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云南省 > 昆明市 > 寻甸县旅游

寻甸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羊街磨盘寺会谈旧址位于寻甸县羊街镇甸龙村磨盘山上,1949年5月卢汉派代表龙泽汇与边纵副司令员朱家璧举行第一次会谈。这次会谈使“边纵”在政治、军事上争取了主动,为和平解放云南创造了有利的条件。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革命形势的发展促使卢汉政治态度发生明显变化。5月,中共中央电复周楠、庄田并华南分局,指出:“卢汉如决心发动反蒋,在可能条件下,我可以一部武装队伍配合卢汉消灭蒋匪势力。但除此外不可订立任何条件,不可接受任何约束”,“云南局部和平问题,应要卢汉派全权代表直接到北平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谈判”。根据上级指示,5月下旬,“边纵”部队副司令员朱家璧、支队政委许南波、代司令员杨守笃和卢……[详细]
  塘子清真寺位于寻甸县仁德镇塘子村委会塘子村。塘子清真寺始建于明朝中叶,清乾隆年间重建,有经馆书院、叫拜楼、朝真殿、厢房、厨房等50余间。1920年遭匪患被焚毁,后经乡老募捐筹款,并卖出寺产水田20亩重建,1927年建成。1937年大寺前门4间落成,中间为石拱大门,寺前叫拜楼5间,基地3层,结构精巧,气势宏伟,朝真殿外檐雕刻玲珑剔透,花鸟逼真生动,有较高的艺术价值。2014年,由县民宗局牵头,整合资金560万余元对清真寺进行原样维修。塘子清真寺于2003年8月被昆明市伊斯兰教协会评为五好清真寺;2005年至2006年评被昆明市宗教局、市伊斯兰教协会为模范清真寺;2009年12月分别被市宗教事务局……[详细]
  钟灵山塔林。位于寻甸县塘子街道钟灵社区东北钟灵山,始建于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塔林分布面积为1560平方米。现存有39座塔林,有三重堂的钟灵禅寺遗址一处,清康熙三十七年、四十四年(1705年)和光绪十五年(1889年)的石碑各1通。从塔铭上能见到的各墓塔建造时间有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等几个朝代,塔林为清代建筑。塔林均为“堵波式”墓塔,是钟灵禅寺历代僧尼的圆寂之地。墓塔全用石料建造,形式统一、规整,均由墓室、基座、塔身、塔顶四部分组成;墓室用石料砌成长方形,穴顶砌成拱形,除单列墓穴以外,成排墓塔的墓室均连在一起;在塔基前留有墓口,墓口与地面相平,从墓口有台阶进入墓室;墓室封顶砌平以……[详细]
  彝文安姓籍贯留源碑位于寻甸县联合乡三届村。在茶花树、青松、刺柏掩映的山林中,一块“彝文安姓籍贯留源碑”矗立在灌木丛间,灌木丛散发出浆果的香甜气息。2011年,该碑被昆明市人民政府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碑文记载了该系彝族的起源与流向——当地彝族原为“百濮”之首族,有安姓、张姓、杨姓、李姓等9姓支系,祖先原住滇池东北的官渡、怕南(黑龙潭)、木果得(跑马山),分为47族,后徙居倘甸、东川、禄劝等地。2011年1月,昆明市人民政府公布彝文安姓籍贯留源碑为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木密关守御千户所遗址位于寻甸县塘子街道易隆社区易隆村东北方,设立于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清初改为屯丁,续为军营,康熙二十六年(1687)撤销。作为军营存在了297年,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遗址现存四门墙基及东南约600米的夯筑砖石砌营墙,其营墙依山势台地修筑,采用夯筑、石砌、砖包等工艺,高低错落而浑然一体,坚固而又简洁实用,与明代城市城墙建筑有明显的差别。木密关守御千户所为明代在云南先后设置的10个守御千户所之一,在保障通京驿道畅通和巩固明朝对边疆地区的统治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2011年1月,昆明市人民政府公布木密关守御千户所遗址为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乐朗李家宅院位于昆明市寻甸县乐朗村委会乐朗村中部,年代为民国。2023年12月,乐朗李家宅院被公布为昆明市第八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背来头古墓群位于寻甸县仁德中桥村委会张家村村西。2011年1月,昆明市人民政府公布背来头古墓群为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干石洞遗址年代为新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类别为古遗址。2014年9月,干石洞遗址被公布为昆明市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红军长征横河烈士墓位于昆明市寻甸县,年代为1975年。2023年12月,红军长征横河烈士墓被公布为昆明市第八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红军长征六甲之战旧址位于昆明市寻甸县,年代为1978年。2023年12月,红军长征六甲之战旧址被公布为昆明市第八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羊街三圣宫位于寻甸县羊街镇,始建于清同治元年,光绪庚寅年(1890年)重建。坐西向东,由正殿、门楼及左右厢房组成,正殿前廊顶棚上有精美壁画,手法细腻,工艺精湛。2020年2月17日,被公布为昆明市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