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南省 > 长沙市旅游

长沙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长沙王后“渔阳”墓时代为西汉。位于湖南省长沙市西郊望城坡,此为国内目前保存最完整地汉代诸侯王室墓。 1993年长沙市考古人员配合建设工程进行清理。墓占地约1万多平方米。主墓居中,3座从葬坑成品字形自东而西分别排列。主墓为斜坡式墓道上坑竖穴,墓口长15.98米,宽13.10米,墓口下2米尚保留一层台阶,宽1.3-1.4米。主墓由梓宫、便房、外藏椁、黄肠题凑等组成。从葬坑,1号为庖厨坑,2号为马坑,3号为陶牲俑坑。出土器物2000余件,珍品有金扣饰、玉璧、玉瑗、漆盒、漆壶、耳杯、木桶、砚盒等。首次发现1件5弦乐器“筑”。封泥上钤印阳文篆书“长沙后府”4字,有些耳杯下为“渔阳”二字。考证该墓为西汉……[详细]
  北津城遗址位于长沙市岳麓区三汊矶。西依谷山,东临湘江,以水为防。整个城址呈三角形,面积约50万平方米。城址西北和西南有一道土筑城墙,长约2100米。夯土城墙南高北低,横断面呈梯形。南段城墙底宽约14米,上宽约7~8米,高约10米;北段城墙底宽约8米,上宽约4米,高约5~6米。城墙南北两方各有一自然缺口,俗称北门口、南门口。城墙外环绕一串水塘,当是原护城河的残迹。城内地势起伏不平,有一长片稻田自北门口到城南东折濒江,可能为原来城中水道之遗痕。1981年以来,长沙市文物工作队对此处及其周围进行了多次调查和部分试掘,在城墙夯土中及城内城墙附近,发掘出一批战国至西汉初年的遗物,有战国铜?、西汉筒瓦、板……[详细]
  长沙基督教圣公会礼拜堂时间为1905年。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北正街。此为独具特色的麻石结构教堂。礼拜堂原名为中华圣公会三一堂,始建于1905年,1910年在“抢米风潮”中遭破坏,后于1911—1915年完成重建工程。此为一座近代教堂建筑,具有典型的哥特式建筑特征。坐东朝西,建筑面积703.09平方米,木石结构,拉丁十字形平面布局。整座教堂白墙红瓦,外观粗犷,结构坚实稳重,为长沙市区惟一的麻石结构建筑。近代民主革命家“华兴会”负责人黄兴曾在教堂内避难,并于1912年12月为教堂题词:“耶苏圣名,敬拜宜诚,辞尊居卑,为救世人。”现教堂大门内墙上仍保留着黄兴题词的石碑。2002年5月19日,湖南省……[详细]
  江口陈家祠堂位于浏阳市张坊镇江口村七溪组,是当地陈氏家族祭祀先祖修建的祠宇建筑。据考证:祠堂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坐北朝南,门向165度,砖木结构,面阔三间,悬山顶,覆小青瓦,设槽门,内设中、后厅,共为三进,左右各列回廊、厢房、横厅等,建筑两侧有墙垣围护,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祠宇内设隔扇门、格窗,古朴典雅,后栋为穿斗木构架,前栋抬梁结构。梁架上小斗栱做工精巧,实属罕见。祠宇历经修葺,20世纪70年代,槽门被拆除,改建为七溪小学教室。2002年族人对祠宇进行修葺,将中栋正面格扇门处阶檐以及后栋糟朽的木间墙改造。该祠堂布局合理,结构严谨,木雕精美,是陈氏家族繁衍生息渊源历史的实物见……[详细]
  李维汉故居位于长沙市长沙县高桥镇维汉村。李维汉(1896-1984),原名厚儒,字和笙,又名罗迈,湖南长沙县人。1916年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第二部,1917暑期毕业,留校任初级部主任。在第一师范期间,同毛泽东、蔡和森等相识,1918年4月与毛泽东、蔡和森等一道在长沙组织新民学会。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在蔡和森的影响下,接受并信仰马克思主义。1922年,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成立,李维汉负责组织工作。同年,受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的委托,回国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2年底,由毛泽东、蔡和森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从1923年4月至1927年4月,担任中共湘区委员会(后改称中共湖南区委员会)……[详细]
  毛公桥位于湖南省宁乡县巷子口镇直田村,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系毛姓族人捐建,为全麻石拱平一体桥。桥体由多块长条形巨-石构成,没有切割痕迹。专家们对当时的建桥技术和建筑工人的智慧由衷叹服。桥身有石刻的一条大蜈蚣,寓意蜈蚣避水,庇佑桥体平安。登临毛公桥,眺望蓝天白云,饱览田园风光,不禁心旷神怡,精神抖擞。毛公桥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年——1795年),至今已有二百多年了。古桥全部用麻石构筑,石块大小不同,错落有致;桥体为圆拱连着平板,是为圆拱平板连体桥。此造型在古桥中是不多见的(长沙含浦古桥和宁乡已经跨掉的七星桥也是“平连拱”造型),因此甚为宝贵。古桥南北走向,全长55米,宽1.6米——5米。古桥……[详细]
  北伐阵亡将士纪念塔 时间为1927年。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山,此种佛塔式纪念塔建筑在国内为仅见。 此塔又名五轮塔,是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军长唐生智为纪念北伐战争中的阵亡将士而修建的。塔为石结构,仿佛塔形式,分五层,高11.8米。所谓“五轮”是指“地、水、火、风、空”等,其形即地方、水圆、火三角、风半月、空团点,用梵文写成,寓意世界是由地、火、水、风、空等五元组成。五轮塔也象征人体,是人体的一个缩影。五轮塔表现了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同时又寓意北伐阵亡将士的英魂将与天地同在。 此塔不同于一般纪念碑,塔的形式,构造奇特,寓意深刻,为国内少见。 2002年5月19日,湖南省人民政……[详细]
  金九活动旧址位于长沙市开福区连升街楠木厅6号。为二层木制结构民居,占地面积353㎡,建筑面积533㎡。房屋共计18间。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被拆除了一部分,现存建筑约200㎡。金九(1876--1949),号白凡,又名金昌洙、金龟。韩国著名民族独立运动领导人,韩国临时政府主席。1919年金九随大批抗日救亡的韩国爱国人士-到中国,在中国生活26年。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金九随大韩民国临时政府西迁至长沙。临时政府设址在西园北里,金九住楠木厅6号,这里还是原朝鲜革命党总部所在地。1937年至1938年金九在长沙从事抗日和国家独立运动,此举得到了湖南省政府的热情帮助和无私支持。2019年,金九活动旧址被批……[详细]
  【新算学馆】浏阳县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浏阳县城关镇圭斋路文庙后山坡上。原名魁文阁,为文庙附属建筑物,始建于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建筑面积约200平方米。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进一步沦为外国列强的殖民地。时值一批救亡图存的志士仁人愤而发起维新变法活动。1897年,谭嗣同、唐才常、欧阳中鹄等人借魁文阁兴办起湖南近代第一所兼学西方自然科学知识的学校--新算学馆,设立算艺学堂,以推动维新变法运动。1898年9月,戊戌变法失败,学堂被迫关闭。新算学馆虽开办一年,却起了为一邑风气的作用。该学堂坐西向东,砖木结构,二进五间,硬山顶,小青瓦屋面,封火山墙,三合土地面。房舍前坪开阔,有香梓大树多株,……[详细]
  圣经学校旧址,民国,省9。这栋建筑还是红八军军部旧址,资料上说现为三办公楼。开始在院子里找了一番没发现,问一位老太太说是拆了,顿时就有些急了。好在还是找到了,就在门球场对面,离五一路那边大门很近,如今是省乡镇企业局等单位的办公场地。据史料记载:湖南圣经学校系美国内地会传教士葛荫华于1917年创办,今尚存教学楼一栋,现用于省政府机关二院三号办公楼。该楼系中西结合建筑,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三层砖木结构。中间有一天井,教室办公室分布四周。该楼还曾经是红军攻占长沙时红八军军部驻地。2006年11月长沙市人民政府在此楼正面墙上嵌刻碑文,以示纪念。该楼保存完好,2008年经过装修,面貌一新,基本保持了……[详细]
  张南轩墓(包括张浚墓)时代为宋。位于湖南省宁乡县巷子口镇官山村。此为宋代著名理学家张栻及其父抗金名将张浚之墓冢。官山村官山山麓,背依九曲奇峰,循峰而下有马蹄形小山名罗带山,山的东端为张浚墓,西端为张栻墓。墓周砌花岗石,以三合土封顶。墓碑高1.5米,宽0.8米,上刻“宋大儒张南轩先生之墓”。前立石柱4根,山下有南轩祠。明大学士杨建和撰碑记。1967年墓、祠、华表均被毁,1981年修复墓冢、墓围。现墓长11.2米,宽10米,墓围直径5米,墓高2米,墓碑尚存。张栻(1133—1180)字敬夫,号南轩,四川绵竹人,后迁衡阳。初师事胡宏,得所传理学,与朱熹、吕祖谦时称“东南三贤”。累官吏部侍郎,右文殿修……[详细]
  贾谊故居为西汉贾谊之宅,位于长沙市天心区太平街28号,原名贾太傅祠,公元1465年建,现仅存祠屋一间。祠前巷侧有井,传为贾谊所凿,上敛下大,其状如壶,称太傅井,又称长怀井,系根据杜甫“长怀贾谊井依然”诗句而得名。贾谊(公元前200一168年),洛阳人,西汉杰出政治家、文学家,因锐意改革而被贬于此。因后人景仰这位高贤,故保存他的故宅及宅内文物用品至今。宅内雕一木像,宿存至今。贾谊故居始建于西汉文帝年间,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贾谊故居被誉为湖湘文化源头,为历史文化名城长沙“最古的古迹”,也是“屈贾之乡”标志性的文化遗产。古代的文人墨客凭吊贾谊之后,都会在此吟诗作画,现在的游人亦能在此阅古、品……[详细]
  半山亭,位于岳麓山半山腰,乃一座六方形凉亭,是游人上山常驻足憩息之所。关于半山亭,民间有一段有趣的传闻。据说很早以前此地为半云庵所在,为上下山必经之路,麓山寺的僧人下山买物,挑担回寺,常在此歇息。当时,有一烧火僧以“半’字为题,赋诗一首。曰:“半山半庵号半云,半亩半地半崎嵌,半山茅块半山石,半壁晴天半壁阴;半酒半诗堪避俗,半仙半修佛好心,半间房舍半分云,半听松声半听琴。”诗传到主持方丈耳里,大为赞叹,不再令其烧火,而授以佛经,日夜持诵。此诗对仗颇工,句句用半字,用法自然流畅,气韵贯通,毫无结屈聱牙之弊。半云庵虽已久圯,而“半”字诗却流传至今,给人们增添游兴。地址:湖南长沙市岳麓区岳麓山风景名胜……[详细]
  谭钟麟墓位于岳麓区坪塘镇白泉村荷叶塘的一处由东冲山与狮子山南北对峙而形成的约150米的山峡中,海拔77~95米,墓坐东朝西,西南距白泉村委1公里,东北距湘江3公里,西侧有白泉港水从南向北流入湘江。谭钟麟墓坐东朝西,墓封土堆直径5米,系用糯米混碎瓷浇筑,麻石砌边。祁阳石碑三通,麻石框边,主碑高约1.5米,宽约0.5米,上刻“茶陵谭文勤公墓”。两旁耳碑高约1米,宽约0.4米,右刻“清光绪三十二年仲春月款旦”。左刻谭钟麟子姓名。墓前两边立有石马、石狮、石翁仲、石羊、石兔、华表柱各一对。墓北200米处有一占地36m2的神道碑亭,亭为石构,呈六方形,高约6米,由六根大石柱承托水泥屋顶,中间又以30根石柱……[详细]
  魏家大堆汉墓时代为汉。位于湖南省长沙市黄土岭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政治学院内,此为一大型汉墓。墓为一隆起的大土堆,底径约50米,高约10米,因原地属魏姓所有,故称魏家大堆。长沙解放前曾有人在此盗掘出汉代文物。1952年经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调查确认其为一座大型汉墓,随后即予以保护。现墓葬区域已被学校围作苗圃和绿化区,堆上树木葱茏,有两条小径可通其顶。1974年,文物部门曾在大堆西侧发掘一座战国晚期的土坑木椁墓,葬具为一椁二棺,保存尚好,出土有陶瓷、铜器、漆木器等名贵文物20余件。1956年7月24日,湖南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编号72。……[详细]
  曾纪泽墓位于望城雷锋镇牌楼坝村桃子湾。墓葬对研究曾纪泽生平及其家族变迁,研究晚清湖湘历史,以及晚清时期的丧葬制度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曾纪泽墓是长沙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文物普查工作队在进行田野调查时发现的。该墓位于望城县雷锋镇牌楼坝村桃子湾,是一处遵照清代侯爵制建造的具有湖南本土特色的清代墓葬。墓坐东朝西,呈半环形布局,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原墓葬由墓冢、墓围、墓碑、拜台、石阙、神道、石像生组群、墓庐、龟背石石碑等构成,规模宏大。其中墓冢为糯米混瓷浇筑,其余建筑均为花岗石材质。2019年,曾纪泽墓被批准为湖南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林修梅,中国近代民主革命者,湖南临澧县人。1921年10月15日病逝于中法韬美医院,时年42岁。林修梅将军病逝,孙中山大总统甚为痛惜,追赠上将军衔,恤典从优,并拟于首义区铸像建专祠以彰忠荩而慰英灵,并经非常国会议决为林将军举行国葬。1928年将林修梅将军遗体安葬岳麓山高坡。该墓于1987年由长沙市文物保护管理委员会拨资修复,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10月30日由长沙市人民政府发文公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该墓现保存完好,以便让后人更好德缅怀、追念、凭吊,并且从中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详细]
  中共湘鄂赣省第一次党大会旧址——楚东山大屋公布时代:1931年保护级别: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公布编号:430181—0069公布地址:浏阳市楚东山乡类别: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公布机关: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1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2011年01月24日,湖南省人民政府(湘政发[2011]21号)文件《关于公布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公布:保护范围:以外墙墙基为起点,四向各至50米处。建设控制地带::四向各至保护范围外100米处。……[详细]
  长沙会战第九战区长官司令部指挥所旧址(含长沙会战碑)时代1941年保护级别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公布编号430104—0032公布地址长沙市岳麓区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类别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公布机关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1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2011年01月24日,湖南省人民政府(湘政发[2011]21号)文件《关于公布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公布:保护范围:以墙基和护碑亭墙基为起点,四向各至30米处。建设控制地带:四向各至保护范围外100米处。……[详细]
  文家市大捷遗址公布时代:1930年保护级别: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公布编号:430181—0161公布地址:浏阳市文家市镇类别: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公布机关: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1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2011年01月24日,湖南省人民政府(湘政发[2011]21号)文件《关于公布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公布:保护范围:以高升岭、九峰寺与棺材岭三座山峰顶为中心,四至各山脚下向外延伸300米。建设控制地带:四向各至保护范围外50米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