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云南省 > 楚雄州旅游

楚雄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一)红军长征过元谋。1935年5月,红一军团从武定县石腊它兵分两路进入元谋,红三军团十一团政委张爱萍受中革军委副主席周恩来命令,率领一个加强营和团侦察排在晈平渡过江后溯江而上,赶赴元谋龙街渡北岸,策应红一军团从龙街渡转移至晈平渡渡江后,在盐水井村布防工事,阻截龙街渡的尾追之敌。红一军团入境后,红一师直插龙街渡,在石花滩架设浮桥,诱敌深入;红二师在川滇大道班法梁子白酒坡留下三营布防阻击后攻占元谋城,砸开监狱、解救百姓,打富济贫、开仓放粮,惩治恶霸、伸张正义。红一军团在龙街渡牵制敌人,红三军团在对岸布防阻截,为掩护红军主力在晈平渡后续渡江和会理休整赢得了宝贵时间,在中国革命和军事史上留下了“巧渡……[详细]
  武家大院属于典型的明清建筑,至今保存完好。武家大院始建于清道光十六年,咸丰七年扩建竣工,它依山势而建,呈“王字型,纵一横三”,布局独特,由四个天井组成,有99间房子108扇门,建筑面积达到了1万平方米,最重要的是,它四通八达,规模宏大,可是云南罕见的古民居建筑群之一。 那这黑井古镇武家大院为什么名气这么大呢,这就要从清代说起,那时候当地的首富就是武家,由于武家自江南迁来,所以武家的庭院里面设计了类似江南的园林,院子不大,但是却别有风味。特别的是,这武家的大门是朝向自己的家乡。还有就是武老爷的儿子留洋法国,因此专门命人用石头凿出三个浴缸放在院子里。中午的时候放进水,被太阳烤热,然后可以泡澡。武老……[详细]
  开宁寺位于云南省禄丰县琅井村南宝华山,寺院雄伟壮丽,前后毗连结构紧凑,共分前中后三重殿阁,前为山门、天王殿、罗汉殿、接引殿、藏经楼、大雄宝殿、客堂、禅堂、念佛堂、四大察房、五观堂、方丈室、放生池、化身窑、海会塔,为正统佛教道场;中为三清五老殿;左侧为地藏宫十王殿,后为斗母殿、关圣殿、观音殿、昊天阁、吕祖殿。吕祖殿为清嘉庆年间李时行所建,为道教道场。历经沧桑变化,屡遭兵燹,几度重修。现有明万因癸丑年“昊天阁”直匾、天启丙寅年《陈大模重修开宁寺碑记》、清提举司《来度重修开宁寺碑记》、提举司《朱璋重修吴天阁碑记》、《宝华圣泉碑记》、清乾隆乙丑年“十王殿”横匾、近代高僧虚云老和尚丙子年秋所题“云未饭”……[详细]
  灵官桥,文物古迹,位于南华县城西5公里之灵官桥村东(昆畹公路227公里)处,横跨龙川江,为三孔石拱桥。 建于明万历29年(1601年),长51.15米,宽7米,高9.6米,每孔跨径8米、为旧时驿道必经之桥。原名“瑞应桥”,清咸丰年间改为“平彝桥”,民国年间,第三次更名为“灵官桥”并沿用至今。灵官桥、老君庙、天子庙、云台山、祖灵葫芦等是道教影响南华的证物。 1999年7月,修复灵官桥原状。2005年8月公布为州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阿纳恐龙化石地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同时发现早、中、晚侏罗纪恐龙化石的地方。位于楚雄州禄丰县恐龙山镇阿纳村委会,为一沉积类型的小盆地。1981年发现、1997年开始发掘,在盆地中分布有侏罗纪地层,分属早、中、晚3个时期,均发现有恐龙化石。其中早期地层中为原蜥脚类恐龙,属禄丰蜥龙动物群;中、晚期地层出土了蜥脚类、兽脚类恐龙骨架8具和5件蛇颈龟化石,其中最大的一具蜥脚类恐龙与四川马门溪龙相类似,长19米,兽脚类恐龙为肉食性恐龙,与四川永川龙相类似,长7米。阿纳恐龙化石地点完整反映了恐龙从原蜥脚类到蜥脚类演化的序列,为研究侏罗纪恐龙动物群的演化、迁徙、区域分布提供了丰富而珍贵的实物材……[详细]
  地索李家宅院位于姚安县左门乡地索村民委员会,地索李家宅院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大洼恐龙山位于禄丰县城所在地金山镇东北4.6公里的大洼办事处。14个自然村周围皆有恐龙化石露于地表。1938年卞美年发现该处化石,经杨钟健等人多次科学发掘,至今已有50余年研究历史。该处化石分布在以大洼为中心的4.5平方公里面积上,地下有4个含化石地层。迄今为止,已发现脊椎动物22属38种。恐龙和三列齿兽中的卞氏兽化石闻名世界。其中,恐龙化石种类繁多,时代较早,被誉为 “恐龙之乡”。1961年国务院、省人委将该地列为古脊椎动物化石保护区。1998年公布为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禄丰古盐井群包括黑井镇大井盐井、大子井盐井、复隆盐井、黑井古盐井群;妥安乡琅井村委会的伏大井。伏大井位于妥安乡琅井村委会西北的芒硝厂内。该井开凿于明万历3年(公元1623年),为斜竖井,全长236米,在182米处分东、北方向两岔井,其中东面岔井长32米,北面岔井长54米,井内最宽处达8.1米,最窄处1.5米,平均坡度42°,最陡处为56°。井顶井壁呈弧形,多为岩石,坚硬。井内开凿石台阶,供人上下行走,石台阶平均长1米,宽0.3米。该井卤水较淡,硝质较重,目前作为琅井芒硝厂生产兽用硫酸钠的原料。黑井镇古盐井共有40余口之多,分为竖井和斜井两种类型。其中以大井盐井最为典型,该井又称黑牛盐井,盐井为……[详细]
  滇中古驿道禄丰段位于禄丰县境内。是在二千三百多年前的“南方丝绸之路”、秦汉“五尺道”、唐代“石门道”的基础上,经元、明、清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历代政府修建而形成的。唐代修建“石门道”,在禄丰境内设有龙和馆(今腰站炼象关)和沙雌馆(今舍资),这是禄丰境内第一次有史籍记载的地名,也是官方在禄丰设置馆驿的开端。自元代开始、禄丰古驿道由官府组织,经历了大规模的整修,沿路设置了大量的关、堡、驿、铺,到明清时期,禄丰古驿道基本定型,为“滇中古驿道”的重要路段。滇中古驿道禄丰段由老鸦关入境至广通回蹬关出境,全长约88公里,路面宽1.6—2.5米,全用石块铺砌。由昆明出发至大理,民间传说要经“九关十八铺”,在禄丰境内,……[详细]
  为疆界滇蜀有攸分等事碑。姜驿是川滇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道,是云南省唯一位于金沙江北岸的乡镇。边界的分割,剔除历史渊源,自古都有铁的定律:要么以河为界,要么以山为界。姜驿,如果以金沙江为边界来划分,理应属于四川的疆域,但它确确实实是云南省唯一一个在金沙江以北却归属云南的乡镇,而且从汉代开始就归属于云南。姜驿从江北面的四川“飞”到江南面的云南,于是人们习惯把这块土地叫作“飞地”。姜驿这块“飞地”,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曾发生过两省的土司争夺这块土地的历史事件。据现立于姜驿小学内的《遵奉勒石》记载,康熙三十五年,四川省黎溪土司自必仁想侵占环州土舍李宗唐领袭的姜驿齐戛十四村地盘,勾通乡绅倪应璧等,制造李宗……[详细]
  姚州都督府遗址位于姚安县栋川镇清河社区居民委员会,姚州都督府遗址为州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大石淜水利工程(西闸口)位于姚安县栋川镇清河社区居民委员会,大石淜水利工程(西闸口)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大石淜水利工程(东闸口)位于姚安县栋川镇蜻蛉社区居民委员会,大石淜水利工程(东闸口)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龙泉书院位于楚雄市鹿城南路291号一中,始建于明嘉靖四十年(公元1562年),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地震毁,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重建,由大门、讲堂、藏书楼、斋舍等建筑组成,1932年,成立省立中学堂。2012年1月公布为云南省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