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福州市 > 仓山区旅游

仓山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螺洲奎光阁位于仓山区螺洲镇店前村陈氏宗祠东侧,又名文昌阁。始建于明代中叶,原为螺洲陈氏族长为祝愿子弟们文运亨通、金榜题名而建的崇祀魁星神的场所,后改名“奎光阁”,作为陈氏家族子弟课读之所,是古代螺洲地区著名的四大书斋之一。建筑坐东北向西南,占地面积364平方米。前后两进,由门墙、插屏门、前天井、前回廊、前殿、中天井、中回廊、月台、大殿、后院组成,四周围以封火山墙二坡顶,抬梁穿斗混合木构架。前殿面阔三间,进深五柱,前后均有游廊。中回廊后部,左右各有钟鼓楼式建筑。大殿游廊前为月台,游廊上并列三个“凤凰池”,大殿正中上有藻井。大殿原塑奎星神像,前殿两侧原立有“驹驴哥”、“神驹”造像,与清雍正进士陈芳……[详细]
  英华小礼堂位于仓山区仓前街道麦园社区乐群路的福州高级中学校内,又名“力礼堂”、英华礼拜堂(Nind-LacyMemorialChapel),由美国美以美会传教士力为廉偕其夫人及部分鹤龄英华书院校友于1905年捐建,以纪念两人的母亲MaryClarkeNind和ElizaWoodmanLacy。现为福州高级中学体操馆。主体建筑为单层砖木结构,红砖砌筑的哥特式教堂,占地面积604.5平方米,长32.5米,宽18.6米,北偏西30度。附属钟楼,三层,约高21.65米,内有美国霍华德公司设计、麦克辛恩铸钟厂铸造的大钟。现为福州市高级中学体操馆。2013年作为“烟台山近代建筑群”的一部分公布为福建省级文……[详细]
  福州安澜会馆年代:清座落地点:福州市仓山区仓前街道仓前路简介:又名浙江会馆、上北馆。清乾隆四十年(1775)始建,原为浙人在闽经商及官员、名人聚集之处。坐南朝北,占地面积约2400平方米。建筑前后二落,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七柱,重檐歇山顶;正殿前为戏台,两侧为双层廊房。会馆右侧为孙文靖(孙尔准)公祠,立有《孙文靖碑记》,记述孙尔准修福州小西湖及兴化木兰陂等事迹。保护范围:建筑四周向外延伸15米。2009年,福州安澜会馆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位于仓山区仓前街道麦园路社区的乐群路8号,由仓前山附近各外国领事馆集资兴建,以英国为主。抗战期间,为日本人霸占。乐群楼始建于清咸丰四年(1854年),1859年落成,为二层砖木结构,殖民地券廊式风格建筑;建筑平面东偏南12度,占地面积约619.69平方米,宽19.83米,长31.25米,高18米。乐群楼是中国最早的西式娱乐建筑和洋人俱乐部,乐群路也因乐群楼而得名。其英文名“FoochowClub”非常著名,常见于英文书籍、记录和往来信件中。2013年,乐群楼作为“烟台山近代建筑群”的一部分,公布为福建省级文保单位。始建于清咸丰四年(1854年),1859年落成。根据RobertNield的记载……[详细]
  美志楼位于仓山区仓前街道麦园社区的福州高级中学内,建于清末。原为鹤龄英华书院(现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前身)建筑群的一部分,系为纪念英华书院第二任校长施美志先生(GeorgeBloodSmyth)而建造,故又名“施教室”。现为福州高级中学图书馆。占地面积535平方米,南偏西15度,殖民地券廊风格。建筑共三层,地下室一层。长27.54米,宽19.426米,高17.285米。2013年作为“烟台山近代建筑群”的一部分公布为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881年,美以美会得到信徒张鹤龄(福建南安人,《福建美以美会年史》载为“鹭江人”)的办学捐款1万银元,购买了仓山乐群路1号有利银行行址面积14674平方米……[详细]
  朱敬则墓位于仓山区建新镇怀安桃源境,民间俗称“怀安丞相墓”,为唐代名相朱敬则(635-709)之墓,唐末由朱氏子孙迁至此。墓背依桃源山,面向山垅田;墓西向偏北30度,平面呈如意形,二层墓埕。面宽8.8米,纵深11.8米。封土外用20×23.5×5.5厘米的红砖砌造,内填黄土,呈长方形,高1.97米,宽3.39米,进深2.50米。封土前设一龛,高0.825米、宽0.70厘米,进深0.23米,内镶青石墓碑,高0.65厘米,宽0.38米,厚0.08米,碑文阴刻:“唐故丞相敬则朱公之墓。光绪庚子立,裔孙仲冬修。”楷书,字径4厘米。墓前400米水田中有翁仲、石兽。文臣高冠执笏,高2.6米,武将披甲按剑,……[详细]
  烟台山约翰堂位于仓山区乐群路22号,英文名圣约翰堂(St.John‘sChurch),因以石砌筑,俗称“石厝教堂”。该建筑是英国圣公会于清咸丰六年(1856)为英国侨民修建的一座哥特式石头教堂,由香港土木工程师T.L.Walker设计。1862年落成。1990年代起被海军占用作为印刷厂。1992年公布为市级文保单位。2012年5月完成修缮。2018年以“烟台山约翰堂”名义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石厝教堂于咸丰六年(西元1856年)由侨居福州的英国侨民集资筹建,并得到英国领事馆的帮助,于咸丰八年(西元1858年)聘请香港土木工程师T.L.Walker设计,由本地建筑队施工,同治元年(西元1……[详细]
  福建美丰银行位于仓山区观井路29号弄5号,为烟台山早期西洋建筑之一。百年间,该建筑功用屡有变化,明确可考的包括裕昌洋行、宝顺洋行、同珍洋行、基督教青年会、福建协和大学、福建美丰银行、美孚洋行、福州制药厂等单位使用。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私立协和大学和福建美丰银行时期。建筑为二层砖木结构,平面呈正方形,边长24米,立面宽七间。原为典型的殖民地券廊式风格,二层及屋顶后经改造,增加了带有中国传统建筑意味的出檐、翘角,但屋顶仍然有壁炉的烟囱突出。2013年1月,本建筑以“私立协和大学旧址”名义归入“烟台山近代建筑群”,公布为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淮安丞相墓位于福州市仓山区建新镇淮安桃花山,年代为唐。简介:又名朱敬则墓。唐末迁葬现址。墓坐东南朝西北,平面呈“风”字形,四层墓埕,面阔29米,进深53米,墓前尚存有石翁仲等,占地面积约1100平方米。青砖墓冢,鲎壳型封土。墓冢前嵌有墓碑,碑文楷书“唐丞相敬则朱公之墓”。朱敬则(635—709年),唐朝名相、史学家。2013年,淮安丞相墓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墓周边各外延30米。……[详细]
  美国驻福州领事馆办公楼位于仓山区麦园路84号省卫生厅卫生监督所内,为美国领事馆旧址。原址建筑可追溯至19世纪中叶。美国领事馆约于1930-1937年间迁入。根据建筑形态和现存资料,建筑可能经过改建。2013年公布为省级文保单位。领事馆办公楼是一座两层带地下室的砖木结构建筑,正面朝南,立面两开间,以方形仿罗马塔司干柱式分隔。东开间呈弧形突出,在中央窗户两侧有两棵半圆形倚壁塔司干柱式;西开间为两层柱廊,中央两棵圆形罗马塔司干柱式。柱式上置额枋,上为仿希腊式檐口,上为组合型四坡顶小青瓦屋面,弧形墙部分有女儿墙。因地形缘故,地下室的东面及北面开敞,其东面突出石砌拱券外廊,平顶,宽3米,立面4开间,开间……[详细]
  林浦泰山宫年代:清座落地点:福州市仓山区城门镇濂江村简介:南宋德祐二年(1276),南逃的宋端宗曾以此作为行宫。清代重修。建筑面积1210平方米,占地面积1694平方米,西偏南10度。由门亭、将军殿、大殿、厢楼、戏台等组成。歇山顶,门亭建在高台上,两旁砌台阶,亭顶藻井华丽,饰有丹凤朝阳和双龙戏珠图案。大殿封火山墙,双坡顶,抬梁穿斗混合木构架,面阔三间、进深五柱,前有戏台,左右看楼。左侧为总管庙,右侧为天后宫。泰山宫祀泰山(南宋皇帝)及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陈宜中等名臣。庙两侧有辕门,庙前有埕,周以石围栏,栏柱刻有元代纪年。1992年11月被确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