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普照寺初建于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系青坡里(今析为联民、麻塘、枫木团、河口、竹舟江5个乡)黄皈依师募化创建。嘉庆二十二年(1817),青坡里劝首杨通鉴、李元芳约请绥宁人蓝绍裘、莫中立、杨通义总理其事,在周围诸县募捐,得银3000两,进行大规模改建,六年后方才工竣。后来又经多次修葺。普照寺共有5进,依山势梯级上升,依次为山门、灶王殿、关圣殿、正殿、南岳殿。寺之全部构件包括基础、柱子、横梁、檩子、窗户、门框、瓦片、匾额、对联等等都用青石打制。寺内碑刻和对联很多且保存完好。……[详细] |
![]() | 茶山袁氏宗祠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2011年被列为邵阳市文物保护单位。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座西北朝东南,中轴线上自东南向西北依次为牌坊、前厅、天井、正殿。两侧建厢房。牌坊砖石三重檐悬山顶,天井中铺青石通道,两旁植树,正殿木结构,穿斗式,封火山墙,小青瓦悬山顶,供奉袁氏祖先塑像三尊(现在有五尊)。该宗祠为周边袁氏总祠,每年清明云贵袁姓都来此祭祖,是一处重要的宗族活动场所。2011年11月公布为邵阳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茶山袁氏宗祠入选湖南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保护范围:以外墙墙……[详细] |
![]() | 雅居坑古建筑群位于太芝庙镇龙山村雅居坑,地处龙山南麓,海拔670米。房主系龙山锑金矿创始人陈氏家族。台基平面为不规则长方形,坐北朝南,由中间正房和左右楼房三个四合院组成一个院落群,总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现有住房近100间。始建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至光绪年间(1857—1908年)多次扩建。布局紧凑,结构严谨,工艺简洁大方。窗棂、门楣等木结构件镂雕花鸟人物,技艺清湛。研究清代晚期居民建筑与湖南锑金矿开采历史珍贵的实物史料。……[详细] |
![]() | 洪桥作为宝庆东大门,历史悠久,建制逾千年。洪桥有着丰富的文物、旅游资源。洪桥桥长56米,宽7米,高8米,6拱,桥上建有风雨长亭,亭中有七圣殿;大东路上的洪桥铺仍保留众多旧时遗迹,古色古香,韵味悠长;原新四军政治部主任袁国平故居距洪桥约1.5公里,原红二十九军军长谢嵩将军的故居距洪桥不足2.5公里,此外,洪桥周边数公里的邵水流域内,还出过江南提督杨金龙、教育家李宝圭等不少历史名人,人文资源十分丰富。……[详细] |
![]() | 2009年2月寨市古镇被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2011年1月寨市古建筑群成功申报湖南省第九批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8月寨市古镇被批准为湖南省特色旅游名镇,湖南省三星级乡村旅游区。寨市古镇恢复建设花繁果硕,旅游逐渐升温。自2009年以来,寨市古镇接待了中央、省、市、县各级领导的参观考察,接待了成批的中外游客和各方面的专家学者,寨市已成为红色游、民俗游、古镇游的热土。……[详细] |
![]() | 石江武安宫,位于洞口县石江镇城区中心,处平溪江南岸。武安宫又名忠烈祠,始建于明朝,清康熙三十四年、光绪十六年两次复修。1935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长征经过石江时,曾借宿武安宫,开展抗日反蒋、打恶济贫等革命活动。2000年到2004年,石江镇各界人士自发筹资近60万元,对武安宫的关圣殿、南岳殿进行了抢修,并原址重修了牌门、戏楼和左右厢房。2012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胡曾为唐朝诗人、爱国文臣,系长阳铺镇秋田村人,著有《咏史诗》150余首,为史上“以诗咏史”第一人。胡曾以关心民生疾苦,针砭-权臣而著称。其诗通俗明快,褒贬明确,晚唐、五代时流传盛广。胡曾的《答南诏牒》一纸退兵,在历史上被传为美谈。现胡曾墓位于长阳铺镇秋田村秋田小学内,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墓前“草檄平南万古功勋诏日月,吟诗咏史千秋翰墨壮山河”为其一生的最好评价。……[详细] |
![]() | 雪峰山会战旧址——梅口阻击战旧址位于绥宁县关峡苗族乡梅口村峡口两侧山坡,总长一公里左右,由关峡战壕遗址、学堂背山战壕遗址、大山坳战壕遗址组成,战壕呈环形,始建于1945年。2019年1月,绥宁县人民政府公布了雪峰山会战遗址——梅口阻击战遗址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2019年,雪峰山会战旧址--梅口阻击战旧址被批准为湖南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袁也烈故居位于黄桥镇大铺村袁家垅岩塘院子,是袁也烈将军童年和少年时期的住所。系袁也烈之父、晚清秀才袁崇璞于清光绪四年(1878年)修建的江南农家小型四合院,坐北朝南,平面沿中轴线依次为槽门、内坪、正屋,两侧分别为厢房、厨房、杂屋、猪舍等建筑。槽门、正屋为纯木结构,其余为土坯砖木结构。总占地面积545平方米,建筑面积242平方米。故居槽门上端悬挂着一块横式木质牌匾,匾上楷书阴刻袁崇璞亲笔手书“退步小舍”四个刚劲有力的金字。缘因袁家住房原在大铺大院子,系祖上遗产,兄弟分家时发生口角。他父亲为了家庭团……[详细] |
![]() | 李氏宗祠位于清江桥乡水口村,始建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竣工于民国二年(1913年)。该宗祠对研究江西李氏族人西迁湖南的路线和“江西填湖南”的人类迁徙史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宗祠结构简朴,创意灵活,对研究湘赣地区宗祠建筑风格的融合和演变史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2019年,水口李氏宗祠入选湖南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