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老君崖石窟位于武当山狮子峰。老君岩又名玉清岩、太清岩、太玄观,坐北朝南。道士任道清、王道兴于北宋天圣九年(1031)在其南部岩壁上开凿一高5米、宽4.5米神龛,龛内浮雕高2.95米的老君坐像一尊,两侧龛壁线刻道家-图示13幅,上部龛壁线刻武将4幅,并分别在其外侧阴刻楷书“大宋天圣九年七月囗日老君岩王道兴记石匠李”、“山门奄主任道清”、“太上岩”,字径0.5米见方。大龛周围的崖壁上,另设数十个或刻于崖壁或嵌于崖壁的小龛,线刻人物或文字,高0.4米-0.8米。(第三批)……[详细] |
![]() | 饶氏老庄园饶氏老庄园位于丹江口市浪河镇黄龙村。包括老屋场庄园,山竹园庄园。老屋场庄园是饶氏家族最早的建筑,始建于清嘉庆元年(1796),建筑面积为720平方米,现存房屋22间。山竹园庄园为饶氏家族的第二座建筑,距老屋场庄园约500米,建筑面积780平方米。平面呈“品”字形。四周设石构防护墙及炮楼。庄园内现存的大量石雕、木刻、砖雕装饰艺术精湛,涵盖内容丰富,集民民俗民艺于一体,为清代建筑装饰“纤细繁密”风格典范,堪称“一粒黍中藏世界,半升档中煮山川”。(第五批)……[详细] |
![]() | 白龙洞猿人遗址位于郧县安家乡东风村神雾岭东坡,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洞口朝东,高2·4米、宽2·6米。洞内为堆积物填充,深度不明。洞底高出河南约40米。1975年、1977年、1982年4次发掘,堆积共分3层:上层为棕褐色粘土,厚约0·2米;中层为浅褐色含粗砂粘土,厚约1·5米;下层为黄色砂质粘土,厚约1米。中层含化石最为丰富。出土8枚猿人牙齿化石、19种伴生动物化石及刮削器、尖状器、砍砸器、石片、石核等石制品。(第二批)……[详细] |
![]() | 在十堰市瞿家湾的小山上。寺旁两口清澈见底的水井,如龙双睛,寺前萦绕曲流的马家河,似龙回游,因以寺名。元代始建,明弘治二年(1489年)重建,后毁修多次。现存前后三重大殿和东西厢房。前殿内四大天王像,系巨石所雕,魁伟威武,极为壮观;中殿门前“重建回龙寺记”石碑,制作精致,刻字工整;后殿楼上尚存大幅彩色壁画,耐人欣赏。寺外左右有小巧古朴的泰山庙、娘娘庙和明建照北塔,山下周围,果树林立,花开和结果时,姹紫嫣红,灿烂如锦。回龙寺位于茅箭区的瞿家湾,寺院简介回龙寺位于茅箭区的瞿家湾,古时被誉为鄂西北郧阳府八大名刹之一。寺院建在形似盘龙卧伏的山包上,寺旁有两口清澈见底的水井,似龙的眼睛。因马家河从寺前迂回……[详细] |
![]() | 大晟庵箭楼位于丹江口市土关垭镇银洞山村,清代建筑。由箭楼与左右厢房组成,建筑面积约500平方米。箭楼共四层,青砖砌筑,小布瓦顶,墙厚0.7米,墙面上,不规则分布着八个窗户和数十个箭孔;箭楼顶部中心梁上有“大明正德元年立”、“大清乾隆九年重修”等墨书铭文,以及红黑相间的太极图案。东西厢房为抬梁式木架结构,两侧硬山及前檐下均绘有图案。该建筑为研究武当山道教文化对周边建筑文化的渗透和影响以及防御性建筑的地域关系提供了依据。……[详细] |
![]() | 均州古城位于丹江口市均县镇,明代城址。据史料记载,东汉筑土城,明洪武五年(1372)“续以修筑”,明天启二年(1622)修竣砖石建筑。城内有静乐宫、城隍庙等建筑。20世纪60年代因丹江口水库一期建设而淹没于水下。2011至2012年经水下考古探摸,形状大体呈长方形,东城墙长940米,南城墙750米,西城墙长838米,北城墙长740米,城墙高2~4米。该城址保存较好,具有较重要的学术价值。……[详细] |
![]() | “郧县人”头骨化石遗址“郧县人”头骨化石遗址位于郧县汉江河畔的的青曲弥陀寺村学堂梁子,1989年5月,发掘出两颗完整的远古人类头骨化石,被专家确认为距今已100多万前的远古人类化石,这一发现,改变了人类起源非洲的传说,“郧县人”头骨化石的发现,它向世界宣称:古老的汉江是汉民族文化的摇篮;古老的“郧县人”是中国人的祖先,现在在“郧县人”出土处建有“郧县人”雕刻头像,“郧县人”展馆。……[详细] |
![]() | 冻青古建筑位于郧县胡家营镇冻青沟村,清代建筑,包括庆畅园、娘娘庙及杨泗庙。庆畅园为硬山、灰砖青瓦木架结构二进式,由前房、天井、后堂组成;娘娘庙为硬山、重檐,分上、下两层,上层为主要建筑,并列三间,墙壁上残留卷云神仙图案,下层为人行通道,类似过街楼形式;杨汜庙结构构造与民居相同,只是没有两侧的厢房,庙内保存两通道光时期功德碑。该建筑为研究清代聚落和建筑特点提供了实物资料。……[详细] |
![]() | 敖宗祠位于竹溪县蒋家堰镇黄石头村,清代建筑。占地面积约384平方米,二进一天井院式布局。前厅、后堂(仅存基址)均面阔三间,砖木结构,抬梁式构架,单檐硬山顶,小灰瓦屋面。前厅大门有贴面式砖砌门楼,四柱三间。天井青石板铺成,四周有排水设施。该宗祠的嵴饰及半圆形山墙,很有地方特点,正立面装饰使用了大量的青花瓷镶贴及浮雕艺术,都起到了很好的装饰效果。该宗祠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详细] |
![]() | 樟脑洞遗址位于房县龙滩乡青阳村,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洞穴生成于下寒武系天河板组灰岩中,在樟脑河东岸,高出河水面约8米。洞口高5米、宽5·5米,洞内面积约35平方米。1986年发掘,出土石器有石核、石片、砍砸器、刮削器等2000余件;伴生动物化石有大熊猫、剑齿象、梅氏犀、巨貘、苏门羚、鹿、羊等13种,分属5个目,属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第三批)……[详细] |
![]() | 均县苏维埃政府旧址旧址位于丹江口市官山镇吕家河村。1931年,第一届均县、官山区、吕家河乡三级苏维埃政府设于此。旧址外墙保留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大跃进时期的标语。旧址原为泰山庙,建于清道光年间,四合院布局,两进三开间,占地面积130平方米,砖木结构。该旧址对研究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湖北省三级革命政权发展史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第五批)……[详细] |
![]() | 徐大章老屋位于郧县五峰乡上塔村,清代建筑。坐东朝西,占地面积约528平方米,二进三重合院式,均面阔五间。砖木结构,穿斗式梁架,单檐硬山屋顶,小青瓦覆顶。石质花窗及格扇门、栏板、斜撑等装饰精美,雕饰有夔龙、蝙蝠及花卉卷草等。徐大章曾任陕西耀州州官。该老屋是一处保存较好的清代州官旧居,富有地域特色,为研究我省传统居住建筑提供了珍贵的实物例证。……[详细] |
![]() | 安城古铜矿遗址位于郧县安城乡石箱子村,东周遗址。面积约6万平方米。洞穴式矿井。洞口开于山顶和山腰,共三个。山腰两洞相距约200米,与山顶洞口相距约400米。山顶洞口呈正方形,进洞口米处有采矿巷口6个,呈斜坡壮,深约80米,洞穴内高2.5米,宽0.8米;山腰洞深约65米。洞内壁有条状窝壮采挖痕迹与残留铜渣。保存基本完好。(第三批)……[详细] |
![]() | 房县苏维埃政府旧址位于十堰市房县城关镇西街27号。房县人民富有光荣的革命传统与斗争精神,历史上曾爆发过100多次农民起义,沉重地打击了封建势力。中国共产党诞生后,房县人民的革命斗争也随着进入了新的阶段。1926年3月,房县籍进步青年李明铨等人,先后在襄阳、武汉等地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2月,鄂北特委派李明铨回房县开展地下斗争,1929年3月成立中共房县特区委,李明铨任书记。1931年6月8日,贺龙、邓中夏、柳直荀等率领红3军(原红2军团)主力,攻克房县,与李明铨接上关系,并以各级政治机关为核心,组织大批干部、战士深入各地,开展地方工作。为了加强对地方工作的统一领导,在房县成立了以柳直荀为书……[详细] |
![]() | 浪河老街位于丹江口市浪河镇。清代建筑群,建筑面积12870平方米,占地面积8020平方米。街道南北向,长约255米,宽约5米,两侧共有传统民居37栋。砖木结构,抬梁式构架,硬山布瓦顶。墙壁上存有红三军七师革命标语6处。该街是鄂西北现存最为完整的古街之一,对于研究明清时期的村镇布局及规划思想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第五批)保护范围:浪河老街迁建复原区规划范围(占地面积10.15亩)。建设控制地带:自保护范围向外延伸,东、西、北三面各向外水平延伸22米,南面向外水平延伸18米。……[详细] |
![]() | 均郧房县委县政府旧址位于十堰市茅箭区茅塔乡东沟村。1946年6月,均郧房县委、县政府设此,朱正传任县委书记,胡恪恭任县长。同时,鄂西北第三军分区司令部亦设此。旧址原为周家老屋,建于清咸丰年间,四合院布局,占地面积4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25平方米,砖木结构。该旧址是中原突围的重要实物见证。(第五批)……[详细] |
![]() | 石鼓村后山坡遗址位于丹江口市石鼓镇石鼓村张家营后山坡,旧石器时代遗址。地处石鼓河一级台地,高出河面5-15米。面积约500平方米。在红色砂质黏土中采集有动物化石和石制品。动物化石有犀牛、猪、鹿、牛等牙齿和碎骨片。石制品有石核、石片、砍砸器和刮削器等,原料以燧石为主。(第三批)……[详细] |
![]() | 乔家院墓群东周时期墓群,位于郧县五峰乡肖家河村和东峰村,面积约75万平方米,保存状况较好。曾经发掘,出土许多青铜器,其中不少具有铭文,另有较多陶器、玉器、骨器和石器等珍贵文物。该墓群对于研究汉水上游的历史文化、古麇国和古申国的历史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第五批)……[详细] |
![]() | 铁山寺宝塔位于郧西县关防乡铁山寺村。六角十三级密檐式实心琉璃砖塔,现露出地面仅五层,高9.7米,五层以下被淤积泥沙掩埋。现底层边长1.63米,高2.65米,每层檐下用琉璃构件砌成圆柱、额枋和斗拱,每面设壁龛,第三、四层龛内浮雕佛像。塔体逐层内收。塔刹无存。(第三批)……[详细] |
![]() | 辽瓦店子遗址新石器时代至汉代遗址,位于郧县柳陂镇辽瓦村,面积约2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4米左右,包含物非常丰富,曾经发掘,发现城址、灰坑、墓葬、窑址等众多遗迹,出土大量珍贵文物。该遗址对于研究古代文明起源、南北文化交流和楚文化发展具有很高价值。(第五批)……[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