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南省 > 郴州市旅游

郴州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庙下村古建筑群位于桂阳县洋市镇,该村因古建筑群规模庞大(270多栋),且古色古香、雕龙画凤、错落有致,于2011年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庙下村因村后一座古庙而得名,开村始祖为雷玺公。据说雷玺公原住毛家里(距庙下村约1公里),当时庙下村还是一片草木繁茂的深山老林。雷玺公生九子,他的儿子经常到庙下村这片山林里放牛。有一年,牛群之中有两头牛(一公一母)进山后失踪。几年之后,那两头牛竟带了一群小牛从冬茅丛中走出,回到原来的牛群队伍。雷玺公至此认定这片山林是一方吉祥宝地,于是带着儿孙从毛家里迁居庙下建房立村。庙下村建筑精美,人文厚重,风光如画。该村位于永兴、桂阳、苏仙三县交界处,村南北……[详细]
  万华岩地处市西南17公里,柏油公路直达景区。它是一个正在发育的地下河溶洞,规模宏大,当年曾是太平天国大军活动的地区之一。万华岩全长约9公里,主洞长2200米,洞外有泉、洞内有天、洞中有洞,洞里的溶岩石像千姿百态,具有古、奇、绝、幽等特点。洞中还有一条暗河,游客可以从洞口乘舟逆流而上。1988年有一支美国溶洞考察队来这里时,称该洞中的“水下晶锥”景观是全世界第二次发现的天然奇宝。洞穴系统主、支洞已探明长度超过9千米,是一个流域面积为28.5平方千米的地下河洞穴系统。万华岩为洞穴系统主洞,长2550米,在平面上旱洞和地下河基本重合,已开发的游览段长2200米,地下河部分已开辟为洞内漂流段,漂流长度……[详细]
  汝城县濂溪书院始建于宋宁宗嘉定十三年(1220年),距今已有785年历史,为纪念北宋理学鼻祖周敦颐而建的,系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公元1041-1044年,周敦颐(世称濂溪先生)任桂阳(今汝城)县令。期间勤民耕读,风节慈爱,吏治彰彰,并在此写下《爱莲说》、《拙赋》等千古名篇。千百年来,汝城吏率其教,民怀其德,兴建书院永作纪念。从1220年县令周思诚建濂溪祠起,虽屚经盗火和沧桑变迁,但九异其址,薪火相传,一直保存至今。濂溪书院为仿宋建筑,四合院砖木回廊结构,建筑面积1618平方米。自创办以来,书院人文蔚起,声名远播,濂溪遗韵历久弥光,历代名师在此传道授业,一大批经天纬地之才脱颖而出。明代两广总督、太……[详细]
  黄克诚故居位于郴州市永兴县三塘乡下青村。黄克诚,又名黄时瑄,1902年诞生在此,一直居住到外出求学。1922年,黄克诚考入衡阳省立第三师范。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入广州政治讲习班学习,结业后被派在唐生智部任营、团政治指导员,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10月,国共合作破裂后,黄克诚离开部队,返回湖南,受省委派遣回家乡从事秘密活动。1928年初,在湘南起义中,他参与领导永兴板梁暴-动,缴获宜章挨户团武器,建立永兴工农革命军第1师。2月,永兴县苏维埃政府成立,黄克诚任县赤色警卫团党代表兼参谋长。4月上旬,在敌军压境的紧急关头,他当机立断,率领永兴农军上井冈山,被编入中国工农革命军第4军12师……[详细]
  桂东文峰塔坐落于风景秀丽、景色宜人、空气清新的三台山上。有一首桂东古诗这样吟唱:“恍疑天上送青来,晓映东南瑞霭开,万壑群趋分五岭,一峰横出列三台”。古诗中的“三台”就是指三台山。一峰耸立,横出东、中、西三座顶台,故名三台山。三座台,既凸出又衔接相连,延绵伸展。东台,耸立着古老的文峰塔。中台,安放了现代词学家胡云翼的石雕像,那里,曾是桂东濂溪书院、县立中学的所在地。西台,抗战时,桂东人为修建美国援华“飞虎队”的“导机坪”,把它挖成了一个斜坡地。西台消失了,成为了抗战遗址。三台只剩下两台,看上去,三台山似乎名不副实,好在东台文峰塔下,新时期又开发了一台,并兴建了英雄烈士纪念碑、烈士陵园。塔,是一种……[详细]
  千家坪遗址位于桂阳县银河乡三都村,湘江上游支流舂陵江左岸一级阶地上,海拔129米。经初步勘探,遗址南北长约300米,东西宽约60米,面积近2万平方米。遗址南、北两端文化堆积较厚;中间地势低洼,文化层较薄。由于村民修建鱼塘,遗址已遭严重破坏。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11年11~12月对该遗址进行了抢救性的考古发掘。本次发掘集中于遗址北端,主要围绕村民修鱼塘挖出的取土沟布方,共布5×5米探方23个,发现房址8处,灰坑43个,墓葬51座。从发掘的情况看,遗址文化堆积厚约0.6米至1.5米不等,其中以新石器时代和商代的文化遗存最为丰富。新石器时代遗存是千家坪遗址的主体。遗迹主要以坑……[详细]
  侯材骥故居位于县城东南方30公里处,依山傍水而建,属典型的湘南大户人家建筑,雕梁画栋,木格花窗,“叠梁式”构架体系,结构复杂而华美。整栋占地面积18000余平方米。一进三厅,分前厅、中厅、后厅,每厅有屏障天井相隔,左右设侧门相连,两厢房与整栋三厅呈“十”字形布局,厢房前均设有一眼两亩左右的鱼塘,朝向为座北朝南,正厅朝向高山亮。屋前有良田千余亩,攸洋河横贯其中,视野开阔。侯材骥故居所在村,叫万田村,该村山青水奇,土地肥沃。既有夏天如冰的泉水井,又有恒温42°以上热水塘。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宜居最理想的地方,对此,该村原有众多富丽的古村落古建筑,就是最好的历史佐证。攸洋桥,是安仁境内最古老的桥梁之一,……[详细]
  邓华故居位于郴州市北湖区鲁塘镇陂副村。邓华,1910年4月28日生于郴县永宁乡(今北湖区鲁塘镇)陂副村一个书香门第。192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1月参加湘南起义,在工农革命军第7师政治部任组织干事。4月随朱德、陈毅到井冈山,任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连党代表,曾出席古田会议。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战斗和二万五千里长征。到陕北后,参加了直罗镇、东征、西征和山城堡战役。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115师685团政治处主任,参加平型关战役之后历任115师独立团政治委员、晋察冀军区第5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东北保安副司令兼沈阳卫戍司令、辽西军区司令员、第44军军长等职。平津战役中,曾根据前……[详细]
  聚龙居时代为清。位于湖南省桂东县贝溪乡,此为省内保存较好的集两湖两广建筑精粹的特色民居。 聚龙居,因山脉走向似群龙聚首,故名。俗名戏台背,为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广东、海康县清道分司巡检官郭同朝所建,占地18亩,建筑面积2553平方米,坐西南朝东北,为硬山式砖木结构。有3进9厅18井,前后两院,东西外大门。大小居室99间半。入东大门,见墙联:“贝山气灵钟鸿开甲第,溪水源流远蔚启人文”,把贝溪的山水人物概括于此。门楣上为“红光萃”。门柱有联“红映兰阶生瑞草,光凝桂柱长灵台”。正厅大门前檐挑梁木雕双龙抢珠(已毁),门额上为镀金楷书“聚龙居”。双页大门,门上绘门神,中厅前为天井,檐柱左右……[详细]
  欧阳氏宗祠时间为清代。位于湖南省桂阳县泗洲乡下阳村,宗祠的建筑及石、木雕刻具有很高文化艺术价值。清顺治十年(1653)兴建,于康熙五年(1676)竣工。之后乾隆、嘉庆、道光、光绪年间曾多次维修。宗祠为砖木结构四合院建筑,长方形,面阔14.8米,总进深32.7米,建筑面积483.96平方米。地面铺设长形条石。一进为围以砖墙的庭院,南北有条石砌筑的拱门。庭院正面三道大门,中门为坐狮柱础,门首原有“进士”等匾额。二进为戏楼,面阔3间,进深2间。台座四面为六层条石叠砌,高2.1米,台上铺木板。台座两角竖石龙,形状各异。台前基石中雕二狮争绣球,右为大象,左有麒麟。台两侧围石上刻有花卉虫鸟。台上4柱,前两……[详细]
  桂东沙田万寿宫——毛泽东等革命活动地位于郴州市桂东县沙田镇万寿宫居委会。1928年3月底,毛泽东应湘南特委要求,率领工农革命军第1师第1团前来湖南策应湘南起义,于3月30日到达桂东沙田墟。师部、团部均设在万寿宫。毛泽东寓此上殿右厢房,在此处中殿厅主持召开了工农革命军第1团负责人会议、工农兵代表会议等重要会议,研究、部署在沙田一带开展土地革命斗争,将桂东赤卫队改编命名为“湘赣边区游击队”。毛泽东在沙田期间,在沙田戏台召开了群众大会,多次登台演说,宣讲革命道理,号召劳苦大众起来打土豪、分田地。同年8月,红4军28团、29团攻打郴州受挫后,朱德、陈毅率红4军主力转移至沙田一带,开展革命活动。陈毅寓于……[详细]
  三绝碑时代为北宋。位于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岭下白鹿洞石壁上,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摩崖历来有“三绝碑”之誉。摩崖宽50厘米,高30厘米。词为秦观作,米芾书,11行,每行8字,行书。下截为南宋咸淳二年(1266)郴州守邹恭跋,13行,每行10字,正书,说明刻此词的始末。现建有护碑亭,石刻字迹清晰。邹恭跋文摘录如下:“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知何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残阳树。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本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秦少游词,东坡居士爱之,云:“少游已矣,虽万人何赎?”芾书。淮海词,东坡语,元章书,素号三绝碑。骚人词客得之宝惜,余来守是邦,首访旧刻,把玩不置,於……[详细]
  义海寺坐落于安仁县关王镇赵源村大湖山上,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文化丛林寺院,由著名的奇峰和尚兴建。现寺中主持为释明缘法师。据史书和碑文记载,康熙辛卯年,祖源和尚重修过斋堂;在清朝乾隆年间,曾有禅房百余间,不包括挂单的游僧在内,常住僧尼就达50余众,由此可见其规模之盛大,历史之悠久。义海寺位于罗霄山余脉大湖仙北麓山腰,是安仁县境内最富神话色彩、拥有最长佛教历史、安歇最多得道高僧的佛教圣地。大湖仙位于安仁县关王镇与永兴县龙形市交界处,其主峰海拔1280米,义海寺所在地海拔710米。佛教界盛传,方圆五百里所有佛教寺庙皆源于此。至今保存有义海寺的四大得道高僧超越大和尚、妙杭老和尚、恒嵩老和尚、自皈老和尚等……[详细]
  陈士杰故居是湘昆发祥地,是桂阳唯一以二品规制设计建造的官厅。它又是同治中兴名臣留下墨宝最多、造访最多的地方,是陈士杰广武军的创始之地,同时也是太平军焚烧最为惨烈的地方。陈士杰(1825年-1893年),字隽丞,号俊臣。湖南桂阳县泗州寨(清湖南桂阳州)人。是曾国藩的重要军事幕僚,他有义救鲍超、王鑫等名将,花园堡挫败石达开,献计攻取九江等功绩,深得曾国蕃常识,历任江苏按察使、山西布政使、浙江巡抚和山东巡抚等职。陈士杰故居位于泗洲街三里官街中左侧,至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咸丰三年(1851年)陈士杰的父亲陈维之去逝,其归乡服丧。次年(1852年)三月初八,清文宗下诏诰封其父为文林郎户部七品京官,其……[详细]
  石佛寺石窟造像 时代为元。位于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桥口镇瓦窑坪村,此为我省惟一元代佛教摩岩造像。 石窟造像凿于元至正元年(1341),相传在东江上放排的“青山客”,为祈求菩萨保平安,在此建石佛寺。 造像坐北朝南,背倚神仙岩悬壁,面临东、郴两江交汇处。有两窟,I窟高3.3米,宽4.3米,深0.9米,顶部半弧形,窟下排列7小龛,各高0.4米,宽0.3米,深0.2米,佛像已无。另一窟有佛雕九躯,正中为释迦牟尼坐像,高2米,身围3米,面相端庄肃穆,服饰齐整,正襟危坐,背有大幅莲花火焰放佛光。两侧为弟子阿难、迦叶立像。高1.5米,身围1.2米,迦叶头部有园形佛光。再外为文殊、普贤之像,高2米,身围1……[详细]
  “红四军革命旧址群”包括红四军军部、红军兵工厂、朱德旧居、红军医院、苏维埃政府、刘雄故居、刘彬故居等。还有一条红军路、一座红军桥、一个红军亭。这里是名符其实的红色旅游第一村。红四军部旧址与朱德旧居大家随我来。看,这是红四军军部。1928年,朱德与陈毅率领红四军进驻普乐东水,将红四军军部旧址设在这里——东水老屋。这座房子是当时东水的一栋比较宽敞的大屋。红六军军部设在此地,可退可守。在这里可以看出来,屋后靠着一座小山,并且有路通东洛往东边山,也有路可以从红洞进入齐云山。左方路通南口山至沙田仅五公里左右。右方沿河而上油箩口至龙溪约十公里。这座房子原为清代刘氏家居。一式两厅的干打垒房子。上盖当地做的小……[详细]
  大岸盈古民居,始建于清光绪二年(1876),位于资兴市州门司镇鸭公垅村,系砖土木结构的湘南民居,主体建筑占地面积1490平方米,是一处保存完好的清代建筑,具有典型传统的湘南民居风格。130多年来,大岸盈古民居墙垛不斜不倚,36间正房完整无缺,上中下三厅贯通一体,布局严谨,装饰简洁;九个天井的设置,使采光通风良好。镂刻烫金的神龛匾联,门板上浮雕的山水人物情景图案,龙、凤、麒麟、蝙蝠等吉祥物雕塑,安排合理,摆放有致。直径六尺的阴阳八卦图腾,木刻嵌镶在上、中两厅连接处的轿顶构架的底部,从地面上看,就是轿顶架构底部的吊顶装饰,庄重大气。据史料考证,大岸盈兴建时,分三年作三期工程才竣工。在办圆工酒的先天……[详细]
  叶氏家庙(敦本堂):始建于明弘治至嘉靖年间(1488—1528),由朝门及家庙组成,均为砖木结构。朝门座西南朝东北,建筑面积70平方方米;家庙座南朝北,建筑面积378平方米,面阔三间,进深三进,两天井。家庙的朝门与家庙主体分开,建筑风格别具一格。朝门青砖青瓦青石地板,门前黑漆廊柱上 书“世系由来根叶尹,家声自昔著崖州”,点明始祖来自河南叶县,本系源于崖州都督。打开中门,两侧有两副红底黑字的对联,分别是“七叶重光辉翰苑,三枝毓秀耀庐阳”和“政声传东鲁,世泽著南阳”。进朝门,过一小坪,才是家庙门楼。门楼比起朝门来,显得特别精致,鸿门梁三层镂雕双龙戏珠,云水纹环绕,层层相扣,形象逼真。梁枋上悬挂“叶……[详细]
  湘粤赣红军游击队桂东活动旧址——西边山桃寮村这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这里有离天三尺三的八面山。有古树参天,密林簇拥的原始次森林。现在,我们在这个美丽的地方。看到了附近那一排排高大的核桃树吗?正是有了这一片的野生核桃林。所以当地人把这个小村庄叫“桃寮”。桃寮村是有名的红军村。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湘赣边区游击队、湘南游击队在这八面山的桃寮村一带进行艰苦卓越的革命活动。西边山中心苏维埃政府革命旧址大家随我来。现在我们站在的这个地方,地名叫长排脑。是西边山中心苏维埃政府革命旧址。桂东分东西两边山。诸广山脉的群山桂东人叫东边山。而八面山脉一带地区叫西边山。东边山与西边山在桂东基本是这样划分的,1935年……[详细]
  李氏宗祠:始建于明永乐甲辰年(1424),由两个朝门及宗祠组成,砖木结构。宗祠座西朝东,占地面积364平方米,面阔三间,纵深三进,由门楼、前厅、中厅、后厅、厨房组成。门楼单檐歇山式,鸿门粱镂雕双龙戏珠,顶棚彩绘历史故事,露台青石铺就。大门及两边的侧门门板上均彩绘门神,形象威猛。大门前立一对石鼓,石鼓顶部各卧一石狮。大门上方悬“钦赠铁券”匾,门楣上方书“李氏宗祠”。前厅、中厅、后厅之间用两个天井隔开,便于采光排水。中厅两边山墙上各有四幅祖传彩绘画及一幅对联。左联为“金堂玉马风云际会,苍松翠柏雨露长新”;右联为“爱日依庭祥云在户,潘圮为质松柏居心”。后厅设神龛,上悬“奉天敕命”匾。祠内现还保存一块……[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