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卧佛寺卧佛寺(第三批省保)时代:元地址:昔阳县城东40公里的孔氏乡孔氏村西3公里据寺内《重修卧佛岩记》石碑载:“元至正年间凿石佛,长数丈,卧于岩下。明嘉靖四年,道人王续绵募捐主持,创建大殿四楹,刻石为佛者三,菩萨二、罗汉者三十有六,经始于正德庚午正月,落成于嘉靖壬午十月。”现存卧佛寺为一天然岩洞,从东向西,宽36米,深34米,高20米。洞后壁凿一卧佛,身长5.2米,肩宽1.4米,螺纹内髻,面相方圆,高鼻大耳,身着袈裟,右臂上曲托头成卧状。另有二十余尊石雕像均缺臂少头,面目全非。木构建筑也荡然无存。洞内存有石碑2通,其中一通是明代吏部尚书乔宇撰文。……[详细] |
![]() | 石塔石塔(第二批省保)时代:北齐地址:榆社县城西北40公里杨家沟村西果老峰据传此地为张果老得道之处,故名果老峰。峰顶有石槽,半山之中有直径约10米的凹地,名为驴打滚。石塔建在峰顶之上,塔身呈方形,通高3.53米,由整块麦矾石凿成,束腰厚10公分,顶略平,分为四层,每层四面雕龛,龛内雕有佛、菩萨、弟子像数尊(自上而下,南北向为三、三、二、五尊,东西向为三、三、三、五尊)。除侍者外均置于平台之上。石塔四周有巨石三块,西北一块高2米,长2.5米,一侧刻有“僧皇”二字。一侧刻有“大齐天统三年四月州日立”等。是研究北齐雕刻和建筑艺术的珍贵实物资料。……[详细] |
![]() | 介休文庙位于介休市东南街道办事处南大街社区学巷19号。据清嘉庆《介休县志》记载,唐咸亨三年(672)创建,元至元八年(1271)重建,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重修,清代屡有修葺。现存为清代建筑。占地面积3732平方米。坐北朝南,一进院落布局,中轴线由南向北依次为棂星门、大成殿,两侧为东西配殿及钟、鼓楼。大成殿面宽、进深各五间,平面近方形,重檐歇山顶,黄、绿、蓝三色琉璃瓦覆盖,方心点缀,前檐插廊,殿内顶设平棊,外檐斗拱五踩双下昂,额枋下施透雕龙形、象鼻雀替,装修被后人改制。2003年被晋中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晋中市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庙岭山石窟庙岭山石窟(第一批省保)时代:北朝至唐地址:榆社县城西南5公里庙岭山寺沟千佛洞又称石室方丈,坐东朝西,依崖而凿,方形覆斗顶。宽2.4米、深2.55米。窟内雕较大造像6尊,四周千佛环绕计1090尊。主佛像(东壁)通高1.33米,像高0.9米。身披褒衣博带袈裟,内着僧抵支,结咖跌坐于束腰长方形平台上。摩崖造像在原大雄宝殿的后墙崖壁上,像高1.8米,身披轻薄透体袈裟,线条简洁流畅。双手残,结跏跌坐于高1.2米的莲台上。寺东北山顶有砖砌禅师塔1座,平面方形,通高4.3米,为唐代所建。……[详细] |
![]() | 太谷文庙位于太谷县明星镇文庙社区居委会太谷中学院内。创建年代不详。据清光绪版《太谷县志》记载,宋崇宁三年(1104)、元至元二年(1336)曾予修缮,明代多次维修,现存建筑为明代遗构。占地面积3425.3平方米。坐北朝南,二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仅存照壁、戟门、大成殿,两侧建筑不存。大成殿建于0.8米高的砖砌台基上,面宽七间,进深八椽,重檐歇山顶,九檩四面环廊式建筑。上层檐下斗拱五踩重翘,下层为三踩单翘,门窗装修已改。殿顶黄、绿琉璃瓦剪边。2003年晋中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郝北寿圣寺位于榆社县郝北镇郝北村北。据碑记载,宋熙宁元年(1068)寺庙已存,明正德十年(1515)、清康熙(1662-1722)、乾隆(1736-1795)、宣统(1909-1911)时屡有修葺。占地面积699.2平方米,坐北朝南。二进院落布局,中轴线建有山门(天王殿)、过殿和大雄宝殿(已不存),两侧为东西配殿(东配殿已塌毁)及澄真和尚灵塔。现存建筑惟山门为宋代原构,其余为明清建筑。寺内存明重修碑1通,清代重修碑3通。2001年郝北寿圣寺被晋中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位于榆次市市区以东的猫儿岭上。古墓葬密集地分布在南北长2700米,东西宽1500米的范围内。这一古墓群,如实地记载着榆次地区两千年来的社会发展史。历年来,猫儿岭先后出土春秋、战国、秦、汉、唐、宋等历史墓葬600余座,出土文物5000多件,其中以战国时墓葬最多。这一地区的战国墓葬,形制大多为土坑坚穴墓。基坑都比较深,有深四、五米的,也有深八、九米的。这些葬具、棺椁都已腐朽,出土的随葬品比较丰富,有陶器、铜器、玉器、石器等。……[详细] |
![]() | 云峰寺云峰寺(第四批省保)时代:明地址:介休市绵山抱腹岩云峰寺又名抱腹岩,落于绵山腹地,原称抱腹寺,唐贞观(627-649年)间敕建,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重修,清朝年间屡有修葺。现存古建筑有空王殿、千佛殿、介推祠、五龙殿、明王殿、马鸣殿、罗汉堂、眼光菩萨殿及僧房、客舍等近百间。寺内保存有历代精美彩塑70余尊,其中包骨真身像3尊。云峰寺坐落于绵山腹地,原称抱腹寺,唐贞观(627——649年)间敕建,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重修,清朝年间屡有修葺。寺内建筑因地势走向分上下两层,朝向不一,高低参错,高处全修以悬空的栈道,连通各个殿宇。现存古建筑有空王殿、千佛殿、介推祠、五龙殿、明王殿、马鸣殿……[详细] |
![]() | 猫儿岭墓群叠压错综复杂。1984年配合基本建设进行发掘清理,出土文物几千件,尚有大量古墓待发掘。已出土文物有春秋陶鬲,战国汉代青铜剑、铁剑、各式带钩,陶制鼎、豆、壶等,有秦代的篆刻铜印。此外有春秋贝币、战国刀币、汉代五铢和唐代墓志铭,墓0土谷种菜籽现仍能发芽生长,彩陶绘制精美,栩栩如生,对研究春秋以来的断代和榆次的发展史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古墓葬面积之大,出土器物之丰富,跨越年代之久为国内罕见。……[详细] |
![]() | 邓峪村石塔造像邓峪村石塔造像(第一批省保)时代:唐地址:榆社县城南9公里的邓峪村造像雕刻于唐开元八年(720年),单层楼阁式,高3米,平面方形,周长3.65米,基座为八角形,周围刻有莲花等图案,塔身中部四周饰以石栏、石柱,柱身刻有二龙戏珠,四面中部刻有大小佛像10余尊,顶部边檐刻有花纹图案,塔身下侧佛座以上刻有“大唐开元八年岁次庚申三月寅朔十五日戊辰云骑尉耿立”。……[详细] |
![]() | 太谷鼓楼太谷鼓楼(第四批省保)时代:明地址:太谷县旧城十字街中心明万历四十三年(1625年)修建,清康熙、乾隆年间均有修葺。鼓楼为二层三重檐楼阁式木构建筑,高20米。建于方形的砖券台基上,台基高8米,开十字交叉四个门洞,可通县城东西南北。楼身二层,面宽、进深皆三间,每层四面辟门,楼外围以明廊。楼内东有楼梯可达二层。……[详细] |
![]() | 南村造像南村造像(第一批省保)时代:唐地址:榆社县城西部15公里方竹镇南村以西100米处寺庙建于唐代,毁于抗日战争时期,仅存沙页岩石佛两尊。站像缺手,高4.6米,圆面大耳。坐像高1.3米,无头,雕刻精细,纹理逼真,栩栩如生,唐风犹存。……[详细] |
![]() | 聚全堂药铺旧址聚全堂药铺旧址(第四批省保)时代:明地址:祁县城内东大街30号旧址为砖木结构建筑,坐北朝南,为前后两进院,前院有东西房各五间,中间是过厅,后院为二层小统楼,占地858.29平方米。为明代店铺。临街为铺面,面阔五间。……[详细] |
![]() | 松罗院(第四批省保)时代:元地址:寿阳县平头镇董家庄村创建年代无考。现存建筑有过殿、戏台、正殿及东西配房。正殿为元代建筑,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单檐硬山顶。……[详细] |
![]() | 马定夫烈士故居位于晋中市榆社县箕城镇东汇村,年代为1915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21年8月,山西人民政府公布马定夫烈士故居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师屯北广济寺位于晋中市介休县义棠镇师屯北村,年代为元、明、清,类别为古建筑。2021年8月,山西人民政府公布师屯北广济寺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下赤峪资福寺位于晋中市榆社县河峪乡下赤峪村,年代为元、清、民国,类别为古建筑。2021年8月,山西人民政府公布下赤峪资福寺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李顺庭宅院位于晋中市太谷区北洸乡果树所社区居委会,年代为清至民国,类别为古建筑。2021年8月,山西人民政府公布李顺庭宅院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梁官洪济寺位于晋中市平遥县襄垣乡梁官村,年代为明至民国,类别为古建筑。2021年8月,山西人民政府公布梁官洪济寺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高壁资圣寺位于晋中市榆次区乌金山镇高壁村,年代为明、清,类别为古建筑。2021年8月,山西人民政府公布高壁资圣寺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