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无锡市旅游

无锡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孙冶方纪念馆位于无锡市惠山区玉祁街道玉祁礼社街121号,为缅怀、学习孙冶方,1997年7月,玉祁镇党委、镇政府在文昌公园内筹建了孙冶方纪念馆,馆名由杨尚昆题写。2008年孙冶方诞辰100周年时,玉祁镇党委、镇政府对礼社孙冶方故居(孙冶方养女李昭不同意此认定)进行了修缮,并将孙冶方纪念馆搬迁至故居内。故居房屋为清代晚期建筑,前后五进,坐北朝南,临街而建,系砖木结构。孙冶方(1908—1983),原名薛萼果,无锡玉祁礼社村人,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15岁投身学生、工人运动,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1月转为中共党员,任中共无锡支部第一任书记。同年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详细]
  东坡书院宜兴东坡书院,是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在宜兴丁山买田讲学之地,座落在宜兴西蜀镇蜀山南麓,屋宇四进,总面积为一千多平方米,始建于北宋。始建于宋代,嘉祐二年(1057年),苏东破与同科进士、宜兴人蒋之奇、单锡接席琼林,互相唱和,因向往阳羡溪山之美,订鸡黍之约。以后,苏轼在宋熙宁、元丰年间,曾多次来宜兴观赏溪山名胜。在漫游独山时,他看到此山独立画溪之东,山势似四川眉山,顿生思乡之情,由衷叹曰:“此山似蜀”,后人遂将独山易名为蜀山。东坡书院又称“东坡祠堂”,也称“蜀山书院”。座落在宜兴西蜀镇蜀山南麓,始建于北宋,至今已有850多年的历史。东坡书院、屋宇四进,总面积为一千多平方米。书院前有小河,叫“书……[详细]
  顾毓琇纪念馆位于无锡市学前街3号。顾毓琇纪念馆是在顾毓琇故居(原顾家“宝善堂”)的原址上设立起来的。顾毓琇故居的建筑是根据江南民居特色修复保护的。修复后的故居总占地面积968平方米,建筑面积848平方米,共五开间四进。第一进为序厅和顾毓琇先生的生平简介;第二进为顾毓琇先生的学术成就陈列;第三进为顾毓琇先生成才之路、爱国情深介绍;第四进为纪念馆的资料研究室。顾毓琇故居为顾毓琇祖上顾鸿逵于清朝嘉庆年间(1808)建造,是典型的江南民居。在这座故居中,诞生了顾毓琦(德国汉堡大学博士)、顾毓琇(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顾毓瑔(美国康乃尔大学博士)、顾毓珍(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顾毓瑞(台湾文化大学博……[详细]
  在江阴市区繁华的人民中路北侧,绿树掩映中有一座宏伟壮丽的古建筑群,显得格外静谧,这就是始建于北宋景佑三年,后经元、明、清及民初五十多次扩修的江阴文庙。千百年来的历史风雨,使文庙显得破败零落。1993年,江阴市人民政府成立了以市长为首的文庙修缮委员会,把修缮文庙列为江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之一。如今通过全面整修,江阴文庙的建筑群和暨阳书院的明伦堂又重焕青春。1995年4月19日,江苏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江阴文庙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据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景佑重建文宣王庙记》碑载,宋初在江阴观风门外就建有文庙,供学子肄业其中。景佑三年(1036年),知军范宗古因文庙离监狱太近,特将文庙迁到城……[详细]
  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法国籍传教士隆盛来无锡传教,在城内永定桥沿河西河头道长巷天主弄附近建造小教堂,这是无锡地区第一座天主堂。三里桥天主教堂建成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最初只有三间堂房,这座教堂为典型的哥特式建筑,具有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砖木结构,外墙青砖白缝,绛红色的房屋,尖尖的屋顶。整体平面呈十字形。雄伟的钟楼高达62米,耸立在京杭大运河畔。正面顶部竖立大十字架,下面有大理石一方,上刻阴文“天主堂”三个金字,为书法家王致中遗墨。两侧有砖刻阳文白底金字对联,“万有资生渊微莫测,一元默化浩荡难名”,相传为清康熙帝所撰。天主教堂几经毁坏和修复,除义和团兵燹之外的最严重的一次事件是,清光……[详细]
  植福庵又名薛四娘娘庙,位于荡口古镇之西南约3公里的青荡村。植福庵始建于清嘉庆元年(1796)。寺内供奉荡口地区特有的瘟神。现存大殿三间和五开间的戏楼一座。大殿系硬山顶平房,坐北朝南,面阔三间9.51米,进深7.87米,系硬山顶殿堂建筑,虽经多次整修,但梁、柱、檩、枋及斗拱等木石结构大都为始建时的原物,四根檐柱和两根金柱为花岗岩石柱。大梁、月梁用料粗壮,雕刻花纹精细。门窗所刻花纹也都精致美观。明间两根花岗岩檐柱上镌有楹联一副,曰:“显赫威灵驱百疠,巍峨庙貌峙千秋。”堂内两根花岗岩金柱上也镌:“荡寇除氛江淮一靖,洗心割股忠孝两全。”戏楼坐南朝北,与大殿相对,平面呈“凸”字形,高二层。楼下为通道,楼……[详细]
  倪瓒纪念馆位于江苏省锡山区东北塘镇芙蓉山麓,整个区域包括倪瓒墓园和倪瓒纪念馆。在2007年4月份,锡山区及东北塘镇成立了倪瓒墓修缮及纪念馆建设工程筹备工作组,于7月份举行倪瓒纪念馆奠基仪式。经过近9个月的努力,墓园修缮及纪念馆建设工程全部完工。倪瓒墓园主要以修缮现有墓园为主,恢复倪瓒墓原有布局,补充碑亭建筑。倪瓒纪念馆主要为纪念缅怀倪瓒区域,向游人介绍倪瓒艺术成就,弘扬传统书画艺术。整个项目占地共48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600平方米,总投资约600万元,力求通过史海钩沉,展示一代丹青宗师、诗书巨擘的艺术成就,再现昔日云林堂的历史风貌。修复完的倪瓒墓区比原来的旧址扩大了3倍,加长了墓道,按照……[详细]
  西溪遗址,位于宜兴市徐舍镇溪东村西溪自然村(又名西村)。该遗址于1984年文物普查中发现,2002年10月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溪遗址中心区域为一高出四周农田二米的长条状高地,东西长300余米,南北100余米,面积近5万平方米。遗址的南、北、西三侧有河流呈半环状环绕,为西溪遗址的先民在生产、生活、对外交流等方面提供了极为便利的自然条件。为进一步了解西溪遗址的内涵,并完善太湖流域史前考古学文化的文化谱系,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和宜兴市文管会分别于2002和2003年对该遗址进行了试发掘和第一阶段主动性正式发掘。通过发掘,证实……[详细]
  华蘅芳故居位于北仓河北岸进步街,总占地面积4842.79平方米,建筑面积3177.89平方米。原有七进,现存墙门间、小厅、敦惠堂、前厅、堂屋、正厅。原为清早期建筑,太平天国年间大部分毁于战火,后由华蘅芳之父华翼纶重建。华蘅芳(1833-1902)近代杰出科学家、数学字、翻译家,洋务运动的实践者,我国近代科学的先行者和传播者。字若汀,无锡荡口镇人。1865年,上海创设江南制造总局,他多所筹划。在翻译馆开设后,他负责译述数学、地质学等书籍。先后在上海格致书院、湖北自强书院和两湖书院任主讲20年,造就数学人才甚多。他曾与徐寿合作,于1865年制造了我国第一艘轮船“黄鹄号”,第一艘军舰,又自制氢气球。……[详细]
  安阳书院位于阳山镇狮子山与长腰山之间,四面环河,环境幽静。始建于清同治三年,由浙江候补知府钱勖募资在原慈缘庵旧址上兴建,现有建筑包括书院大门、门厅、砖砌门楼、北侧厢房、主厅等均为清代建筑。2005年进行整修时建慕贤堂一所。建筑面积计480平方米。书院门前的单孔小石拱桥,为明代成化八年原物,采用当地产阳山石构筑,至今保存完好,十分珍贵。门口的两棵古银杏已有120年历史。门厅,三开间,硬山顶;大门用明代青石门枕石。门厅后与天井以砖雕门楼相通;门楼上砖刻“樸作人”四字。南北厢房各三间,硬山顶,有风火墙,南庑已毁,两进两庑面向中央庭院均有外廊,相互连通,围成天井。主厅,三开间,硬山顶,木构架为内四界……[详细]
  江阴高城墩遗址是良渚时期又一处规模大、有严谨的布局规划和严格建筑方法的高台墓地。已发掘面积1000平方米,1999年的发掘清理了13座大、中型良渚文化早中期墓葬,出土琮、璧、钺、锥形器、珠、管等玉器155件(组)以及石器、陶器等。在已清理的400平方米墓地范围内,墓葬呈人字形向西北、东北方向排列。墓葬大都有棺椁类葬具,发掘时找到了清晰的棺、椁板灰及木纹的痕迹,搞清了棺椁的结构以及椁与墓坑的关系。该遗址的特点是内涵新,墓葬规模大,13号墓是迄今为止良渚文化发现的墓坑最大且葬具结构保存较好的一座大墓。其规模和随葬品表明墓主的地位可能较高,这种随葬玉器等级较高而数量不多的墓葬,可能代表着良渚文化的另……[详细]
  祝大椿故居位于无锡南城门外的清名桥东侧伯渎港117号至122号。故居整个宅邸规模较大,部分建筑做工精致,是无锡清名桥历史街区保护和修复的最完整的清代名人故居,也是目前街区内的故居中规模最大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无锡是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祥地,也诞生了许多民族资本家,祝大椿是其中的重要代表之一。他从经营煤铁五金起家,到投资航运业和房地产,经历十三年的艰苦创业,完成了最初的资本积累。52岁后受聘为英国洋行总买办,并借助自身特殊的身份在江沪地区大力兴办民族产业,对中国近代工商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因为创建近代民族工业有功,清朝光绪皇帝还御批特赏他为二品顶戴官衔,并聘他为清政府农工商部顾问,使他成为近代……[详细]
  心经碑位于江阴市城区中山公园东侧艺园观音殿内。心经碑,为唐代异僧道松所书,碑原嵌砌在乾明广福禅寺弥勒殿大铁佛神龛后墙壁间,于明万历年间毁于大火,今碑为清嘉庆三年(1798)照摹本重刻,现保存在江阴市城区中山公园东侧艺园观音殿内,嵌砌于北壁间。该碑由6块长方形大青石拼组而成,通高2.87米,宽5.12米,上刻《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一卷,计279字,分13行坚刻,字体为狂草,笔走龙蛇,气势恢宏,结构严谨,字形多变。其中“多”字一撇长2.07米;“声”字径横宽达55厘米,最细一笔宽仅1厘米,粗笔宽达7厘米;全文有6字一笔长度均超过2米。各字上下左右大小斜正,相互呼应,一气呵成,书写刚劲有力,字体雄健古……[详细]
  三公祠坐落在鹅湖镇南新桥边,由明翰林院侍读学士华察为纪念苏淞巡按、监察御史孙慎,督粮苏淞、山东布政使司右参政翁大立以及无锡知县王其勤三人丈量土地、清厘田赋、造福一方的功德,于嘉靖三十六年(1557)始建,占地面积252平方米,建筑面积108平方米。三公祠中有思泉亭、学海书院、望月楼以及遗爱堂、致斋所、衍庆道院。思泉亭筒瓦攥尖顶,承以四根圆角方柱,亭内古井一口,名为思泉井。亭旁墙上嵌有《思泉亭记》碑刻一块。祠屋一进,三间七架,两侧分置明代大学士王世贞、清代状元顾皋等所撰石刻碑记共八块。庭院内西侧墙上嵌有步弓石一块,“步弓”刻于三块叠置的黄石条上,形状近似于现代的圆规,两足通高92厘米,肩宽53.……[详细]
  锡金公园旧址,位于无锡市中心。曾名为无锡公园,俗称公花园,现名城中公园。其范围内包括楚春君黄歇于白水荡所建行宫、东晋王羲之寓所、祟安寺及道观“洞虚宫”局部、明盛冰壑方塘书院等废址。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九月,辟建锡金公园,越年而成,有龙岗、归云坞及蓼莪、天绘亭,并迁入绣衣峰等,是我国最早的近代城市公园之一。1910年建多寿楼;1920年建池上草堂并新镌刻怀素《四十二章经》;翌年建西社,1921年建兰苡;1927年建松崖白塔;1930年建同庚厅;1933年建九老阁。建国后,无锡市政府多次对该园作修葺。l994年1月,由无锡市人民政府以锡金公园旧址之名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199……[详细]
  张公洞石刻,位于宜兴市湖氵父镇盂峰山中,为宜兴主要旅游景点之一。2006年6月,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入口处碑亭内碑,宽1.06米,高2.70米,厚0.25米,青石质地。正反两面都有字,正面落款为:天启甲子秋。反面碑名为:朝阳道院开山碑记。洞口入口处有碑2块,高、宽0.64米,款:民国二十一年。洞口墙上有碑高0.65米。离后洞不远有“洞天福地”碑,唐青城山人杜光(款)。宽0.78米,长3.20米。后洞出口有“云梯”,0.30×0.40米(字的大小)。“一洞天”0.36×0.74米。“沙颜楷”0.6×0.6米。“海内奇观”,宽0.73米×3.20米,款:元诗人杨维桢题。“民国癸亥……[详细]
  太湖工人疗养院位于滨湖区中犊山上,所在原是一座主峰标高为39.1米的小岛,面积约300亩,四面环水,东南以桥与鼋头渚公园相通,北面隔湖为管社山、小箕山、大箕山等景点。山清水秀,美景如画,是一处不可多得的休、疗养胜地。疗养院于1951年委苏南企业公司建筑工程部设计建造,其式样是在吸取了我国北方传统官式建筑的造型与装饰图案,采用彩色琉璃瓦为屋面,与湖光山-环境极为融合,全部建筑于1952年竣工。疗养院内共有楼三座建于五十年代。一、二号楼建于1952年,三号楼建于1956年,另有体、理疗楼,职工宿舍、厨房、水泵房、锅炉房等附属建筑。皆滨湖绕山分布,依山就势而筑。虽已过去了近六十年,但建筑的功能未曾改……[详细]
  黄龙山紫砂泥矿井位于丁蜀镇黄龙山,共有大水潭、台西井、五号井三口井。2009年5月,宜兴市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12月19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黄龙山紫砂泥矿井-大水潭,位于丁蜀镇中心广场。大水潭马路北面山地剖面,可见紫砂矿岩石的脉络。大水潭据说为明代泥料矿,挖掉后便留下的水潭。面积约6503平方米。黄龙山紫砂泥矿井-台西井,位于宜兴市丁蜀镇白宕社区。台西井,井口朝北,坑道内宽2.30米,高2.20米。其西面为挖泥料后形成的水潭。黄龙山紫砂泥矿井-五号井,位于宜兴市丁蜀镇白宕社区,台西井东50米。五号井建于1979年,井口朝东(东偏北15°……[详细]
  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陆氏宅(陆定一祖居)位于无锡西漳陆巷,是无产阶级革命家陆定一出生的地方。老宅自2006年修复后开放至今,为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文物,老宅有待全面提升。据悉,陆氏宅修缮养护专家论证会于近日召开,老宅修缮养护正式启动。提起陆定一故居,无锡人多会想到位于西河头县前西街的那组清末民初建筑。在无锡西漳,也有一处陆定一故居,在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上显示为“陆氏宅(陆定一祖居)”。1906年,陆定一在此出生并度过了幼年时代。陆氏宅位于惠山区堰桥街道天一社区老陆巷4号,坐北朝南,白墙黑瓦,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民居建筑。老宅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岁月更迭中有所损毁、改建。2011年12月19日,江苏省人……[详细]
  永泰丝厂旧址位于无锡市南长区南长街364号。永泰丝厂原在上海七浦路,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由薛南溟、周舜卿合资创办,后由薛氏独资经营。1926年5月,永泰丝厂迁至无锡大公桥堍,为无锡丝业诸厂之首。所产“金双鹿”丝曾获美国纽约万国博览会金象奖。新中国成立后,由公私合营再改为地方国营无锡丝织二厂。现存老厂茧库、办公楼各一幢,均在后厂门附近。茧库面阔七间,高两层,红砖清水墙。办公楼面阔五间,高两层一阁,砖混结构,磨矾石地坪,木楼梯,系薛南溟、薛寿萱父子及高级职员办公所用。是见证无锡近代民族工商业发展的重要建筑之一。2003年与“薛南溟旧宅”同时公布为无锡市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5日,永泰丝……[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