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三明市旅游

三明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大福圳民居位于尤溪县中仙镇坪寨村,年代为清。简介:清同治九年至光绪十一年(1870—1885)建。坐北向南,平面呈曲折型。由前小道、碉式角楼、主厝、厢房、四重护厝、书院、书斋、回廊、粮仓、牲口栏、厕所、建厝工场等组成;共有一书院、一工房、三座碉式角楼、十八厅、二百六十二间房,建筑面积7200平方米。主厝面阔五间,进深七柱,抬梁、穿斗式梁架,悬山顶。此民居系民居、土堡相结合的大型防御性乡土建筑。2013年,大福圳民居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面至南北走向的山边,南面至山垄田北岸,西面至村道边,北面至后山南边。……[详细]
  红军井位于清流县林畲乡舒曹村社公塘自然村。1930年1月14日,当毛泽东率领红4军第2纵队第一次来到林畲时,这口涌流了近千年清澈甘泉的古井竟然汨汨地冒出了鲜艳的红水,且前后持续了整整7日方退。消息传开,山村一片沸腾,十里八乡的百姓们摩肩接踵、纷至沓来、顶礼膜拜,都惊异于这口古井与红军的特殊缘份,红军井因此得名。红军井是一口圆形石砌古井,井宽直径约1.5米,深不足2米。不知确切建造年代。据当地群众称,自从这里有村庄起,就有这口古井。现在,这口井仍保存完好。红军井于2009年11月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书京土堡位于尤溪县台溪乡书京村,年代为清。简介:由光裕堡和瑞庆堡组成。均依山构建,前低后高,由堡前高台阶、堡墙、堡门、下堂、中天井、厢房、正堂、护厝、书院和书楼、后花台、跑马道、碉式角楼等组成。其中光裕堡建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坐西向东,主座面阔七间,进深九柱,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穿斗式梁架,悬山顶。瑞庆堡建于清光绪六年(1880),坐西南向东北,主座面阔五间,进深九柱,穿斗式梁架,悬山顶,建筑面积2300平方米。2013年,书京土堡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两堡四周各外延50米。……[详细]
  宁化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宁化县翠江镇北山顶峰,县革命纪念馆右侧。宁化革命烈士纪念碑高18米,用青白色花岗石成。碑身正面镌刻“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共15个鎏金大字。碑座前面刻有碑文一块,并建有上下两层平台,上层长20米、宽15米,下层长40米、宽30米。平台紧接100级石阶,为瞻仰者上步行之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宁化县是中央革0据地组成部分、二万五千里长征起点县之一、0闽赣省委、省苏维埃政府和省军区后期所在地。全县有1.3万多人参加红军,其中3000多人为革命献出生命。1977年,建此纪念碑以资纪念。福建三明市……[详细]
  朱源里卢氏宗祠位于尤溪县西城镇七尺村,年代为清—民国。简介:由永成堂、余庆堂组成。永成堂建于清末,坐西北向东南,平面呈方形圆角,由沟渠、山门、围墙、内空坪、厢房、下堂、天井、厢房、正堂、护厝等组成,建筑面积2700平方米;正堂面阔五间、进深五柱,抬梁、穿斗式梁架,悬山顶。余庆堂建于清末民初,坐西北向东南,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空间布局、建筑结构等与永成堂相近。2013年,朱源里卢氏宗祠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面外延26米至农家菜地,南面至水田北岸,西面外延15米至新砖混民居,北面至靠山南边。……[详细]
  墈厚荣光公祠位于将乐县白莲镇墈厚村,年代为清。简介:又名思敬堂、中山堂,始建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左祠右塾格局,主座坐东朝西、由门厅、正厅、左右廊等组成,占地面积532平方米;正厅面阔五间,进深六柱,抬梁、穿斗式梁架,硬山顶。书塾坐北朝南,由两廊和书房组成,占地面积216平方米。书房面阔四间,进深六柱,东起第二间为厅堂,穿斗式梁架、悬山顶。1934年3月红十九师铜铁岭战斗指挥部设于此,墙上存留红军标语。2013年,墈厚荣光公祠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祠四周各外延10米。……[详细]
  蛟湖杨氏宗祠位于将乐县南口乡蛟湖村,年代为清。简介:又名永思堂,始建于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清道光十七年(1837)重修。坐西北朝东南,左右两列,占地面积1141平方米。右列由下堂、左右廊、上堂等组成,下堂面阔五间,进深三柱,抬梁、穿斗式梁架;上堂面阔三间,进深七柱出游廊,穿斗式梁架,均硬山顶。左列现存上堂、横屋,上堂面阔三间,进深七柱,悬山顶;横屋面阔五间,进深四柱。1933年秋红六师驻扎蛟湖,师部机关设此。2013年,蛟湖杨氏宗祠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祠四周各外延5米。……[详细]
  位于沙县城关西门外豫章贤祠创建于元代至正元年(1314年),坐北朝南,是后人为祭祀罗从彦而建。现存建筑为明代崇祯六年间(1633年)重建,1993年开辟为罗从彦纪念馆。祠堂平面俯瞰呈“凸”字形,布局近似四合院。在中轴线上依次为门屋、厅堂、院子(天井),两侧廊庑。厅堂为重檐歇山顶,面阔三间,顶设藻井。两侧山墙,后檐砌清水墙。从整体建筑形制和结构来看,是三明地区现存厅堂建筑中等级较高的一处。地址:三明市沙县凤岗镇类型:古迹祠堂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门票信息:门市价:15.0元……[详细]
  小溪谢氏家庙位于宁化县翠江镇小溪村,年代为清。简介:清康熙年间(1662—1722)建。坐西南朝东北,由游坪、门楼、下堂、廊庑、正堂、后堂、化胎、右侧襄功堂等组成,占地面积1061平方米。正堂面阔五间,进深六柱,抬梁、穿斗式梁架,硬山顶。襄功堂由主门、廊庑、正堂等组成,正堂面阔三间,进深五柱,穿斗式梁架,硬山顶。1933年9月—1934年9月苏维埃临时政府在此设立红军医院,保存有当时留下的一些医疗设施。2013年,小溪谢氏家庙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家庙周边各外延5米。……[详细]
  红军标语旧址位于泰宁县新桥乡大源村下大源自然村村民住宅内。1931年6月至1934年7月期间,红军频繁往来于大源村,红军政治部在村中积极开展宣传,揭露国民党的丑恶嘴脸,号召村民们起来参加红军,与国民党军队作战。村中民房、大门口、围墙上,现在还保留着十几条红军标语及部分革命文物。标语的内容有“红军是工农的军队”、“打土豪,分田地”、“战匪救民”、“打倒国民匪党”、“消灭屠杀工农的国民匪党”、“撤销一切苛捐杂税”、“武装暴-动-起来,实行土地革命”等。因年代久远,且受风雨侵蚀,红军标语大都模糊不清。……[详细]
  上曹曹氏家庙位于宁化县曹坊乡上曹村,年代为清。简介:又名榆林祠,清乾隆五年(1740)建。坐东北朝西南,由前埕、门楼、下堂、天井、院廊、正堂、后天井、厢房、后花园、护厝等组成,建筑面积1261平方米。正厅面阔五间,进深八柱带前廊,抬梁、穿斗式梁架,硬山顶。1930年曹坊乡农民武装暴-动-时曾在家庙内活动,1930年成立的“宁化县南乡革命委员会”、1931年成立的“曹坊区苏维埃政府”曾设于此。2013年,上曹曹氏家庙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家庙周边各外延10米。……[详细]
  紫云岩画位于明溪夏阳紫云村,年代为青铜时代。简介:紫云岩画磨刻在岩石的自然表面上,岩面较粗糙,刻槽截面形态多样。岩画呈不规整的矩形,分东、西两部分,内容基本一致,东部面积约8.42平方米,西部面积约9.38平方米。石刻主体图案以圈形为主,总数约105个。纹样有圆点纹、同心单圈纹、单圈纹、同心双圈纹和其它图案等。图案大小不一,最大长约19厘米、宽约17厘米,最小长约厘米、宽约10厘米。2018年,紫云岩画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紫云岩画周边各向外延伸20米。……[详细]
  将乐杨氏家祠年代:清座落地点:将乐县古镛镇胜利街电信巷简介:清雍正十三年(1735)始建,为旌表杨时嫡裔杨祖绳妻节妇林氏所建。坐东南朝西北,平面呈长方形,占地面积448.4平方米,由牌坊式门楼、正堂、后堂组成。牌坊式门楼为砖构仿木,五柱四间四楼式;正堂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单檐硬山式;后堂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单檐悬山式,上下两层。保护范围:东北至卫生巷外,东南至电信巷外,西北至建行空坪,西南至跑马沟。2009年,将乐杨氏家祠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宁化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旧址年代:1931年座落地点:宁化县淮土乡淮阳村简介:旧址原为刘氏宗祠,平面呈长方形,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抬梁、穿斗混合结构,由门楼、前殿、正殿、辅房等组成。1931年11月上旬,中共福建省委委员、闽西苏维埃政府主席张鼎丞在此主持召开宁化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宁化县苏维埃政府以及中共宁化县委。保护范围:旧址及门坪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2009年,宁化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旧址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李宝焌故居位于永安市贡川镇洋峰村,年代为1886年。简介:又名永福堂,清光绪十六年(1890)建,坐南朝北,由门楼、围墙、空埕、下堂、正堂、厢房、化胎、护厝等组成,建筑面积524平方米。砖砌门楼,三楼四柱。下堂面阔五间、进深六柱,正堂面阔五间、进深七柱,均为穿斗式梁架,悬山顶。李宝焌(1886—1912),字焜甫,中国飞机制造、飞行先驱。2013年,李宝焌故居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面外延3米,南面至村道,西面至李道祥住宅,北面外延10米。……[详细]
  中共沙县特别支部旧址夏茂文昌宫位于沙县夏茂镇东街村,年代为1928年。简介:清代建筑,坐北向南,由碧霄殿、天章阁组成。1928年夏,闽西北第一个属于中共福建临时省委的地方党组织——中共沙县特别支部就在夏茂文昌宫成立,是沙县人民革命的重要里程碑。土地革命时期,由于夏茂地处战略要冲,红三军团及东方军均以此为前站,进击各地。2018年,中共沙县特别支部旧址夏茂文昌宫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西墙体各向外延伸20米,南至河道边沿,北至省道边沿。……[详细]
  公馆峡民居年代:民国座落地点:尤溪县新阳镇双鲤村简介:亦称“卢公馆”,系闽北军阀卢兴邦旧居。占地面积3150平方米,建筑面积2194平方米,坐北朝南,平面呈长方形。中轴线上依次为正堂、中堂、山门墙,左右各有两幢厢房。四周有围墙,西北角有一炮楼。主体建筑为土木砖石结构,面阔5间,进深7柱,单檐悬山顶。保护范围:东至双鲤村部路界,西至民房拱门墙界,南至门口下埕田界北至后门公路界。2009年,公馆峡民居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下瑶窑址位于将乐县南口镇小拔村下瑶自然村,年代为宋至元。烧造于南宋中晚期至元代。分布面积约1.1万平方米。1988年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发现。2017—2018年进行考古发掘,揭露2处分室龙窑遗迹和1处作坊遗迹。出土物以青白瓷为主,少量青瓷、酱黑釉瓷以及窑具,器形以碗、盘、碟为主,少量杯、炉、执壶、水注、瓶、罐等。对于研究宋元时期福建分室龙窑的结构、分布与起源具有重要意义。2020年11月,被公布为福建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窑炉和窑址堆积四周各向外延伸30米……[详细]
  东坑郑氏祖祠位于大田县均溪镇东坑村,年代为明。简介:始建于明正统初年(1436),明成化十六年(1480)扩建,坐西向东,由外埕、门亭、厢房、正堂、后花台等组成。正堂木构二层,面阔五间,进深七柱,穿斗式梁架,重檐悬山顶。祠一层名蹊桃堂,带双坡轩顶前廊;二层名棣萼楼,前金柱额枋上置二朵补间斗拱。该祠为研究客家传统建筑技艺向闽中以南地区传播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2013年,东坑郑氏祖祠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祠周边各外延10米。……[详细]
  龙安骑尉第位于三明市三元区莘口镇龙安村,年代为清。简介:又名凝秀堂,清乾隆年间(1736—1795)建。坐西朝东,由前厢房、门牌楼、前堂、两侧厢房、正堂、北侧护厝及辅房、商铺等组成,有大小房间四十余间,建筑面积2000余平方米。正堂面阔五间,进深七柱,穿斗式梁架,悬山顶。骑尉第保存较好,规模宏大,布局灵动,雕刻精美,为清中前期闽中建筑之精品。2013年,龙安骑尉第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宅第周边各外延20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