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龙凤桥位于永新县高溪九陂村田南村小组的神岭脚下,建于明万历年间,桥长21米,宽4.15米,高4米。东西横跨于田南溪上,为单拱石桥,桥的上游方向刻有“龙凤桥”三字,两端桥头都有雕花石板,分别浮雕八仙图及八宝图,图案栩栩如生、精美绝伦。桥身完好,其建造风格与当地现存的古桥有不同。该桥也是永新县迄今发现的唯一一座明代桥梁,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国家文物局公布的147项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重要发现中永新县明代龙凤桥位列其中,这也是吉安市唯一入选的一处。……[详细] |
![]() | 周叙墓位于吉水县,2018年3月,公布为江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樟枧湘赣省红军被服厂旧址位于永新县,2018年3月,公布为江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中国工农红军学校第四分校旧址(含抗战时期江西省保育院旧址)位于永新县,2018年3月,公布为江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牛田湘赣省苏维埃政府旧址位于永新县,2018年3月,公布为江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湘赣省政治保卫局旧址,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1931年—1934年,永新县禾川镇(东门)民主街18号。永新县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3月,公布为江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秋溪乡暴-动-队旧址位于永新县,2018年3月,公布为江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文昌塔,位于吉安市新干县城北面赣江边,座落在金川镇城头村。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此塔原为木塔,于明万历乙未年(1595年)重修,改木塔为砖塔,塔高35米,七层八面,为古时船行新干之标志物。2006年城北0-五公里赣江东岸龟山上塔为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县令王文爟监建。清嘉庆二年(1797)重修。《新干县志》:“文塔在治北五里……明万历乙未县令王文太子少保吉水曾同亨有记,国朝嘉庆初县令赵增率绅士捐资重建。”塔八角七级,每层高一丈五尺,总高为十一丈五尺。每层开四门,门户方向以隔层相同。塔内底宽一丈五尺,壁厚八尺。原来每层有梯,回旋而上,可达顶层。第一层向西南开门,门高一点六五米、宽点八米,距地高……[详细] |
![]() | 徘山敕令碑位于峡江县徘山村,2018年3月,公布为江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红三军团仁和会议旧址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是峡江县为数不多的红色资源。1930年,红三军团由彭德怀主持在此召开团以上干部会议,决定东渡赣江。此次会议克服了地方主义思想,避免了红军主力的0-,从而加强了一、三军团的团结与统一,在思想上和军事上,为第一次反“围剿”的伟大胜利打下了坚定地基础。……[详细] |
![]() | 清都观位江西省吉安县永和乡桐木桥村。创建于南唐年间(937—975),砖木结构,占地面积411.68平方米。北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春,清都观三字为66岁的苏东坡北返游永和时手书。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清乾隆十七年(1752),光绪十年(1884)曾3次整修。有碑记,1985年3月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官田石溪联科牌坊位于官田乡英村田溪自然村。20世纪20年代末正房被当局烧毁。现存建筑包括烧毁的正房遗址、1949年前建的二层砖木结构楼房、1958年建的现代砖木结构二层楼房、一边舍屋以及围民国至现代成的一个院落,总占地面积1323.25平方米。房屋外墙均青扁砖山石结构,-头墙,内部结构简朴。故居有曾山卧室陈列和曾山革命工作图片展览。属于功名坊,坐南朝北,木构造燕子巢结构,清朝中前期建筑。斗拱重檐,下挂木牌额,镌“科第世家”阴文。三横六纵共清前期18根木柱;撑起整座建筑。18根木柱有6根为柏木;下有6只柱础,祁阳石质,雕刻精美。属于功名坊,坐西朝东,明朝天顺年间建。麻石基座,两根柏木圆柱立起牌坊……[详细] |
![]() | 永新明代石坊(含龙田贺氏始祖祠堂石坊、王时熙尚义门坊)位于永新县。2018年3月,公布为江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旧名“济川桥”,是元代一座联拱长石桥。位于今江西永丰城南,跨恩江。始建于元至元(1264-1294)年间,明正德(1506-1521)年间重建。桥长400米,二十二孔。因石蚀耗严重,1956年冬拆卸重砌,并重建混凝土拱五孔,整座桥梁雅致壮观。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县令吴期召在小江上架平政木桥,谓平政桥。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洪水为患,济川、小江合流。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县人将平政木桥延伸10余丈,与济川桥相接。咸丰三年(1853年)双岭刘绍书父子独筹资金,改平政木桥为石桥,历经八载,咸丰十年(1860年)平政石桥建成,且与济川石桥相接,恩江大桥始成。建国后,政府拨出专款,自19……[详细] |
![]() | 红军物资转运站旧址位于茨坪南面的黄坳河畔上,这栋房屋原为西方传教士广招教徒而建,名“天主堂”。1928年春,中国工农革命军攻占遂川县城后,为保障革命军的物资给养,开始在此屋设立物资转运站,由王佐负责组织运输队将遂川县城运来的大批粮食、布匹和0-弹药等物资存放在这里。然后,王佐部队又将这些物资再转运到茨坪的怀德祠堂内贮放。红军设立的物资转运站,不仅解决了当年红军的部分给养,而且有力地粉碎了敌军对井冈山的经济--。1988年9月,井冈山市人民政府公布“黄坳红军物资转运站旧址”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袁文才烈士墓位于井冈山市。2018年3月,公布为江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鹅岭龙氏敬爱堂位于井冈山市,2018年3月,公布为江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在建立红军医院的同时,工农革命军还在茅坪建立了一个后方留守处。留守处设在茅坪的象山庵。留守处主任是原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的副师长余贲民。后方留守处的设置,使初来乍到、鞍马劳顿的工农革命军放下了“担子”,解除了后顾之忧。这对于部队轻装上阵,开始沿湘赣边界出击,起了重要的作用。作为副师长的余贲民负责这摊工作,也是功不可没的。……[详细] |
![]() | 茅坪红四军军需处旧址位于井冈山市,2018年3月,公布为江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茅坪红四军二十九团团部旧址位于井冈山市茅坪,2018年3月,公布为江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