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西省 > 宜春市旅游

宜春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飞夺泸定桥勇士刘梓华旧居地址位于宜春市袁州区水江镇上洞村梓木组,是勇士刘梓华出生地。刘梓华旧居总占地面积1810平方米,属晚清建筑。刘梓华英勇战斗的革命事迹无不感染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保护好飞夺泸定桥勇士刘梓华旧居具有重要的革命史料、历史、研究价值。……[详细]
  昌傅太平圩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发现有人类活动遗址,在栖梧山一带发现隋唐时期轮窑窑址.栖梧山窑址为隋唐时窑址,属丰城洪州窑系列,为研究我省瓷业发展沿革提供了丰富实物资料。……[详细]
  古丽城遗址坐落于丰城的西大门素有“中国羽绒之乡”的拖船镇。2018年3月,公布为江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化成寺摩崖石刻位于袁州区化成寺。2018年3月,公布为江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熊家寨古炮台山遗址位于樟树市。2018年3月,公布为江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良冈任氏宗祠位于宜丰县良岗村。2018年3月,公布为江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袁州王家宅院位于袁州区。2018年3月,公布为江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雷家村位于距靖安县城以东十五公里的仁首镇西南方。雷家村的古建筑群有两种,一是古代民居,距今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民居由青砖砌成,结构大致相同,长方体,每一幢房子,高十多米,长三四十米,宽二十来米,徽派建筑风格。民居之间的小巷,都铺上了青石板,“雨后天霁,湿不沾鞋”,可谓小巷深深;二是保家楼,保家楼建于明代万历年间,至今保存完好,据说全国保存如此完好的保家楼仅存两处,雷家村保家楼是其中之一,另一处在四川省,因而具有极高的历史人文价值。……[详细]
  江西省宜春市靖安县仁首乡棠港大队牌楼赵家,村民称之为“牌头”,今存古建筑群,其核心部分为一个矩形的大院子,为云山世第。云山世第是村子的中心,村子里的房屋围绕着这座祠堂而建,形成了“四街八巷”。由于房屋密集,屋檐相靠,过去在街巷里行走,可以“晴天不见灰,雨天不湿鞋”。在云山世第中,最古老的部分并不是处于中轴线上的祠堂建筑组群,而是处于北侧的一路二进住宅建筑。村民称北侧的一路为“老屋”,都说是先建了老屋才建的祠堂。根据相关专家调查结果显示,老屋的建造时间的确早于祠堂,由此可知这是一个先建内部住宅、后建外部围墙或围屋的围合式建筑群。相传,迁徙到这里的赵氏家族有三兄弟,牌楼村是其中一支。其他两支,则分……[详细]
  位于靖安县东源乡丫髻山,创建于南宋,兴盛在元代,至明代衰落。据中源乡脑上村《胡氏宗谱》记载,南宋中期,当地胡文靖在丫髻山始建瓷窑。窑址在垴上以西3公里处,距县城86公里。窑址有上山和下山两处。上山多为覆烧组合瓷器残片遗存。下山有覆烧堆积与迭烧遗存。丫髻山主烧青白瓷,也有部分青瓷,产品多为民间日用器皿。胎骨细而坚致辞,呈淡灰色。青白釉泛青灰,主要器形有杯、碗、盏、罐、盆、高足杯等。……[详细]
  汤家山遗址位于奉新县赤岸镇街子村汤家山组,地处黄土丘陵山坡地,红沙质土壤,面积8000平方米,文化堆积层原约0.8米。采集的器物主要是陶器残片,多为印纹硬陶,纹饰主要为网格纹、曲折纹、弦纹等。可辨器物有罐、碗等。发现绿釉陶片、石镞、算珠式纺轮等。该遗址发现器物较多,对了解当时当地历史、经济、文化有一定的作用。……[详细]
  况钟墓,是明朝清官况青天的陵墓,位于靖安县高湖镇崖口村的神仙山万家尾。始建于1383年,1966年8月“破四旧”时被毁。1983年为纪念况钟诞生600周年,靖安县政府决定重修况钟墓,重修的况钟墓已不在原址,而是在县城森林公园内况钟园林园门左侧松林中,墓基高1米,陵基周长10米,墓室面积12平方米,墓室深2米,悬棺高1米,占地200平方米。墓仍分三级:一级为八字式墓碑三块,高低错落的花岗石柱相连,碑面镌刻“明敕中议大夫苏州知府擢升按察使司署知府事况钟之墓”;二级为椭圆形墓,高1米,用花岗石砌成;三级为墓志铭3块,高2米,由石盖顶、波形石条、石点组合。墓边修有一亭,名“清风亭”,高3米,六角六柱翘……[详细]
  龙岗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旧址群(含红十六军九师政治部旧址-郎官第和行翁祠、红军了望塔-登云塔、红五师一部战士驻地旧址-细翁祠和敬众翁祠、红十六师第九师政治部驻地旧址-宪翁祠),2018年3月,公布为江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培根职业学校,始建于民国八年(1919年),为江西省第一所现代职业学校。培根职业学校创办初年,聘请的是天宝名宿、留日学者刘天衢(刘师舜之父)担任校长,刘己达(1938年曾任赣州行署专员)任教务主任,有职业教员10余人。“培养自食关吾分,根荒由来自尔成”为当时校联,“培根”由此得名。它是江西省唯一最早创办培养农业专业人才的现代职业学校,欧洲建筑风格。创始人刘化成,首任校长刘天衢(刘师舜博士的父亲),校务主任刘已达(后任民国赣州专员)。课程开设有:国语、算术、化学、园艺、土壌、自然、历史、地理、音乐、体育、手工劳作、英语、农业研究等。男女同校,学制三年,生源来自宜丰、铜鼓、奉新、南昌、湖南等地。学……[详细]
  郑家坳古墓葬群位于靖安县城以西,约15公里,水口乡来堡村郑家组。古墓地位于两条溪流交汇的三角形地带山坡高地上,岗顶平坦,高出现在稻田2—4米,一条西东方向公路卧于墓地之上,周围有数百名村民散居。这里土地肥沃,植被繁茂,雨量充沛,很适宜人类耕作生息。稍远处有众多小山丘坡,高度从10米到50米不等。北面山较高,南面较为空旷。郑家坳墓地是江西境内最早发现的一处台地类型新石器时代晚期墓地遗存,距今约5000~5500年,面积约5000平方米(公布保护面积3500平方米),两次发掘共清理墓葬(土坑竖穴)34座,出土器物200余件。它填补了我省新石器时代晚期考古学上的一项空白,并为研究我省新石器时代晚期考……[详细]
  西平院水口桥位于潭山镇南溪村西南面入山水口。此地原有“西平禅院”,今废。为单孔石桥,横跨西溪。元大德四年(1300)建。桥长8.5米,宽2.74米,高3.4米,跨4.46米,拱矢比为2:1。桥拱花岗石砌,结构为纵向分节单券并列砌券,横向12条缝线并列、纵向石缝线呈弓形,拱顶部中央用榫卵石条搭连。全拱13层石块,单数层6块,双数层7块。桥石上分别题刻“西平院东堂囗徐绍基命匠修此石桥......便益往来.....万世常存囗大德四年十月时记”,并有建桥共费“工食抄四百五十贯正”字样。……[详细]
  通真桥位于江西宜春高安市瑞州街道筠西街100米,年代为明万历。2006年12月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周边20米为保护范围50米为建设控制地带。……[详细]
  上高古石桥(含梅沙桥、苑新洪口桥、敖山石洪桥)梅沙桥:又名金锁桥,位于江西省上高县南港镇梅沙村。建于明代,为三孔青石拱桥,清康熙20年李姓重修,此桥是现存唯一有桥亭的古桥,已被列为省级重点保护古建筑。据说,初建时此桥叫“金锁桥”,不知从何时起因桥建在梅沙村,人们渐渐忘记了它的学名,习惯地叫“梅沙桥”。梅沙桥是由本村曾任高邮知州的李正华在明万历年间倡议建造的。敖山石洪桥位于上高县敖山镇,为清代建筑,其水上、陆地的这种桥体和分洪双重功能集一身的桥梁在江西仅见,在全国古桥类中也很少见,有重要文物价值。……[详细]
  厚田东汉画像石墓位于袁州区。……[详细]
  百家垅墓群是奉新县三个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位于干洲镇洪川村罗家组百家垅山中部,春秋至汉朝墓葬。该墓群东西长1100米,南北宽390米,面积约42.5万平方米,分布墓葬数百余座,均为封土堆形制的墓葬,其中有不少大型封土堆,遗址对研究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有一定很大考古价值。1987年省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