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景谷大石寺在气势磅礴的云岭无量山余脉南端,有一座山峦叠翠,异峰突起的山峰,像一把锋利的宝剑直刺云天,峰顶悬岩巨石之上耸立着一座惊心动魄,凌云星辰的道教寺观,这就是数百年来远近闻名而风光奇丽的景谷大石寺。大石寺在景谷县景谷乡文山海孜文笔山顶悬岩之上,海拔2200米,岩高坡陡,有陕西华山之险,厦门鼓浪屿日光岩之奇,历代骚人韵士登临观赏,刻石题词,赞叹这不可多得的天工奇作。大石寺从景谷驱车,可直登大石寺绝顶。就在螺蛳形盘旋的海孜文笔山顶上,那300多万年前由砾石沉积而成的两个圆周宽约100余米的巨大砾石在地壳无能无能运动时期,从海底被抬升高过了峰顶。这两个大砾石好像两座紫铜色的险关古堡,一前一后,不……[详细] |
![]() | 芒岛佛寺位于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永平镇茂密村芒岛小组,建于清代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为南传佛教傣族佛寺,该寺坐北朝南,由山门、大殿、僧房、戒堂、后门及侧门等组成,全寺占地面积2436.3平方米。大殿为三檐歇山顶式围栏建筑,面阔3间,长20米,进深5间,宽15米。圆柱、门窗、藻井上均有以花卉、鸟兽、人物为主题的木雕,二、三层檐下板壁绘有经书故事彩绘壁画,大殿内外木板壁上为傣族贴金漏印图案。该佛寺对研究傣族宗教、文化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详细] |
![]() | 迁糯佛寺位于景谷县迁糯村,系清代古建筑,建于1778年。整座佛寺由山门、大殿、布书亭、僧舍、拜佛者宿舍等几部分组成。山门全仿内地汉传佛教的形式,高十八米,宽七米。正面设三道门,中为大门,两边各一侧门。整体为牌楼结构,上段为木质,下段为石质基础,底部为须弥座支撑着牌楼。顶部为三重檐,覆盖青灰瓦,檐角上翘。牌楼天中用汉文书写「清佛寺」三个大字,字体工整严谨,落款「乾隆戊戌季春谷旦」。重檐下有龙、云纹等浮雕。过去有山门外曾有照壁和一对石狮,「文革」期间毁坏无存。不远处尚存一株高约三十多米,粗达数围的菩提树,青翠欲滴。山门内面的牌楼上也用汉文书写「福贵门」三字。从山门的结构、浮雕、文字等方面可以看出受……[详细] |
![]() | 碧光中学旧址位于景谷县碧安乡勐主街东。该学校原由地方乡绅人士于1945 年捐款筹建,由正房和左右厢房组成,总面积369平方米,有操场和球场。1947 年中共地下党派人到该校任教,进行新民主主义思想宣传,并成立勐主特支进行革命活动。……[详细] |
![]() | 复兴桥位于普洱市景谷县风山乡抱母村抱母村民小组,威远江.上游,距离县城约30多公里,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同治七年. (公元1868年)杜文秀回民起义军到该地桥被毁,民国27年(1938年) 重修。该桥横跨抱母河东西两岸,为三孔石礅砌成,每孔距离14.5米,桥面为木枕木板,桥两端以条石为台阶,瓦面为悬山顶,全桥分为11格,中间是人行通道两可休息观景,1986年初维修过,东桥头有民国27年修桥时立的石碑一块。该桥目前还在使用,是抱母村民们的生产生活的主要通道。目前为第七批云南省保。……[详细] |
![]() | 大寨佛寺位于普洱市景谷县永平镇西面茂密大寨村南侧,建于清光绪25年,由大殿、僧房、戒堂、大门等组成,占地面积1365平方米,系傣族南传佛教佛寺。……[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