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旅游

江苏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双塔影园”位于苏城官太尉桥的西堍,是清代著名诗人袁学澜的故居。该园宅占地四亩余,是一处具有三百年历史的苏州传统园林古宅。站在官太尉桥上向袁学澜故居院内张望,只见一片粉墙黛瓦、飞瓴翘角、树木掩映、重重院落。袁公又名景澜,字文绮,号春巢,嘉庆至光绪年间人(1803—1894年)。世居苏城东南尹山乡袁村,家素封,饶有田宅。年少苦学,补诸生,乡试却屡不第,居家着书课子,暇或朋友觞咏。咸丰二年(1852年)袁公购吴门官太尉桥冷香溪畔卢氏旧宅,奉母迁居城中。因园宅西南毗邻双塔,名以“双塔影园”,并撰“双塔影园记”序其始末。袁公诗文,脍炙人口,着声吴下。所著《吴郡岁华纪丽》为记岁时苏州风土人情节令时俗之作……[详细]
  田横岗遗址位于连云港市连云区中云街道办事处金苏村云龙涧风景区。田横(?-前202),秦末狄县(今山东高青)人。秦末农民起义领袖之一,曾自立为“齐王”,刘邦称帝后,率部众500余人逃居海岛,后被迫皆自尽。据唐《元和郡县图志》、《通典》及宋《太平寰宇记》等记载,田横岗在东海县东北六十一里小鬲山,孤峰独秀,三面壁立,俯临深壑,唯有东隅可近人行,垒石为城,即田横所处营地。现存田横岗分为左、中、右、前四营寨,均面向北面大海,其中营寨位于隔峰山顶,有四条小道联系其它各营寨。中营寨东、西、北三面都是悬崖,南面用块石砌成高3米的寨墙,右寨设与中寨一涧相隔的“鹰嘴顶”;左寨设于“狼牙顶”呈环形,前寨筑在条山顶。……[详细]
  黎里镇西的西徐家弄与西蔡家弄(老医院弄)之间有一幢八进深的大宅,此宅即是徐达源故居。徐达源故居的第三进名为写韵楼,即是当年吴琼仙的书斋,现从西蔡家弄(老医院弄)出进。该楼为一楼厅,面积108平方米,高爽明亮,厅前为一庭院,院中原有砖雕门楼、花台等,现存有半残的漏窗一个,其两边云彩、上下四只蝙蝠尚在。望着楼前褐黑色的长窗和楼侧青灰色的高墙,望着院中那一盆盆花草,眼前依稀浮现出当年“写韵帘垂碧柳阴”的情景。就是在这座写韵楼里,吴琼仙写下了许多诗篇。“湖光十里碧粼粼,画出江南二月春。逢着桃花侬要问,此中可有避秦人”、“近水人家先得月,垂杨时节未闻莺。徐忱旧馆分明是,何处东风第一人”等佳句脍炙人口,流……[详细]
  北京西路44号印度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馆为贺耀祖,化名贺贵年,于1935在此购地1484.3平方米,并建有砖混结构的西式二层楼房2幢,西式三层楼房1幢,西式平房多间,计建筑面积817.9平方米,1946年11月至1950年4月租与印度大使馆。后该处由市房产局代管。目前,此处现有房屋仅有主楼1幢,其楼坐北朝南,中部三层,小平顶,青瓦,四周为二层平顶,黄色拉毛外墙,白色勒角,整幢建筑,造型新颖,为西方庭院式别墅,建筑面积约320平方米,现该处为公安厅干部住宅,房产权为鼓楼区房产经营公司。贺耀祖又名贺贵严、贺贵年(1889-1961年)湖南宁乡人,留学日本,与何应钦,谷正伦等为同学,1911年加入中国同盟……[详细]
  连云港抗日防御遗迹(1938-1939年)连云港抗日防御遗迹包括大龙顶、围屏山、锦屏山、丫髻山、猴嘴山、朝阳西山、东陬山、仙姑岭等处。大龙顶是连云港市云台山大桅尖东侧的一个山头,为黄窝山最高峰,因其峰顶有块岩石形似龙头,故名。根据地方文献的记载,此处遗址为1938年至1939年,国民党守军为抵御日本海军对连云港的进攻而修筑的防御工事。共两处。第一处在大龙顶西侧主峰,此处工事呈环形,依山势而建,壕沟向东延伸,残存碉堡两座,遗留战壕总长度约1500米。在遗址土层中清理出大量的弹壳、弹片、军服纽扣等遗物,还有一颗完整的-及一块日军地界石碑。经鉴别,弹壳、纽扣等遗物为双方作战部队所留。第二处在大龙顶主……[详细]
  曹氏宗祠,位于江阴市周庄镇宗言村繖墩上。建于清道光年间,为五开间三进建筑,斗栱飞檐,木雕精致,陈设古朴。依墩势建,坐北朝南。头门高闸门槛,左右院梁上雕琢双龙图案,中间通道,木栅分列两旁,飞檐斗拱,上悬红底金字“曹氏宗祠”匾额。祠前竖有“扣马石”柱,银杏桐柏分植两边, 高耸挺拔。第二进为“宗厅”,正中屏门两扇,上有笔走龙飞的巨大“福”字,传为明崇祯首辅周延儒之父“周二痴子”所书,屏门后建地台,飞檐饯角,描龙雕凤,宛如半座戏台,台屏上刻有屏联:“松风吹解带,明日照琴台”,宗厅上悬有三块巨大而精致的匾额,中匾蔚蓝底金字,为清慈禧亲笔赐赠太子少保、兵部尚书曹毓瑛“砥砺廉隅”4字,上镌慈禧玉玺印章和五爪……[详细]
  北半园即陆氏半园,占地1130平方米,位于白塔东路60号。该园为清乾隆年间沈其奕所筑,清咸丰年间道台、安徽人陆解眉建,取名“半园”,又因在仓米巷史氏半园之北,俗称“北半园”。1982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1992向公众开放。清咸丰年间道台、安徽人陆解眉建,取名“半园”(因在仓米巷史氏半园之北,今俗称“北半园”)1949年解放后,曾先后由木器盆桶社、织带厂、东吴丝织厂、第三纺织机械厂使用。园在住宅东部,水池居中,筑以黄石驳岸,环以船厅、水榭、曲廊、半亭,建筑多以半为特色。园东北部的二层半重檐楼阁,为苏州园林所仅见。园中植有白皮松、黄杨、紫藤等花木。该园布局以狭长水池为中心,筑以黄石、太湖石……[详细]
  丁家塘丁宅坐落在常州市武进区前黄镇漕桥杨桥村。2008 年2 月,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布局以中轴线对称分列,各面阔三间,中为厅堂,两侧为室,老式灶台保存完好,地面多为青石和方砖,古朴雅静。丁家塘丁宅地处杨桥浜南岸,地理环境优越,门前绿树掩映,屋后溪水长流,鸟语花香,一幅江南小桥流水人家景象。它是常州保存较好的江南民居之一,体现了常州先民的居住理念和生活轨迹,是常州乡土建筑的代表,是南杨桥古村落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的武进区前黄镇漕桥杨桥村,原为武进南部宜兴北部的一个小镇。500 多年前,由于这里的水道北通郡城,南贯宜兴,西至金坛,东抵雪堰,杨桥自然就成为商贾云集之地,人们纷纷……[详细]
  中山陵仰止亭 南京仰止亭坐落在中山陵东面二道沟北的梅岭上,东与光化亭相邻,南与流徽榭相望,是中山陵园内唯一的由个人捐建的纪念性建筑。 仰止亭建于1931年,1932年秋落成。由著名建筑师刘敦桢设计,叶恭绰捐资建造。亭为正方形,四角攒尖顶,亭高6.7米,边长5米,钢筋混凝土结构。屋面覆蓝色琉璃瓦,朱红色立柱,梁柱、额枋、雀替、檐椽、藻井等均施有彩绘。四周台阶用苏州花岗岩砌筑。亭子的南面额枋-有“仰止亭”三字.系由叶恭绰亲笔题写。“仰止”二字出自《诗经·小雅》中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句,寄托了叶恭绰先生对孙中山先生的无限崇敬和深切怀念之情。 叶恭绰(1881-1968年),字誉虎,号遐庵,广东番……[详细]
  长沟别墅位于钟楼区北直街123号,建于1926年,为常州名人朱稚竹宅第,因主人为三井长沟村人,所以取名为长沟别墅。据说原造价7000大洋,占地10亩地。有房屋二进,坐西朝东,为硬山式砖木结构。房前有天井,天井北侧有雕花石库门,门外有穿弄向东通往北直街。第一进一层三开间,面宽10.2米,进深9.3米,挑檐1米,檐口高3.6米,观音兜保存好,脊高6.3米,棱形窗饰仍在,其东南侧有一间低矮的门房,第一、二进间天井进深5.1米(含第二进挑廊0.9米),第二进二层三开间,展檐7.2米,脊高10.2米,面宽与第一进相同,第二进后檐高7.2米,有观音兜,木结构保存完整,民国风格门窗保存完整,后花园(大天井)……[详细]
  苏州烈士陵园位于苏州市西郊横山西麓,原名苏州横山烈士陵园,建于1956年4月。2000年2月,中共苏州市委、市政府在原址对烈士陵园进行了全面改建。苏州烈士陵园占地140亩,改建后分纪念瞻仰和烈士安息两个区。纪念瞻仰区居于陵园中心位置,采用主轴线对称布局。轴线长约160米,由西向东依地貌呈阶梯形,相应建筑依次为大门、牌坊、烈士事迹陈列馆、烈士陵园电教馆、悼念广场、纪念碑。纪念碑呈四棱塔式,高27米,寓意1949年4月27日苏州解放日,碑上镌刻陈毅元帅为烈士陵园的题词“为人民事业而牺牲是最光荣的”,碑底柱正面和两侧各刻有一幅浮雕,画面分别为“百万雄师过大江”、“烽火沙家浜”、“铁岭关大捷”,背面是……[详细]
  •藤蔓从古老的桥身上垂下,桥头连着围着竹篱笆的人家,非常上镜。景点介绍太平桥建于明嘉靖年间,清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重建,是一座单孔石拱桥,桥梁刻有莲座图案,桥身石缝里长着藤蔓,非常上镜。日本女画家桥本心泉的《周庄的某一天》画的就是太平桥,并把她自己也画了进去。站在太平桥对面的南市街上,你可以把南北市河与后港河丁字河口上的太平桥,以及太平桥桥头围竹篱笆、摆着盆栽的水乡人家一同纳入镜头,拍出来的照片很有味道。从桥前经过、穿过桥洞的游船也是摄影的好素材。太平桥距双桥不远,如果选好角度,你还可以拍张包含双桥的全景照。导览1991年4月,日本女画家桥本心泉慕名专程到周庄写生,她选择……[详细]
  锦屏磷矿旧址位于连云港市海州区锦屏镇桃花村北500米处。锦屏磷矿是我国发现最早和开采历史最长的磷矿,被誉为江苏省化工行业的鼻祖,“全国化学矿山的摇篮”。它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19年,其前身锦屏公司发现了具有开采价值的磷灰石;1920年正式成立锦屏矿务有限公司,开始了中国当时唯一的磷灰石的开采;抗战期间,日本侵略者对锦屏磷矿进行了野蛮的掠夺式开采;新中国成立后,锦屏磷矿成为新中国第一座大型磷矿,为全国各地培养和输送了大量矿业人才。锦屏磷矿主体矿区分为西山、东山矿区,采用中央主井以及东、西山副井的开采设计,主体建筑有厂部大楼、生产建设、非生产建设等。其中生产建设主要有采矿场、选矿厂(包括破碎车……[详细]
  南京惠济寺南京惠济寺始建于南唐,称汤泉禅院,清咸丰年间毁于战火,光绪年间仅复建其中部分,规模远不及以前。寺内现存遗物有础石、碑刻、古井及三株古银杏。惠济寺内三株千年古银杏树。一名曰“千年垂乳”,高20余米,胸围7米有余,需七人方可合围。有七根气根,最大气根长达2米多,气根最大直径30厘米,周长90厘米,犹如巨乳悬于空中,观者神秘之感油然而生。二名叫“撑天覆地”,指的是此树不仅高达24米,而且树冠奇大,覆盖地面半亩有余,夏日可容千人纳凉。三名叫“雷击复苏”,此树在咸丰年间曾遭雷击烧毁半株,数年后又奇迹般地复苏,因而得名。一进寺门就被眼前的景象所吸引,杨柳树紧靠在湖边随风摆动,好像在欢迎远道而来的……[详细]
  渔庄又名“觉庵”,是近代书法家余觉于民国二十三年在渔家村建造的一座别墅。别墅简朴雅致,开门见湖,与上方山遥遥相对,近水远山,风景绝佳。1965年渔庄归政府所有正式改名“渔庄”,并全面修复。渔庄前原有四面临水的湖心亭一座,系乾隆二十二年总督尹继善修建。渔庄的廊、亭、厅、院虽构筑简朴,但这座古宅面山临水,有道是“远浦藏舟一水飞洮带城郭,近山人户数举流翠湿衣裳”。推门而出,近处碧波荡漾,有白鹅戏水,远处上方、七子诸山群峰竞秀,看不尽湖光山色惹人醉。渔庄的主厅“福寿堂”因当年清末慈禧赐书“福”、“寿”而得名,典雅宽敞,内有一块“懿旨嘉奖”的匾额。后厅为“天镜飞来厅”,“天镜”指宋范成大“天镜阁”,遗址……[详细]
  沭阳县,由于历史上在商贸流通方面与国家西部数省联系密切,自古便有一部分回民落户定居。但在封建时代,回民不受重视,沭阳并无弘扬伊斯兰教教义和回民族风俗的公共场所。清末民初,沭城一位张姓绅士,感于回民恪守清真教义的德行,主动献出家中部分房屋,并加以修整,成为清真寺,供伊斯兰教徒和回民礼拜、斋戒之用。该寺位于沭阳县城马巷北首(现沭城马巷43号),占地120平方米。古树掩映,地处幽静。坐西面东,院门北向,砖木结构,灰瓦盖顶,明清式建筑。匾额上 书-“清真寺”三个行书大字,清秀飘逸,观之不俗。三间大殿,四间廊房,整个院落设计古朴典雅,具有东方古老民族庭院式样之美。首任阿訇马振才,后,其子马文山继任。19……[详细]
  长洲县学大成殿,在干将东路平江实验学校内,1998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长洲县学创立于南宋咸淳元年(1265),即广化寺改建,元明几经修建,即所谓旧学,明嘉靖二十年(1541)迁现址,以福宁成寿寺改建,即所谓新学,清雍正三年(1725)后为长洲元和二县学,现存大成殿为光绪八年(1882)重建,重檐歇山顶,面阔七间32米,进深六檩17米,扁作梁架,四同有外檐桁间牌科,前设月台,近年已加以维修。长元县学不仅有“左庙右学”两路自成体系、功能不一的各种建筑,而且学内北部和东部还有多处绿地和小园林。据记载,道山亭之北,东为菜圃,西为桃李园;东南有土山松林、杂花数十株的春宴园;其东栽竹数百竿,名小淇……[详细]
  位于吴江震泽镇藕河街虹桥弄西,跨通泰河。始建无考,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重建,光绪十八年(1892)重修。民国8年(1919),震泽市镇当局在虹桥东堍近处增建一亭,名之为“小垂虹亭”,以增光添色,其前抱柱楹联:“远望洞庭山色水光成画本,近邻塔影花香鸟语尽诗情。”民国24年6月(1935),因新开頔塘转道河(新开河),将虹桥拆除移建于思古墩。1994年7月29日列为吴江市文物控制单位。花岗石单孔拱桥,东西走向。全长24米,中宽3.1米,堍宽3.5米,矢高3米,跨径7.1米。拱券为纵联分节并列法砌置。虹桥龙门石面刻有“轮回”图案,桥栏望柱雕有两对石狮,桥面石南北两侧刻有“虹桥”桥名。桥身两侧各……[详细]
  杜鹃楼位于鹤林寺大殿后侧,在现鹤林小学内,现楼为二层,硬山式,面阔五间,楼东面上下两层各有窗户四扇。现楼由僧人福登于光绪二十二年复建。杜鹃楼因杜鹃花而建并得名,据载现楼东侧盛开杜鹃花,建楼后可在此赏花咏诗。此处杜鹃有“千年杜鹃”之称,唐代最为驰名。在《鹤林寺志》中有这方面的记载,志中云:“鹤林寺杜鹃花高丈余,春月开花,倾城游赏。”相传唐德宗贞元中,有番僧自天台钵盂中以药养根来种之,每当春天花开之时,有两位女子至此,传是花神。一天在润州作官的周宝问好友殷七七:“鹤林之花,天下奇绝,尝闻能开非时花。今重九将近,能开此以副佳节乎?”七七于前二日至花所,夜半闻女子来曰:“妾为上帝司此花,今为道者开之!……[详细]
  双塔桥位于吴江震泽镇贯桥村(原八都镇北长村)和七都镇李家港村交界处。始建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在水洲东西各建一拱形三孔桥,名叫双石桥。后在两桥堍镇以石塔,故名“双塔桥”。明万历七年(1579)由浙江南浔董份修缮,后两桥俱圮。清雍正七年(1729),里人盛宣令、邱美中募捐重建,东侧的那一座仍为拱形三孔,西侧的那一座则改作了梁式。现存之桥为光绪二十七年(1901)重修。花岗石拱形三孔,东西走向,跨稽五漾口。桥长34.3米,桥顶宽3.4米,桥顶面长3.35米,堍宽3.7米,中孔矢高5米。桥顶立有四根望柱,每根望柱上雕有一头石狮子,桥面两侧筑有护栏,高0.5米,宽0.2米,东西踏步各2……[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