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孟桐墓孟桐墓(第四批省保)时代:明地址:永济市蒲州镇王庄村东为明代礼部尚书、翰林院大学士孟桐及其家族墓地。墓地坐南朝北,南北长190米,东西宽80米。陵墓四周用青砖围墙,神道两旁有石人、石马、石狮等石象生。墓园内依次排列大门、石台阶、石牌坊、原祭庙石柱基石遗址、以及大墓冢7座、墓碑7通。……[详细] |
![]() | 石庄遗址石庄遗址(第一批省保)时代:新石器地址:永济市蒲州镇石庄村北半坡一带西近黄河干流,南临运梁河,地势属河旁二级阶地,地面较平坦,面积约200万平方米。1954年调查并局部发掘。文化层厚0.2—3米。出土和采集陶器有罐、盆,石器有斧、锛、凿等以及大量彩陶残片。属于典型庙底沟类型文化。……[详细] |
![]() | 绛县文庙绛县文庙(第四批省保)时代:明地址:绛县城内振兴西大街文庙路1号绛县文庙位于绛县古绛镇文庙路。庙院坐北朝南,南北长95米,东西宽44米,占地面积4180平方米。据清乾隆版《绛县志》和有关碑文记载,绛县文庙始建于后唐长兴三年(932年),元、明、清历代分别进行了重修和扩建。现仅存大成殿和明伦堂。大成殿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歇山式屋顶,属厅堂型构架,仍保留有元代建筑的特征。明伦堂,面宽五间,进深六椽,前檐内廊,单檐悬山顶,现为清代遗构。绛县文庙保存完整,具有较为重要的历史价值。2013年5月,绛县文庙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裴介遗址裴介遗址(第四批省保)时代:新石器时代——商地址:夏县裴介镇裴介村位于裴介村“芦河”两岸台地之上,文化层厚2——3米,遗址面积约36万平方米,属仰韶文化至商代时期的古文化遗址。2001年对一座商代陶窑遗址进行了发掘。出土器物有陶制鬲、钵、折肩罐、大口尊、瓮、罐、盆等。……[详细] |
![]() | 叔夷伯齐墓叔夷伯齐墓(第三批省保)时代:周地址:永济市首阳乡长旺村南山1公里《史记·伯夷列传》载:“……伯夷叔齐耳心,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现存二冢,各高4米,周长45米。墓之东面原有二贤庙,已毁。现存“采薇歌”、“伯夷颂”碑记两通和“伯夷叔齐庙碑”等。……[详细] |
![]() | 小朝村汉墓群小朝村汉墓群(第一批省保)时代:汉地址:永济市赵柏乡小朝村庞家堡北500米墓群南北长1.5公里,东西宽0.5公里,原有大、小墓冢9座,兴修水利中被平7座。现仅存2座,一高4.5米,周长45米,另一高3.5米,周长32米。分前后室,为圆拱顶,出土有陶罐、陶灶等随葬品。……[详细] |
![]() | 净梵寺大殿净梵寺大殿(第四批省保)时代:元地址:新绛县泽掌镇泽掌村创建于宋嘉祐八年(1063年),后历代均有修葺。现仅存元代大殿。大殿面阔五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建筑面积235平方米。斗栱五铺作双下昂,殿内使用减柱造,施大内额,梁架结构为六椽栿通达前后檐,元代特征显著。……[详细] |
![]() | 杨深秀墓杨深秀墓(第三批省保)时代:清末地址:闻喜县下阳乡仪张村南50米杨深秀清末维新派,字漪村,山西闻喜人。戊戌年间,因主张变法维新,被慈禧太后杀害,为戊戌六君子之一。墓冢呈圆形,高3米,下部用石条砌成,上部为封土堆,直径6米。冢旁立有墓碑,碑额《戊戌志士杨深秀之墓》。……[详细] |
![]() | 赵家滑遗址赵家滑遗址(第三批省保)时代:新石器地址:平陆县西候乡赵家滑村四周遗址南北长1500米,东西宽500米,据断层观察,文化层堆积厚0.4—2米。遗址东部和北部发现有白灰面居住遗迹。采集到的器物残片主要有彩陶钵、罐、尖底瓶口沿和底部以及陶环、石镰、石纺轮等。……[详细] |
![]() | 裴行俭墓裴行俭墓(第一批省保)时代:唐地址:闻喜县郝庄乡永青村西南唐史载,裴行俭(619—682年),字守约,闻喜县人,吏部侍郎,礼部尚书。其墓原有冢,有石人、石马,均于60年代平田整地时破坏,现仅存唐代石碑一通,字迹模糊不清,额篆“唐故礼部尚书”字迹。……[详细] |
![]() | 西曲樊遗址(第四批省保) 时代:周 地址:盐湖区金井乡西曲樊村北 据《平阳府志》载,曲樊村为古郇城遗址,分布较广,遗址纵横超过一公里。普通文化层堆积均超过4米,出土了大量东周、西周、汉代陶片,遗址的位置、规模、堆积厚度、出土遗物以及文化性质基本上都与文献记载相吻合。……[详细] |
![]() | 高市村汉墓群高市村汉墓群(第一批省保)时代:汉地址:永济市栲栳镇高市村西1.5公里原墓冢分布在高市村西的黄土高原上,共计大、小8座,每冢面积约200平方米。占地南北长300米,东西宽150米。现存仅一大冢,高3米,周长150米。余皆夷为平地。……[详细] |
![]() | 解梁故城遗址时代:春秋地址:永济市开张镇古城村据传故城为春秋时期晋国六卿之一的智伯所建。该城城垣保存尚好,高4——5米,周长4.65公里,共设九座城门。城墙上宽4米,下宽15米,夯层明显,厚0.08米,土中夹杂有陶片。2019年,解梁故城遗址入列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铜矿遗址铜矿遗址(第三批省保)时代:汉地址:垣曲县中条山中铜矿遗址早在50年代就有发现,有矿洞及冶炼矿石的工作面,洞内出土的采矿工具主要有铁锤、铁钎等。采集有铜矿石、冶炼矿渣等。另在洞内发现有大量木炭,估计当时是用加热法开采矿石的。……[详细] |
![]() | 晋灵公墓(山西省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时代:春秋 地址:山西省绛县磨里镇南刘家村 晋灵公名夷吾,耽于酒色,荒于朝政,后被赵穿所杀。墓冢如馒头状,长50米,宽40米,高30余米,五花土堆成,未发掘。保存基本完整。……[详细] |
![]() | 绛县石碑坊,位于山西省运城市绛县南樊镇南樊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96年1月12日,授予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座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详细] |
![]() | 冯家老宅位于运城市平陆县曹川镇陡泉村车沟自然村,年代为民国,类别为古建筑。2021年8月,山西人民政府公布冯家老宅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杨瞻墓(包括墓地石刻)杨瞻墓(包括墓地石刻)(第四批省保)时代:明地址:永济市蒲州镇襄义庄杨瞻墓为明代宰相杨博之父、四川巡按使杨瞻及其家族的墓地。墓坐南朝北。南北长200米,东西宽80米,两旁有碑8通,石人、石马、石狗、石狮、石羊等石象生各一对。墓冢5米见方,高3米。……[详细] |
![]() | 光村遗址(第一批省保)时代:新石器地址:新绛县城西北约5公里处的光村北约100米处北依吕梁山南部,东望汾河,属临汾盆地边缘地带的山前缓平坡地。地形北高南低,面积约50万平方米,50年代发现,1993年和1994年进行了较详细的调查。遗存以仰韶文化为主并涵盖了仰韶早期至庙底沟文化、西王村上层文化和西王村二期文化。其文化特征,以陶器为主。陶器主要有红陶、灰陶,器型以素面为主,彩陶次之。花纹有圆点、勾叶弧线、三角等,图案在其中期时十分繁缛华丽,并以黑色为主且用白色勾边。其它纹饰有弦纹、附加堆纹和蕊纹等,而后者之蕊纹逐渐增多。器型以钵、碗、盆、尖底瓶(壶)、敛口瓮、侈口鼓腹罐、夹砂罐等为主要组合。庙底……[详细] |
![]() | 东姚庄樊紫微碑楼位于运城市临猗县三管镇东姚庄村,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2021年8月,山西人民政府公布东姚庄樊紫微碑楼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