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韩庄净居寺位于运城市绛县卫庄镇韩庄村,年代为元,类别为古建筑。该寺是研究元至明木构建筑演变的珍贵实物例证。时代:元代地址:绛县卫庄镇韩庄村保护范围:东自东山墙外皮向东20米,南自前檐下向南30米,西自西山墙外皮向西20米,北自后檐下向北20米。建设控制地带:自保护范围圈起,向东延伸65米,向南延伸100米,向西延伸100米,向北延伸100米。2021年8月,山西人民政府公布韩庄净居寺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河东特委革命活动旧址河东特委革命活动旧址(第二批省保)时代:1929年地址:夏县水头镇上牛村北堆云洞1922年著名的革命活动家嘉康杰同志在此创办了平民中学,1929年“0河东特委”在此成立,嘉康杰任书记。旧址堆云洞是一座全真教道观,为元、明时期建筑,现有北极台、笔峰、三皇阁、牛马祠、三清殿、真武殿、山门、牌坊等。主体建筑三清殿,面阔五间,进深二间,硬山顶。存有堆云洞全景石刻图碑一通。……[详细] |
![]() | 枣园村古墓群枣园村古墓群(第三批省保)时代:西周—汉地址:位于平陆县张店镇枣园村东北部古墓群东西长350米,南北宽250米,1959年6月发掘汉代砖室墓一座,为规模较小的半圆弧形券顶砖室墓,墓保存完整,出土部分随葬器物。主墓室内出土有绿釉陶壶、绿釉陶仓,内有腐朽谷物。还清理出铁刀、大泉五十铜币。耳室内出土有灰陶罐,及铜质车马饰件和羊骨架等。1986年又发现西周车马坑两个,出土有銮铃、当卢、铜戈等28件铜器。……[详细] |
![]() | 芮城文庙大成殿位于运城市芮城县政府大院内,年代为明,类别为古建筑。2021年8月,山西人民政府公布芮城文庙大成殿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时代:金代天会八年(1130)地址:芮城县古魏镇东关村西政府院内保护范围:东自东山墙外皮向东12米,南自前檐下向南23米,西自西山墙外皮向西11米,北自后檐下向北6米。建设控制地带:自保护范围圈起,向东延伸82米,向南延伸125米,向西延伸17米,向北延伸194米。……[详细] |
![]() | 安邑古城遗址(第四批省保) 时代:战国 地址:盐湖区安邑办事处安邑水库 魏豹城是战国时期魏文侯(前446年)所筑的都城,到魏惠王十年(前361年),魏迁都大梁后才称之为安邑古城。公元前205年,楚汉战争爆发,汉将魏豹认为楚必胜,汉必败,遂找借口率兵数万,回到安邑,占据此城,自立为王,称霸一方,后人便称此古城为魏豹城。 城址四周长2500米,分前后两城。城墙残迹高5米,厚7米,夯土层厚度6——8厘米不等。……[详细] |
![]() | 岭东孙氏祠堂位于运城市闻喜县桐城镇岭东村,年代为明、清,类别为古建筑。时代:明代地址:闻喜县桐城镇岭东村保护范围:东自东廊房后檐下向东24米,南自门楼前檐下向南52米,西至西廊房后檐下,北自祠堂后檐下向北22米。建设控制地带:自保护范围圈起,向东延伸87米,向南延伸79米,向西延伸88米,向北延伸109米。2021年8月,山西人民政府公布岭东孙氏祠堂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居太遗址(第四批省保) 时代:新石器时代 地址:绛县横水镇居太庄村南 遗址范围约1平方公里,分布集中,规模较大,包含物丰富。遗址地面暴露有灰坑及大量的陶片,陶片以红陶为主,灰陶次之。红陶多以黑色彩绘,纹饰以变形鱼纹、几何纹居多;灰陶纹饰以粗绳纹、篮纹为主。从采集陶片看,器形主要有钵、尖底瓶、曲腹盆、折腹盆、罐等。另外,还发现有动物骨骼、磨制石器。文化类型为龙山文化、庙底沟二期、仰韶文化中期。……[详细] |
![]() | 解州文庙位于运城市盐湖区解州镇解州村,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2012年进行重修,保存较完整,系我市为数不多、保存较完整的文庙2021年8月,山西人民政府公布解州文庙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时代:明、清地址:盐湖区解州镇解州中学内保护范围:东自东山台明向东6米,南自前檐台明向南81米,西自西山台明向西6米,北自后檐台明向北22米。建设控制地带:自保护范围圈起,向东延伸79米,向南延伸100米,向西延伸100米,向北延伸64米。……[详细] |
![]() | 赵杏古墓群赵杏古墓群(第三批省保)时代:东周—汉地址:永济市北城区赵杏、晓朝、席村三村之间古墓群西至永临公路西100米,南至晓朝公路,北至席村村南100米,东至席村村东,范围9平方公里。该墓群时代跨越东周、秦、汉。东周墓葬为竖穴土坑墓,葬式为仰身直肢葬,出土器物多为鼎、豆、壶组合;汉墓多为砖砌墓室,为东汉时期遗存,墓内多出土釉陶仓、壶、灶以及家禽家畜。墓葬多数早期被盗毁。……[详细] |
![]() | 薛道实墓薛道实墓(第四批省保)时代:唐地址:临猗县北辛乡宜村东北为隋代尚书礼部侍郎薛道实及其家族墓地,薛道实卒于唐初,葬于此。墓地现存唐玄宗十七年(729年)墓碑一通,石人、石羊、石狮各一对。墓碑通高3.4米,宽1.13米。碑额高1.03米,中间篆额“大唐隋故尚书礼部侍郎临汾公薛公碑”。墓地还保存其孙薛宝积墓碑一通,大部分埋没地下,碑首上篆额“大唐扬州长府薛府君碑”。……[详细] |
![]() | 侯村墓群(第四批省保) 时代:东周、汉 地址:盐湖区金井乡侯村东 据《平阳府志》载:河东“运司”周为郇城,郇城在猗氏县南二十里。解县西北有郇城。郇城百姓生息卒葬于此,后代因之延续至汉。 侯村墓葬区,南北宽300米,东西长500米。墓葬形制长方形竖穴墓,南北走向,墓葬大小、形制不一。出土器物多为陶器,有陶鼎、陶豆、陶壶,汉代绿釉陶楼、陶仓、陶豆、绿釉陶壶、绿釉耳杯等物。……[详细] |
![]() | 回坑遗址回坑遗址(第一批省保)时代:新石器地址:闻喜县阳隅乡回坑村西100米处地处运城盆地的东北部边缘,紫金山南侧的山前坡地上,地势北高南低,1954年发现,现存面积15000平方米。遗址中发现的遗迹仅有灰坑一种,地面与断崖暴露大量陶片,可辨器形有仰韶文化的钵、盆、罐、碗、杯、瓶等,龙山文化的鬲、折沿罐、杯、盆等。其文化面貌应属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遗址保存完整。……[详细] |
![]() | 荆村遗址荆村遗址(第一批省保)时代:新石器地址:万荣县万泉乡荆村西北500米地处峨眉岭北侧,西南紧靠孤山,北望汾河,东北逐渐下降,地势呈西南高东北低的平缓坡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文化性质为仰韶庙底沟类型和庙底沟二期文化并存的遗址。1931年进行过发掘。文化层厚约2米,复盖层1米,暴露有窑址、灰坑。采集有红陶、灰陶、彩陶、夹砂陶片。遗址保存完整。……[详细] |
![]() | 王卓墓王卓墓(第四批省保)时代:西晋地址:临猗县庙上乡城西村东王卓历任魏晋河东太守,迁司空,封猗氏侯,葬于河东猗氏县故解城西隅。王卓墓冢已毁,仅存唐碑一通。碑楼通高4.73米,面宽1.78米,进深1.10米。碑高3.43米,宽1.05米,三面刻字。碑首篆额“追树十八代祖晋司空河东太守猗氏侯太原王公神道碑”,碑文历叙自晋至唐王氏族人变迁之梗概。……[详细] |
![]() | 裴氏墓群裴氏墓群(第三批省保)时代:汉、唐、宋地址:闻喜县东镇仓底村东南300米据清光绪年版《闻喜县志》载,“凤凰塬方圆数十里,为三晋望族裴氏祖茔地”,墓地分别在东西10米、南北宽8公里的凤凰塬上,未发掘。墓冢高如小丘,共二百余座。1986年发现唐吏部侍郎裴皓墓。墓道长39米,四个天井。出土有兵马彩陶俑二十余件(残)、瓷罐2个,墓志铭2合。……[详细] |
![]() | 西尉遗址西尉遗址(第一批省保)时代:新石器地址:新绛县横桥乡西尉村南250米地处临汾盆地的西部边缘,属于汾河南岸台地。1954年调查,1996年复查,未发掘。断崖上暴露有大量灰坑遗迹,遗物有罐、碗、盆、壶等,多为泥质红陶、夹砂灰陶及部分彩陶片,纹饰为绳纹、篮纹。并有石斧、石犁、石锄等生产工具。是一处庙底沟二期文化遗存,遗址保存较完整。……[详细] |
![]() | 裴柏碑馆裴柏碑馆(第二批省保)时代:明地址:闻喜县礼元镇裴柏村东30米始建年代无考。据清光绪年版《闻喜县志》载:“迭遭兵火,历代重修”。馆坐北朝南,占地面积2550平方米,现有碑室五间,系七十年代初重建,保存有唐明皇敕张九龄撰裴光庭神道碑;北周天和三年裴鸿碑;唐裴镜民铭;金大定裴氏续谱碑;清道光二十年平淮西碑等15通,保存完整。……[详细] |
![]() | 伯里合不花墓伯里合不花墓(第一批省保)时代:元地址:闻喜县东镇西街村北500米伯里合不花、姓忽神氏,大元故镇国上将军,河南淮北蒙古军都万户府副都万户赠辅国上将军、枢密副使获军、追封云中郡公、谥襄懋。墓地南北长80米,东西宽50米。未发掘。墓冢坐北朝南。墓前有元至正五年立《忽神公神道碑铭》一通。石人、石兽数个。墓葬保存完整。……[详细] |
![]() | 三官庙戏台三官庙戏台(第四批省保)时代:元、明地址:盐湖区三路里镇三路里村戏台始建年代无考,据元代残碑记载,戏台创建于元代以前。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崇祯十年(1637年)、清康熙五年(1666年)、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均有修葺。面宽三间,进深二间,前歇山、后硬山顶。建筑平面呈“凸”字形。……[详细] |
![]() | 张村墓葬群(第四批省保) 时代:东周 地址:盐湖区北相镇张村南 北相镇古为相城,又呼相里者,晋大夫理里者,晋大夫理克被晋献公所戮,司城氏挟少子逃避于此,因此得名,理克后裔在此繁衍生存卒葬于此。墓葬区南北宽1000米,东西长1500米,面积数万平方米,且有大型贵族墓葬发现,出土有青铜器、玉器等文物。……[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