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

广西壮族自治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南山寺,位于贵港市城区南郊东南约3公里郁江岸边二十四峰中的南山公园内狮山岩洞里,是千年古寺,岭南名刹。南山海拔70米,为郁江畔24峰之冠。山上奇岩峭壁,杂树间生,景色雅致。相传昔有不老松,今半山尚有“不老松”崖刻。山前山后有岸洞11个,洞中多有宋以来题刻,观音岩内还有姿态各异的十八罗汉塑像。登临山巅,可鸟瞰全城。南山寺于南山上,始修于宋朝,宋太宗赐御书,宋仁宗题“景佑禅寺”额匾。元文宗即位前两次住寺,题“南山寺”,称南宗正脉,是西江重要佛寺。“山明水秀本从来,云水光中计四峰”。寺依山踞洞而建,门外有菩提树,寺内曲径通幽,有宋、元、明、清石刻百余方和北宋天圣三年(1025年)大铁钟等历史文物。洞……[详细]
  南宁孔庙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青环路,占地面积约46亩,建筑面积超过3500平方米。其位于南宁著名风景区青秀山麓,坐北朝南,左揽凤凰塔,右擎龙象塔,遥对笔架山。南宁孔庙始建于北宋皇祐年间(1049-1054),原来在市内仓西门外沙市(今新华街水塔脚附近),南宋宝庆三年(1227)迁至南宁饭店处。南宁孔庙从始建到民国初期,历经3次迁建。清末以来逐渐倾圮,只剩大成殿。1982年,因扩建南宁饭店,终将旧孔庙拆除。拆下来的建筑材料保存于广西展览馆。2007年5月南宁孔庙迁建主体工程开始建设,至2011年1月30日迁建落成,历时3年多。新落成的孔庙,是现今广西乃至岭南地区规模最大的孔庙之一。新孔庙主体……[详细]
  高广寺始建于明朝年间,至今已有400多年。乾隆31年,有主持僧正禅法师座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平桂管理区黄田镇安山村。清光绪版《贺县志-卷二-建置部-坛庙》中有载:高广寺是目前发现的八步城区附近保存相对完整的古建筑中年代最为久远的一座,它对说明八步城区的历史具有重要的史证价值,受国家保护。高广寺寺宇主体面积大约大约1000平方米,整体占地范围1500亩,历史悠久,规模较大,是贺州市附近36个村寨寺庙中最大的一座寺庙,寺庙坐落在贺州市平桂管理区黄田镇安山村。原来寺内有三宝菩萨神像,高广寺始建于明朝年间,至今已有400多年。乾隆31年,有主持僧正禅法师座寺。高广寺,经历几百年的沧桑,只在清朝……[详细]
  李焕华旧居位于港南区瓦塘镇乌柳村茶山屯茶山希望小学对面约70米。始建于民国时期,为当地富户李焕华所建,其建筑规模宏大,布局严谨,是我市同时期同类建筑的代表性例证。整座建筑坐南向北,砖木结构,硬山顶,平面呈长方形,面宽26.95米,纵深17.83米。两进七开间,具体布局可分左中右三路,中路沿中轴线排列,由前而后依次为门厅—天井—后堂;左右分别依次为厢房(稍间)—天井—耳房。左右天井各正对的后墙均洞开一门。墙体为青砖清水墙,小青瓦盖面,盖瓦垄的檐端置灰塑瓦当,后堂瓦顶盖面高出两翼约40厘米,檐墙上施八宝图案。大门门楣端上嵌饰绿琉璃如意柱顶一排11个,前排墙柱上端部分别塑饰“梅兰竹菊”花卉。建筑分上……[详细]
  新屋村镇海庙新屋村镇海庙位于江南街道新屋村三里,始建年代已无法考究。明代以前,在距此不远的邕江边,曾建有一座如土地庙般大小的庙,庙名“镇海”,意为镇压洪魔。现镇海庙址原为皇族祭祀之地,未有庙名,只有简单的木架结构房屋。为防止皇族的马匹践踏附近的禾田,村民集资在此修建庙宇,取代原在江边的镇海庙。由于邕江河水泛浸、日寇侵华、“0”时期等原因,庙宇多次被毁。自明代崇祯十六年(1643)以来,清代康熙四十九年(1710)、雍正五年(1727)、乾隆三十九年(1774)、光绪十年(1884)、民国3年(1914)、民国35年、2004年等年份,历代村民及各界人士都曾多次捐款修缮祠庙,重塑神像塑像,重修庙……[详细]
  双拱桥位于思练镇牌坊村头的练江上,始建于明万历年十一年(1583),土官莫镇威建。久坍塌,乾隆十六年(1751),土知县莫景隆按原样重建。该桥用青石方料干砌,无灰浆勾缝。一礅双拱,上铺石板和条石栏杆,造型古雅。桥身长36米,呈阶梯形,两头各有石阶l0余级,桥面宽3.3米,是思练西部村民赶思练街必经之处。民国初年,桥又坍塌。民国14年,乡绅刘联辉等发起捐款,按原样再次重建,仍保持明代桥梁建筑风格。桥下流水清澈,桥拱倒影,波光摇曳,故有“双拱摇波”之美称,为思练八景之一。l984年此桥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那莲戏台邕宁区文物保护单位,清代。位于邕宁区蒲庙镇孟莲村那莲街北端。现为邕宁区文物管理所管理,隶属邕宁区文体局。该戏台落于邕宁区蒲庙镇孟莲村那莲街北端座东向西,东距八尺江约200米,西隔大榕树与北帝庙相对,南北两面附住民旁。据调查考证,该戏台始建于清乾隆58年(公元1783年)。主要由表演舞台和后台所组成,戏台用石条彻筑台基墙高出地面1.35米,表演舞台用木板拼成;台面与屋顶高约6米,其后侧有内柱两根,左右各面有檐柱三根,均是围径70cm的圆木柱;柱基是石鼓,无砖墙护用,舞台后面两侧有小门与后台相通,后台三面用青砖石英钟块砌筑;屋面铺盖青瓦、琉璃瓦筒、滴水、正脊中间饰一葫芦形雕塑,高约20cm……[详细]
  刘炳宇故居位于来宾市武宣县河马乡莲塘村,始建于清末民初年间,座东向西,占地面积6267平方米,建筑面积3014平方米。主房三层,辅助用房两层,为青砖混合结构。故居在传统岭南庄园建筑风格的基础上,引进欧式建筑风格,属中西结合的建筑群。2004年被来宾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故居在布局上仍为中国传统的院落式建筑。中间主房布局紧凑,房间之间用内廊相连,左右严格对称。主房后设置神堂,前设前院,前院两侧均有厢房,院落四角设有岗楼,前两岗楼用走马楼相连。前院种植花草林木,与院前池塘相互映衬。由于清末年间法国教士的进入,带来了西方教堂的建筑形式,该宅建造也深受影响,立面造型荒诞奇异,给人以沉重……[详细]
  云峰寺是桂林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桂林市区象鼻山西南麓。相传唐代这里曾建有温灵庙。宋嘉定七年(1214)方信孺在此建一书斋,取名“云崖轩”。明代这里又建“范方祠”,祀范成大、方信孺。清代改为寺,名“云峰寺”,后又改寺为庵,名“福利庵”。清咸丰三年(1852)太平军围攻桂林,在此设攻城指挥部。原建筑于清嘉庆三年(1798)、咸丰十(1860)和光绪十六年(1891)都曾重建或修葺过,系砖木结构的三进建筑,抗日战争中遭破坏:但未全毁。1953年人民政府曾予修缮。1979年全面改建为钢筋水泥结构的仿古建筑,两层、三进、五开间,弧形式山墙,朱红色柱梁和窗灵,碧绿色琉璃瓦,已辟为云峰寺陈列馆,先后举办……[详细]
  陈培仁烈士墓位于今贵港市覃塘镇大郭村瓦古岭西侧,占地面积300平方米。坟珠高2米,底径2.5米,用水泥灰砂履盖。正面有大理石碑嵌在灰砂砖砌的碑台上,碑台高1.5米,宽1.4米,上呈拱形,一:大理石碑高1米、宽60厘米,上刻“陈培仁烈士墓”七字,楷书,字径80厘米:坟圈距坟珠1.5米外侧用水泥灰砂石砌矮墙,通高1米,围成半圆形,然后向两旁伸展为坟手,伸展短墙每宽3米。左边矮墙上嵌有横放大理石,高80厘米,宽240厘米。碑文叙述中共贵县首届县委书记陈培仁生平,坟前碑座正面分为三级台地,每台级差0.3米,台级以坟珠向外由高变低,且越来越阔,可供祭祀之用。1928年陈培仁家属把他葬在此地,有青石碑。今……[详细]
  该遗址位于广西合山市北泗乡北泗街东面司烟山南半山腰,距北泗乡人民政府所在地约3公里,是过去北泗解放村韦村瑶言辞人民居住的旧址。据文博专家考证,该遗址历史悠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岩画专家邱钟仑教授憾惊12处象形文字,称一处女性生殖崇拜为继我国长白崇山峻岭发现后在祖国南方的首次发现,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现发现有动物鸟、马、鱼,人物瑶公、瑶王、瑶母和文字图案多处,大型的油坊古堆坎、石碾、石磨,为广西罕见,还有的天然古井,独具一格的百合粉为合山一绝,山中的植物较丰富,每年的桃花盛开时,可称得上人间仙境。1996年4月10日被合山市人民政府列为合山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7月12日来宾市人民政……[详细]
  牛圩坡烈士墓,位于钦州市钦南区文峰街道文昌社区居委会五马路。牛圩坡烈士墓又称小董起义烈士墓。该烈士墓是为纪念钦县人民解放1945年正月初八参加小董起义被捕后坚贞不屈、英勇就义的13位革命烈士而建。1945年的小董武装起义在钦州革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钦州革命史上是一次重要战争,小董起义有力打击了-武装力量,为钦州的解放起着关键的作用。牛圩坡烈士墓建于解放初期,1999年4月2日被定为钦州市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进行了全面提升大改造。……[详细]
  橘井名区位于贵港城区南岸,今贵港市港南区江南街道南江社区一带,目前保村相对完好。该区与三国时期东吴的陆绩有关。汉末,陆绩任郁林郡太守,筑城凿井,垦荒种粮,留下许多传说和古迹;五代十国时期,贵州刺史刘博古在陆绩凿的井旁种下一株橘树纪念“怀橘遗母”的先贤,陆公井又被称为“橘井”。清末,知县蒋航将陆绩故城地段命名为“橘井名区”,本地人将其墨宝镌刻在牌楼上,牌楼至今保存完好。……[详细]
  广西抗日学生军纪念碑建于2001年12月,高20米,用花岗岩建成,碑顶是绿色琉璃瓦,翘角重檐,如飞燕凌空,雄伟壮观。纪念碑铭记着广西学生军的抗日历史:1939年,南宁沦陷期间,这群文弱的书生,在对敌斗争中,前后参战978次,个个奋勇杀敌,共有10余人壮烈牺牲,用热血谱写了一曲悲壮动人的青春之歌。广西学生军抗日烈士纪念碑已列为广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详细]
  南康三婆庙三婆庙又称冼太庙,是北海市南康镇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康三婆庙位于铁山港区南康镇南康街前进路,三婆庙占地680多平方米,始建于清乾隆年间,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庙源渊远,多次变迁,1993年重建,基本恢复了原来的面貌。1993年5月20日合浦县人民政府以及2001年5月1日北海市人民政府立“南康三婆庙”为北海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大岭镇安庙级别:市级时代:清嘉庆年间(1796—1820)地址:覃塘区:大岭乡大岭村5队保护范围:左、右、后三面以屋檐滴水为界,前及正门中轴线45米为半径扇形的范围为界。建控地带:以保护范围为基线外延15米为界。公布文件文号:《贵港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贵港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贵政发[2011]28号……[详细]
  黄氏祖祠位于南江上黄村,原名南街七星岗,又称七星伴月,北距郁江约300米,是明洪武年间,皇帝诰命恩准南街(今南江村)上黄一世祖彦贵公建造。距今有600多年历史。据《贵县志》载,公元1848年广东人张嘉祥在横州(今横县)起义,攻贵县木梓,贵城南江人黄祖喜、黄全义,大井头王星福,在南江黄氏祖祠结盟--起义,可见该祖祠又是革命的摇篮。每年春节、清明重大节日,黄氏宗亲齐聚一堂,作祭祖仪式,进一步增强宗族凝聚力。南江黄氏祖祠位于贵港市港南区南江社中村小区内,坐落于郁江南岸河畔。其四面环山,东有东山,西有独山,南有南山(南山寺),北有龙山(龙头山脉)。北面郁水环绕,南面有南湖明镜相映,地处七星伴月,东方橘……[详细]
  平坡邱氏祖祠位于港南区木格镇东坡村平坡屯。建于清道光年间,光绪年间重修,祖祠为岭南建筑风格,两进五开间,面向东南,屋顶双坡式,飞檐为镬耳状装饰。祖祠建筑面积2320平方米,面向东南,属砖木结构,总宽17米,进深16.8米,祖祠大门高2.2米,宽1.5米,门前有两条四方石墩座砖柱,门楣上方有2米宽的樟木匾额楷书“邱氏祖祠”四字。匾额两侧各有精美壁画四幅,个别书年代为光绪。屋脊上有马头状立体装饰,风火墙在硬山型的山墙上,两头有飞檐,上面的镬耳状装饰堂煌大方。中间三间两侧的瓦面较中低约40厘米,脊顶亦有马头砌饰,山墙外侧人字顶有简单图案。中间为天井,两侧有通道走廊。后座为正厅木雕神龛,装饰工艺细致,……[详细]
  中共广西省第三次代表大会旧址级别:市级时代:1936年地址:覃塘区:三里镇三里村罗村屯保护范围:原建筑物、陈列室的外围墙根外延5米为界。建控地带:保护范围外延10米为界。公布文件文号:《贵港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贵港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贵政发[2011]28号……[详细]
  黄练潘氏祖祠级别:市级时代:1936年地址:覃塘区:黄练镇居仕小学内保护范围:左、右、后三面滴水界外延5米,前面滴水界外延9米。建控地带:保护范围外延10米为界。公布文件文号:《贵港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贵港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贵政发[2011]28号……[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