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厦门市 > 思明区旅游

思明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英国伦敦差会教士宅位于厦门市思明区鼓浪屿街道鸡山路,年代为1844年。简介:1844年由基督教伦敦差会(又称自由教会)建造,专供女牧师、女传道士居住,亦称“姑娘楼”,西式单层建筑,坐北朝南,面阔23米,进深22米,正面“八”字形双梯石阶,四周环绕宽敞的连拱回廊,内部为“十”字形对称的四间房、厅,外墙装饰简洁,左右对称的四面坡瓦楞屋面。2013年,英国伦敦差会教士宅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面至鸡山路,南面至鼓声路,西、北面至围墙。……[详细]
  鼓浪屿英国大英长老会牧师宅位于厦门市思明区鼓浪屿,年代为清。简介:曾为大英长老会传教士山雅谷的住宅。传教士山雅谷清道光三十年(1850)抵厦门,与宾为霖共同创立英国长老会,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创办了鼓浪屿英华书院。该建筑为两层的殖民地外廊式建筑,外廊拱券采用三圆心拱形式,建筑外立面涂以红色。保护范围:东至福州路,南至鼓浪屿艺术幼儿园围墙,西、北至笔山小学围墙。2018年,鼓浪屿英国大英长老会牧师宅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鼓浪屿美国归正教会牧师宅位于厦门市思明区鼓浪屿,年代为清。简介:又称三落大厝姑娘楼。兴建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后期,其屋顶采取中国闽南传统风格的三脊式设计。因住过美国归正教会创办的毓德女小校长麦淑喜姑娘、养元小学校长清洁•打马字姑娘、毓德女中校长福懿慕姑娘、护士学校校长明仁懿姑娘而闻名。保护范围:东北向外延伸20米,东南向外延伸12米,西南至小路,北至水池边线。2018年,鼓浪屿美国归正教会牧师宅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鼓浪屿吴氏宗祠位于厦门市思明区鼓浪屿,年代为民国。简介:建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两层,建筑面积约718 平方米。建筑外墙南洋风格,底层墙裙及以下为条石砌筑,以上为优质釉标砖密缝砌筑;屋面飞檐翘脊,歇山顶。建筑内部,底层柱式以中西相结合;二层为中国传统木结构,以金漆彩画、吉语对联等中国传统装饰构为主。保护范围:建筑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2018年,鼓浪屿吴氏宗祠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鼓浪屿和记洋行仓库遗址位于厦门市思明区鼓浪屿,年代为清。简介:清道光二十五年至咸丰三年(1845-1853),厦门成为西方殖民者在中国掠卖华工的最大中心,当时英商在香港创办和记洋行,并把分公司开到厦门,直接参与掠卖华工,1845年在此建了六间栈房,用于堆放货物和关押华工。遗址平面布局基本呈长方形,靠南边一侧略呈弧形,现存花岗岩条石砌建的长方框残墙,墙体残高约2-3.8米,厚约0.4米。南侧墙体上原有2个门,已封堵,东墙保存1窗1门,北墙原有1门,已封堵。保护范围:东、南至三明路,西至鼓新路,北至建筑遗址边界外10米。2018年,鼓浪屿和记洋行仓库遗址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鼓浪屿工部局遗址位于厦门市思明区鼓浪屿,年代为清。简介:1902年英、美等十三国领事和清政府签订了《鼓浪屿公共地界章程》,规定在鼓浪屿公共地界设立“工部局”,以执行“领事团”的决议。1903年1月工部局设立,租用位于鼓新路40号和记崎的一幢英式楼房。该楼房大约建于1880年前后,坐西北朝东南,单层英式建筑,附有半地下隔潮层,四周为庭院。现建筑已毁,仅存建筑基址,通长80米,宽50米,地面上还可见一段残墙。保护范围:东、南至三明路,西至鼓新路,北至建筑遗址处外20米。2018年,鼓浪屿工部局遗址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鼓浪屿林公馆位于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鼓浪屿鼓新路。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台湾雾峰林朝栋举家迁居鼓浪屿,购此屋。总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由主楼和副楼两幢建筑组成,均为两层西式建筑,砖木结构。主楼坐东朝西,平面呈“甲”字形,三面围栏,总面阔20.3米,总进深15.5米,总高10.15米,屋顶为四坡顶,上铺红色板瓦。主楼前后设有宽敞的花园。副楼坐南朝北,平面呈长方形,面阔4间16米,进深6.7米,屋顶为双坡顶,上铺红色板瓦。林祖密随父林朝栋内渡大陆居此,1915年参加中华革命党,投身民主革命活动,1925年被福建军阀杀害。……[详细]
  鼓浪屿黄氏小宗位于厦门市思明区鼓浪屿,年代为清。简介:建于清代,为坐西南朝东北的小合院,院内包括居中的祠堂建筑和后院的平房,左、右弄巷,四周贯通。前院墙中部开院门,花岗岩门框上保留原有石匾“黄氏小宗”,院落总面宽12米,通进深22米,占地面积约264平方米。祠堂为闽南传统砖木结构的古厝形式,面阔3间7米,进深2间8米,前为横向檐廊,并有左、右二根挑檐柱,柱下有雕花石柱础;厅堂为抬梁式木构架,硬山顶,燕尾脊。保护范围:建筑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2018年,鼓浪屿黄氏小宗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鼓浪屿大夫第位于厦门市思明区鼓浪屿,年代为清。简介:建于清嘉庆元年(1769),坐西南朝东北,由前、后两落大厝及左右护厝组成,是一幢典型的闽南传统红砖民居,总面宽25米,通进深20米。前落大厝面阔3间,前为横向檐廊,中为厅堂,两侧边房,硬山顶,燕尾脊;后落大厝面阔3间,进深2间,硬山顶,燕尾脊。左右护厝面阔6间,进深1间,各为相对独立的小房厅。保护范围:建筑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2018年,鼓浪屿大夫第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澎湖阵亡将士之灵碑年代:清座落地点:厦门市思明区万石植物园简介: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六月,施琅率两万大军攻打澎湖,大败郑军刘国轩部。此役清军共计阵亡329人。康熙五十三年(1714),福建陆路提督蓝理在此建祠纪念阵亡将士。现祠堂无存,仅有原祠堂中的澎湖阵亡将士之灵碑1通。碑坐东朝西,高2.12米,宽0.84米,厚0.2米,花岗岩质,上直行题刻“澎湖阵亡将士之灵”八字。石碑下承碑座,前有石供桌。雍正十一年(1733)清溪司铎李铨《癸丑仲夏谒将士祠有感》题词和康熙五十三年(1714)僧人衲果所立的有关蓝理等为澎湖阵亡将士祠捐金置产的记事题刻,为附属文物。保护范围:碑刻及附属文物四周向外延伸1……[详细]
  江夏堂年代:清~民国座落地点:厦门市思明区钱炉灰埕2号文安小学内简介:江夏堂系黄氏大宗祠的祭祖堂。黄氏大宗祠由清末南安武状元黄培松倡建,建于清宣统二年(1910),1918年竣工,今仅存祭祖堂和宗亲会馆两建筑。江夏堂坐南朝北,占地面积373平方米,面阔五间,进深八椽,高12.5米,重檐歇山顶,抬梁砖石木结构。顶部中央设藻井,呈斗八形,以层层斗拱叠架而成。祖龛精雕细刻,全部以漆金装饰,底座为青石须弥座。保护范围:祭祖堂和宗亲会馆建筑四周向外延伸10米。2009年,江夏堂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鼓浪屿廖家别墅位于厦门市思明区鼓浪屿,年代为清。简介:建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由主楼和副楼组成,主、副二楼相邻而建,为殖民地外廊式建筑。主楼坐东朝西,是一座两层楼并带有半地下防潮层的西式建筑,红砖砌建,白灰墙体。建筑平面呈“U”字形,面宽19米,进深31米。副楼为“立人斋”, 是一座二层楼并带半地下防潮层的砖混结构西洋楼房,红砖砌建,白灰墙体。坐北朝南,面宽约15.5米,进深约6米。保护范围:建筑四周围墙各向外延伸20米。2018年,鼓浪屿廖家别墅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醉仙岩征倭摩崖石刻的所在地为福建省思明区,类型为石窟寺及石刻,批号为35020009,具体地址位于厦门市思明区万石植物园内。刻于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三首诗分别由抗倭将领施德政、李扬和徐为斌所题。内容反映了明嘉靖、万历年间东南沿海备受倭寇侵扰的历史背景。2001年1月,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朱一冯攻剿红夷刻石的所在地为福建省思明区,类型为石窟寺及石刻,批号为35020008,具体地址位于厦门市思明区虎溪岩。朱一冯攻剿红夷刻石,为福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厦门市虎溪岩。明天启三年(1623年)刻,高1.3米,宽0.6米,楷书直下计4行,共21字,字纵17、横13厘米。文曰:“天启癸亥年十一月廿日,广陵朱一冯以督师剿夷至。”明天启三年十一月,荷兰殖民者再次侵犯厦门曾厝垵、鼓浪屿等地,厦门军民痛歼来犯之敌。福宁道参政朱一冯为之刻石纪事。这是研究明代海防和反侵略斗争的珍贵史料。1985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厦门总工会旧址坐落在思明区大同路土堆巷68号,是福建省保存下来的、反映大革命时期福建工人运动的惟一建筑,也是全国仅存的4个总工会旧址之一。1927年1月24日,共产党员罗扬才、杨世宁等人在此成立厦门总工会。大会选举罗扬才、杨世宁为总工会正、副委员长,通过了工会章程,组建了工人纠察队。总工会成立不久,会员即发展到二万多人,建立起十多个工人党支部,并成功地领导了提高工人劳动待遇的“二五加薪”斗争。同年4月9日凌晨,国民党右派发动-政变,罗扬才、杨世宁被逮捕。6月2日,罗、杨二人被秘密杀害于福州。其它工运领导人,有的被逮捕、有的被驱逐、有的被通缉,工会组织遭受了严重破坏。从此,厦门的工人运动被迫转入……[详细]
  鼓浪屿三丘田码头位于厦门市思明区鼓浪屿,年代为清。简介:现存花岗岩石阶码头一处,连建于驳岸边,呈向下逐级延伸的石阶状,涨潮时海水可达石阶码头顶部,便于船只靠岸搬运货物。由花岗岩条石横向铺砌,宽约4.5米,长约10米,落差约4-5米。保护范围:东至环岛路驳岸及码头建筑本体外10米,西至延平路,南至三丘田旅游码头大门外10米,北至三丘田旅游码头大门。2018年,鼓浪屿三丘田码头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鼓浪屿中南银行旧址位于厦门市思明区鼓浪屿,年代为民国。简介:中南银行成立于1921年,总行设在中国上海,1922年8月厦门分行成立,1934年增设鼓浪屿办事处。建筑坐北朝南,为砖混结构的三层楼加楼顶露台平房的西式风格建筑。整座建筑造型简洁,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19米,南北宽13米。一楼于临街口的东南拐角处开大门,门边一对圆形立柱,支撑上方二楼的露天小阳台。各层外墙均开设长方形大窗,一层东、南两面装饰三角形窗楣,二层窗沿下有西洋式卷曲花卉纹灰塑。保护范围:建筑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2018年,鼓浪屿中南银行旧址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重兴鼓浪屿三和宫记摩崖石刻位于思明区鼓新路57号后,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为清代。保护范围:摩崖石刻所在岩体四周各向外延伸10米。……[详细]
  日本帝国主义厦门领事馆警署地下监狱位于思明区鼓浪屿鹿礁路28号,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为1938年。保护范围:建筑物本体所属范围。……[详细]
  朱一冯攻剿红夷刻石位于思明区虎溪岩后山岩壁上,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为明代。在厦门市虎溪岩。明天启三年(1623年)刻,高1.3米,宽0.6米,楷书直下计4行,共21字,字纵17、横13厘米。文曰:“天启癸亥年十一月廿日,广陵朱一冯以督师剿夷至。”明天启三年十一月,荷兰殖民者再次侵犯厦门曾厝垵、鼓浪屿等地,厦门军民痛歼来犯之敌。福宁道参政朱一冯为之刻石纪事。这是研究明代海防和反侵略斗争的珍贵史料。1985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石刻所在岩石全体。……[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