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桧阳书院位于新密市城关镇东街村的老城后街,坐北朝南,始建于乾隆四十年(1775年),后多次重修,建筑面积5400平方米,三进院落布局,现存有大门、斋舍、讲堂、自习室和耳房等建筑。院内存有清乾隆四十年“重建卓君庙新建瑞春书院合记”和道光三年(1823年)“桧阳书院神龛记”碑碣两通。桧阳书院布局合理,保存较好,为新密市仅存的书院建筑,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于庄遗址地处郑州东南部郊区的黄土高原前缘向沙丘岗地过渡地带,东南临黄淮大平原。遗址区地势相对较为平坦,较之周边稍高。在地表采集有陶片,中部尚留有一土台,面积约50平方米,断面暴露有文化层,厚0.8米,红褐土,土质较硬,遗物较少,包含有陶片等遗物。其它地方因未钻探,文化层厚度不祥。陶片以夹砂灰陶为主,另有少量的泥质灰陶;陶片多饰有绳纹,器形有陶罐、鬲等遗物。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荥阳县衙位于荥阳市索河街道,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荥阳县衙始建于北魏,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迁荥阳县治(今古荥镇)至大栅城(今荥阳老城)。1949年后,荥阳县衙一直作为县政府的办公场所使用。后来,成为荥阳卫校。荥阳县衙大堂一期维修工程自2016年3月开始,已基本完成大堂主体、卷棚、月台等建筑构件的维修。2023年10月,荥阳县衙被公布为第三批郑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梁惠王墓位于中牟县官渡镇韩庄村西南500米处,该墓南北长98米,东西宽65米。墓冢高出地面4米,俗称“老虎谷堆”。北距陇海铁路50米,西距310国道—东湖渡假村公路60米。清• 乾隆十五年《中牟县志》云:“梁惠王墓在县东30里韩庄西南一里处,周围二亩,高一丈五,形如偃月”。由中牟县文物保护管理所于1994年首次发现,2009年6月3日,郑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养钱池冶铁遗址位于新密市牛店镇养钱池村,遗址地处沁水河两岸的一道横沟中,东西长约2000米,南北宽约500米,总面积约100万平方米。在遗址范围内发现大量的冶铁矿渣、坩锅及少量钱范,同时还发现有崇宁通宝、大观通宝等字样方孔钱币。养钱池遗址是一处宋代冶铁遗址。该遗址面积较大,文化堆积较厚,出土文物丰富,为研究我国冶铁技术和货币铸造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第一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曹古寺遗址地处郑州东南部的沙丘岗地,东南为黄淮大平原。遗址区地势较平缓,中部较之周围稍高,由东南向西北部稍微倾斜。上世纪六十年代,在遗址区建有一座砖窑场,因取土发现较多的陶片,后来废弃。在遗址区中部地表采集有陶器残片、石器等,陶片陶质有泥质陶、夹砂陶,陶色有灰陶、红陶、褐陶等,纹饰有绳纹、附加堆纹、弦纹、素面等,可辨器形有陶盆、罐、瓮、釜、豆等。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肖庄祝愿台属文革-时期典型建筑,1966年,珍贵历史遗产,实物记载历史阶段。该请示台位于平顶山市湛河区肖庄村村中部,距今40年,请示台上有一突出五角星,长宽约50厘米见方,左右各有一“中”字,约25厘米见方。中间书“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上檐有八个五星,五星中间夹有五个忠字,下左右各有一竖幅毛泽东时期典型诗句,有些字迹较为模糊不清。2012年,被市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焦城遗址位于黄店镇八里村,呈方形,原城墙周长共计1580米,地面部分城墙现存长610米,宽2-5米,高1-5米,,夯土层厚0.15米,夯窝清晰;西临生产路,南临小清河,中部有一条村际公路东西向穿过。“竹书纪年”载:“梁惠成王十六年,秦公孙壮伐郑,围焦城,不克。”,据初步考证,此处即为古焦城。城址的发现对于研究古焦城的具体方位、规模等情况具有重大意义。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陆营吕氏宅院位于卧龙区陆营镇陆营村7组,年代为清,为第三批南阳市文物保护单位。现存房屋两座,为正房和东耳房。正房面阔三间11.8米、进深6.5米;东耳房面阔两间6.4米、进深4米,均为单檐硬山式结构。该宅院原为典型的四合院布局,目前这种类型的传统宅院在周边仅发现此一处。房屋的梁架结构形式、室内空间布局、精美的外檐装修式样和脊饰雕花图案均体现了豫西南区域传统建筑的主要特征。……[详细] |
![]() | 石桥王家宅院位于卧龙区石桥镇朱村,年代为清,为第三批南阳市文物保护单位。王家祖上在大清嘉庆十八年建四合院一座,门前设置石狮一对,有拴马桩等。由于历史的变迁,前院东西房厢房、门楼已倒塌院。后半部分正房(北房)保存基本完好,门窗雕刻精致美观。西屋于2004年已仿原状重建,保护较好。王家宅院是保存比较完好的古四合院建筑、古民居,对研究石桥镇明清时期的风土民情、民风有重要的价值。……[详细] |
![]() | 梨园河遗址地处低山丘陵区,嵩山余脉延伸的东北部地带。地势由西南向东北部倾斜。在东、北部断崖剖面发现有灰坑和文化层分布。文化层厚1.30米,黄褐土,土质较松,包含物有陶片等。灰坑填土为黑灰土,夹有大量的草木灰及红烧土块等,土质较松,遗存丰富。陶质有泥质陶和夹砂陶;陶色有灰陶、红陶、褐陶等;纹饰有绳纹、弦纹、附加堆纹、素面等;可辨器形有陶罐、瓮、盆等遗物。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任河遗址位于荥阳市广武镇任何村南,遗址分布于多级台地上,东西长约1200米,南北宽约500米,总面积约600000平方米,在遗址区北部断崖上有遗存较丰富,分布范围较广的文化堆积层,文化层深度大约1.5米,距地表约0.6米,采集的陶器中有泥质红陶和夹砂陶,主要以灰陶为主,纹饰有绳纹、弦纹等,可辨器形有罐,鬲,盆等,经分析,其为仰韶和战国文化遗存。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穴道墓又称常公墓,群众俗称“黑大寿坟”。位于新密市西大街办事处青石河村,原墓冢高大,坐北朝南,墓前神道原有神道碑、石坊,“文革”中被毁,现仅存石人、石羊列于神道两侧。据《密县志》记载:常公墓在县西常村保,元统三年(1335年)孙鹏翼立神道碑。常公仕官参知政事,姓名、籍贯失考。该墓对于研究元代墓葬形制、葬俗以及元代历史具有一定价值。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位于河南省济源市邵原镇院科村南,东阳店东边坡上。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遗址处为坡地的农耕地和树林。调查发现有罐、杯等陶器残片,以及绳纹红陶片、薄胎灰陶片、骨头等。纹饰有方格纹、绳纹、蓝纹等,陶质以灰陶居多,其次是红褐陶。坡南断壁上有一袋形灰坑,距坡上地表1.5米,灰坑口直径1.5米,深约1.3米,灰土中夹杂卵石、陶片。在该遗址的发现为研究当地及济源西部山区的历史面貌提供了依据。……[详细] |
![]() | 贺岗玄帝庙碑刻位于中牟县大孟镇贺岗村玄帝庙前,占地约100平方米,计有石碑15通,竖置,阳面向南,碑文记载了玄帝庙始建、重修之事。其中14通保存完好,字迹清晰,一通残损。立于明万历、清顺治、雍正、乾隆、嘉庆和道光年间。由中牟县文物保护管理所于2007年首次发现,2009年6月3日,郑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该碑刻的发现为研究玄帝庙的历史沿革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详细] |
![]() | 路庄遗址位于中牟县郑庵镇路庄村北50米,东距万三公路200米,航海路从其中部穿过,南北长220米,东西宽200米,面积4.4万平方米。遗址地表有泥质、夹砂灰陶和红褐色陶片以及少量泥质黑陶片,纹饰有弦纹、附加堆纹和方格纹等,可辨器形有豆、鼎、罐、盂等遗物。该遗址是一处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时期聚落遗址,对研究和探索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具有一定价值。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前杨遗址位于中牟县郑庵镇前杨村南100米一南北向高岗上。南北长300米,东西宽130-150米,面积约37000平方米,西临万三路,北临生产路。断面可见大量红烧土块,调查时采集有素面泥质灰陶片和红陶片,可辨器形有盆和罐。根据采集标本分析,该遗址为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时期遗存,该遗址的发现对研究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时期的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八一路王氏宅院位于卧龙区梅溪街道八一路,年代为清,为第三批南阳市文物保护单位。王氏宅院现仅存正房建筑面阔六间22.25米、进深7.9米,单檐硬山式结构。宅院原为二进院布局,前商后寝。现仅存的正房已超过百年以上。同时,作为八一路上仅存的一处古民居典型代表,一个亮点,其抬梁式与穿斗式的梁架结构形式、室内空间布局和脊饰雕花图案均体现了豫西南区域传统建筑的主要特征。……[详细] |
![]() | 白家祠堂位于辛店镇辛店街,坐北面南。大门为牌坊式三券门,顶用琉璃瓦覆盖。门内向后为大殿,坐落在高台上。面阔三间,前出廊,硬山式建筑,灰瓦顶,正脊中间饰宝塔,两端为吞脊龙吻。檐下平板枋上有木雕装饰。西厢三间硬山建筑。院内存明、清碑刻4通。此祠堂大门匾额为“乐天祠”,墙上有“乐天故里”碑,为后刻立,主要是慕白居易为辛店名人之名,实际是白氏祠堂。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东纸坊遗址位于中牟县张庄镇东纸坊村东南,西北临丈八沟,南北长200-570米,东西宽279-690米,面积237900平方米。在遗址地表采集有泥质、夹砂灰陶片和红陶片,纹饰有绳纹和附加堆纹,可辨器型有豆、鬲和罐等遗物。该遗址是一处商代文化时期的聚落遗址。该遗址文化内涵丰富,文化堆积较厚,对研究和探索商代文化具有一定价值。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