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北省 > 黄冈市旅游

黄冈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红安县七里坪镇盐店河村秦氏祠·1937·省文物保护单位]1937年10月,红二十八军在此举办两期抗日游击干部训练班,培训红军和地方干部300余人。同年底,0湖北省委举办的青年训练班迁此,至1938年3月结束,青年训练班共举办三期,培训学员400余人。旧址三进五开间,四合院式,占地面积678.6平方米,硬山布瓦顶,砖木结构。……[详细]
  抗日干部训练班旧址位于红安县七里坪镇盐店河村。1937年10月,红二十八军在此举办两期抗日游击干部训练班,培训红军和地方干部300余人。同年底,中共湖北省委举办的青年训练班迁此,至1938年3月结束,青年训练班共举办三期,培训学员400余人。旧址三进五开间,四合院式,占地面积678.6平方米,硬山布瓦顶,砖木结构。(第三批)……[详细]
  位于蕲春县达城乡达城村张家老屋西100米。始建年代不详,清康熙、嘉庆十六年(1811)两次重修。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三进四合院式布局,有庙门、前殿、中殿、正殿及偏殿。四柱三间仿木结构牌楼式庙门,额书“达城庙”。前、中、正殿均面阔三间16.1米,进深三间9米,单檐硬山灰瓦顶,抬梁式构架,封火山墙,檐下施斗栱。……[详细]
  释迦多宝如来佛塔位于黄梅县五祖寺南100米,北宋,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宜和三年(121)。八角五层楼阁式仿木结构石塔,通高5.1米。覆钵莲瓣宝瓶塔刹。方形仰覆莲须弥座,边长1.9米,角设托塔力士。底层塔身东壁设一龛,内置佛像1尊,右侧镌“释迦多宝如来石塔”。第三层南壁刻“宜和三年辛丑岁十二月十六日记匠人□□□修造”,均为阴刻楷书。……[详细]
  中湾民居位于团风县贾庙乡百丈岩村中湾。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现存为清代格局。以“林氏老宅”为主体,共有建筑三排。村内饮水井、浣洗池、排水沟、防护墙、预警堡等生活、防卫设施完备,村后有阶地式花园。村北有建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86)的“春秋万古”牌坊。整个村落规划合理、布局严谨,是中国封建社会农村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真实写照。(第五批)……[详细]
  黄安三区农民协会旧址位于红安县七里坪镇联山村张石河湾。1926年秋,黄安三区农民协会设于此;1927年10月,张石河农民赤卫队在此成立;1929年,列宁小学设于此。旧址原为张氏宗祠,建于清末,坐东朝西,深三进,面阔五间,建筑面积435.12平方米,砖木结构。该旧址对研究土地革命时期农民运动组织形式具有重要价值。(第五批)……[详细]
  王建安故居位于红安县永佳河镇沙河村。王建安(1907~1980),1924年参加革命,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黄麻起义。1956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该故居坐北朝南,面阔三间,深一进,砖木结构,硬山顶,屋面小青瓦铺盖,总面积75平方米。该故居是韩先楚成长的见证,具有较高的纪念意义。……[详细]
  盛真人墓位于浠水县绿杨乡百丈冲村。盛真人(1985-1932),法名圆成,卒于1932年。墓石砌,占地面积约80平方米,封土高1.3米。墓地中央为三间四柱牌楼式墓碑,柱间镶碑3通,记墓主生平。墓前另立石碑5通,碑文分记民国时期浠水、蕲春、英山三县道教活动情况。该墓葬对研究道教历史及风俗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第五批)……[详细]
  青云塔位于黄冈市黄州区东湖街办钵盂山。又名文峰塔。始建于明万历二年(1574),清代重修。八角七层楼阁式空心石塔,通高42.4米。塔座边长4.3米。塔身各层高度递减。第一层外侧诸面分别楷书八卦名,乾门、兑门门额分别嵌“全楚文峰”、“青云直上“石匾。各层辟1-3个券门,内壁辟4-5个壁龛。塔内有石阶盘旋至顶。(第三批)……[详细]
  黄安县农民协会旧址位于红安县胜利西街西端。1926年10月底,黄安县农民协会成立于此,下辖八个区农协及一个办事处,有会员5.6万人,委员长徐希烈。旧址原为孔庙,坐北朝南,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琉璃瓦顶,砖木结构,总面积225平方米。该旧址对研究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组织农民运动的发展史具有重要价值。(第五批)……[详细]
  李四光故居位于团风县回龙镇香炉山村。李四光(1889-1971),湖北黄冈人,著名地质学家,提出地质力学和第四纪冰川理论。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部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等职。故居始建于清末,后改建。现故居坐北朝南,面阔3间,进深2间,土木结构,悬山青瓦顶。该故居是李四光童年生活的见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第五批)……[详细]
  桃花塔位于红安县永河镇桃花村。建于宋代,又名“大寺塔”。六角七层楼阁式砖石塔,高14.85米。塔基为墩行石座,塔身由下至上逐层收分,一至五层叠涩出檐,檐下施斗拱。塔身各层形制基本相同,一二层为砖石构,内空,设神龛。三层及以上为砖砌实心。该塔整体设计合理,建筑工艺精良,是研究唐宋塔型制嬗变的重要实物。(第五批)……[详细]
  灵芝桥位于英山县南河镇灵芝村。建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东西向跨瓦寺前河上,七孔石梁桥,长17.5米,宽1.5米,由35根长2.5、宽0.3米的条石铺成,桥墩用方形及三角形石块砌筑而成。为确保石桥安全,桥下河床由条石铺成。该桥是湖北省现存最完好的石梁桥之一,对研究湖北省桥梁史具有重要的价值。(第五批)……[详细]
  高山铺战役总指挥部旧址位于蕲春县刘河镇。1947年10月,晋冀鲁豫野战军等发起高山铺战役,总指挥部设于此。该旧址还是1930年蕲春县临时苏维埃政府所在地。旧址原为云林宫,始建于1777年,现一进二重,面阔三间,建筑面积约300平方米,硬山顶,砖木结构。该旧址对中国军事史和解放战争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第五批)……[详细]
  古井庵位于浠水县绿杨乡范家冲林场。建于明崇祯六年(1633)。坐北朝南,四合院布局,有前殿、正殿及左、右厢房,现存正殿及西厢房。正殿面阔三间7米,进深三间10米。单檐硬山布瓦顶,抬梁式构架。石柱石梁砖墙,石柱浮雕盘龙。明间辟门,额嵌“古井庵”石匾。该庵对研究明代鄂东佛教建筑布局和工艺具有重要价值。(第五批)……[详细]
  [红安县詹店镇庙咀湾·1931年·省文物保护单位]共11处——陂安南县革命旧址、陂安南县苏维埃政府旧址、陂安南县革命法庭旧址、陂安南县苏维埃政府政治保卫局旧址、陂安南县医院旧址陂安南县合作饭堂旧址、陂安面县童子团旧址、陂安南县油印局旧址、陂安南县列宁小学旧址、陂安南县兵工厂旧址、陂安南县总工会旧址。……[详细]
  王氏祠位于麻城市黄土岗镇桐枧冲村。始建于清嘉庆年间,民国初年大修。坐北朝南,四合院式布局,面阔29.5米,进深28米,单檐硬山灰瓦顶,砖木结构。总体布局为一进三重,分前、中、后三殿,左右设厢房,大门设在前殿次间。该祠结构精巧,装饰工艺技法齐全,题材广泛,制作精良,是大别山区宗祠建筑的精品之作。(第五批)……[详细]
  牌楼垸民居位于黄梅县杉木乡安乐村。始建于南宋咸淳年间,清乾隆三十年(1765)扩建而成。坐西朝东,共有建筑四栋,呈弧形排列分布,占地面积约102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现存房屋93间。砖木结构,穿斗抬梁混合构架。因地域的关系,受“徽派”建筑影响较多,是研究地域建筑文化交流的重要实物。(第五批)……[详细]
  似马山摩崖石刻位于红安县,刻于明代,为当地人耿定向,周思久等人的墨迹。耿定向,明嘉靖三十五年进士,官至户部尚书,晚年归乡;周思久亦为嘉靖朝进士,官至琼州太守。石刻共4题,计有“驾风鞭霆”“枕石栖云”“吼狮”“天马行空”。该石刻字体结构严谨,线条流畅,笔迹遒劲有力,具有较高的书法艺术价值。(第五批)……[详细]
  高桥河桥位于红安县,建于清乾隆年间,道光九年(1829)维修。东北至西南向跨倒水中游支流。三孔石拱桥,长44.2米,宽约5米,主孔跨8.65米,次孔跨7.26米。拱券纵联砌置,桥面两侧设石护栏。桥身设有分水尖,两端建有石护坡。该桥外观典雅,墩孔线条流畅,是湖北清代古桥中的精品之作。(第五批)……[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