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苏州市 > 吴江区旅游

吴江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唐家湖遗址位于吴江区平望镇胜墩村南,年代为新石器时代。唐家湖遗址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太湖大学堂(南怀瑾旧居)位于吴江区七都镇庙港,年代为2006年。太湖大学堂(南怀瑾旧居)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八坼四桥位于吴江区松陵镇八坼,年代为清。八坼四桥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带福桥旧称搭北,在东港,跨大适、大饱两圩。明天启四年(1624)建,沈初作记。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分防厅罗公重建,并增高,使大船通行。……[详细]
  问心堂药店位于吴江区黎里镇中心街29号,年代为清。问心堂药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凝瑞堂位于吴江区震泽镇藕河街公园路3号,年代为1919年。凝瑞堂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震泽懋德堂位于吴江区震泽镇宝塔街28号,年代为清。清末毕姓丝商建,为“毕万茂丝经行”旧址。堂坐北朝南,主体建筑共四进,其中一至三进为两层楼房:第一进为门厅;第二进大厅即丝经行营业厅,南墙筑砖雕门楼;第三进是内厅,天井东西南三面均设厢楼;第四进为平房。震泽懋德堂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升明桥,位于盛泽镇东白漾口(此漾一作东白洋,又名菱叶渡)。据清乾隆年间所刻的《盛湖志》(清代仲沈洙纂、仲枢增纂、仲周霈再增纂)记载,此桥由里人于明崇祯二年(1629)始建,清雍正十一年(l733)重修。另据民国十四年(1925)乌程周庆云所刻的《盛湖志》(清代仲廷机纂、仲虎腾续纂)记载,该桥由里人建于明崇祯十四年(1641),清雍正九年(1731)重建。1986年,升明桥被列为吴江县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当地政府对桥进行了整修。升明桥全长46.94米,桥顶宽4.25米,堍宽5.45米,拱形三孔,拱券以纵联分节并列法砌置,中孔较大,矢高5.39米,跨径达10.7米,便于舟船通行,两次孔较小,……[详细]
  敬胜堂位于吴江区震泽镇砥定街46号,年代为清。敬胜堂在震泽镇砥定街四宜轩弄1号,坐北朝南,沿砥定街临頔塘河。建于清末,为丝商汤赉臣宅。敬胜堂为东四西五格局,第一进为沿街店铺,面阔五间17.8米,进深6.4米。第二进起为高墙大院,自第二进开始分为东、西两路。西路后四进均为双步抬架硬山顶。东路第二进为门楼,南墙筑有石库门。第三进为大厅,天井东西两侧各有厢楼。第四进为内厅,前廊设船篷轩,天井东西两侧为厢楼,南是砖雕门楼,正间南为六扇花格长窗,南边间及厢房为裙板短窗。2008年,敬胜堂列为吴江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俞家湾船坊位于吴江区同里镇叶建村,年代为清。俞家湾船坊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震泽尚义堂位于吴江区震泽镇太平街4—6号,年代为清。震泽尚义堂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盛泽仁寿桥位于吴江区盛泽镇红洲村,年代为清。盛泽仁寿桥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庄面位于吴江区盛泽镇花园街,年代为清。庄面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卧云庵在同里镇西柳圩,原吴江制药厂西。庵初址在南板桥东堍,俗称土地堂。初建无考,明万历年间,重建堂庑。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增建观音殿。嘉庆元年(1796年)、十四年、十五年,均曾修葺。旧时,土地堂香火兴旺。相传,唐太子被敕封为里域明王,祀为社主。镇乡历代遗俗,凡有人亡故,家属必告到该庵央求住持僧人书写死者姓名、住址、生卒年月,并加盖朱印,然后在家门口焚化,以期死者亡灵能进入地府而轮回转世。上世纪80年代,曾辟为同里镇福利院,后为一私营加工厂租用。现正准备修缮,上房揭瓦。现存建筑共有二进十四间,占地591平方米,建筑面积207平方米,其中大殿通面宽14.92米,进深7.76米。……[详细]
  震泽丝业公学旧址位于苏州市吴江区震泽镇藕河街,现尚存前面一幢教学楼。作为当年震泽丝业发展的历史见证,丝业公学旧址的修缮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该旧址还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召开的国民党吴江县第三次代表大会的会址。校门旁侧尚有石质界碑一方,上 书-“丝业公学”四字。公学内西式教学楼原两幢,现存前幢,为西洋式二层楼房,坐北面南,面阔四间。楼占地183平方米,面阔四间。前有拱形走廊,左右侧连接厢楼,通宽15米,通进深12.5米,墙体由青砖砌成。走廊方形立柱上的半圆实体则全用红砖而砌,楼上走廊前置有柱节状栏杆,楼层顶上辟有围栏露台,台前侧中央砌有一座“人”字形的悬山顶墙,墙上镌的“1923”字样。1997年……[详细]
  天放楼及红楼位于吴江区同里镇,年代为民国。天放楼和红楼因同里籍清末民初著名学者、教育家金松岑而闻名。金松岑,原名懋基,又名天翮、天羽,号壮游、鹤望,笔名金一、天放楼主人,生于1874年,卒于1947年。他早年与蔡元培、章太炎、邹容相从游,抵掌论革命,资助邹容出版《革命军》,翻译出版《三十三年落花梦》等书籍,宣传孙中山的革命活动。金松岑一生著述宏富,有《天放楼诗集》、《天放楼文言》、《鹤舫中年政论》、《孤根集》、《皖志列传》等。清末著名长篇小说《孽海花》的前六回也出自他之手。天放楼是金松岑于上世纪初创设的“同川自治学社”(后改为同川公学)的旧址。“天放”一词出自《庄子•马蹄》:“一而……[详细]
  寿恩堂在黎里镇浒泾南路28号,为清直隶总督周元理宅。民国年间,成为柳亚子组织的南社通讯处旧址。周元理(1705-1782),字秉中。原籍浙江仁和,7岁父亲弃世,随母回归黎里娘家。清乾隆三年(1738),中举。清乾隆十一年(1746),出任直隶蠡县知县,后调任清苑县、易州、宣化知府、按察使,再迁布政使。乾隆三十六年(1771),周元理随尚书裘曰修、总督杨廷璋治理河患,因功授山东巡抚,后提升直隶总督。乾隆四十五年(1780),调任兵部左侍郎,再擢升工部尚书,掌管直隶境内并河南、山东的军民政务。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春,告老回乡。当年冬,病逝。乾隆帝闻讯令江苏布政使致祭,葬于黑龙甸。周宅坐北朝南……[详细]
  震泽万福桥位于吴江区震泽镇龙降桥村,年代为清。震泽万福桥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禊湖道院和秋禊桥位于吴江区黎里镇,年代为清。禊湖道院和秋禊桥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震泽政安桥位于吴江区震泽镇鲤鱼浜东,年代为清。震泽政安桥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