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龙门崖摩崖石刻位于河北省张家口赤城县云州乡云州水库畔。北接云州水库,东邻护国寺。龙门崖摩崖石刻汇集各代石刻,其中最有名的有“三路咽喉”、“朔方屏障”以及舍身大士像。龙门崖,又称舍身崖 ,又称黑风口,独固门。这里双峰对峙,壁立千仞,远而望之,若天门微启。崖下幽深的涧底塞外诸水汇合于此,水流湍急,有绝塞天险之称。东崖壁石刻面积2000平方米。崖东半壁所凿的观音阁旁横刻着“舍身大士”四个字,字下浮雕舍身大士像,高2.5米,为一女子端坐在莲花盆内,面目文静,光彩照人。此女就是“土木之变”的殉节者。崖壁上刻满诗赋佳作,现有“三路咽喉”,“雄峙畿辅”,“龙门崖联句”等元明石刻20余品。其中明代御史孙愈……[详细] |
![]() | 张家口文昌阁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六年间(1618年),距今已有390余年的历史。在文昌阁下的“四门洞”辟了鼓楼东、西、南、北四条街。文昌阁内供奉文曲星,又称“文星”,主宰功名、禄位的神。元朝仁宗延佑三年(1316年)将梓潼帝君加封为“辅文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称“文昌帝君”。文昌阁是现存明代重要标志性建筑。为正方形,座北朝南,台基为石条加砖砌成。南北长14,50米,东西宽14,57米,面积211,26平方米。原台基高8米,由于台基下垫高,现为7,2米。门洞中心为穹窿顶,上有阴刻八卦石为上心。墩台四门上方嵌刻有红色大字,南曰:文昌阁;北曰:锺楼;东曰:鼓楼;西曰:“山楼”。钟鼓二楼及旗杆早年拆毁,……[详细] |
![]() | 小白阳墓群位于宣化县李家堡乡小白阳村西1000米处的一座小山坡上,墓地南北长160米,东西宽80米,面积3450平方米。内涵丰富的夏家店上层文化为主和内蒙古长城地带文化因素的遗存,1984年春曾做过调查,为进一步摸清墓地内涵,曾在1985年4月至5月,对小白阳墓群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此次发掘共发现11座,墓葬48座,皆长方形土圹竖穴式。随葬器物中有陶器、兵器和生产工具,其中装饰品种类繁多,有铜泡,铜牌饰及各种骨、石珠等。 小白阳墓地的发掘是近来河北省西北部地区考古工作的头一次重要收获。墓地所代表的遗存,在文化系统上与中原地区同时期遗存有着显著的差别,具有浓厚的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的特点,它对于揭示……[详细] |
![]() | 滴水崖石窟位于赤城县后城村北,朝阳观石窟建在巍峨壮观的滴水崖下,似刀削斧劈的石壁上悬有15个石窟,每窟面阔进深皆5—6米,高2.5米。其特点是凿窟剔像,为像辟洞,像洞相连。有大雄宝殿、泰山殿、三宫殿、三教殿、水母宫、三皇殿、文昌阁、千佛殿等。明嘉靖三十年(公元1551年)宣府官员吴钦到此,看中了这块宝地,在羽士李演琦的游说下决定修建道观。经过五年的大规模开凿,终于在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初竣工。朝阳观石刻毁坏于文革时期,一九九五年,后城镇政府集资15000元修复部分殿和石像。现有石窟、石像和“关外名山”、“壁立万仞”、“塞外奇观”、“天柱”等摩崖石刻,另有古松十数棵。还存有创建朝阳观石……[详细] |
![]() | 灵真观遗址位于赤城县云州乡观门口村西,为全真教大宗 师邱处机的四弟子祁志诚所建。南宋淳祐十年(1250年),朝廷赐名崇真观,正统年间赐名“灵真观”。 灵真观坐西面东,原有山门、前殿、中殿、后殿等建筑,现仅存建筑基址。长春洞凿于观两侧的岩壁上,宽4米,深6米,元初时建,内原有邱处机石像,像旁刻全真教传承世系牌位。洞外顶额并排阳刻“长春洞”、“了真处”六个大字。祁志诚墓在山门处东偏北,坐东面西,与长春洞相对。墓前的《祁真人道行碑》高3.8米,宽1.3米,记述了祁志诚一生事迹,由此可窥金、元之际全真教活动情况,是十分重要的道教遗存。此外,还有杨洪的重修碑记,康熙年间的摩崖题记等石刻。 1993年……[详细] |
![]() | 常平仓位于河北省蔚县城鼓楼西。蔚州常平仓,旧名丰豫仓,原有仓房11座,共55间。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重修保持了当年格局,盛时储粮3.5万石。古粮仓占地7700平方米,现存仓房仅四座,砖木结构,硬山顶。中国古代政府为调节粮价,储粮备荒以供应官需民食而设置的粮仓。主要是运用价值规律来调剂粮食供应,充分发挥稳定粮食的市场价值的作用。在市场粮价低的时候,适当提高粮价进行大量收购,不仅使朝廷储藏粮食的大谷仓一太仓和甘泉仓都充满了粮食,而且边郡地方也,仓廪充盈。在市场粮价高的时候,适当降低价格进行出售。这一措施,既避免了“谷贱伤农”,又防止了“谷贵伤民”,对平抑粮食市场和巩固封建政权起到了积……[详细] |
![]() | 太子梁汉墓群位于蔚县城东北5华里处,太子梁为地势较高,四周均低的一大土丘。墓群南北约3700米,东西宽约3500米,平面呈不规则圆形,占地面积约1295000平方米,海拔高度925.6米。壶流河位于太子梁西北约3000米处,自西南向东北流去。 太子梁周围土质均为黄土质,封土深处为泥河湾地层,当地名称“白胶泥土”。墓群周围为农田,M33、M34、M35周围为果树园,农田种植农作物。太子梁上有三条南北向的人工农田灌溉渠,太子梁上各村之间在的农田路,人行小路,纵横交错。太子梁东北角端有一座废弃的明代古城堡。太子梁东北部M28——M31周围为一战国古遗址,地面暴露着较多的战国绳纹陶片。 1993年……[详细] |
![]() | 老龙湾旧称富农窑,位于万全县北沙城东南偏北二公里处,在该村附近的东洋河与南洋河汇流点的北岸上,有一片多年来由河水冲积而成的平坦土地。这里分布着我省重点保护文物——老龙湾汉墓群。也称北沙城汉墓群。它是研究我们华夏祖先在此居住,生息、繁衍的极为重要的文化历史遗址和文物宝库。这些汉墓,因坟堆高大(高约六米,直径二十米)与古战争中的粮囤极为相似,所以,当地人一直称其为“假粮堆”。据说,过去洋河北岸,东起阳门堡,西至北沙城,曾有这样的汉墓堆近百座。但因其历经风雨苍桑,并受河水冲刷、侵蚀及人为破坏,到一九四0年只剩下十三座了。一九八二年河北省文管所立碑,该墓群正式列为“省重点保护文物”时,这里仅存有汉墓七……[详细] |
![]() | 竹林寺遗址位于阳原县东城镇水峪口村北青元山上,整组建筑坐北朝南。该寺1970年拆毁,现存部分一层建筑及建筑基址。现存建筑有山门、东西角门、过殿、东侧住持、东账房、火灵车宫殿、 岳王殿、 药王殿、大净持、三圣母殿、关帝殿、 二郎殿、 释迦牟尼殿、十八罗汉殿、三宫殿、泰山圣母殿、火神殿、马王殿、牛王殿、后坡门等。建筑基址有关圣帝庙、五岳帝君殿、吕祖殿、财神殿、龙王殿、地藏王菩萨殿等。据《阳原县志》 载, 该寺始建于明万历四年 (1576年),是一座以道教为主的三教合一寺庙。寺内一层殿堂均为拱券窑式无梁殿,二层为砖木结构建筑,多为硬山顶,少量歇山顶或亭式建筑。曾是阳原县最具影响的宗教建筑之一。竹林寺……[详细] |
![]() | 石头城遗址位于沽源县小河子乡石头城村南,属元、明时期遗址。该遣址呈正方形,每边长250米,占地6万多平方米。城墙为石块彻筑,现残高1—3米,开南北二门,门址宽20米,城内已辟为农田,建筑无存,仅见遗迹。在采集到的遗物标本中,有仿钧窑、汝窑、定窑等窑口瓷片,以及元朝时期陶片等。 石头城遗址为元朝两都巡幸时的重要驿站,元朝时的文人墨客留下了很多有关诗文,客观上反映了当时的生活环境和人文环境,遗址保存基本完好,具有很高的考古研究价值,加大保护利用力度,对促进沽源辽、金、元三代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元朝驿站的设置和作用都有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008年10月,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详细] |
![]() | 涿鹿鼓楼位于涿鹿县旧城中心,又称“文昌阁”,建于明万历十至十七年(公元1582—1589),系重檐歇山顶式砖木结构0建筑,其下部为高大十字券洞台基。底部为方形,边长15米,高8.5米,四面通衢,各面门洞皆有匾额,南曰“文明”北曰“拱干”东曰“捧日”,西曰步蟾。东门洞北侧有券洞可登楼上。台基之上建二层0。0重檐回廊,檐角微翘。风岭叮咚。下层为“文昌阁”南面出廊,俗称“小南天门”有匾额:“古涿鹿郡”。1993年7月,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整个鼓楼雄伟壮观,具有鲜明的明清时期建筑风格。 鼓楼是古保安城重要建筑的唯一幸存者。现已成为涿鹿古城的象征,县城悠久历史的见证。对其保护好坏关系……[详细] |
![]() | 东沟壁画墓位于赤城县东栅子乡东沟村,该墓为沟纹砖砌筑的穹隆顶圆形单室墓,由墓室和墓道两部分组成。平面直径约4.5米,占地面积14.8平方米,高4.8米,墓室墓道占地面积大约200平方米。墓道向南,墓室周围是壁画,墓壁上端与顶端之间凸出一道12厘米宽的圆圈。墓顶画有白色园点,象征星座图。墓壁周围均匀分布砖柱6根,上承托五辅斗拱。正面雕绘假门3个,中间大两侧小。东西对称雕绘直棂窗。南面为墓道,高1.9米,宽1.25米,两侧绘契丹人侍从像,壁画以花鸟为主。该墓墓室较大,斗拱复杂,雕绘结合,建筑精细。根据墓结构和出土器物分析,该墓为辽代早期墓葬。 1993年7月,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1981年4月至10月,在我国华北地区举行了一次空军、步兵、炮兵、装甲兵、工程兵、导弹兵、通讯兵等多军兵种参加的联合军事演习。代号“八〇二”军事演习,也称华北军事大演习。演习期间,我县配合部队在万全城西的一座高地上,建起来供中央领导观看演习的平台,称为“八〇二”观礼台。演习的时代背景:万全是首都北京的北大门,为古今兵家必争之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原苏联霸权主义者,在中苏、中蒙边界陈兵百万,屡次制造边境事端,一场侵略与反侵略战争处于一触即发之势。此时此地,中央决策举行此次大规模的军事演习,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演习演练的课题:模拟“蓝军”坦克师进攻;空降与反空降;坚固阵地防御;战役……[详细] |
![]() | 蚩尤寨遗址位于涿鹿县矾山镇龙王堂村,属战国、汉时代,该遗址为三个旧城遗址,分南、中、北三个城堡,其中唯北寨保存好,城墙夯土筑成,南面有门一座,传说为黄帝城蚩尤时,蚩尤屯兵之所。蚩尤寨南北排列为分南、中、北三寨。南寨东西宽72米,南北长100米,南墙已无存,东墙仅剩一小部分,中寨已轮廓不清,只西南角有少部残垣,北寨保存尚好,距中寨300米,呈长方形,东西宽100米,南北长120米,寨墙损毁严重,东南已无存,南部有一豁口,当为寨门,下有古榆一棵。残墙高3—8米,夯层10—15厘米,寨内西高东低,种植果树,地表散存有残石器、陶片、砖瓦碎片等遗物。1993年7月,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大苏计遗址位于大苏计村北两米处,占地面积150万平方米,遗址中心区域地理坐标为北纬41°29′16.5″,东径114°09′33.8″,属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1956年考古采集到手制黄褐陶,有素面、绳纹,还采集到劣质玛瑙核、石片、石磨棒、石磨盘、斜刃石锛等细石器,鉴定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1978年张家口文物普查队普查时,采集到石器5件(石铲、石锄、石斧等),车辖5件,白釉瓷罐1件。1983年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文物普查时,采集到石杵、石磨棒、石斧、石网坠等,2008年第三次文物普查时,采集到泥质红陶、灰陶和夹灰陶等陶片。1993年7月,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坐落在张北县城南15公里黑风口西侧的野狐岭山峰上,海拔1561米,陵园由纪念塔、纪念碑和烈士墓三部分组成,是为纪念抗日战争中在此牺牲的60名苏蒙联军烈士而建。陵园占地226亩,园内苍松翠柏,绿树成荫,是一处安放革命烈士的良好场地。烈士纪念塔上刻着党和国家领导人聂荣臻、-、谢觉哉、张苏的题词。展览厅还陈列着郭沫若、叶圣陶、萧三等人的题词。陵园建成后我国党政领导贺龙、聂荣臻元帅,罗瑞卿大将曾到塔前晋谒。近几年,胡跃邦、-、-、陈俊生等党政领导人先后前来晋谒。历史已经过去,苏蒙烈士们高尚的国际主义精神,永远鼓舞着我们,激励着我们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珍惜现在美好宝贵的幸福生活。……[详细] |
![]() | 马站遗址位于怀来县小南辛堡乡小古城村北约1000米的妫水河(现称官厅水库)黄砂土质的淹没线内。遗址区北距怀来县政府所在地沙城17公里,东北距京包铁路妫水河大桥1500米,南距小南辛堡乡政府所在地和东西通过的康祁柏油公路2000米,再南约3000米处是军都山脉。该遗址东区长约500米,南北宽仅存30米,遗址北部浸入湖水中,当时的可见面积约15000平方米。遗址地表散落着泥质灰陶,泥质黑陶,泥质褐陶,夹砂灰陶,夹砂褐陶五种陶片和磨制精细的石器。因未见断面,遗存的文化层厚度和层位堆积情况不详。1982年7月,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蔚县古堡建筑群,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主要蔚县千字村建筑群、蔚县南柏山建筑群、蔚县卜北堡建筑群、蔚县水东堡建筑群、蔚县水西堡建筑群、蔚县小饮马泉建筑群等构成;蔚县千字村建筑群,位于张家口市蔚县暖泉镇千字村;蔚县南柏山建筑群,位于张家口市蔚县北水泉镇南柏山村;蔚县卜北堡建筑群,位于张家口市蔚县涌泉庄乡卜北堡村;蔚县水东堡建筑群,位于张家口市蔚县南留庄镇水东堡村;蔚县水西堡建筑群,位于张家口市蔚县南留庄镇水西堡村;蔚县小饮马泉建筑群,位于张家口市蔚县南留庄镇小饮马泉村。2018年2月14日,蔚县古堡建筑群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北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朝阳洞塔位于赤城县雕鹗乡艾家沟村,朝阳洞有三个博大幽深的天然山洞组成。悬崖凌空,怪石嶙峋,洞内筑宫,颇具特色。洞内洞外古建叠起,有玉皇殿、观音殿、三宫祠、龙王堂、山神庙等,错落有致,庙貌宏丽。如今古建多已毁坏,只剩一座孤塔和几通碑刻。朝阳洞塔高1.3米,为覆钵式喇嘛塔,塔基呈六边形,每边长2.8米,用石条砌成,上为叠涩座。束腰的砖雕十分精美,筑工精细,挺秀不俗,从其建筑风格看当属明代作品。朝阳洞庙和塔,始建于弘治十年(1497年),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咸丰元年(1851年)重修。 1993年7月,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新庙村北遗址位于尚义县城东南约60公里处。该遗址呈梯田式缓坡形状。南北长500—540米,东西宽480—445米,占地24万平方米。地表土层大都为黄土,约6—7米厚,区域的南面为村落,西面为深沟。1982年出土一枚完整的驼鸟蛋化石。1986年县文物普查队对其进行普查时,采集的文化遗物有沙陶、夹蚌红陶、夹沙灰陶片和褐色陶片。石球、砍斫器和打制等石器。地表暴露有少量细石器。以石叶、石片、指甲形刮削器为主,还可见少量驼鸟蛋皮及少量动物化石。该遗址的历史上溯自新石器下延至战汉以后。 2008年10月,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