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北京市旅游

北京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西山八大处〔长安寺、灵光寺、三山庵、大悲庵、龙王堂、香界寺、宝珠洞、证果寺〕位于西郊翠微山、卢师山和平坡山之间,三峰环抱古刹8座,人称“西山八大处”、八大刹,是首都著名的风景区。8座右刹依次为长安寺、灵光寺、三山庵、大悲寺、龙泉庵、香界寺、宝珠洞、证果寺。长安寺位于翠微山西南隅山脚下,建于明代。寺坐西朝东,前后两殿。前为释迦殿,后为娘娘殿。长安寺向以塑像名冠西山诸寺,佛像凭几而坐。华人仪容,姿态迥异于他寺,还以奇花名树著称。灵光寺在翠微山东麓,始建于唐。寺依山而建,登上20米高的石阶,就是大雄宝殿,内供1989年泰国已故僧王赠送的释迦牟尼佛铜像。大殿后的佛牙舍利塔,高5l米,八角十三层密檐,配……[详细]
  目的地介绍八里桥又名永通桥。建于明正统十一年(一四四六年),南北走向,长三十米,宽十六米,桥两侧有三十三块护栏雕饰、三十三对石狮,刻工精美,是北京三大古桥之一。八里桥在建国路旁通惠河上,扼京东咽喉要道。咸丰十年七日(一八六零年八月),英法侵略军自天津北犯京师,在此受到三万清军阻击。经过一场石破天惊的血战,三万将士全部殉国,用热血谱写了一曲彪炳清史的壮歌。打开一部血泪斑斑的《中国近代史》,你会惊奇地发现,《南京条约》、《黄埔条约》的墨迹未干,英法侵略者便以修约为名,又肆意挑起侵华战争。咸丰七年(1857年)11月,他们派兵攻占广州城,俘两广总督叶名琛囚于印度加尔各答。次年春天又派兵北上,攻占了天……[详细]
  证果寺位于八大处公园内。虽说是八大处中的最后一处,但并不是地理位置最高的。证果寺始建于隋仁寿年间,名“史陀林”,已有1300多年历史。证果寺沿山而筑,山门建在高台上。离寺门10多米处,有一眼一丈见方的水池,名“青龙潭”。山门内有人工堆砌的假山,结构巧妙。寺内大雄宝殿以西有一院,院门为宝瓶形,青石制作,门两侧刻有对联一副曰:“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小院以西有一宽大敞轩,名“招止亭”。内嵌一碑《秘摩崖招止亭记》。敞轩以北为秘魔崖。证果寺是八大处最古老的一座寺院。证果寺沿山而筑,山门建在高台上,与殿堂处同一水平面。离寺门10多米处,有一眼一丈见方的水池,名“青龙潭”。山门内有人工堆砌的假山,结构……[详细]
  是北京八大处的第四处寺院,原名隐寂寺。创建于宋辽时代,距今九百余年。该寺独处丛林深处,层层殿宇依山势递升,错落有致,山门南向。大悲寺的首层建筑是山门殿,硬山正脊灰筒瓦顶。檐下饰有丹青彩画,殿脊正中装饰“百鸟朝凤”砖雕图案。正檐下嵌有一方汉白玉寺额,上面镌着“敕建大悲寺”五个大字,字体健劲,是康熙大帝御笔。寺额下是汉白玉券门,自下而上对称浮雕白象、雄狮、腾龙、翔羊;门楣正中雕饰着三尊神像,正中一尊人面鸟喙,是佛经中大鹏金翅鸟的应化形象。券门两旁是石雕花窗,饰有蘷龙和忍冬草花纹,优美而庄重。两侧正脊门楼造型也很精致。山门殿内居中是“大肚弥勒佛”坐像,眉眼如月、笑口常开,洋溢着一团喜气。四大天王分列……[详细]
  是北京八大处公园的第七处寺院。宝珠洞位于平坡山顶,创建了清乾隆四十六年(1780年)。该寺高居于平坡山绝顶。出六处北便门,沿石阶小径西攀一里多路便可到达。路边遍植黄栌、火炬等林木,春夏青翠欲滴、深秋殷红夺目。寺前有一座木结构牌楼,匾额内外分镌坚固林和欢喜地,为乾隆皇帝御笔。过牌楼前行,可见一天然巨石赫然路旁,石上约略可见行书《宝珠洞诗》,落款处镌有乾隆御玺印迹。宝珠洞临崖而建大殿两层,其中眺望轩观音殿连同左右配房形成一层院落。观音殿后有一石洞,宽广约四米,洞内砾石如珍珠黑白杂陈,晶莹闪烁,固此该洞以宝珠命名。相传康熙年间有一海岫禅师在此梵修,多次受到皇帝召见。据记他能诵经驱鬼,故又得名鬼王菩萨……[详细]
  田义墓又称慈祥庵、石香炉庵,位于北京石景山区翠微山脚下,模式口大街80号,北靠蟠龙山,距法海寺约1华里,是目前全国范围内唯一保存最完好、规格最高、石刻最精美的明代太监墓,始建于明朝万能历年间,占地约4000平方米。同时也是我国首座以宦官历史为题材的专题博物馆。现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田义墓建于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葬有明朝万历皇帝身边最宠幸的当红大太监田义及其他十几位明清太监的墓群。到了清代,此墓已废弃,无人管理。有一僧人至此,对墓园景物十分钟爱,恐其遭贪利0徒破坏,于是奏请康熙皇帝批准,在墓园东邻建“慈祥庵”一座,称为“东曲”,并将田义墓作为“西曲”归入庵中。又由于庵前有一巨大的石香炉……[详细]
  位于北京西山馀脉平坡山龙王堂西北,是八大处中面积最大的一座寺院,因这里山势平缓,又名“平坡寺”。该寺创建于唐乾元初年(758年),明洪熙元年(1425年)重建,改称“大圆通寺”。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再次重建,改称“圣感寺”。乾隆十三年(1748年)经重修改名为“香界寺”,意为“香林法界。”香界寺的建筑从山门到藏经楼,依山势顺坡而建,前後六个院落、五层殿堂,殿宇宏大、门户重重。一进寺门,有石台阶,长达数百级,拾级而上,就到大乘门。有副楹联:“一竿竹影敲明月,半榻松风卧白云”,把这里的幽静环境,雅洁风景一语道尽。寺的规模比其他七处大,过去是帝王游山时休息的地方。现在寺里还保存着清乾隆年间的“……[详细]
  是八大处的第五处寺院。明末清初时此处并存着两座寺院。一为慧云禅林;一为龙王堂。前者建于明洪熙年间;后者建于清顺治二年,清道光年间两寺合二为一。龙泉庵坐西朝东,寺门为硬山正脊门楼,青石匾额上刻着“龙泉庵”三字。进入寺门便是一雕栏方池,池壁以青石围砌,分外坚固洁净。池中碧水盈盈,清澈可鉴。它源自龙王殿下的拱形石洞,又经方池西壁石龙头口泻出,细流如注,经年不息。这水便是远近闻名的“龙泉”。这“龙泉”之水甘醇清冽,无半点污尘。昔日有位自号“锄月老人”的隐士曾作过一首七言古风《甜水歌》赞美这龙泉庵里的“龙泉”水,《甜水歌》一下子传唱遐迩;“龙泉水”一时间名动京城。院西有殿堂三楹,前有卷棚抱厦一间。殿厦构……[详细]
  张坊古战道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张坊镇张坊村,为北宋真宗年间修建的古战道(地道)。战道从地面纵深4米,青砖结构,宽2米,高度为2-3米,青砖墁地,侧边设有流水槽、盛水缸,墙壁有台灯,顶部有通气孔。地道两侧设有宽约2米的藏兵室,室内有土炕。古战道在地下四通八达,迂回曲折,通古镇四门城楼,初步探测为1500米,现已发现和修复的400多米。宋、辽对峙时期,由于古战道能战能守的优良军事性能,曾使幽州一代的辽军专心固守而不能南下。明代古战道的军事性能进一步得到发挥。明洪武年间,元朝贵族溃逃到蒙古漠北,但不时南下犯境,古战道成为明军抗击蒙古的军事堡垒。据房山县志记载:“县西南七十里,张坊街北楼三层门南向,高可数……[详细]
  目的地介绍慈善寺位于石景山区天台山。慈善寺座落在天台之上,故又称天台寺。慈善寺始建年代不详,据考证该寺最迟在清初已成庙。冯玉祥将军曾经在那里隐居,所以寺周围的山石上有很多他的题字,“真吃苦”,“勤俭为宝”之类,每个字都写得很大。慈善寺分中、东、西三路,以西路的大悲殿为主,大悲殿三楹,正中供金漆木雕观音像,两旁有碧霞元君等八尊塑像,这种佛、道两家共进一堂的殿宇,在京郊不多见。南山坡有座藏式塔,高约10米,传为魔王和尚衣钵塔。每年三月十五日,为魔王和尚成道之期,慈善寺开庙三日,堪称京西香火极盛之寺。慈善寺殿堂基本完好,但大部分塑像被毁。寺内外石刻众多,以冯玉祥将军留下的石刻最为引人注目。有“勤俭为……[详细]
  长安寺,是八大处的第一处寺院,又名善应寺和善应长安禅林。始建于明弘治十七年,后经清顺治十六年、清康熙十年两度重修,堂阁寮舍日臻完善、佛像器属一应俱备,遂成为明清时期西山诸寺中的一座名刹。五百年后的长安古刹仍保持着昔日的建筑格局。寺朝东向、两进四合。有正殿三楹。由东向西依次为伽蓝殿,三世佛殿和观音殿。配殿三十间,分列于正殿两厢。两院由三世佛殿左右两月亮门贯通。布局严谨和谐;建筑精良宏丽,既有明代建筑特色的遗风,又为清代建筑官式做法之典范。长安寺院中空地旧时曾是果园菜圃,如今已为紫荆、紫薇、玉兰等珍稀花木所取代。花季时节,入寺作闲庭信步,百花争荣景象常使人留连不已。三世佛殿前有两棵奇松,虬根霜杆,……[详细]
  佟麟阁将军墓位于香山脚下,佟麟阁将军墓坐南朝北,宝顶为半圆凸形,墓碑字迹清晰,墓地四周极为洁净、肃穆。佟麟阁将军的遗体,由中国红十字会、冀察政委会外交委员会秘书欧秋夫率警卒十余人于7月29日在大红门寻获。佟将军全身浴血,两目模糊难辨。忠骸运回北平城内,佟夫人及其子女含悲收殓,隐姓埋名,寄厝于雍和宫附近柏林寺。老方丈仰慕将军为国献身精神,保守寄柩秘密,直到抗战胜利。抗日战争胜利后,北平市政府各界将寄厝北新桥柏林寺内的佟麟阁将军遗体葬于香山脚下。1946年7月,国民政府又以隆重的国葬,将佟麟阁将军的灵柩从柏林寺移葬于北平香山的兰涧沟的坡地上。佟麟阁将军是抗日战争时期为国捐躯的第一位国民党高级将领。……[详细]
  目的地介绍  汀州会馆位于崇文区西北部,前门外长巷二条。始建于明代弘治年间(1488-1505年),系福建省在京同乡集资修建的北京独一无二的福建风格的民间建筑。1984年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位置:位于崇文区西北部   汀州会馆分北馆和南馆二部分,隔街相望。北馆先建,有大小6个院落,房屋共50多间。中院为主院,有一座五开间的大殿,原为会馆的祠堂,供奉天后娘娘和会馆创建先辈的牌位。祠堂建筑相当考究并具有南方建筑的特点:梁、柱、门、窗全部用江南的杉木制作,屋顶起坡平缓,前廊后庑,廊内装修为一色花格子卷帘雕花门窗,廊顶露明天花,雕刻出象鼻形椽子,挑尖梁上有双象形蜀柱,梁头镂雕出天马、神牛等多……[详细]
  作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的老舍故居,是座普通的北京四合院,硬山隔檩,纯木结构,整个院落布局紧凑。正门坐西朝东,灰瓦门楼,门扇为黑漆油饰。进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座砖砌影壁,中心贴个大红“福”字做装饰。往里走是个不大的小院,只有两间南房,是为门房;往西还有个狭长小院,是老舍之子舒乙的住房;往北是一座三合院,这是故居的主体部分。进入首先看到的是一座五彩木影壁,院内正房为北房三间,左右各带一间耳房。明间和西次间为客厅,东次间为卧室,西耳房即为老舍的书房。书桌对着东门,一转身就可以拿到嵌在墙-橱里的书籍,书桌是硬木镶大理石的。还有老舍生前用过的眼镜、钢笔、墨水瓶、烟灰缸、台灯、收音机和台历等。就在这间小屋子……[详细]
  护国寺是北京八大寺庙之一,始建于元代。原为元丞相托克托官邸,初名崇国寺(北寺)。明宣德四年(1429年)更名为大隆善寺。明成化八年(1472年)赐名为大隆善护国寺。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蒙古王公贝勒修缮此寺,为圣祖祝寿,曾对寺庙大加修缮,名护国寺,又称西寺,与东寺隆福寺相呼应。护国寺为北京名刹,始建于元代。明代刘侗、于奕正著《帝京景物略》云:“大隆善护国寺,都人呼崇国寺者,寺初名也。都人好语讹语,名初名。寺始至元,皇庆修之,延佑修之,至正又修之。元故有南北二崇国寺,此其北也。我宣德已酉,赐名隆善。成化壬辰,加护国名。正德壬申,敕西番大庆法王领占班丹、大觉法王着肖藏卜等居此,寺则大作。中……[详细]
  马骏烈士墓于1984和1987年分别被朝阳区和北京市政府列为重点烈士名墓及文物保护单位。95年,北京市和朝阳区先后投资200多万元,修缮烈士墓,并在朝阳区范围内捐款塑造了马骏半身铜像,最后建成了面积为200M2的仿古式建筑——马骏烈士纪念室,并按照设计方案逐步完善硬件设施建设,安排和设置了富有教育意义和时代气息的展出内容:马骏烈士的生平简介、事迹介绍、图片资料、马骏烈士的使用过的物品展示等,照片及真实实物均由马俊的家属提供。马骏烈士墓位于日坛公园内。民国十七年(1928年)因叛徒出卖,在北京被张作霖杀害。牺牲后葬于日坛公园内。1951年北京市政府隆重公祭并重修其墓。墓碑由郭沫若题书。1987年……[详细]
  清道光皇帝第九子孚郡王奕之墓,又称九王坟。园寝中的石桥、碑亭、仪门、享殿等建筑保存基本完整。孚郡王墓位于海淀区苏家坨镇。墓坐西朝东,南北宽80米,存有石桥、碑亭、隆恩门、隆恩殿和宝城、宝顶等。碑亭坐西朝东,高8米,单层歇山式,四周各有一券门,上刻有缠枝莲花纹。亭中立有九王墓碑,高7.5米。园寝北侧建有阳宅,为三进四合院布局。正殿隆恩殿高8.1米,屋顶为绿色琉璃瓦,单层歇山式,一斗三升斗拱,顶为盘龙藻井,长方形青条石台基。墓区有柏树、白皮松147株。1990年被列为划定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东至距石桥东端10米与中轴线的垂直线,南、北至围墙及其向东延长线,西端帽墙周围至最下一层挡土墙。……[详细]
  北京灵光寺是八大处现存最重要的一座寺院,始建于唐大历年间(766-779年)。灵光寺山门殿面朝东南,山门殿中供奉释迦牟尼佛纯铜贴金铜造像,为泰国僧王赠送。灵光寺内原有五进庙堂,现仅存“大悲院”、“鱼池院”、“塔院”三处院落。大悲院中,南有观音殿,北有拜佛堂,东西各有陪房十四间。院西南有一金鱼池,建于清咸丰年间,原为寺内放生池。池中有子午莲,锦鳞游弋,鱼盈尺许者众多。池畔有辽代“招仙塔”塔基一座,又名“画像千佛塔”,此塔毁于“八国联军”炮火。后寺内僧人在清理旧塔基时发现了供有佛祖释迦牟尼灵牙舍利的石函。北行过一回廊为原卧游轩、居士院及方丈院。现方丈院中有1958年所建佛牙舍利塔,塔中舍利阁内以纯……[详细]
  军调部中共代表团驻地旧址位于东城区南河沿大街1号翠明庄。翠明庄是一座中西合壁式三层灰砖楼房,此处原为京剧演员梅兰芳于20世纪30年代所购,原拟在此盖一座戏园,但因日本侵华而停建。日军侵占北平后在此建高级招待所。日本投降后,此处改为国民党励志社招待所。1946年1月13日至1947年2月21日,此处成为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中共代表团工作人员住所,三楼临街的房间为当年中共代表团安放电台的地方。当时,军调部的中共负责人有叶剑英、罗瑞卿、李克农和黄华;参加工作的还有宋时轮、伍修权、张爱萍、章文晋、韩叙等。20世纪50年代初期,翠明庄主楼失火被焚,后按原样修复。1984年1月,此处被公布为东城区文物保护单……[详细]
  白水寺石佛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房山区燕山公园内,原名白水兴隆寺,寺前有白水山溪淌过,故称白水兴隆寺,白水寺乃其俗称。白水寺中有三座石雕巨佛,又俗称大佛寺,白水寺为房山著名的寺院,明清两代白水寺冠以“白水异浆”列入房山八景,现在的白水寺为明代所建。白水寺石佛立于石阁内盘形石雕莲花座上。白水寺石阁是一座由花岗石构筑的仿亭阁式无梁建筑,南向,建筑平面呈方形,阁内上部穹隆顶,中央雕龙头藻井,两侧开两洞对称的券形石牖。石佛以花岗岩雕制而成,中间为释伽牟尼,左为阿难,右为伽叶。释伽牟尼高5.8米,阿难、伽叶稍矮一些,三尊石佛线条清晰,衣纹流畅,造型古朴,是古代石雕艺术中的珍品。白水寺石佛是北京地……[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