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览胜楼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玄武湖公园梁洲东北部,又称湖山览胜楼,始建于六朝,最早为南朝宋孝武帝刘骏为观看水军训练而建,以后南朝历代皇帝相继沿用,至南唐时则改作湖山览胜之用。清宣统元年(1909)由新军统制徐绍桢重建,以作为邀集文人雅士联吟结社之处。览胜楼为两层的方形楼阁,建筑面积175平方米,重檐攒尖顶上覆以绿琉璃瓦,内悬居正所书匾额,登楼可一览玄武湖和钟山胜景。览胜楼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六朝建康都城遗址位于玄武区汉府街、大行宫南京图书馆、白下区游府西街小学,时代为东吴—南朝。六朝建康都城遗址是六朝时期建康城的遗迹,位于江苏省南京市。六朝建康都城遗址于2012年3月20日,公布为第四批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548年,侯景之乱时,侯景入台城,南梁的前朝宫阙,大都成为灰烬。南陈时,加以修葺。隋开皇九年(589年),隋灭陈后,下诏将建康城的宫殿、陵园及城垣庐舍皆数荡平。六朝旧迹,无一幸存。……[详细] |
![]() | 正气亭在紫霞湖东岸,紫霞洞前,介于中山陵和明孝陵之间。亭为方亭,重檐飞角,上盖蓝琉璃瓦,苏州花岗石基础,大红立柱,彩绘顶梁,金碧辉煌。亭后花岗石档土墙中央镶嵌一块碑刻《正气亭记》,碑文为孙科撰写。原来“正气亭”三字为蒋介石亲书,并撰楹联一副,上联“浩气远连忠烈塔”(忠烈塔指阵亡将士纪念塔),下联“紫霞笼罩宝珠峰”(指明孝陵宝顶独龙阜玩珠峰,上款“民国三十六年九月”,下款“蒋中正”。) ……[详细] |
![]() | 涵碧轩旧址位于玄武区玄武湖公园梁洲,年代为民国。涵碧轩旧址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武湖公园梁洲,建于1941年,初为“涵碧轩”,为汪伪政府接待上宾之所。建国后,用以接待中外嘉宾之用,曾接待过许多中外名人。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朱德、邓小平等均在此驻足休息和接见省市领导人。文革中,改名为“友谊厅”。2023年6月,涵碧轩旧址被公布为第五批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竺桥位于玄武区梅园新村街道梅园新村社区,年代为南唐至民国。竺桥位于太平桥南街东首与珠江路交汇处,始建于南唐,横跨杨吴城濠,也是明故宫护城河最西边的一座单孔石拱桥,现桥身为后建石拱桥。2023年6月,竺桥被公布为第五批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陶澍、林则徐二公祠位于玄武区长江东街4号,时代为清。原址位于长江路东头南侧长江东街4号。是供奉陶澍和林则徐的祠堂,由左宗棠于清光绪年间建造。陶澍(1779-1839),字子霖,号云汀,湖南安化人,清朝大臣,嘉庆进士,于道光五年(1825年)曾任江苏巡抚,道光十年任两江总督;林则徐(1785-1850),字无抚,晚号竣村老人,福建侯官(今福州)人,嘉庆进士,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道光十二年任江苏巡抚,道光十六年任两江总督。陶澍与林则徐两人同时在南京为官,相交甚厚,政绩卓著。光绪七年(1881年),左宗棠调任两江总督,为表达敬慕之心,于光绪九年(1883年)建陶林二公祠。祠堂坐北朝南,有前……[详细] |
![]() | 板仓失考墓石刻位于玄武区板仓某部队营区,此处石刻共有4件,石武士一尊、石虎一只、石羊二只。现墓与墓主不祥。但根据石刻的风格,可断定此墓为明代时期墓葬。板仓失考墓石刻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中央无线电器材有限公司旧址位于玄武区中山东路303号,时代为民国。中央无线电器材有限公司旧址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旧址位于玄武区四牌楼4号,时代为民国。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旧址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原国民革命军遗族学校旧址位于玄武区钟山风景区卫岗,时代为民国。1928年10月,蒋介石向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提议:设立遗族学校筹备委员会,由蔡元培、何应钦、叶楚伦、宋庆龄、宋美龄、何香凝、王文湘、李德全、刘纪文、江恒源、傅焕光担任委员。筹备委员会在中山陵园及天印庵设立办事处,负责筹建。学校的校址设在中山陵范围内,占地130余万平方米,把追随孙中山革命的烈士遗孤安排在孙先生长眠地附近生活和学习,象征烈士后代仍在享受着孙先生的关怀。校名确定为“国民革命军遗族学校”,推荐宋庆龄为校长。全校分为职工、小学、保育三部,后来又办了中学。校舍由中山陵的设计者吕彦直设计。国民革命军遗族学校的旧址,如今是解放军……[详细] |
![]() | 公余联欢社旧址位于玄武区洪武北路129号,时代为民国。公余联欢社旧址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昆仑路8号民国建筑位于玄武区昆仑路8号,时代为民国。昆仑路8号民国建筑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原国立编译馆旧址位于玄武区天山路39号,时代为民国。原国立编译馆旧址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在雍园1号。此处房产原是一颇有财势的资本家的产业。1947年白崇禧租下此处后,就从原住地蓝园9号搬过来,并作为他在南京的主要公馆。该处是融中西建筑风格为一体,高2.60米的红砖围墙和古铜色木门组成典型的中国式四合院,占地面积388.9平方米,共有房屋三幢16间,建筑面积266.3平方米。大门旁有一可停三辆小车的车库。院内两幢二层红色小洋楼东西错位,南北相向而立。院子前部和两幢小楼之间有两个修整得十分雅致的小花园。白崇禧(1893-1966年),字健生,广西临桂人,回族。陆军一级上将。保定军官学校毕业。1924年任国民革命军第七军参谋长。国民政府成立后,历任军委会常委、第四集团军副总司令、军委会……[详细] |
![]() | 九华山三藏塔位于玄武区九华山公园内,时代为1943年。九华山在南朝时香火鼎盛,主要寺庙有:龙光寺,“在城北覆舟山下,宋元嘉二年(425)号青园寺,是晋恭思皇后褚氏所立,本种青处,因以为名。史载:宋元嘉中,高僧竺道生来此寺,文帝深加叹重,旋以忤众被摈。其年夏雷震寺中佛殿,龙升于天,光照西壁,遂改名为‘龙光’。”0-寺,刘宋时兴建,为司徒何尚之所造,寺成,清释志道居之,是六朝人论佛谈玄之处。亦早毁地。目前,仅存玄奘寺及三藏塔一座。入园门拾级而上,绕过九华山茶社和假山,直攀九华山顶,三藏塔矗立顶峰。它为五级方形楼阁式砖塔,是仿唐代长安南郊兴教寺玄奘墓塔建造的。塔每层辟有四门,塔下四个拱门,中间的小石……[详细] |
![]() | 和平公园钟楼位于玄武区和平公园内,时代为民国。和平公园钟楼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地堡城遗址位于玄武区太平门外,时代为清。地堡城遗址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郭璞墩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玄武湖公园环洲内,是郭璞的衣冠冢,又称郭仙墩。公元322年,东晋大将军王敦谋反,郭璞直言不讳道“无成”王敦恼羞成怒,将其杀害。明嘉靖皇帝钦仰他一身正气,下旨在此墩上设圣谕亭,供人凭吊。1992年被列为南京市级文保单位。郭璞墩是东晋著名文学家、科学家郭璞的衣冠冢,位于玄武湖环洲西北部,位于假山瀑布与芳桥之间。郭璞墩为一隆起的小山,为其衣冠冢,故称。墩上原有碑亭一,谓之“郭亭”。山上曾有淞沪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山脚下有拱形角铁门,门上 书-“浩气长存”额。……[详细] |
![]() | 在太平门外王家湾伊刘村。1949年,羽陵卫与刘家井合并,取名羽刘村,后“羽”误为“伊”,称为伊刘村。杜茶村(1611~1687),名浚,字于室,湖北黄岗人。明诸生,崇祯时中乡试副榜。清初隐居金陵,善诗文,著有《奕雅堂集》。康熙二十六年(1687)病故于扬州,四十一年(1702),江宁知府陈鹏年将其遗骸迁葬南京太平门外今墓址。杜茶村墓现为水泥做的墓丘,南向,原立碑多半毁于咸丰、同治年间,后又建有“楚北诗人杜茶村之墓”碑、王铭震等人“谒杜茶村先生墓”诗碑、石刻“孤岭梅花同阁部,千年千表伴中山”及乾隆十一年(1746)十二月立“杜茶村先生之墓”碑,诸碑亦多毁于“文革”期间。现存同治十三年(1874)……[详细] |
![]() | 北门桥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珠江路和北门桥路交叉路口南侧,长21.5米,宽17.3米,石拱结构,为明代重修。北门桥在五代称玄武桥,后以地处南唐国都江宁府城北门而改今名,俗称北门桥。宋代曾名清化桥(桥南原为清化市所在)、武胜桥(宋时附近曾设亲兵教场)。桥券内刻“草堂桥”,又称草堂桥,其名无考。杨吴天祐六年(909年),权臣徐温派其养子徐知诰来管辖金陵。三年后,徐知诰以功升任州刺使。杨吴天祐十一年(914年),徐知诰开始修造州城,并建大都督府。南吴武义二年(920年),徐温派遣陈彦谦主持修建过金陵府城,但规模不是很大。杨吴太和四年(932年)八月,已经取得杨吴军政大权的徐知诰“广金陵城周围二十里”,拓宽……[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