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疆 > 巴音郭楞州旅游

巴音郭楞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霍拉山佛寺遗址位于焉耆回族自治县七个星乡霍拉山村东南的山梁和山前坡地上,是佛教文化东传的一个重要枢纽,也是焉耆国的佛教中心。晋唐时期为发展的繁荣时期,表现出印度佛教东传以及中原佛教西渐的发展过程。洞窟的形制大致与克孜尔一期洞窟相似。壁画比较精美,佛像造型丰满和祥,具有犍陀罗和中原的风格。此外,该遗址中,还出土了吐火罗文书写的纸质文书《弥勒会见记》等一批罕见文物。对于研究古代焉耆史乃至西域社会发展史、佛教史、戏剧史等具有着重要的价值。佛寺遗址,由地面寺院建筑和洞窟建筑两部分组成。地面寺院遗址分布于山梁和坡地上,依山势布局修建。一条自然泉沟将建筑群分为南北两大区,即今所命名的南大寺和北大寺,寺院残……[详细]
  墩里克烽火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铁干里克乡果勒吾斯塘村、农二师36团安乐村东北约37千米。地处若羌县东部,阿尔金山北麓山前冲积扇与罗布泊洼地北缘接壤地带的红柳滩地上。此处为塔里木河尾闾河床地带,四周地形平坦开阔,附近有许多小冲沟,地势呈南北缓坡状,地下水位较高,地表为盐碱土,生长有茂盛的红柳、芦苇、甘草等植被。周围无村庄居民。西南35千米为米兰遗址区,南4.3千米有一条米兰至罗布泊镇的土路。烽火台因风雨侵蚀、盐碱化和人为盗掘而导致台体局部坍塌。烽火台底部平面呈近正方形,南北约6、东西约5.4米,立面呈宝塔形,高5米。砌法为一层泥夹一层芦苇或红柳枝。其中最下的两层夹芦苇,……[详细]
  瓦石峡遗址被当地人称为瓦石峡古城,位于若羌县瓦石峡乡瓦石峡村附近。包括12处较集中的遗址,3处窑址,2处墓葬区及1处治铁遗址,房屋遗址为唐至宋时期。斯坦因、贝格曼及国内、区内一些专家来此做过调查,曾出土玻璃器、瓷片、钱币、生产工具、饰品、生活用具和元代汉文文书。民间传说八十年代有人在挖红柳包时曾拾得黄金工艺品一只,为一小姑娘一手打伞,一手提花蓝造形,后被文物0犯骗走。从伞与“鄯善”谐音,花蓝与“楼兰”谐音看,这件工艺品应是鄯善国工匠精心打制的向内地敬奉的贡物。瓦石峡是古代楼兰——鄯善王国的经济中心,早在汉代以前,这里的手工业已颇具规模。据《汉书西域传》记载:若羌“山有铁、自作兵、兵有弓、矛、服……[详细]
  且末古城  位于且末县城西南约6公里的老车尔臣河岸台地上,海拨1273米,遗址地表无植被,已沙化,呈雅丹地貌。在东西长约1公里,南北宽200米的范围内,地表散布着大量陶片及铁块,炼铁渣,曾采集到数件磨盘石残块,玻璃片,料珠。此外,在遗址中心区风蚀地表,尚残存数间房屋及其他建筑遗址,1985年9月挖掘出的古代毛织品、古尸,遍地尸骨墓室,还有陶片弓箭,证明这是汉军屯田驻守城邑遗址,古有的城墙全部坍塌于洪水域,还有环城护河遗址。初考证为元宋时期遗址,这里被称为“车尔臣阔纳协海尔”维语意为:且末古城。……[详细]
  汉代危须国古城遗址汉代危须国古城遗址位于和硕县曲惠乡政府所在地东约300米处,遗址为黄土夯筑。西南角残留土墩,长宽约3.6米,高约2.4米。城为长方形,曾出土过彩陶罐、串球、开元通宝等文物。据黄文弼先生《塔里木盆地考古纪》中记载,此为汉危须国都遗址。现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危须城:汉代城名。危须国都城。故址在今新疆和硕县属之塔哈齐附近(一说在乌斯塔拉附近)。又:《西域图志》库陇勒、《新疆识略》库尔勒以为即是汉代之危城;英国人斯坦因亦有此说。……[详细]
  瓦什峡遗址瓦什峡古城遗址位于若羌县瓦什峡乡西南7.5公里,阿尔金山山前冲积平原盐碱荒漠地带,遗迹零星分布于南北长约2公里,东西宽约1公里的红柳丛生、沙包散布的荒滩中。见房址(30余处)、窑址(3处)、冶铁址(1处)等遗迹和2处集中的墓葬,未见城墙遗迹。出土有残玻璃器皿、汉文文书、陶、木器、钱币等文物。……[详细]
  轮台古城位于轮台县城南偏西约20公里处的荒漠中,城址平面略呈圆角长方形,建筑形制为土筑,四周仅残存墙基,周长940米,墙基宽约5米,残高约1米。总面积为52900平方米。城内残存房屋等建筑遗迹。因盐碱化严重,结构不清,但墙垣尚可辨。城外自西北向西南处尚残存有古渠道遗迹。曾采集有陶器、彩陶残片、石镰刀、石磨盘、石杵等文物。……[详细]
  塔哈其烽燧 : 位于和硕县塔哈其乡乌喀公路北约200米处,海拔1 150米。烽燧上半部为圆形,下半部为方形,残高4米,宽约13米,黄土夯筑,为汉代遗存。从马兰沿324省道向西30多公里,亦或走吐和高速在塔哈其出口下道,路旁塔哈其乡查汗布呼小村中有塔哈其烽燧,2016年元旦当天,驱车前往观看,结果烽墩被围圈在农家院中,只能隔墙远观。据介绍,该烽火台为黄土夯筑而成,底部呈正方形,顶部呈圆角长方形,通高6.3米。底部边长12米,高2.5米,顶部东西长8米,南北宽6.5米,残高3.8米。中部被挖空改造为门朝南开、直径约3.2米的窑,原形制模糊不清。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定为汉代,长城资源调查中根据其地理……[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