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北京市旅游

北京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史家胡同51、53、55号宅院为北京市第八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宅该宅院坐北朝南,占地5700多平方米,由三组三进院落组成,保存较为完整。其中51号前两进院曾作为现代学者、社会活动家章士钊先生1959年后居京住所。此院是一处保存较为完好的北京传统宅院建筑,同时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与民主人士之间的良好关系,具有一定的历史纪念价值。院坐北朝南,占地5700多平方米,由三组三进院落组成,保存较为完整。其中51号前两进院曾作为现代学者、社会活动家章士钊先生1959年后居京住所。此院是一处保存较为完好的北京传统宅院建筑,同时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与民主人士之间的良好关系,具有一定的历史纪念价值。……[详细]
  万里长城北京段批次:北京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密云、怀柔、平谷、延庆、昌平、门头沟保护理由:北京地区内的长城,绵延近千里,保存较完整。这段长城大多构筑在高山峻岭、悬崖陡壁上,以气势雄伟、规模浩大著称于世。万里长城北京段是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绵延629公里。以明代长城为主体,由东西向和东北西南向两大体系组成,二者在怀柔旧水坑西南汇合。大多构筑于崇山峻岭、悬崖陡壁上,以气势雄伟、规模浩大著称于世。全线共有城台800余座,关口71个,营盘8座。沿线著名景点有八达岭、慕田峪、古北口、司马台、神堂峪、沿河城等。其中许多已成为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详细]
  良乡烈士陵园(京原铁路建设牺牲烈士陵园),位于北京市房山区良乡拱辰街道东关村。陵园坐西朝东,松柏成荫,气氛肃穆。1956年春,为修建京原铁路,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4师驻扎房山西南山区。部队官兵在荒山野岭中开山凿石,架桥修路,于1970年1月建成通车。施工中历经艰险,近百名战士先后奉献生命。为缅怀英烈,1970年铁道兵4师修建陵园,隆重祭奠77名烈士和25名病故战士。1997年陵园扩建,占地达13000平方米。真实记录了建国之初北京铁路建设的艰辛历程。于2021年8月27日经北京市政府审议正式公布为北京市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北齐河清三年摩崖造像,位于房山区燕山地区迎风中路14号燕山公园内,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现。造像镌于独立的花岗岩石上,外镌为龛形,龛内镌一佛二菩萨,佛像双足--立于须弥座上,两侧协侍菩萨皆双手合十。主像及两协侍菩萨体态匀称,衣纹贴体,具有南北朝时期多见的笈多风格。主尊佛像头部的右侧有两行题刻,第一行可辨为“河清三年”,第二行能辨认“石厂村……二区”等字。是目前北京地区发现有明确年代题记最早的摩崖造像,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较高的艺术价值。于2021年8月27日经北京市政府审议正式公布为北京市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僧格林沁祠堂在东城宽街47号。又称显忠祠。祠堂坐北朝南。由仪门,享殿及配殿构成二进四合院式建筑。仪门3间。东西配房各5间。二门前有一碑亭,亭内有石碑,碑高4米余。碑阳为满文,碑阴无字,碑侧雕龙。二门l间。民国时,建为怀幼小学,后更名进步小学,现为宽街小学。祠的主要建筑保存完好,是东城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僧格林沁(?一1865),姓博尔济吉特氏,蒙古科尔沁左翼后旗人。1834年授御前大臣,领侍卫大臣,都统。在镇压捻军中,被义军杀死。光绪年间为他立专祠。景点位置北京市东城区地安门东大街47号……[详细]
  广阳城遗址,位于房山区长阳镇北广阳城村。于2021年8月27日,经北京市政府审议正式公布为北京市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62年发现,1995年至2018年陆续进行考古发掘。城址呈方形,长、宽约670米。西墙北段残存一段长40米、高4米的城墙。城墙四面各辟城门,内有十字形道路连接,发现水井、瓮棺、灰坑、窑址等古代遗迹。西城墙南段和南城墙西段外侧发现护城河遗迹,全长310米,深6-8米。对了解汉代幽燕地区的社会生活和政治经济发展情况具有重要价值。……[详细]
  窦店志愿军烈士陵园,位于北京市房山区窦店镇后街村,于2021年8月27日经北京市政府审议正式公布为北京市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为抗美援朝志愿军烈士陵园。1950-1955年间,在交道村设立志愿军后方野战医院(时称103医院),救治由朝鲜前线转运的志愿军伤员。少数医治无效牺牲的战士安葬于此,共计23名。1984年3月改建为革命烈士陵园。2020年10月,设立纪念碑,并将原安息堂改造为窦店抗美援朝纪念馆。是缅怀革命英烈、弘扬革命精神的重要场所。……[详细]
  奕绘、顾太清庄园及园寝,位于北京市房山区青龙湖镇上万村,始建于清道光年间。于2021年8月27日经北京市政府审议正式公布为北京市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初为清乾隆皇帝第五子永琪之孙奕绘贝勒和侧福晋清代著名女词人顾太清的庄园,奕绘、顾太清死后改为园寝。民国时期部分建筑损毁,现存杨树关、第一桥、宫门、山堂(后改为享殿)、霏云馆、清风阁、墓冢、东坡小石城等遗存。对研究清代庄园和园寝建筑风格具有重要价值,也见证了清代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详细]
  唐幽州卢龙节度使刘济及夫人合葬墓,于2021年8月27日经北京市政府审议正式公布为北京市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唐代,位于北京市房山区长沟镇坟庄村西北,2012年考古发掘。墓地坐北朝南,全长34米,由斜坡墓道、墓门、前庭、前甬道、耳室、壁龛、主室、侧室、后甬道及后室组成。墓壁绘制大量精美壁画,出土刘济及夫人张氏两方墓志、须弥座彩绘石质棺床、彩绘文武官俑、陶瓷器、玉器等随葬品。是北京现存等级最高的唐代墓葬之一。……[详细]
  三山庵是八大处的第三处寺院,创建于金天德三年,距今九百余年。山门面朝东北,是一座布局精巧、构筑工美的四合院落。山门殿为三开间,左右各开角门一扇;正殿五楹并配有耳房两间;两配殿门户相对分列于正殿两厢。山门殿悬额“三山菴”;垂联“翰墨因缘旧;烟云供养宜”;正殿悬额“是大世界”,联题:“慈目静心法相;和风甘雨祥云”。此院额联皆为今人手笔。景点位置中国北京市石景山区八大处路3号八大处公园内……[详细]
  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房山区韩村河镇天开水库东侧临水库大坝处,为游览上方山的必经之路。这里原是幽燕巨刹六聘山天开寺的塔院,僧塔林立,埋葬着天开寺的历代高僧。据文献记载,天开寺始建于东汉,盛于辽,废于金季兵燹。元代至元年间全面恢复,扩大了旧有规模,明末以后,天开寺开始衰落,现寺庙建筑均已无存。应公俗姓赵,名谱应,为辽代天开寺的首任住持,至元年间重修天开寺的一代高僧,应公长老寿塔为应公埋骨之处。该塔建于元大德五年(1301)二月,南向,为六角五级密檐塔,通高12米,须弥座上砌三重仰莲,柱形塔身上面开拱门,门楣嵌石额,上 书-“应公长老寿塔”。东南西南两面置假窗,假窗上有挂落。塔身之上为五级密……[详细]
  东胡林人遗址是1966年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同学在门头沟区实习期间发现的,1985年东胡林人遗址被公布为门头沟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墓葬位于全新世黄土底部、马兰黄土顶部,故研究者将其定为新石器时代早期。墓内人骨有轻微石化,属于三个个体,一个为16岁左右的少女,另两个为成年男性个体。他们被命名为“东胡林人”。地址:北京门头沟区斋堂镇东胡林村电话:010-87239047……[详细]
  比利时使馆旧址在北京市崇文门西大街9号。就是台基厂十字路口东北角,现为紫金宾馆。很有特色的小洋楼。隶属于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国管局),折衷主义建筑风格。主楼前有一个小花园,旁边有四栋宅邸配楼。旧址现为紫金宾馆,不对外营业,而且在崇文门西大街的南门常年关闭,如果想进去可以从东交民巷的北门试试运气。景点位置北京市崇文门西大街9……[详细]
  庄亲王园寝为清代庄亲王家族墓地,位于北京市房山区河北镇磁家务村。于2021年8月27日经北京市政府审议正式公布为北京市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园寝规模较大,东侧现存石牌坊和石质地宫,2017年对西侧进行考古发掘。庄亲王园寝现存石质文物具备一定艺术价值,也是少见的清代亲王家族墓地,是研究清代亲王园寝制度的重要实例。……[详细]
  恩佑寺山门,属区级文保单位,位于海淀区北京大学西门外,南侧50米为恩慕寺山门。建于清雍正元年,1723年,此处原为清初畅春园的清溪书屋,康熙晚年常宴寝于此,后死在这里。雍正皇帝“为圣祖仁皇帝荐福,建恩佑寺于畅春园东垣”。寺坐西朝东,共三进院落,现仅存一座山门。1981年公布为海淀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显应寺位于石景山区西黄村,为北京市第八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天顺初年,正名“顺天保明寺”。清康熙时毁于大火,康熙五十年(1711年)重建,改称“显应寺”,俗称“皇姑寺”。寺坐北朝南,占地11000平方米,原分三路,四进院落。现存观音殿、老祖殿和第四进院落西配殿。显应寺是北京现存规模较大的敕建尼寺。……[详细]
  老山汉墓位于石景山区老山东南麓,为北京市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由墓道、甬道、椁室、黄肠题凑、内、外回廊组成。墓室呈长方形,可分为前、后室,南北长16米,东西宽13米。出土了漆案、丝织品等一批珍贵文物。老山汉墓是近20年来北京地区重大考古发现之一,具有很高的历史、文物、考古价值。……[详细]
  绥西直门车站旧址位于北京北站,为北京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詹天佑主持修建京张铁路时所建。有站房、站台、机车库及员工宿舍等。是现存京张铁路站场设施中唯一保存较完好的一处。其中站房(现北京北站候车厅)建筑为西方古典风格,是研究中国近代铁路发展史和建筑史重要的实物例证。……[详细]
  恩慕寺山门,属区级文保单位,位于海淀区北京大学西门外,其北侧50米处为恩佑寺山门。建于清乾隆四十二年。乾隆时,皇太后长期居住于畅春园,后于乾隆四十二年病逝。乾隆皇帝“昭承家法”,在恩佑寺旁建恩慕寺。现存建筑只有一座山门。1981年公布为海淀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东城区景山东街三眼井吉安所左巷8号介绍:1918年秋,毛泽东第一次来京时,曾与蔡和森等8人租住在此。1979年8月,该处被公布为市级文保单位。现状:为一处私宅,不对外开放。院内有北房3间,与当年格局相同。院外紧邻多个居民杂院,存在消防隐患。……[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