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北京市 > 西城区旅游

西城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陶然亭慈悲庵位于陶然亭公园内,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慈悲庵始建于元,延用于明,位于陶然亭公园中央岛西南台地上,庵门向东。庵内存有辽、金石幢各一。清康熙、光绪两代重修,20世纪80年代大修,但基本格局未变。整组院落,外观错落,内院幽静。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李大钊、毛泽东、-等都在此留下足迹。景点位置北京西城区太平街19号陶然亭公园内……[详细]
  德寿堂药店位于宣武区珠市口西大街75号,为北京市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建于1934年。地上两层,灰砖清水墙,木结构,立面为近代折中主义形式,用砖壁柱竖向划分间数,用横向砖线角砌出檐口,二层出外廊,顶部做一间穹顶钟楼。后院为围合式建筑。用有限的空间充分满足商业功能,是近代商业建筑的代表作品之一。……[详细]
  目的地介绍湖南会馆旧址在宣武区烂缦胡同101号。光绪十三年(1887)所建。内设戏台一座、文昌0房一座,戏台已拆除。毛泽东1920年2月至7月带领湖南驱逐张敬尧代表团到京,住在会馆里,并在此召开了千人参加的“湖南各界驱逐军阀张敬尧大会”。现为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会馆兴起于明代,清代达到鼎盛。明人刘侗在《帝京景物略》中写道:“尝考会馆设于都中,古未有也,始嘉隆间。”会馆始于嘉靖、隆庆年间(1522至1572年)算是一个佐证。据统计,建得最早的是明永乐时期的江西南昌会馆;建得最晚的为1936年兴建的湖北大冶会馆。湖南会馆为湖南学子进京赶学安歇之处,民国后逐渐成为湖南同乡、学子赴京求学或谋生的旅居之……[详细]
  新中学与佑贞女中旧址位于教场胡同2、4号,为北京市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原为法国天主教仁爱遣使会所属两所中学。现存教室楼二栋,礼堂一座。砖木结构,欧洲折衷主义建筑风格。立面三段划分,红瓦坡屋顶,红砖清水墙嵌以石料装饰。比例严谨,工艺精致,是二三十年代北京城内典型的教会学校建筑。……[详细]
  从北海东门出来左拐就是恭俭胡同,恭俭胡同五巷5号便是恭俭冰窖。据《大清会典》记载,清廷在京城共分四处设冰窖十八座,由工部都水司掌管,统称“官窖”,特供宫廷和官府用冰。恭俭冰窖即为其中一处。冰窖坐西朝东,屋面为双勾连搭合瓦顶,半地下建筑,由城砖砌筑,墙厚一米左右,内部为砖拱结构。恭俭胡同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北起地安门西大街北海北门,南至景山后街。恭俭胡同西边为北海北夹道,是一条位于北海墙下的窄巷。恭俭胡同得名出自《论语》,明朝时因内宫监署设在此,而称内宫监胡同,民国后,去“内”,“宫监”谐音为“恭俭”,取《论语》中的“温、良、恭、俭、让”中的“恭俭”二字,得名恭俭胡同。《论语。学而》中有:“子贡曰……[详细]
  杨椒山祠(松筠庵)位于宣武门外达智桥12号、校场口三条2号,为北京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明嘉靖时,冒死弹劾权相严嵩的杨椒山(继盛)的住宅。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改为杨椒山祠。杨椒山两次批评时政的草稿刻石均嵌于祠内的谏草亭。……[详细]
  清稽查内务府御史衙门位于西城区陟山门街5号,为北京市第八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该衙门于清雍正四年(1726年)设立,是清代对内务府官员的监察机构。衙署坐北朝南,二进院落,占地1793平方米,现状保存完整,对研究清代衙署制度有重要的价值。……[详细]
  都城隍庙后殿(寝祠)位于成方街,为北京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元至元七年(一二七○年)创建。明重修。清同治十年(一八七一年)庙毁,又修复后殿及仪门。现仅存后殿,是研究元代大都城地理方位的重要遗迹。……[详细]
  天主教圣母会法文学校旧址位于前门西大街(宣武门内),为北京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清末为北京中西结合建筑物的代表作,曾为南堂中学。其西侧原为南堂小学,都是天主教圣母会建筑遗存。……[详细]
  三圣庵地处今柳巷南路东、海子边西,以三圣庵而名。清称三圣庙街,民国后称三圣庵。 这座庙宇始建于1000多年前的宋仁宗时期,也就是辽代的南京城时就有了。为供奉西方三圣的尼姑庵,故名三圣庵。三进院落,最后一重的正殿二层供奉着释迦牟尼、阿弥陀佛和药师佛这三佛祖;一层供奉的西方三圣——即阿弥陀佛、大势至菩萨和观世音菩萨。只是部分原来是院落的空地,如今成了新建住宅小区的宅基地,好在整体尚存。现在的风貌是民国初年大修时的样子,为尊重千年来全木榫结构而始终不用铁钉,墙面上都不钉钉子。现在元宝形状的琉璃瓦,还有飞檐上的‘五脊六兽’,都是民国初年笃信佛教的黎元洪大总统捐的。……[详细]
  朱彝尊故居(顺德会馆)位于海柏胡同十六号,为北京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清代著名学者朱彝尊在京的住宅。《曰下旧闻》一书即编著于宅内的“古藤书屋”。……[详细]
  金中都太液池遗址位于广外南街77号,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为金中都城内皇家园林鱼藻池遗址,鱼藻池为金宫城内西侧之御园,其前身为辽南京宫城之瑶池。池中有岛,上有瑶池殿等殿阁。建于金贞元元年(公元1153年),毁于金末战火。是研究金中都城方位的重要实物。现状岛屿岸相连,水面只存约四分之一。景点位置北京西城区广安门外南衔……[详细]
  目的地介绍  吕祖阁在西城区新壁街41号和明光胡同6号。吕祖阁建于清初,系供奉以吕岩为主的道教官观。   主要建筑有钟楼、鼓楼、前殿3间、中殿3间、后殿5间及东西配殿各5间。现为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   地址:西城区新壁街41号和明光胡同6号 北京西城区……[详细]
  目的地介绍  顺承郡王府位于西城区赵登禹路。顺承郡王名勒克德浑,系礼亲王代善第三子萨哈林第二子。顺治五年(1648)晋封顺承郡王。成为清朝开国“八大铁帽子王”之一。   1994年,顺承郡王府迁建至北京市朝阳公园东隅。如今郡王府外花坛紧簇,绿草成荫,花园式的布局被人们称为休闲、散步、娱乐的“世外桃园”。   府邸布局自外垣以内分三路,中路是主要建筑,和其他王府形制一样,也是前殿后寝,有正门(宫门)、正殿和两侧翼楼、后殿、后寝(原后楼现已无存)。东西两路为生活居住区。张作霖入据北京时,占用王府作为大元帅府。1949年后,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设机构的办公地点。于王府正门外建起政协礼堂,中路主要……[详细]
  目的地介绍  郑亲王府位于西城区大木仓胡同。是清代开国元勋济尔哈朗的封邸。   济尔哈朗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三弟舒尔哈齐之子,顺治九年(1652)加封叔郑亲王,是清初著名的“八大铁帽子王”之一。王府创建于清代进关之初,清代王公大臣的宅第营建,均有定制,如基址过高或多盖房屋皆属违法。郑亲王济尔哈朗就因建府殿基逾制,又擅用铜狮、龟、鹤,于顺治四年(1647)遭-后而罢官罚款。府邸建成后,历代袭王有所修缮或扩建,最重要的是第八代袭王德沛对花园的扩建。园名“惠园”,是京师王邸花园中的最佳者。十三代郑亲王端华和怡亲王载垣及肃顺等同为“顾命八大臣”,“辛酉政变”后被赐自尽籍没家产,同治十年又发还给已恢复世爵的……[详细]
  广福观位于西城区烟袋斜街37号、(51号)、大石碑胡同6号、8号,为北京市第八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明天顺三年(1459年)年建,名广福观,清代改名为孚佑宫,民国时复称广福观。坐北朝南,分为东西两路,西路建筑经近期修复后较为完整,有山门、中殿和后殿,东路有部分建筑遗存。广福观是北京什刹海地区保存较完整的道教建筑,有较高的历史价值。……[详细]
  醇亲王府南府位于西城区鲍家街43号,宗帽胡同甲2号,为北京市第八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原为清高宗第五子荣纯亲王府第,咸丰九年(1859年)赐予清宣宗第七子奕譞。同治十一年(1872年)奕譞封为醇亲王。同治十三年(1874年),奕譞次子载湉立为皇帝,年号光绪。因皇帝出生于此,此府成为“潜龙邸”,为区别于后海北岸新建王府,称此府为南府。王府坐北朝南,原建筑由东、中、西三路及花园组成。现存文物建筑占地5661平方米,部分殿堂经过改造,花园无存。醇亲王府南府作为清光绪帝的出生地,为研究清朝帝王家族史提供了实物资料。……[详细]
  交通银行旧址位于西城区前门西河沿9号,为北京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国著名建筑师杨廷宝的代表作,地上四层,地下一层。立面装饰带有中国传统建筑中牌坊的特征,水刷石饰面花岗石贴面基座,顶部作斗拱琉璃檐,门窗加琉璃门罩、雀替。……[详细]
  京报馆位于魏染胡同30、32号,为北京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民国初年新闻界著名人士邵飘萍主办的京报馆旧址。现保存完好。……[详细]
  中山会馆位于珠巢街五号,为北京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布局严谨,建筑精美。前厅、过廊保存较完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