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四川省 > 泸州市旅游

泸州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旧桥,建于明代,为3墩4孔石质平板梁桥,呈东南—西北走向。桥全长10.65米,桥面宽1.24米。除桥中间的一个桥墩外,另外两个桥墩上分别雕刻有龙各1条,龙头面向上游,凸目、凸鼻、张口露牙,特色鲜明。该桥于2007年6月,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高阁桥,建于清代,为2墩3孔石质平板梁桥,呈东北—西南走向。桥长6.59米,宽0.98米,高2.34米,桥板厚0.25米。两个桥墩西北端顶部各有1个圆雕龙头,龙头呲牙,凸鼻、凸目,造型别致,雕刻粗犷。2007年6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五子凼桥,建于清代,为3墩4孔石质平板梁桥,呈南—北走向。桥长8.85米,桥面宽1.13米。从北向南第一、三个桥墩东端顶部各有圆雕龙头1个,呲嘴露牙,形态像鳄鱼,该桥是泸县众多龙桥的典型代表之一。2007年6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白鹿古建筑群(合江县)合江县白鹿古镇始建于清顺治二年(1645年),大号白鹿坪,因地处白石山埂,形似卧鹿而得名。保护范围:北至施公馆向北110米,南至上场敬老院,东、西以建筑占地范围外延10米为界。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20米。……[详细]
  如此桥,建于清代,为2墩3孔石质平板梁桥,呈东南—西北走向。桥长8.4米,宽2.1米,桥板厚0.42米。两个桥墩各有圆雕龙1条。龙头张口露牙、舌,上唇上翘,龙尾粗短,刻有大片龙鳞,雕刻手法粗犷。2007年6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栏湾桥,建于清代,为4墩5孔石质平板梁桥,呈西北—东南走向。桥长13.6米,宽1.36米,桥板厚0.46米。桥中部的两个桥墩东北端顶部各有圆雕龙头一个,龙口微启,露舌呲牙,凸鼻、凸目。2007年6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狮子桥,建于清代,为7墩8孔石质平板梁桥,呈东南—西北走向。桥长16.24米,宽1.22米,高2.3米。从东南至西北第二、三个桥墩各有圆雕龙头1个,雕刻手法简洁生动。2007年6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杨湾桥,建于清代,为5墩6孔石质平板梁桥,呈东南—西北走向。桥长9.09米,宽1.33米,板厚0.36米。桥中部的3个桥墩东北端顶部各有1个圆雕龙头,雕刻手法粗犷。2007年6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玉带桥,建于清代,为3墩4孔石质平板梁桥,呈东北—西南走向。桥残长7.87米,桥面宽0.87米。桥中部的3个桥墩上各有圆雕龙1条。龙雕精美,造型生动别致。2007年6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观音桥,建于清代,为3墩4孔石质平板梁桥,呈东北—西南走向。桥长12.11米,宽1.05米,桥板厚0.36米。桥墩上各有圆雕龙1条,雕刻线条流畅,形象生动。2007年6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龙凤桥,建于清代,为2墩3孔石质平板梁桥,呈东南—西北走向。桥长6.25米,宽1.17米。两个桥墩东北端顶部各有圆雕龙头1个。龙头长0.69米,宽0.44米。2007年6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福水桥,建于清代,为2墩3孔石质平板梁桥,呈东—西走向。桥长6.99米,宽1.08米。两个桥墩上各有圆雕龙1条。龙口微张,露牙、舌,其雕刻手法简约生动。2007年6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醉八仙“修德槽坊”酿酒作坊(江阳区)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以“醉八仙”大门为基线,向东延伸5米为界,向南延伸5米至石油路153号,向西延伸5米至石油路为界,向北延伸5米至石油路127号为界。……[详细]
  该旧址位于摩尼镇,坐东向西,由祠堂、何家私塾、何家粮仓、榨油坊组成。祠堂为一进三开间,木格门窗,三合土地面,小青瓦屋面。祠堂左侧厢房为何家私塾,右侧为何家粮仓,后侧为何家榨油坊。1935年2月2日,中央红军一渡赤水来到摩尼镇,军委纵队经海螺驻营何家祠堂,3日中央纵队前往石厢子,五军团进抵摩尼镇警戒,五军团指挥部驻营何家祠堂。何家祠堂保存较为完整,对于赓续红色血脉,传承长征精神,有较高的教育意义和历史价值。2020年12月15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泸州龙透关位于沪州市西郊飞跃村。南临长江,北濒沦江,如一神臂雄锁两江,是古代从陆路入城的必由之路。《沪县志》云:“蜀汉诸葛亮依山势为城,蜿蜒曲折,以两江岸边为起止,长数华里,名曰龙透关。”现存古龙透关为清同治二年(1863年)重建,长3.5公里,3个烽火台,两道关门,即大关门和小关门。大关门是现在龙透关处,小关门在市中区南城乡政府处。1926年12月1日,中国0领导的沪州起义发生于此。现已修复城垣300米、烽火台和关楼,重展龙透关当年雄姿。建有沪州起义纪念碑。保护范围:以城墙门洞为基线,西南至城墙门洞外8.5米,西北至城墙门洞外25米至树林,东北延至城墙门洞外15米(纪念碑石阶处),东南至围墙……[详细]
  泸县东林观山寨遗址,位于百和镇东林观村,是2012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寨墙外延1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50米。……[详细]
  梦仙亭摩崖造像及石刻(龙马潭区)保护范围:以现梦仙亭崖墓群围墙为界。建设控制地带:北至顺江路路南,南至长江北岸,东、西分别以围墙外50米为界。……[详细]
  梦仙亭崖墓群(龙马潭区)保护范围:以现梦仙亭崖墓群围墙为界。建设控制地带:北至顺江路路南,南至长江北岸,东、西分别以围墙外50米为界。……[详细]
  冯玉祥题词——“还我河山”石刻年代:1944年2019年,冯玉祥题词——“还我河山”石刻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天仙硐物价石刻(纳溪区)保护范围:石刻分布范围向南、向北外延20米,向东、向西外延1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5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