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五华区旅游

五华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灵源别墅位于黑林铺海源寺村900号,建于1932年,为时任云南省主席龙云的私宅,因近旁有海源河,取“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之意,取名灵源别墅。灵源别墅原为宽大的园林式别墅,现仅存四合五天井主体建筑和前面的池塘石桥。其前厅建于九级台阶之上,面阔五间,进深两间,有前廊。穿过前厅,是一个长方型的大天井。气宇轩昂的正堂名为“燕喜堂”,坐落在天井西面约一米高的台基之上。“燕喜堂”面阔五间,单檐歇山顶,雕梁画栋,前置殿式抱厦,支撑抱厦的是6根石龙抱柱,直径74厘米、雕饰有精美的“龙腾彩云”浮雕,鼓型柱础上则饰以螺蚌争游、鱼虾戏水,荷花牡丹等浮雕,充满生活情趣。当年“燕喜堂”是主人的会议室、会客室和居室,两侧……[详细]
  航空委员会第一飞机制造厂旧址位于黑林铺街道办事处昭宗社区昭宗村。抗日战争爆发后,民国政府的航空委员会将全国10多家飞机制造厂和修理厂,整合为4家,全部迁往大后方,其中,技术力量最强、设备最好的广东韶关飞机制造厂搬迁昆明,更名为第一飞机制造厂。第一飞机制造厂于1939年建成厂房,1940年下半年正式投入生产。全厂员工总计600余人。当时,工厂的厂房、办公室、住房等沿眠山南麓分散布局,除办公室、职员宿舍和两幢飞机组装车间为砖混结构外,其余车间以及工人宿舍均系木屋架,土墼墙,镀锌瓦和铁皮屋面,为了隐蔽防空,屋面及厂区路面、均以各色油漆,彩涂伪装。在物资匮乏、空袭频繁、技术落后的艰苦条件下,全体员工抱……[详细]
  铜犴位于金牛街南端盘龙江西岸,原为井宿祠供奉之神——井木犴。井宿祠俗名金牛寺,即今金牛街地名的来历。现寺已不存,仅余铜犴。铜犴铸于清同治三年(1864)。为坐卧姿态,身长约2.3米,高约1.5米,背上有一眼孔,腹中空,其形似牛而非牛,顶具独角,卧地昂首,欲作斗状。其造型生动,铸工精致,是古代铜铸艺术的精品。古人为了观测及日、月、五星的运行,选取二十八个星官作为观测时的标志,称为“二十八宿”。它又平均分为四组,每组七宿。各有动物形象相配,其中井宿属于南方朱雀星象下的第一星宿。井宿八星的形状如同井字,传说与水事相关。昆明雨量集中,雨季盘龙江经常涨水,势若游龙,淹没土地房屋,古人在盘龙江边建井宿祠,……[详细]
  昆明广播电台旧址位于昆明市人民西路94号,筹建于1938年5月,1940年8月1日正式播音。全称为“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昆明广播电台”,是抗日战争时期“国统区”主要广播电台之一。名列重庆的中央广播电台、国际广播电台之后居第三位,但该台当时使用了功率50千瓦的中波发射机,其发射功率名列第一。昆明广播电台旧址为两层砖混结构建筑,总面积约1250平方米。共有各类房间30间,建筑工程设计科学,用材精良。抗日御侮是昆明广播电台新闻宣传报道的主要内容。除国语广播外,该台先后开播英语、法语、越南语、缅甸语、日语、泰国语、马来语等外语广播。昆明广播电台与西南联大形成了特殊的合作关系,聘请西南联大教授组织起一个学……[详细]
  唐永泰元年(765),南诏国在滇池北岸修筑拓东城,翻开了昆明的建城史,为古代昆明城市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此后大理国时期和元代,拓东城改名为鄯阐城和中庆城,城址有所变化,城墙皆为土筑。明洪武十五年(1382),明军攻占云南后,将元代的中庆城改为云南府。明洪武十九年(1386),镇守云南的黔国公沐英主持构筑了新的云南府城。云南府城建在盘龙江的西岸,将五华、螺峰、祖遍三山及翠湖圈入城内。城墙墙体土筑,外墙使用砖砌。云南府城面积约有三平方公里,城墙周长4.6公里,高10米,环城有护城河,其外有重关扼市衢之隘。从目前行政区划看,全在五华区地域范围之内。云南府城共开设六座城门,上均有戍楼,南北各设一门,东……[详细]
  明永历帝殉国处碑位于五华区华山西路中段,碑系石质,为云南省督军蔡锷在1912年以云南三迤士民名义而立。首行楷书“民国元年季冬月下翰”9字,中为隶书“明永历帝殉国处”7字,末行楷书“三迤士民恭建”6字。2020年2月17日,被公布为昆明市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北门书屋旧址位于五华区北门街南段68~70号,为两层砖木结构民房,面积180平方米。原为工商界人士李琢庵建盖的房产,建于1940年。1941年12月,爱国民主人士李公朴与夫人张蔓筠带着两个孩子来到昆明,为了发展文化事业,宣传真理,动员民众,在李琢庵的支持下,李公朴1942年12月创办了该书店,因在北门街,故取名北门书屋。北门书屋主要经销三联书店、华侨书店、上海图书杂志公司等出版的进步文化书刊,1943年,李公朴、张光年等又在北门书屋对面创建北门出版社。李公朴一家亦居住于书店楼上。1943年,李公朴加入民盟后,担任云南支部执委,同时,他还被选为中国人民救国会中央委员。李公朴居住的北门书屋二楼,成……[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