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悲寺遗址位于吴城镇惠庄村北200米的台地上,面积约四万多平方米,为原文教局汪祥云发现。遗址为一高出地面到四米的台地,岗上原有大悲寺一座,故名。遗址中部开挖一条南北深约四米的大路沟,在路沟两侧的断崖上,可以见到大量文化层和遗物,文化层堆积厚约三米,在遗址南端,发现有弦纹彩陶、黑陶纺轮、亮黑陶片、蓝纹圜底红陶壶、小型窑址、黑陶环、陶豆等,县文化馆张耀先在此发现鸭咀形足蓝纹红陶鼎一件。大悲寺遗址内涵丰富,上限到仰韶,下限至战国。属漯河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阴氏节孝坊位于荥阳市乔楼镇东郭行政村秋社自然村东,清雍正十二年(1734)为旌表陈让妻阴氏而建。该坊从北向南,是座3间牌楼式石坊,现仅存最下一层,宽6.23米,高3.57米。华板正前面上刻:“旌表已故儒同陈让妻阴氏节孝坊”及“赐进士出身属荥阳县事山右张翼立 男陈良相陈良杰孙生员五事等建 雍正拾贰”等字。下坊中间正、正面均饰高浮雕狮子衔绶,两次间坊上则浮雕凤凰、花卉图案等。坊上原石刻“圣旨”匾、坊脊石构件等,不少散存于村内。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人和寨刘金山民居位于辛店镇人和寨村西北。周围皆邻人和寨新建民居,均坐落在人和寨遗址(东部)之上。该民居整体布局为前后二进院,大门为圆圈门,照壁有龟背纹,高5米,二门悬山、月牙门,门额有“平泉遗风”砖雕四字,一进院,东西厢房,西厢门上有砖雕拱圈门额,堂屋面阔三间,进深一间,抬梁,四层踏步,后院北屋硬山,瓦顶,前出厦,筒瓦花脊,檐柱两根,三层踏步,木质如意窗。正门上置龟背纹亮窗,两墙垛墀下有兜肚,兜肚纹饰已毁。东厢房与前院厢房近似。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后仓关帝庙地处郑州西部的丘陵区,嵩山余脉延伸的东北部地带。关帝庙,坐北朝南,大殿三间,硬山灰瓦式建筑。大门位于中部,两侧为两个方形木窗。关帝庙现存碑刻7通,其中1通放在院内,为民国时期碑刻,上面碑额刻有“七次重修”四个大字,其余部分字迹已不清楚。另外在大门的两侧墙壁上还镶嵌着三通近方形碑刻,室内西侧墙壁上镶嵌着三通碑刻。现存七通碑刻时代分别为明代、清代、民国时期。在大殿内侧的墙壁上,还发现有壁画,图案精美,大部分已脱落。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邓湾遗址位于新村镇邓湾村西、溱河东岸的高台地上。遗址平面呈不规则形状,北、西、南三面均临深沟,南北最长约320米,东西最长约195米,面积约2万平方米。文化层堆积厚约0.5米,地表为耕地,遗址保存较好。遗址断崖处发现有文化层,但不太丰富,现场采集有细小泥质红陶碎片、锥形足等,火候较低,呈橙黄色,另有少量夹砂陶片,可辨器形的有三足钵、罐等。该遗址近邻裴李岗遗址,为裴李岗文化聚落分布及文化面貌的研究具有一定的价值。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李愿墓位于市区东北13公里的大社村西北隅。该墓座北向南,封土呈椭圆形,长30米,宽21米,高3米,约600余平方米。墓前竖一石碑,碑正中刻“唐贤李愿之墓”,是清乾隆年间济源县令黄国铨所立。 李愿,济源人,好读书,善诗文,嗜山水,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韩愈的同乡好友。唐贞元十七年,韩愈送李愿归隐济源太行之源的盘谷,并作《送李愿归盘谷序》,为古文运动的代表作之一。 1983年12月,该墓被公布为济源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洪府遗址属仰韶文化遗存。位于新郑市东北23公里孟庄镇洪府村南200米处。1985年发现,面积约2公顷,西南略高,东北渐低。文化层厚1~2米。地表散存大量烧土块、草拌泥块和陶片。陶片中可辨的器形有鸭嘴形鼎足、缸、盆、钵等,还有部分彩陶,有纹饰;石器有斧、刀、铲等,亦发现个别残石磨棒。另有蚌壳、兽骨、鹿角等。此遗址还含少量裴李岗文化遗存。另据当地群众反映,平整土地时发现有墓葬和石磨棒,推测遗址可能还有裴李岗文化因素。第一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小索城遗址位于荥阳市城关乡张楼行政村周围,地表上仅存东城花垣南段一部分夯土墙,最高处约5米,在西南邻河的地崖边,发现有夯筑基址,分布密集,质地坚硬,厚度在0.1米以下,夯窝有圆底(直径0.05米)和圜底(直径0.07米)两种。在城内南部及北部地表曾采集到较多的陶器残片,瓦砾等。部分陶豆之盘底戳印有“格氏”,“格氏左(右)司工(空)”陶文等,城范围较大,且有夯筑城圈和基址等遗迹,地表有丰富的东周陶器残片和板瓦等标本。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大海寺建筑遗址位于荥阳市索河街道办事处广场南端台地,遗址略呈三角状,东西长约150米,南北宽约100米,南侧崖壁上暴露有文化层,灰坑和墓葬等遗迹,填土中含有隋唐时期的陶瓷碎片,上世纪70年代,曾在台地北侧发掘古代窖藏坑,出土一大批北魏、唐宋珍贵石刻造像,大海寺是北魏、唐宋时期曾经享誉一方的重要寺院,大海寺遗址发掘出土的的大批北魏、唐宋石刻造像精品,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在我国古代雕刻艺术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第一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青北詹喜贵宅院位于卧龙区青华镇青北村,年代为清,为第三批南阳市文物保护单位。宅院现存建筑两座,为正房和东厢房。正房面阔三间11.9米、进深8.15米;东厢房三间及门楼一间,面阔13.8米,进深4.88米。均为单檐硬山式结构。该宅院为典型的坐北朝南的合院布局,东侧临主道路,通过东厢房南端大门出入。这种布局的院落作为传统民居目前周边仅发现此一处。同时,建筑的梁架结构形式、室内空间布局和脊饰雕花图案均体现了豫西南区域传统建筑的主要特征。……[详细] |
![]() | 济渎庙位于登封市石道乡张家门村北的台地上,座北面南,创建于明代初年,万历年间重修;清代多次重修,民国七年善男信女出资重修后,形成了一座完整的四合院落。其中大门高耸,面阔进深各一间,前有台阶七踏,硬山小瓦顶,拱券门。济渎殿为庙的正殿,是供奉济渎神的地方,面阔三间,进深四架,硬山式,小瓦顶。东西配房建筑形制与济渎殿相同。庙内保存明至民国重修碑刻数品。该庙对研究当地的宗教习俗及民国的建筑风格具有一定的价值。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中牟老火车站位于县城东南1.5公里处,原陇海铁路线东侧,为侵华日军于1944年所建,坐东向西,南北长16.25米,东西宽9.8米,红瓦,砖砌,西墙上方刻有“中牟站”三字。其北25米同时建有一座双层0,长宽均为6米。1959年10月,西迁1.5公里建新站,遂废弃,现为私宅。该火车站由中牟县文物保护管理所于2008年首次发现,2009年6月3日,郑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该火车站的发现对研究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详细] |
![]() | 三十里铺遗址地处郑州西部郊区的低山丘陵区,嵩山延伸的东北部地带,地势相对较为平坦。红沟是须水西岸的一条支流,发源于荥阳豫龙镇前姚岗村南,向东经三十里铺村南、王玥村北,注入须水。在三十里铺村南红沟北岸断崖上,发现有四个灰坑。灰坑内填土为灰褐土,夹有大量的草木灰及红烧土颗粒等,土质较松,包含物有陶片等。陶片陶质有泥质陶和夹砂陶,陶色有灰陶和褐陶,纹饰有绳纹、弦纹、素面等,可辨器形有陶鬲、盆、捏口罐、夹砂罐等。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香峪寺造像佛龛位于新密市尖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国公岭村香峪寺北200米处。佛龛坐北朝南,建造于东魏天平二年(535年),刻凿在香峪山半山腰悬崖峭壁上,高1.98米,上宽1.8米,下宽2.28米,深1.3米,由8尊造像组成,本尊为卢舍那佛,两侧为阿难,迦叶二弟子,二胁侍菩萨和二力士。香峪寺造像佛龛,雕刻技法精湛,人物栩栩如生,并有纪年与实物相佐证,对研究北魏时期的佛教艺术、书法及历史具有重要价值。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吉鸿昌是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河南扶沟县吕潭镇。西北军著名爱国进步将领,组织领导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抗击日寇。1934年在天津从事地下活动,建立中国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并组织武装抗日义勇军。11月9日,在天津被国民党特务抓获,同年11月24日在北京英勇就义。吉鸿昌墓位于郑州市烈士陵园,用白水泥筑成,外部镶钦花岗岩,长3.2米,宽1.4米,高0.6米。墓前立方形汉白玉墓碑,碑宽0.95米、厚0.23米,高1.6米。正面镌刻烈士的生平事迹和就义诗“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存尚如此,我何惜此头”。保存情况完好。地址:郑州市西郊烈士陵园类型:古迹陵园/墓地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电话:0371-1230……[详细] |
![]() | 大庄东南遗址位于中牟县郑庵镇大庄村东南500米处,东西长400米,南北宽300米,面积120000平方米。调查时采集有泥质和夹砂灰陶片,纹饰有绳纹、方格纹和篮纹,可辨器形有深腹罐。由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2006年首次发现,中牟县文物保护管理所于2007年进行了复查,2009年6月3日,郑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根据采集的遗物标本分析,该遗址为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时期遗存,对研究新时期时代的社会发展状况具有重要作用。……[详细] |
![]() | 小李庄墓葬区位于新郑市和庄镇小李庄村东南黄水河支流西岸,南北长325米,东西宽285米,面积约10万平方米。地势西高东低,在墓葬区随处可见空心砖残片,纹饰主要有方格纹、米字纹、乳钉纹,70年代平整土地时曾出土有空心砖墓,出土有陶鬲、陶壶、铜镜、铁箭头、布泉货币等遗物。该墓葬区是一处东周时期墓葬集中分布的墓葬区,对于研究东周时期的文化历史、埋葬制度和丧葬习俗具有一定价值,也为郑韩故城的研究提供了资料。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水峪寺位于登封市区东南约40公里的徐庄镇西南上山村何家门西南大熊山阴的山间台地上,寺院山环水抱。坐北面南,东、南有大熊山,西有箕山缓坡,寺前有东西两小溪环绕汇聚北流。水峪寺是嵩山七十二寺之一,创于何时无考。据寺内现存的明万历三十四年刻立的《金粧神像碑记》可知,该寺至少创建于明万历三十四年(1506年),是少林寺下院。水峪寺坐北面南,现存大殿一座,观音殿一座,东西厢房各一座。寺内原存重修碑刻四品。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刘沟遗址位于荥阳市高村乡刘沟行政村北1000米黄河南岸的广武山山顶台地上,由南北走向排列的3处台地组成,在3处台地地表均可采集到陶片,在其崖壁上也有文化层和灰坑分布,文化层厚0.5—1.2米,内含陶片及红烧土颗粒,灰坑深1—2米(边沿不清晰)。中部彦章寨西侧崖壁上可见有厚达0.4米左右的夯土层,可辨器形有瓮、罐、环及豆等,纹饰有彩陶及篮纹和绳纹等,以龙山文化遗存为主兼有仰韶和战国文化遗存。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补子庙遗址位于新密市牛店镇潭村湾村西北的绥水河北岸。补国城位于遗址中心,明、清时期在原城址四周筑有夯土寨墙,名曰龙山寨,因寨内有补子庙,故名。遗址南北长400米,东西宽250米,总面积10万平方米。在遗址地表、文化层及灰坑中保存有石器、陶器残片等遗物。该遗址是一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时期的聚落遗址。该遗址文化内涵丰富,文化堆积较厚,城墙保存完整,对于研究仰韶时期文化及筑城技术具有一定价值。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