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地裂山崩,媲美九寨前生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特大地震。本次地震首破点起于汶川映秀,止于青川东河口,烈度10度。青川县地震灾害遇难4697人,失踪124人,受伤15489人,垮塌房屋135万间,25万人无家可归,直接经济损失达500.8亿元。东河口地震遗址,是本次震灾中地质破坏形态最丰富、地震堰塞湖数量最多最为集中、伤亡最为惨重的地球应力爆发形成的地震遗址群。遗址群带从关庄镇沿青竹江经红光乡东河口、石板沟至前进乡黑家,沿红石河经红光乡东河口、石坝乡董家至马公乡窝前,成“Y”型布局,集中连片分布近50平方公里,红光乡东河口村、石坝乡青龙村、马公乡窝前村、和苏河乡三……[详细] |
![]() | 中国红军城AAAA ![]() ![]() ![]() ![]() 四川省北部和陕西省汉中市接壤的旺苍县,是一九三二年到一九三四年红四方面军开展革命活动的根据地。当时0川陕省委,川陕苏维埃政府,0西北军事委员会,红四方面军总部所在的,大约两平方公里的旺苍老县城,也就成了当时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第二大政治,军事和文化中心。被国内外称之为旺苍红军城。一九三二年十二月,红四方面军由南江,巴中进入旺苍,开展了大规模的打土豪,分田地的革命斗争,受到长期经受军阀地主残酷压迫的人民群众拥护。经过大小数十次战斗,打败了-反动派和地方军阀割据势力的围剿,红军队伍又如川时的四个师,一万五千人扩充到五个军,八万余人,创建了以旺苍为中心的川陕苏维埃革0据地。以旺苍为中心的川陕革0据地成为……[详细] |
![]() | 寻乐书岩AAA ![]() 寻乐书岩位于嘉陵江西东青镇东兴村境内。清嘉庆五年(1800)由乡人寇继顺等鸠工依山凿石室两间以避兵乱。清道光二十年(1840)至光绪十年(1884),地方名儒贾儒珍利用原石室右下侧天然岩穴及穴上端石岩先后新凿石室5间,加原石室共7间连接相通,面积355.5平方米。在石室外办“竹桥斋”,厚聘县内名儒考订、刊刻、翻印“四书”、“五经”,增印《小学集注》,质地精良,信誉远蹈,一时文人学士往观不绝;凡题咏善书者均留有佳作刻于室壁,行、楷、篆各体共152幅、1.9万多字。内有石雕孔子、文昌帝、关圣大帝、八仙、观音、药王、财神、土地、送子娘娘、蚕丝公、蚕丝婆等像和浮雕5处、壁画9幅。贾儒珍又在洞外数十处建……[详细] |
![]() | 剑阁以“剑门天下雄”著称于世。作为古代秦蜀交通枢纽和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向来受到历代统治的高度重视。行政建置较早,东汉末年剑阁境内置汉德县,自南朝至清末1400余年间一直置州设府。因此,这一地区也开发得早,建校兴学历史悠久。剑阁中学的历史源流,近可以追溯到清代的兼山书院,远可以上溯到宋代的官学。剑阁中学的校址位于剑阁县普安镇卧龙山麓,前临闻溪河,门对鹤鸣山。先是唐代天宝年间(742-755)剑州刺史韦明宗在这里建造东园(本名“闻溪”,习称东园)。后成为州城一大景观,是供人们登临游览的一大胜地。唐代和北宋州学设在州衙之后,南宋淳熙六年(1179)始由知州张渊迁建于东园。淳熙十三年(1186)知州……[详细] |
![]() | 青川红四方面军战斗遗址(五龙山战斗遗址、平台山战斗遗址、乔庄战斗遗址、悬马关战斗遗址、摩天岭战斗遗址)于2020年12月由四川省人民政府核定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增补)。乔庄战斗遗址是青川红四方面军战斗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位于四川省青川县乔庄镇城郊社区,为研究红军长征在青川的战斗历程以及青川苏维埃政权建立过程提供了重要的史实依据。根据我县地方党史资料记载,红四方面军进入青川后,在乔庄与国民党胡宗南部进行了激战,相关史实如下:1935年4月7日,红军部队从黄坪方向来到乔庄附近的回龙、小坝一带。当时,乔庄镇几百人的命运都掌握在杨保善(又名杨伯珩)、姚德成(又名姚培之)等人的手中,任凭其……[详细] |
![]() | 中土观音寺位于苍溪县城东北三十公里的中土镇麻溪浩对岸,与中土场隔河相望,犁苑滩上游。始建于宋代,清乾隆六年重建,为苍溪境内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占地面积7441.5平方米。中土观音寺前后呈三层四合院布局,整个布局得体,结构紧密。大小房屋六十余间,其山门、万年台、钟鼓楼、观音殿、大佛殿均在一南北向的中轴线上,两侧为偏殿和厢房。钟鼓楼与两侧佛殿为全寺主体建筑。钟鼓楼为三重檐歇山式屋顶。最高层檐下施五铺作计心造斗拱,除柱头转角铺作外,四边各施补间铺作四朵,每朵拱的耍头后部接一横木成昂尾状连接内檐;中层檐下施刘铺作计心造斗拱,铺作法与上相同。但前后面檐下的华头作成象鼻状,并出有45度斜出象鼻状假昂。最下……[详细] |
![]() | 临江寺位于县城西1公里处的嘉陵江西岸,因紧靠临江渡故名。唐广德元年(763)杜少陵送客至此渡并题《送客至苍溪放船归阆》一首。苍人为纪念诗圣此行为之建亭,并在亭东刻“放船台”三字。南宋诗人陆游北上南郑游此亭,题留“最忆苍溪县,送客一亭绿”句。明代在该亭左侧石崖上凿洞奉佛,明成化年间(1465-1487)四川督学吴智的《舟泊苍溪题》七律诗中有“居民依麓茅为舍,古寺栖岩石作床”句。清乾隆二十六年(1771)知县余大鹤修筑城垣在此取石,兼顾建寺。道光二十八年(1818)知县泽宽完成慈云阁和两侧石殿。同治十年(1871)知县蔡懋康再次扩建,在慈云阁两侧各增一洞,巧架石廊,泥塑、石雕神像数十尊,配置木结构……[详细] |
![]() |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强渡嘉陵江渡口遗址,位于苍溪县城东1公里的塔山湾。1935年1月22日,红四方面军接到中共中央关于“集中主力向嘉陵江以西进攻,配合红军北上”的电示后,总指挥徐向前以及王树声、王维舟等同志,亲赴嘉陵江岸,行程数百里,摸敌情、察地形、找渡口、选战机,于2下旬制定了强渡嘉陵江作战计划:“以三十军在苍溪城南之塔子山实施重点突破,消灭江防守敌后,向剑阁、剑门关方向进攻,协同三十一军歼灭剑门关之敌;以三十一军从苍溪以北鸳溪口南石烙锅渡江,尔后消灭剑门关守敌,并迅速向昭化、广元发展进攻,打击邓锡侯和阻击位于甘南的胡宗南部南下,以保障红军右翼安全;以九军在阆中城北涧溪口渡江,尔后以一部协……[详细] |
![]() | 柳桥石牌坊位于四川省广元市元坝区柳桥。柳桥石牌坊建于清嘉庆十一年(公元1806年),是“圣旨旌表”吕侯氏而造的节孝牌坊。牌坊有四楼、四柱、三门、八鼓、八龛、十二翘角、六卷角。高8.36米,通面阔5.91米,其中明间2.83米,次间1.54米。四根石立柱前后施抱鼓石,抱鼓石上坐四个石狮和四个石虎。明间和次间均用两道石额坊,其石横枋间镶石装板,左次间石装板正面和背面分别刻“冰清”、“桂秀”二字,右次间石装板正面和背面分别刻“玉洁”、“兰芳”二字,明间石装板前后题刻“节孝”二字。顶楼凸起于匾额之上,匾刻“圣旨旌表”四字,屋面为歇山顶,脊饰刻有中堆和石鸱吻六个,刻筒瓦石件。柱、梁、枋上刻有形态各异的人……[详细] |
![]() | 昭化考棚为周边县(四川昭化、广元、青川、剑阁四县)童试及府试考场。昭化考棚建于道光18年(公元1838年),设考位332个。日常为学子就读学院。作为官署建筑,院门前都建有照壁,有遮挡和“风水”作用。考院布局为南北中轴线阶梯状上升,意寓步步高升。主考 总营本届考试、阅卷及录取工作,独立履行职责,由地方衙署提供安全保卫和生活服务。童生试由知县主考,府试由州府派员主考,院试由省学政署派员主考。主考负责重阅、筛选房考选送的拟录者试卷及复查、总裁录取名次,并上报放榜。副主考 县试、府试、院试分别由县、府、省级官署委派人员担任。协助主考主持考务,负责编录应试者名册,试卷编码、加密,正考时发卷、收卷。协助房……[详细] |
![]() | 红军血战剑门关遗址于2009年落成,包括红军攻克剑门关纪念碑、红军攻克剑门关纪念馆、将帅雕塑和石刻标语。1935年4月2日,红四方面军经过激战,一举攻克川北军事要塞剑门关,红军血战剑门关创下了战争史上的奇迹,是红四方面军的著名战列之一。红军血战剑门关遗址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100个红色旅游景点景区之一。剑门关是我国最著名的天然关隘之一,关隘位于四川省剑阁县城南15公里,大、小剑山中断处,两旁断崖峭壁,峰峦似剑,两壁对峙如门,故称“剑门”,享有“剑门天下险”、“天下第一关”、“蜀之门户”之美誉。剑门关景区位于剑阁县城南10公里处,原称剑阁,为蜀北屏障、两川咽喉,是古剑门蜀道上的一处重要关隘,……[详细] |
![]() | 东河印制公司旧址据资料记载:1965年,在国家“三线建设”大背景下,国务院敲定在原川陕苏区造币厂所在地旺苍新建一家印钞企业,这家企业就是后来的东河印制公司。1970年至1990年,东河印制公司累计完成人民币钞券7个品种、援外钞券7个品种、国库券3个品种,计138.213亿张的印制。人民币中的伍圆券、贰圆券,就是东河公司印制的。1993年,东河印制公司因调整搬迁,结束了它在旺苍印制人民币等钞券的历史使命。随着国家乙级一类保密单位牌匾的摘除,东河印制公司遗址渐渐褪去了它的神秘面纱。公开资料显示,东河印制公司占地75万平方米,有职工3000余人,下设印钞、造纸、热电,以及机械制造和贵金属4个厂,是中……[详细] |
![]() | 红军强渡嘉陵江猫儿跳渡口遗址群,包括昭化境内的红岩渡口、张王渡口、黄金口渡口、玉罗坝渡口、猫儿跳渡口 、青牛庙渡口、大大沟渡口 7个渡口。现属亭子湖中心地带,湖面宽约2千米,距虎跳新场镇约3公里。1935年3月30日 ,红九十三师二七四团、二七九团及驻旺苍坝、永宁铺、元坝子、大石坝等地的红四方面军政治部、供给部、 总医院、三十一军总部、川陕省委、省苏维埃所属各机关单位人员和战士及随军苏干、与妇女独立团、少先队 、儿童团、担架队、辎重骡马队等约3万人,从各路源源而来,浩浩荡荡地从猫儿跳(虎跳老场)浮桥上跨过 嘉陵江。部队过了三天三夜,据老苏干、老游击队员说,这里是沿江九个渡口的总渡口。张国焘、陈……[详细] |
![]() | 元坝区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1933年7月红31军92师二七六团团部进驻太公寺,并将太公乡苏维埃政府设在太公寺内,发生了“争夺永宁铺”、“激战檬梓垭”、“鏖战坳盘观”和“西渡嘉陵江”等有名战役,演绎了一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留下大量红色革命遗址。1985年,太公乡人民政府报经广元县人民政府批准,将太公山命名为“红军山”,并着手重建革命遗址。太公红军山遗址群于1998年被广元市人民政府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2年被四川省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是全市红色文化精品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全国100个、全省36个红色旅游景区之一。太公红军山海拔977.2米,面……[详细] |
![]() | 徐家祠堂属清代古建筑,位于苍溪县龙洞乡茅坪村南500米,坐南朝北。该建筑北靠元山山脚,前邻巴中县,西往黄猫垭尖包梁,保存基本完好。该祠堂呈四合院布局,系穿逗木结构,面阔16.4米,进深27米,建筑面积442.8平方米。正殿单檐烽火墙,面阔16.4米,通高13米,进深11.1米。如意踏道三级,长0.9米,宽1.2米,高0.7米,前殿单檐悬山式。房盖小青瓦,面阔16.4米,进深8.2米,通高9.5米。有石梯三级,长0.9米,宽1.9米,阶高0.25米。石板天井长8米,宽6米,台阶高0.3米;石桅杆基座径0.85米,通高3.5米。石质拱砌山门,通高3.1米,门宽1.8米,门厚0.4米,门槛高0.25……[详细] |
![]() | 张家河古墓葬群位于四川省苍溪县龙王镇清水村四组,坐东向西,纬度32°05′23.7″,经度106°02′13.6″,海拔为513.40米。在长35.00米,宽16.00米,即560.00平方米的范围内,呈三角形布局5座古墓葬。Ⅰ号为嘉庆二十二年三人合墓,双重檐碑亭,面阔4.58米,通高3.10米,两侧石栏及正中立四柱石刻题记碑亭均保存完好。Ⅱ号墓为皇清道光二十二年十月立,双重檐碑亭,出檐镂空石质雕刻,装饰配件及四周书法、人物、花草雕刻均保存完好。 该墓面阔8.60米,通高4.80米,碑亭正中两栋石室门各宽1.33米,高2.10米。墓前石栏相围,内设天井,长8.60米,宽5.20米,石栏正中立一……[详细] |
![]() | 文昌宫——川陕省苍溪县苏维埃政府旧址。中共川陕省苍溪县委遗址,位于苍溪县城东北90公里的文昌场文昌宫,是一幢穿木结构四合院平房,前后殿各5间,左右厢房各5间平行相对,1933年6月,红四方面军解放文昌地区,中共川陕省委正式批准成立中共苍溪县委,7月,川陕省苍溪县苏维埃政府从运山坝迁此处。县委先后辖文昌、石马、岳东、新观、三川、白庙、老观、龙山、东溪、永宁、元坝、玉六12个区委,95个支部,有党员1000多名,中共苍溪县委一方面执行频繁的战斗任务,一方面组织全县人民开展以土地革命为中心的各项工作。9月8日,苍溪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文昌场召开,建立了苏维埃政府,徐向前总指挥在此办公。同年秋,红……[详细] |
![]() | 大安寺(朝天区)大安寺在广元市朝天区小安乡内,地处偏僻的云雾山。大安寺为千年古寺,具有珍贵的文化艺术价值,于2007年成为四川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安寺始建于东汉末年,本名为“圆通观”,为雄踞汉中的军阀、五斗米道天师张鲁所建。唐初由尉迟敬德重修改名“圆通寺”。明崇祯年间,由于圆通寺住持率领弟子与张献忠军队抗争,保护了寺庙与周围地区的安宁和平,故改名为“大安寺”。大安寺的寺庙外围经过修复粉饰,恢复了往日的恢宏面貌,与苍木翠林,显得安详而肃穆。殿内有一座记载着捐献寺庙重修事宜的民国石碑。此外,还有一口铁碑,据说重达千斤,是大安寺的镇寺之宝。铁碑铸于明朝,碑上镌刻有铭文《建立观音寺记》,记载圆通……[详细] |
![]() | 黄猫垭——黄猫垭战斗遗址。李先念-同志骨灰撒于此地。黄猫垭位于苍溪县城东北102公里的蟠龙山梁上,山上盘龙寨和狮子寨之间的岩壁上,有一对黄色巨石其形若猫,故名黄猫垭。1934年9月红四方面军在反六路围攻追击中,徐向前总指挥亲率红30军及31军93师从巴0发,李先念-、程世才率30军作先头部队急速穿插敌军后方,火速抢占了黄猫垭,切断敌孙震部退向苍溪的后路。红30军在政委李先念-、副军长程世才的指挥下连夜急行军,抢占了黄猫垭峡谷地带的两边山头。15日拂晓,逃跑敌人主力退到黄猫垭,我军全线出击,一天一夜肉搏血战,敌人全部就歼,共毙敌旅长以下官兵4000余人,俘虏敌军10000余人,缴获07000余支……[详细] |
![]() | 崇霞宝塔位于广元苍溪县城东文焕村宝塔山,在绿树丛生的山顶一枝独秀。崇霞宝塔始建于天启六年(1626年),即木匠皇帝朱由校在位年间。先后因年久失修及汶川地震而两次重建粉饰。作为4A级景区“红军渡·西武当山风景区”的三景之一,容貌一新的崇霞宝塔在苍溪享有盛名,并于2007年被列为四川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前往崇霞宝塔的路比较漫长,塔前近乎接天的石阶也令人生畏。崇霞宝塔是楼阁式砖塔,外檐逐层内缩,整体呈锥状,着实巍峨挺拔,塔尖直指苍穹,庄严肃穆。塔座和底层由石料修建,其余塔身每层皆由六棱形砖堆叠而成,工艺巧妙。塔身雪白,故当地人称之为白塔。塔内有环梯,顺梯而上,可以看到塔身各层皆开有壁窗。透过壁窗,依……[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