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云南省 > 怒江州旅游

怒江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片马是祖国边疆的重要边防前哨之一,也是怒江州对外开放的窗口,国家二类边贸口岸即片马镇所在地,这里曾是丝绸之路古西南通道之一,同时又是边疆各民族在十九世纪初抗击英国殖民侵略的主战场。为纪念片马人民抗英斗争取得的胜利,见证历史,宏扬爱国主义思想,促进改革开放,在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片马人民抗英胜利纪念馆于一九八九年六月四日落成完工。一九八九年五月,怒江州人民政府将片马抗英胜利纪念馆定为第一批州级文物保护单位;一九九三年十一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定其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一九九七年四月,又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片马人民抗英胜利纪念馆建成十多年来,对促进片马口岸……[详细]
  栗柴坝渡口惨案遗址位于泸水市上江镇栗柴坝渡口,距州府六库26公里,海拔770米,云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栗柴坝渡口是泸水市境内怒江与腾冲、泸水、保山之间往来的重要渡口,东连保山、云龙,西通腾冲和缅甸联邦,为我国南方丝绸之路的怒江古渡口之一。公元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七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太平洋战争,占领东南亚,旋即向我滇西进犯。一九四二年五月十九日,侵华日军一部自腾冲越过高黎贡山,进犯泸水。日军窜至栗柴坝西岸时,发现渡口已被我东岸守军封锁,不能渡江东犯,便恼羞成怒,向我滞留在西岸的难民发难。当时西岸待渡的难民共有三百余人,多数是从缅甸逃回祖国的华侨同胞,一部分是腾冲、龙陵逃向内地的难民,他们中有白发……[详细]
  石岭岗遗址位于怒江州泸水县上江乡七棵树村二组西面。遗址所在为一独立的山体,位于怒江西岸,呈南北走向,南高北低。遗址范围分布于大部分山体,面积约10万平方米。2003年8月,怒江州文物部门调查发现,并采集到石器、陶器、青铜器等文物;2007年怒江州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州级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8月,我所主持对该遗址进行考古勘探,确认该遗址为一处青铜时代遗址。石岭岗遗址地处怒江干流区域,与缅甸相毗邻,属云南边境地区为数不多的堆积状况较好的史前遗址,已纳入“云南边境考古”课题,根据课题计划,2013年11月20日至2014年1月20日我所主持对该遗址进行了发掘,发掘面积500平方米。发掘工作按照探方……[详细]
  石门摩崖石刻--石门摩崖石刻位于贡山县茨开镇东400米当打村怒江西岸高50米的崖壁上。系贡山通福贡的古驿道旁,因地势险要称为石门。民国38年(1949年)设治局长梁之彦题刻石门二字。此处尚存石刻碑文三通,条幅二方。-万家生佛四字。石碑之一,立于民国36年(1947年),碑文高1.3米,宽0.78米,书14行,全文316字,记述贡山民众驱逐设治局长赖惠生的事件。石碑之二,立于民国34年(1945年),高1.9米,宽0.78米,直书16行,全文573字,记述设治局长陈应昌修路架桥,开办学堂,取消叶枝土司等事迹,其中有当地群众利用木材烧热山体然后浇冷水令其开裂的古老开山方法的记述。另一条幅,横书滇西……[详细]
  兔峨土司衙署兔峨土司衙署位于兰坪县兔峨乡街西。民国11年(公元1922)建成。为一进二堂三院的布局,梁柱结构,占地面积990平方米。兔峨土司,白族,为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授封兰州土知州罗克的后裔。清初裁州入丽江府,雍正年间降为土舍迁兔峨。民国以后,传至罗星,为最后一个土司,在兰坪已有500多年的统治历史。兔峨土司衙署建在兔峨梁岭山,建筑形式为白族传统的庭院四合五天井,建筑群保存完好,工艺精细,彩绘生动艳丽。在照壁前还有两棵大椿树,树龄在百年,枝繁叶茂,当地人称阴阳树。这座在怒江州境内保存最完整的土司衙署于1998年被云南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翁里怒族传统民居建筑群位于贡山县丙中洛镇翁里村,距乡政府8公里。整个村落座东朝西,北与秋那桶村委会尼当打小组相接,南连肉中洛乡田生村四季桶小组,东邻怒江,西靠碧罗雪山,地势东高西低,呈扇形。翁里怒族传统民居建筑群建筑形式以干栏式木楞房及土墙房加盖石片屋顶为主。建筑就地取材,运用传统工艺建造,分为上、中、下三层,冬暖夏凉,有较强的实用性,基本保留了怒族传统的建筑风格。整个建筑群依山而建,布局合理,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蕴含了浓郁的民风、民俗、民情,真实反映了怒族传统文化。对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详细]
  白汉洛教堂白汉洛教堂位于贡山县丙中洛镇白汉洛村,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法国传教士任安守建。为中西结合的木构建筑,占地454平方米。门为牌楼式样,用六抹格扇装置,二层明间用拱形窗,三层为钟楼。1905年当地民族举行反洋教起义,烧毁教堂,即白汉洛教案,现存建筑为任安守用清政府赔款重建。虽然文革期间,教堂内的许多文物被毁坏,但经法国传教士传播到民间的法国葡萄酒酿酒工艺得以保留。现在,白汉洛葡萄酒及利用法国葡萄酒酿酒工艺酿制的各种白汉洛野果酒,是到贡山必品的上乘佳酿。景点位置云南怒江贡山县丙中洛乡白汉洛村……[详细]
  片马抗英纪念馆内设有展厅,陈列展品116件,其中文学资料56件,图片资料34件,实物26件;会议室一个(40个座);报告厅一个(247人座),以及办公室、接待室、休息室、保管室等。片马人民抗英胜利纪念馆于1989年6月4日落成完工。1989年5月,怒江州人民政府将片马抗英胜利纪念馆定为第一批州级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11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定其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4月,又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详细]
  六库土司衙署位于泸水市老六库村,现存六库土司衙署始建于明朝万历年末,为三坊一照壁庭院建筑,是泸水境内六库土司衙署建筑群保存较完整的土木结构古建筑,也是研究怒江民族史、怒江地方史的重要佐证,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2012年1月7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云南省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普化寺,位于云南省怒江州贡山县丙中洛乡。始建于三百多年前,是怒江州贡山县唯一一座藏传佛教寺院,现为第五世朗秋--的驻锡地 。普化寺,因年久失修,寺院建筑存在倾斜、漏雨等现象。这几年朗秋--为寺院的修复呕心沥血、不辞辛劳,也得到了一些善信的大力支持。如今的普化寺已经恢复了往日的风采。2009年10月18日普化寺的白塔落成开光,贡山县政府副县长、政法委书记、政协副主席等领导都出席了白塔开光仪式。普化寺附近的居民以藏族、怒族、傈僳族、独龙族、纳西族等少数民族为主,虽然是不同的民族,但他们都信仰着藏传佛教并有着坚定的信心。普化寺,朗秋--为多民族的和谐与发展,用他的慈悲与智慧教化着当地的居民和信众。白……[详细]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杨玉科家祠建筑群位于怒江州兰坪县营盘镇沧东办事处西营村。始建于清光绪二年(1876)。由照壁、祠堂、沧江书院、魁星阁等组成,占地面积3200平方米。家祠为四合院,正房、门楼面阔3间(两边耳房已毁)。沧江书院始建于清光绪二年(1876),杨玉科捐资建造。四合院式建筑,正房通面阔11米,通进深6.5米,两层,抬梁式木结构,硬山顶。魁星阁始建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初建在武庙下方,后迁街南1千米处,1929年迁至今址,抬梁式木结构,三重檐歇山顶。杨玉科(1838~1885),字云阶,白族,兰坪县营盘镇西营村人,1862年起参加了镇压杜文秀农民起义,先后任头目、守备、提督等军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