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施南宣抚司旧址位于宣恩县椒园镇水田坝村。又名水田坝土司皇城。施南宣抚司,元代初设,名施南通宣慰司,明洪武四年(1371)因之,永乐二年(1404)改置长官司,属大田军民千户所,永乐四年(1406)设治所。坐南朝北,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现皇城已毁,仅存皇宫,为清代中叶重建。四合院式两进院落布局,有前厅、中堂、正堂及左右厢房,通面阔五间17.5米,通进深26.6米。单檐硬山灰瓦顶,主体建筑为穿斗式构架,四周砖墙围砌。前厅前2.6米处为双柱单间牌坊式石门。存石碑1通,楷书“施州卫世袭宣抚使司”9字。院内存马、鹿、象、鹤、麒麟等动物石雕多座。(第三批)……[详细] |
![]() | 三潮水位于贵阳市修文县城西北1.5公里观音山南麓的山脚下,修文至六广公路旁。前方与狮子岩相峙,西面与潮水寺相邻。三潮水,原名潮泉,实际上是间歇泉。泉水从洞穴中涌出,顺势流自石龙嘴中喷涌而出,积于水池内,水池呈扇形。池深1.3米,池中有一石龟,传说过去每次潮水时,淹至龟背,水就退去。泉水一日内三涨三缩,因此命名为三潮水。但在丰水雨季时每天潮四、五次水也是有的。池的南方倚山建亭,名为潇洒亭,又叫观潮亭。为四角攒尖顶木构建筑。原亭前檐,悬挂明总兵王国祯题的“时而出之”金字横匾。亭柱楹联,前联为“为盈为虚即水可鉴,或潜或跃与时偕行。”中为“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长。”后联为“连演……[详细] |
![]() | 鹤峰县苏维埃政府旧址位于鹤峰县容美镇后坝村。1929年1月,贺龙率红四军解放鹤峰,建立鹤峰县第一个苏维埃政府,主席吴天锡,机关设此。旧址面阔18米,进深26米,分前后两进,中间为天井,悬山顶,砖木结构。(第二批)……[详细] |
![]() | 头坝堰崖墓群位于建始县长梁乡桂花村东南,宋代墓群。共十七个洞穴,开凿于盛竹河北岸崖壁上,距河面高约12米。洞口分方穴式和横穴式两种。方穴式边长约2米,横穴式一般宽3米,高2米。(第三批)……[详细] |
![]() | 秋风亭位于巴东县信陵镇中街。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明正德年间迁现址,清康熙初年、嘉庆二十一年(1816)、同治五年(1866)、光绪二十四年(1898)重修维修。占地面积234平方米,四角方亭,方形石砌台基,重檐歇山灰瓦顶,砖木结构。高10余米。四壁设格扇。为纪念曾任巴东知县的北宋宰相寇准而建。(第三批)……[详细] |
![]() | 庆阳凉亭街庆阳凉亭街位于宣恩县椒园镇庆阳坝村,建于清朝乾隆年间,长561米,宽21米,总面积11781平方米,属木质结构凉亭式古街道,是清朝、民国时期湘、颚、川、黔四省边贸中心集市。凉亭街依山顺水而建,现保存完整结构房屋65栋,为穿斗式结构(五柱四骑或八柱七骑),屋层2—3层不等,形成“三街十二巷”,临街为“燕子楼”,背水为“吊脚楼”和侗族“凉亭”构架于一体,是恩施少数民族建筑智慧的结晶,也是理想的旅游胜地。……[详细] |
![]() | 天子岩手印画位于巴东县官渡口镇小溪河村,时代为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由400枚大小不一的横列的红色手掌印和数道红色竖画线条构成。手掌印和现代人手掌大小相近,应为古人用手直接涂红色矿物质颜料再按印在岩壁上形成;红色竖画线条是三道线为一组,似乎是用三个手指沾染涂料再顺岩壁自上而下涂画而成。这种类型的岩画,在巴东县乃至我省,尚属首次发现,具有重要的价值。保护范围:岩画所在崖壁长100米、高10米范围内的山岩本体。建设控制地带:岩画所在崖壁前20米至坡坎处,纵长300米至山崖边缘处范围内。……[详细] |
![]() | 沙道湾覃氏家族墓群(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保护范围:墓群及周围一定范围。以墓群轮廓为基准,东至向德胜民居西侧外墙,北至坡脚,西向外延伸3米,南至向德胜民居附属圈舍。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为基准,向东延伸至向德胜民居东侧外墙,向北延伸至碎石路北侧,向西延伸至边坡坡脚,向南延伸至水泥路北侧。……[详细] |
![]() | 巴建鹤边防司令部旧址位于建始县官店镇干溪坪村7组,小地名曾家台。1929年冬,贺龙领导的湘鄂西特委在此设立巴东、建始、鹤峰三县边防司令部,组织开展游击战,建立苏维埃政权。司令部内设被服厂、医院、营房、练兵场。解放后,房屋为当地村民使用。司令部旧址保存相对完整,是中国工农红军创建革命根据地的重要史迹,是宝贵的红色文化遗产。2011年,县人民政府核定公布为第四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12月,被公布为湖北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1)巴建鹤边防司令部办公用房旧址、司令员住所旧址、营盘岭红军哨所遗址片区。分别以旧址房屋及遗址本体为基准,东、南、西、北各向外延伸30米。(2)游击队长陈……[详细] |
![]() | 恩施县苏维埃政府旧址,位于恩施市新塘乡双河社区,是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在恩施市境内建立的第一个县级政权,有着悠久的革命历史,红色文化底蕴深厚。1930年至1933年,贺龙率红军在这一带与国民党军队及民团鏖战,打土豪分田地,建立苏维埃政权,如火如荼地开展土地革命斗争。保护范围:恩施县苏维埃政府旧址本体及周围一定范围。以恩施县苏维埃政府旧址外墙为基准,东向外延伸21米;以县苏维埃妇女协会旧址外墙为基准,西向外延伸4米;以县苏维埃--局旧址外墙为基准,南向外延伸11米;以游击大队及红军战士住处外墙为基准,北向外延伸6米。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为基准,东、南各向外延伸20米,西向外延伸10米,北向……[详细] |
![]() | 明珠山凌云塔(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凌云塔,又名连珠塔、宝塔。建在明珠山山顶,位于宣恩县城南三公里。保护范围:明珠山凌云塔及周围一定范围。以塔体台基为基准,东、西各向外延伸18米,南向外延伸7米,北向外延伸6米。建设控制地带:与保护范围重合。……[详细] |
![]() | 2008年利川三塔(利川南坪凌云塔、培风塔、宜影塔)公布为湖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的培风塔、宜影塔位于利川团堡镇境内.南坪凌云塔在湖北省利川市南坪乡集镇上,巍巍然屹立着一座八抬上顶,占地25平方米、高约20米的石拱之塔,即为“凌云塔”。该塔始建于道光七年,如膏书院建成后而落成。塔身斑驳,便仍俱一股浩然之风,锲而不舍之势。拔地文星映少徽,旁天剑气连齐微,正是其塔其人之证。1787年(乾隆丁末岁),当时南坪汛巡检王霖,毅然把创办南坪义学作为己任,经过不懈努力,1792年(壬子)春建成学舍,延师启馆。当时人们感激王公恩德,取名为“如膏书院”。1800年(庚申)秋重建竣工,王霖四处劝捐,凑钱置产作为……[详细] |
![]() | 黑龙河石拱桥。(1)倒影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高罗镇清水塘村四、五组)。保护范围:自桥体向四周延伸,东面至石子路外坎5米,南面至河流下游10米,西面至石子路外坎5米,北面至河流上游10米。(2)双月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高罗镇清水塘村九组)。保护范围:自桥体向四周延伸,东面至石子路外坎5米,南面至河流下游10米,西面至公路外坎5米,北面至河流上游10米。(3)双步凉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高罗镇清水塘村二组)。保护范围:自桥体向四周延伸,东面至水田5米,南面至河流下游5米,西面至公路外坎5米,北面至河流上游第一根电杆5米。(4)公母渠渡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高罗镇……[详细] |
![]() | 禹王宫古戏楼(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晓关侗族乡黄河村十三组)。保护范围:以戏台为中心向外延伸,东面至封火墙8米,南面至岩院坝15米,西面至封火墙8米,北面至山门石墙1米。建设控制地带:自保护范围向外延伸,南面至晓关侗族乡文化体育服务中心6米,北面至公路外坎1米,东、北面与保护范围重合。……[详细] |
![]() | 大寨坪遗址(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丰县清坪镇马家坪村)。保护范围:东沿大寨门向外延伸268米,南沿轿子岩向外延伸156.6米,西沿小寨门向外延伸150米,北沿斧头堡向外延伸228米。建设控制地带:东从保护范围马家坪向外延伸1588米,南从保护范围村委会向外延伸1170.4米,西从保护范围庙丫口向外延伸676米,北从保护范围梨树丫向外延伸519米,西南从保护范围村委会向外延伸2409米。……[详细] |
![]() | 万里茶道鹤峰段。(1)连三坡古茶道(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鹤峰县五里乡南村村四组)。保护范围:茶道周围50米范围内。建设控制地带:自保护范围向周围山地延伸80米。(2)红茅尖摩崖石刻(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鹤峰县燕子镇桃山村六组)。保护范围:北面以石壁为界,东、南、西面各向外延伸30米。建设控制地带:自保护范围向外延伸50米。……[详细] |
![]() | 巴东红旗渠(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清太坪镇桥河村)。巴东绝壁天河位于巴东县清太坪镇至宜昌市长阳县之间,地处海拔千米的悬崖峭壁之上。这条犹如挂在绝壁上的“天河”,被人们称为鄂西深山中的“红旗渠”。该渠于1967年开始修建,自水流坪,途经水布垭、清太坪的10多个村庄,止于长阳县的龙王冲,全长约28公里,耗时11年于1978年建成。1966年,当地政府组织勘测后,决定在崇山峻岭中开凿一条人工灌渠。渠道设计成两米宽两米深,每千米下降一尺,绕山自流。时任清太坪区太平乡党委书记饶大喜被任命为工程总指挥。1967年11月,纱帽山响起巨大的炮声,灌渠开工。没有钢筋水泥,便以石灰细砂搅拌成浆,填充粘接石缝。……[详细] |
![]() | 老虎洞电站位于来凤县翔凤镇老虎洞村,总占地面积(含水渠)21000平方米。老虎洞电站为引水式电站,坝型为浆砌石重力坝,电站由拦河坝、引水渠、前池、压力管道、发电机房、配电设施等组成。1956年1月动工,1958年3月竣工发电,装机容量2×80千瓦;1964年改造增容至2×100千瓦;1979年并入县电网,1991年接入110千伏红山变电站。是来凤县及全州第一个水电站,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湖北省第一批兴建的五个小水电站之一。电站落成时,轰动鄂湘川边区各县。1957年5月24日,省长张体学、副省长李明灏亲临电站视察,给予高度赞扬。老虎洞电站是较重要的二十世纪工业遗产。保护范围:东以发电机房为界……[详细] |
![]() | 张官铺侗寨位于宣恩县晓关乡张官铺村。建于清雍正十三年(1735)。包括居住建筑和陈氏家族墓地,占地面积约二十亩。居住建筑坐西北朝东南,为中轴对称布局,二进三天井院落。穿斗式构架,单檐悬山灰瓦顶。陈氏家族墓地现存古墓二十余座,以侗寨为中心散布排列,墓碑雕刻精美。张官铺侗寨建筑由于“其构造的经典性”,被誉为“鄂西干栏建筑中的魁首”。(第五批)……[详细] |
![]() | 恩施抗战遗址位于恩施市,由窑湾医院旧址、民享社东门招待所旧址、宝莲洞题刻、抗日伤亡将士公墓题刻四处组成。窑湾医院旧址位于恩施市舞阳坝街恩施州卫校内,两层,砖石结构,欧式风格,1941年1月,中共鄂西特委书记何边伟在窑湾医院取药时,被特务跟踪被捕入狱。民享社东门招待所旧址位于恩施市中山路32号,本为饶氏老屋,是曾任新疆巡抚的饶应祺的故居,原为多进天井庭院建筑,现仅存门墙和五间二层建筑,占地近300平方米,门墙具有西式风格;抗战时期被湖北省政府征用,主要负责平价物品供应。宝莲洞题刻位于恩施市舞阳坝街洗爵溪村,宝莲洞原名出水洞,洞内有著名民主爱国人士沈肇年题刻的“宝莲洞”,款识“庚辰秋沈肇年题”。抗……[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