100多年。建筑初建时,南面海幢古寺园林,北濒滔滔珠江,西靠溪峡清流,漱珠桥跨其上,闹中有静。百年之后,仍保留着当年的雄姿,并能继续居住使用。让人惊叹的是,潘宅的柚木地板,经历百年后还光亮照人,不输于现代豪宅的木地板。宅子室内的百叶门,更是集采光、通风和保暖三种功能于一体,设计相当人性化。仅是惊……[详细] |
![]() | 小东门桥位于广州市越秀区越秀南路三角市,横跨东濠涌。它建于宋代,最早由巨石搭建,当时称东高桥,明代改永安桥。民国25年(1936年),改建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梁式桥,更名为小东门桥。现保存当年护城河桥的样子,阴刻“小东门桥”字为文树生题。民国25年(1936年)改建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因为处在广州城门小东门外,正式改名小东门桥至今。2003年被列为广州市登记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12月,被公布为第七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朱澄墓位于天河区龙眼洞华南植物园蒲岗区一山坡上。建于1300年。2002年7月,被公布为第六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回教坟场,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解放北路兰圃西侧,类型为古墓葬。回教坟场的历史年代为清代。2002年7月,被公布为第六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广州市潮州八邑会馆创建于清同治十四年(1875年),会馆位于广州市长堤大马路,即现在广州市长堤真光中学校址及附近的义安里、义安祠道、石公祠道、八邑上横、八邑下横、迎珠街、水月宫后街一带,会馆由前厅、后厅、礼亭、中堂及东廊、西廊组成,现仅存中堂和礼亭。史料记载:自清朝咸丰八年,订立天津条约五口通商,广州商业汇聚,潮州仕宦商贾居于省城者甚多,惟上至天津,下至琼南,各埠均有会馆,而惟独省城没有。当时旅居香港、广州、佛山等地的潮籍人士,为了加强潮人之间的联系和举办公益善事的需要,倡议在广州创建会馆。当时,香港、广州、佛山、汕头等地各行号总共捐银五万多两。潮州会馆由建广州陈家祠的原班人马设计,会馆建成后……[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