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 > 绍兴市旅游

绍兴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泗龙桥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年代:1937年 公布时间:2005年3月16日泗龙桥由三孔石拱桥和十六孔石梁桥组成,全长96.40米,宽2米,东西向横跨青甸湖。石拱桥靠近北岸,全长约26米,中孔净跨6.10米,拱矢高3.10米,边孔净跨5.40米,拱矢高2.54米,薄墩薄拱;石梁桥较低矮,与拱桥南端相连,南岸建有入口石亭。 泗龙桥设计合理,造型别致,既便于通航又沟通两岸交通,省工省料,是一种适合河道较宽,水流平缓的桥梁类型,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详细]
  同兴里位于上虞区小越镇横山徐村。是上虞著名乡贤陈春澜和其侄子出资建造的一处中西合璧晚清民国典型的江南代表性民居。寓意“兄弟同心,共同兴旺”。主体建筑坐北朝南,分三纵三横轴线布局,占地10亩,建筑面积近4000平方米。建筑布局严谨、气势宏伟,中西合璧、外雄内秀,为上虞单体独院规模最大的台门式建筑。2010年,在中轴线布置有“陈春澜生平事迹陈列馆”,展览面积近2000平方米,以情景再现的方式形象生动地展示了陈春澜一生的奋斗历程。2011年1月公布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贺知章《龙瑞宫记》摩崖刻石(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唐公布时间:1963年3月11日位于禹陵乡望仙桥村宛委山南坡飞来石上。石高4米左右,唐代题刻,全称《龙瑞宫记》。唐秘书监贺知章撰并楷书,文曰:“宫记秘书监贺知章宫自黄帝建侯神馆,宋尚书孔灵产入道,奏改怀仙馆。神龙元年再置。开元二年,敕叶天师醮。龙现,敕改龙瑞宫。管山界至:东秦皇、酒瓮、射的山;西石山;南望海、玉笥、香炉峰;北禹陵、--的潭、五云溪、水府、白鹤山、淘砂径、敬茗坞、宫山、鹿迹潭、葑田、茭池。洞天第十,本名天帝阳明紫府,真仙会处,黄帝藏书,盘石盖门,封宛委穴。禹至开,得书治水,封禹穴。”旁有宋以来摩崖题记20余处,漫漶不清,唯清光……[详细]
  绍兴海塘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年代:明、清 公布时间:1989年12月12日 位于孙端镇、马山镇、斗门镇、马鞍镇和安昌镇一带。始于春秋,后屡经增修,明嘉靖间全线贯通,清代多易石加固,全长60余公里。其中东起万圣庵,向西经镇塘殿、大潭、老三江闸、汤湾、南塘头、姚家埠至益农闸止18.3公里和安昌镇道士至大和山1.2公里属保护范围。塘面宽5-10米、高2.7-3米。塘身外侧用条石错缝砌叠,呈鱼鳞状,内填夯土。 为萧绍平原重要水利设施。 ……[详细]
  千佛院石窟造像位于城西南石城山峡谷间,亦称七宝院。造像分两窟,佛龛依山而凿,均南向。右龛顺孤壁重列雕凿佛像1040尊,高盈尺,间以两躯菩萨立像及18尊罗汉坐像。左龛雕佛像35尊,横列。嘉泰《会稽志》:“七宝院,在县西南五里。旧号元华寺,齐永明中盂兰法师建,会昌废。晋开运三年,赵仁爽见岩龛有石佛千身,重建院宇,改千佛院,大中祥符元年改赐今额。”《新昌县志》:“明洪武十五年(1382)复名千佛院。”此名沿用至今。造型具有南朝风格,历代多有修饰。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太平邢氏宗祠又名敦伦堂,位于中国浙江省绍兴嵊州市长乐镇太平村横街15号、西邻清风公祠,为太平邢氏总祠(属剡西邢氏),始建于明万历八年(1580),清乾隆五十年(1785)、嘉庆七年(1802)、道光四年(1824)和民国六年(1917)等多次重修。建筑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514平方米,南侧设有道地,分门厅(内侧穿堂下设戏台)、正厅(两侧设厢房)和后厅(两侧设侧屋,西侧屋为近年重建)三进,其间以穿堂相连,其中门厅面阔七间、正厅和后厅面阔五间,均为硬山顶。……[详细]
  广宁桥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年代:明 公布时间:1997年8月29日位于市区广宁桥直街。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明万历二年(1574年)重建。单孔七边形石拱桥,南北走向,跨漕河。全长60米,宽5米,净跨6.1米,矢高4.6米。拱券七折纵联分节砌筑,券石顶刻有鲤鱼跳龙门、金龙伴玉兔等图案石刻6幅和捐资题记,桥堍嵌《重建广宋桥记》碑数通,桥上置栏板与覆莲望柱。广宁桥的多边形拱券结构是明清时期绍兴地区桥梁的典型做法。……[详细]
  西坑古建筑群位于镜岭镇西坑村,该村盛产西坑青石,其石雕被公布为绍兴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坑古建筑群包含了四座台门,即上二十四间台门、下二十四间台门、上檐头台门、十三间台门,台门仅以弄堂相隔,体现了先人“分户合族、聚只一家”的遗风。西坑古建筑群做工考究,雕刻精美,地方特色鲜明,体现了当时的物质生产、生活方式、思想观念、风俗习惯,且现仍居住着陈氏后代,保留了较多传统的生活方式,是血缘聚居传统村落的重要实例之一。……[详细]
  秋瑾纪念碑,位于绍兴市中心,为秋瑾烈士就义处。碑高7米,呈正方形,1930年落成。碑座正面(西面)刻有蔡元培撰、于右任书《秋先烈纪念碑记》,碑身镌有张静江书“秋瑾烈士纪念碑”字样。轩亭口原有候轩亭,为唐观察使李绅所建,后于亭前临街建有大楼。今亭与楼俱废。现在纪念碑西面建有“轩亭口”牌坊,东面塑有秋瑾汉白玉塑像,其后照壁上镌“巾帼英雄”四个字,系孙中山先生手书。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碑座正面(西面)刻有蔡元培撰、于右任书《秋先烈纪念碑记》,碑身镌有张静江书“秋瑾烈士纪念碑”字样。轩亭口原有候轩亭,为唐观察使李绅所建,后于亭前临街建有大楼。今亭与楼俱废。现在纪念碑西面建有“轩亭口”牌坊,东面塑有秋瑾汉白……[详细]
  越国贵族墓位于绍兴县平水镇东桃村桃园自然村之西约1公里的水竹庵桥头,是绍兴目前发现的规模最大的越国贵族墓之一。主墓封土规模巨大,外观呈东西向长方形覆斗状。主墓北侧20米处分布有一陪葬墓,封土也呈东西向长方形覆斗状,规模相对较小。根据盗洞翻出的白膏泥、木炭等迹象判断,两墓均应为深土坑木椁墓。长方形覆斗状封土的土坑木椁墓、墓内填白膏泥木炭等,是春秋战国时期越国贵族大墓的重要特征,据此可推断该墓是越国贵族墓。……[详细]
  西施山遗址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年代:春秋战国 公布时间:1963年3月11日位于市区五云门外东北1.2公里处。西施山,又名土城山,亦称美人宫,传为西施习步处。曾采集有青铜犁、锄、镢、镰等,还有原始青瓷、印纹硬陶和黑皮灰陶碎片。在西施山旁的念佛桥又发现距地表2米以下,有厚0.4米的文化层,采集有青铜剑、矛、铁矛和原始青瓷、印纹硬陶、黑皮灰陶碎片。……[详细]
  回山建筑群位于新昌县回山镇回山村,现存较好有敬胜堂、攸宁堂、杨成斐台门、直游天地台门、小饮轩台门、高台门等十几个古建筑。回山村的众多历史遗迹,包括民居、书院、店铺、塘等,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是研究传统村镇聚落以儒家理念为指导的重要例证。也是研究传统村镇科学布局和规划设计的典型代表。2017年1月1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石屋禅院造像位于绍兴市越城区城南街道,年代为明。位于越城区城南街道九里村会稽山西麓山道边的石屋禅院造像,是一处明代摩崖石刻造像。1987年,石屋禅院造像就被当时的绍兴县人民政府列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升格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1月1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丰惠钱氏大宅院位于绍兴市上虞区丰惠镇,年代为清。钱氏大宅院位于通明南村,是一处相连成片的古建筑群。钱氏大宅院由朝西屋和朝南屋等组成,占地20亩以上,为清明建筑,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2017年1月1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光相桥在绍兴市区北海桥直街,元至正元年(1341年)建,后几经维修,桥为单孔弧拱形结构,净跨8.5米,拱高4.35米,为马蹄拱型,拱构造为分切并列式,桥两侧设石栏杆,桥柱头雕作覆莲,两堍有石级,此为浙江留存少有的元代桥梁之一,对研究桥梁发展史具有重要意义。光相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元公布时间:1989年12月12日位于市区北海桥直街东首。因旁原有光相寺而得名。始建于元至正元年(1341年),明隆庆元年(1567年)重修。1982年整修。单孔石拱桥,南北走向,跨老城河。全长30.28米,宽6.9米,净跨8.5米。拱券条石纵向分节并列砌筑,拱石上镌莲花座图案,上刻“南无阿弥陀佛”和“至正辛已……[详细]
  枫桥大庙(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清公布时间:2005年3月16日坐北朝南,平面长方形,中轴线依次为门厅、戏台、中厅、后厅,两侧有厢房、钟、鼓楼、耳房等。门厅面阔五间,明、次间抬梁式,稍间穿斗式,单层硬山造。戏台与门厅相连,平面方形。藻井用穹隆斗拱、梁枋。雕刻精美,金碧辉煌,中厅呈凸字平面,面阔三间二弄,前后屋面勾连,规模宏大,用材考究。大庙原名紫薇侯庙,祭祀明朝敕封船工杨俨为护国保民紫薇侯而建,清咸丰年间毁。不久里人集资重建。1939年3月31日,周恩来总理视察浙东防务,到枫桥,在大庙戏台向各界民众作抗日救国演讲,受到当地人民热烈欢迎。枫桥大庙规模宏大,造作讲究,结构精巧,保存完整,是研究民……[详细]
  东湖石宕遗址位于东湖箬篑山北麓,紧邻浙东运河。自汉代起,当地相继至东湖一带凿山取石,至隋朝,越国公杨素为修越城的罗城,大举开山取石。经千年鬼斧神凿,箬篑山北麓遂成悬崖峭壁,奇潭深渊。​​​​……[详细]
  陈洪绶墓在绍兴郊区谢墅官山岙横棚岭,墓呈正方形,黄泥封顶,前置长方形祭桌,横置墓碑阴刻:“乾隆六十年八月裔孙允坤立,明翰林陈章侯公暨德配来氏宣人韩氏宜人合墓,光绪辛丑花朝裔孙司事重修。”陈洪绶墓(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明末清初公布时间:1963年3月11日位于鉴湖镇官山岙村东南300米。陈洪绶(1598-1652),字章侯,号老莲,诸暨人,明末清初书画家。清兵入侵浙东,入绍兴云门寺为僧。能诗、工书、善画,有《宝纶堂集》行世。墓坐南朝北,墓丘方形,边长3.4米,高1.6米。四周围以条石,上覆黄土,正面横置乾隆六十年(1795年)八月裔孙允绅立“明翰林陈章侯公暨德配来氏宜人韩氏宜人合墓”石碑。墓……[详细]
  曹娥江运口水利航运及服务设施位于上虞市曹娥街道,年代为西晋至中华人民共和国。上虞市曹娥街道2011年1月7日,被公布为第六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鉴湖遗址、大王庙位于钱清镇江南村虎象自然村,年代为东汉至清。钱清镇江南村虎象自然村2011年1月7日,被公布为第六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