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匡互生墓 时间为现代。位于湖南省邵东县两市镇,此为著名教育思想家匡互生的墓葬。 墓围圆形,直径8.2米,以石灰岩建造。墓冢直径1.86米,高约1米。入口处竖立石碑,高2.23米,宽1.95米,周谷城题写的“匡互生先生、唐镜缘女士之墓”的文字为阴刻。碑阴有《匡互生先生生平》,由叶圣陶先生撰文、启功书写。下端镌刻有《建墓记》。 匡互生(1891—1933),别名日休,邵东人,为中国近代著名教育思想家。匡互生于1915年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为拯救国家、民族之命远,与周予同等创立工学会等革命团体……[详细] |
![]() | 定远桥位于湖南省绥宁县关峡镇,是绥宁县知县范成龙捐献自己的俸禄银子于康熙二十三年修建。桥长一十二丈六尺,宽二丈六尺,高五丈六尺。桥下河水清澈见底,水流湍急水声轰鸣是一曲高亢优美的乐章……桥面用青石铺面,青石已被磨得油亮发光,仿佛看到当年繁忙的景象……桥顶屋架木瓜、懔条缘皮、青瓦翘檐、瓦头洁白……桥依山而建,山腰薄雾环绕山峰没入云端……桥为清绥宁县知县范成龙捐银倡导,廪生李若樑督建,成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现为湖南省保护文物。长一十二丈六尺,宽二丈六尺,高五丈六尺。单孔,半圆拱,青石桥身,……[详细] |
![]() | 法相岩时代为宋至清。位于湖南省武冈市城东2公里处,因石刻丰富久负盛名。法相岩又名宝方山,为大型石灰岩溶洞。清《一统志》载:“宝方山在州东南五里,一名宝胜山,又名法相岩”。据佛经《大乘义章》:“一切世谛,有为有无,皆称法相。”法相岩的名称即由此而来。洞内有栖真、上屏、太保、朝阳、迎阳、芙蓉、隐山、花乳等8个分洞,各洞皆镌有洞名。原8洞相连,今花乳洞已堵,七洞仍相通。洞中钟乳石林立,千姿百态。洞中有宋至清名士题刻70余方,草、楷、隶、篆、行风格各异。其中以宋开禧三年(1207)吴中所书《金刚般若经》……[详细] |
![]() | 双峰禅院。双峰山位于武冈市头堂乡,距城区8公里,因其山形酷似“双凤朝阳”而得名,双峰禅院洪觉寺处其环抱之中。洪觉寺始建于宋末,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云南渠山妙随禅师来武冈,选择双峰山“蓐草而坐,乞钵面席”,以募化所得重建双峰寺。据记载,康熙二年 (公元1 663年)知州吴从谦相助,扩建大雄宝殿、方丈室、诵经楼、钟楼、藏经阁等建筑,占地面积达300亩,僧众达200余人,终日香火如同诵经之声,袅绕不绝,与胜力寺并称佛教两大丛林。现禅院尚存一门两殿,门前楹联:“洪千古名山佛宇清净,觉十方众智哉……[详细] |
![]() | 魏午庄故居 时代为清。位于湖南省隆回县司门前镇石山湾村。此为重要的清代江南民居建筑群。 故居坐西朝东,南连五柱山,西倚樟树坳和猫头寨,北抵狮子山,东临金水河,为砖木结构的四合院。整个院落前后四重,左右楼阁,飞檐翘角,十分可观。房屋窗花构图精美,工艺精湛。院前有砖砌围墙及槽门,院内屋宇多达100余间,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主体部分保存尚好,不失为典型的江南传统民居建筑。 魏午庄(1837—1915),号光焘。曾历任陕甘、云贵、两江总督,南洋大臣、总理各国事务大臣。与李鸿章等同为19世纪8……[详细] |
![]() | 木瓜桥又叫红军桥。位于武冈城西南15公里邓元泰镇木瓜村东,跨资水,东西走向,是连接木瓜村与沙洲坪的交通要道。桥始建年代不详,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增建桥亭,同治八年(1869年)重建。全长44米,面宽4.7米。四墩五拱,墩上叠木,拱间架木,逐层往上出跳,木以上石板加重压固,构成12排木架长廊。桥廊两端砌青砖牌楼,门额泥塑楷书“木瓜桥”三字。门联楷书“木叶落亭前,际资水秋深,夜雨横飞圃树;瓜田连岸畔,看平原草绿,朝烟遥接板云。”-声隆隆的1930年12月,李明瑞、张云逸和邓小平率领的中国工农红……[详细] |
![]() | 谭人凤故居时代为清末。位于湖南省隆回县鸭田镇南湾村。此为近代著名民主革命家谭人凤的纪念建筑。故居建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纯木结构建筑,建筑面积2900平方米,共四正两横。正房均为并列的5开间平房,单檐双坡小青瓦盖顶,中间隔以小巷,作为直通后院的出入口。厢房位于前排正房的两侧,系重檐歇山顶盖小青瓦。正房挑檐枋上雕刻龙头等兽面纹饰,厢房飞檐翘角,保留了传统的江南民居建筑风格。谭人凤(1860—1920),近代民主革命者,号石屏,湖南新化人。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在日本加入同盟会,返国后参加……[详细] |
![]() | 湖南省邵阳凌云塔位于武冈市城北东1.5公里迎春亭附近,濒临赧水西岸,俗称东塔。建于清道光九年(公元1830年)。塔高36.2米,七级,内有阴阳两径直达塔顶。因塔壮丽挺拔,“绝似青云一枝笔”,故称凌云塔。原塔西200米处还有名闻遐迩,建于宋元丰元年(公元1078年)的泗洲塔(又名花塔或斜塔)。塔3.5公里处另有南塔。三塔远近相映,雄伟壮观,使古城更增姿色。可惜东塔、南塔均于1970年毁坏。武冈原有两座突兀峥嵘的古塔,一座呈黛色,端然矗立于资水之畔,那是东塔;一座呈素色,微微斜立在云台岭上,这就是花……[详细] |
![]() | 上堡村是一个侗族村寨,地处雪峰山余脉和五岭山系交汇处,是黄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域。上堡村的美,还在于它深厚的历史文化。上堡村历史悠久,自宋代以来,侗族人杨姓一支从外地迁徙至黄桑一带深山中。明朝正统年间(1436-1449),形成人口较多的侗族大寨。明朝天顺年间(1457-1464),麻城人李天保自称唐太宗后裔,组织湘、桂、黔等地的苗、瑶、侗少数民族数万人起义,并在上堡修建金銮殿,自封“武烈王”。之后,李天保以上堡为中心,仿照汉族朝廷,建立中央王权。这一事件震惊明廷朝野,派兵进剿,起义以失败……[详细] |
![]() | 崇木凼古树林,座落在隆回县虎形山瑶族乡瑶族群居地的崇木凼村。现存面积3.8公顷,有百年古树325株,其中树龄在300年以上的28株,最古老的树距今已达1000多年。林中古树属常绿、落叶、高矮杂生,以水青冈和白栎为最多,四季景象更迭,并有清光绪九年禁林碑及“同蔸生异树,树腹中长竹”的古树奇观。既为瑶乡独特的自然景观,又凝结了花瑶民族对古树崇拜的宗教观念和风俗习惯的特殊社会属性,同时记录了花瑶人大炼钢铁时期“砍树宁肯砍人”的护树运动和解开瑶汉通婚桎梏始末等人文情结,也是花瑶青年对歌相亲的场所。为文化……[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