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陈兰彬故居,座落于吴川市黄坡镇黄坡村。建于清代光绪元年(1875年),二进砖木四合院式结构,面积420平方米。陈兰彬故居为接待-及会客之所,群众称为“官厅”。故居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吴川市近年对故居进行了局部修复,并在四合院外广场上建起一陈兰彬在美国白宫拜会美国总统伯查德·海斯的铜像。2002年7月17日,被列入第四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青桐村原有祠堂七座,现保存下来的刚栗公祠为其中之最。该祠光绪年间建造,三年乃成。开光之日,美轮美奂,金碧辉煌,轰动雷、高、琼三府,被时人称“靓祠堂”,参观三年络绎不绝。刚栗公祠是一座典型岭南建筑风格的祠堂。祠堂坐落在村东,建筑面积2350平方米。清光绪年间,告老还乡的清光绪徐闻贡生、直隶州同吴运环及其弟吴运申主持营建,经三年乃成。祠堂四面是高高的围墙,中间留出一方天井,石、砖木结构,硬山顶,四合院式布局。1925年,为防御雷州山贼土匪侵扰,便砌砖石围墙把两座祠堂连成一体。四进、五厅、七天井、一亭、三楼,共有房屋20多间的建筑群体。祠堂整体布局主次分明,严谨沉稳中不失空灵雅致。门额柱顶的花卉灰塑……[详细] |
![]() | 解放军第四十军渡海作战军部旧址位于雷州市雷城街道镇北社区雷州大道06号之25栋101号(雷州市公安局院内),东经110°5′48″,北纬20°54′52″。1949年冬,人民解放军四十军和四十三军先后进驻雷州半岛,开始渡海作战准备工作。于1949年12月成立了由司令员李进阶、政委刘田夫、副政委温焯华、副司令员兼参谋长陈开濂组成的南路支前司令部,司令部下设参谋、供给、船舶、运输等4个处。中国人民解放军四十军渡海作战前线指挥部设在海康县(今雷州市)雷城雷州大道06号之25栋101号。四十军军长韩先楚在此指挥四十军进行海上练兵和渡海作战。1950年3月解放海南岛战役开始,5月1日海南岛宣告解放。因此……[详细] |
![]() | 雷州窑址群位于湛江市雷州市,年代为唐-元。包括余下古窑址、旧洋古窑址、吉斗古窑址。2015年12月10日,雷州窑址群被公布为第八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陈清端公家庙位于湛江雷州市雷城街道城内镇中东路,年代为清。2019年4月19日,陈清端公家庙被公布为第九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双溪口炮台旧址位于湛江雷州市南兴镇草洋村,年代为清。2019年4月19日,双溪口炮台旧址被公布为第九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诚斋公祠位于湛江雷州市调风镇禄切村,年代为清。2019年4月19日,诚斋公祠被公布为第九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灵冈庙位于湛江雷州市雷城街道下河社区,年代为清。2019年4月19日,灵冈庙被公布为第九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庐陵周公墓位于湛江市遂溪县岭北镇调丰村龙节岭。庐陵周公墓始建于元代初,系本地官员古墓葬。墓主周复,字希圣,原籍江西庐陵。南宋末年(1275年)来雷任知军,元初改称知路。宋没元兴,复公不甘为元效命,弃官遁迹遂溪,卜居调丰周宅园,生息繁衍,开基立族,为庐陵来雷周氏始祖。卒后葬英里社猫弄村后龙节岭。庐陵周公墓的墓表由青石构成,以宋官仪制石筑高舆华盖。形制独特,呈轿形,故又称石轿墓。墓体长225厘米,宽93厘米,高159厘米,共为七层。底层饰莲花瓣纹,第二层饰花草瑞兽纹,第四层左右两侧为四柱三格,格内刻有长方形、斜方形及金钱纹花窗饰,第六层饰卷草纹,第七层为轿顶形,顶端饰一圆形轿珠,以四瓣花衬托,出四……[详细] |
![]() | 双峰塔座落在吴阳镇塔脚村。明代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吴川县令周应鳌于江海河流处建此风水塔,谓之“笔塔凌霄”。又因特思山(俗叫尖山)、丽山远揖塔前,定名“双峰塔”。塔为平面八角形,七层,高23.15米,第一层直径9.8米。塔身为壁内折上式,各层设假平台。塔基为石板雕花装饰,高1米,塔边棱角处嵌有石雕托塔力士,形象古朴,姿态各异。至于建塔原因,据晚清举人吴宣崇撰写的《重修江阳书院碑记》记述,其中有:“江阳书院者,前明万历二十七年,泰和周公应鳌,谪宰吴川时建也,吴川山水泄于限门,周公用形家言,塔于此。复即其下建书院。所以振兴人文者,厥意甚盛……”由此可见,双峰塔与江阳书院均建于明代万历二十七年……[详细] |
![]() | 西厅渡位于湛江雷州市杨家镇店前村。……[详细] |
![]() | 雷祖公馆碑刻位于湛江市雷州市白沙镇麻扶村,年代为清-民国。2019年4月19日,雷祖公馆碑刻被公布为第九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徐闻潮州会馆位于徐闻县徐城镇民主路。始建年代不详,清光绪年间重修。坐西向东,三进四合院式布局。原有门楼已于1939年被日本飞机炸毁。现仅存中堂、后厅和右廊房。中堂面宽、进深各三间,穿斗式梁架,硬山顶。梁架间驼墩、瓜柱和圆盆形座斗,精雕细刻,具有明显的潮州建筑特点。1999年湛江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洪周氏节孝坊位于遂城东南30千米的建新库竹渡北岸。它是三间四柱牌楼式的石碑坊,宽6.7米,高4.85米。正匾题刻“洪周氏孝坊”,左匾刻文记述周氏节孝事迹,右匾载上联名报请立坊者姓名。背面刻字“玉壶冰清”、“清标彤管”、“瑶池雪白”。二层正中正反面均刻“奉旨恩荣”四个大字。牌坊四角飞檐各有鲤鱼石雕,中间顶点有一尊石雕葫芦,梁柱间有小石狮支托。这些雕刻成双对称,牌坊正面和背面共有8幅浮雕,刻有花草树木、鸟兽虫鱼,形象栩栩如生,工艺精湛,七夺天工。此坊于清道光三年(1823年)为潭畔村洪屏之妻周氏而建。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医灵堂位于雷州市白沙镇白沙村公路村北边。堂二进,中有拜亭,主殿硬山顶,面宽进深各三间,内祀炎帝神农氏。神农赏白草,俗称医灵大帝,庙创于宋。明万历26年知县秦懋义重建,后经道光,同治年间先后重修。1984年群众又集资重修。堂左侧设“扬功阁”,纪念南宋雷州知府何庾、戴之邵。何戴但导筑堤开沟,兴修水利,引西湖水灌溉白沙洋田,农感其德,立阁纪念,永垂后世。堂内保存明清碑刻13块,内容丰富。医灵堂的建筑面积大概有400多平方米,四合院式布局,共二进,面宽进深各三间,为典型的明清建筑风格,庙宇轩昂,庄严肃穆。庙门上方是“医灵堂”三个金黄大隶字,是中国当代大书法家沈定庵先生所题。门口的楹联有云“医理神明妙济……[详细] |
![]() | 邓邦鉴夫妇墓位于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城北乡文丰园行政村下井村北境岭,坐东北向西南,为交椅形墓,宽5米,深10.3米,占地面积为88平方米。青石砌筑。墓园前有石柱围栏、墓门两侧石狮一对,咸丰元年地界碑各一通,中有石祭台一个;墓园中部有石牌坊一座,上有匾,前面题刻“年高德邵”,后面题刻“百岁藏台”四字,两侧楹联为“北境大开世界,南阳壮起规模”。坟包前有墓志铭碑二通,保存完整,墓碑正文为“皇清颐化例授布政使司经历纯正邓大府君之墓”,墓主为邓邦鉴(清乾隆乙戌年-道光庚戌)享年九十二岁。其右侧5米处有邓公原配夫人墓一座,坐西北向东南,宽2.6米,深7.4米,占地20平方米。墓碑文阴刻“顺化邓正母和俭吴安人……[详细] |
![]() | 南天宫——调风地下交通联络站旧址位于雷州市调风镇调风圩老街东侧,东经110°14′44″,北纬20°45′50″。1943年,中共遂南区特派员沈斌派吴明远协助李再东组建交通站,首先在南天宫内组织培训舞狮“锣鼓班”开展革命活动,20多位进步青年参加锣鼓班学习。1946年10月,吴明运带动锣鼓班青年,发传单揭发国民党苛捐杂税等罪行。国民党在调风圩街头街尾设岗哨,检查来往怀疑的人员,防止共产党进入。锣鼓班人员活动繁忙而又紧张,积极完成各项任务。1947年2月,调风交通联络站在南天宫成立,站长李永贞。交通联络站主要任务是,宣传共产党的方针政策,掌握敌情,开展革命斗争活动。1947年3月,为了加强调风人……[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