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南省 > 长沙市旅游

长沙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王首道故居座落在素有湘东第一镇之称的浏阳市张坊镇上洪社区上洪片蟹形组,位于山青水秀,风景优美的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东麓园下,距省会长沙148公里,路程3个小时,水泥公路直达故居。2007年7月10号,王首道故居作为清末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被列为长沙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06年4月,王首道出生在张坊镇上洪村蟹形河排屋场(今上洪社区蟹形组)一个贫寒的农家,并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期。在走上革命道路以后,他又曾于上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回到故乡搞革命,担任苏维埃浏阳县委书记、湘赣省委书记等职务。后来于1933年被调派赴中央苏区,此后南征北战,戎马倥偬。1949年3月,王首道参……[详细]
  毛泽东铝镁合金塑像于1969年落成于毛泽东曾经工作和生活过的清水塘畔,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相。塑像为-形象,他头戴军帽,身穿军棉大衣,右手前伸挥手致意,左手自然下垂,面含微笑,两目炯炯有神,直视前方。像高7.1米,寓意党的生日,基座高5.16米,总高度为12.26米,寓意毛泽东诞辰日。整个塑像系铝镁合金铸造,是国内唯一的一尊室外巨型铝镁合金毛泽东塑像。是文革这一特殊历史时期为数不多的一尊毛泽东塑像,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重要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是青少年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缅怀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重要场所。1、这尊毛泽东塑像是国内唯一的一尊室外巨型铝镁合金塑像,是……[详细]
  李觉公馆旧址今为周南中学老校区办公楼,位于开福区北正街。公馆建于20世纪30年代,为青砖清水墙两层中西合璧式楼房,建筑面积908平方米。屋顶形式及局部装饰为中国传统形式,但在建筑风格上引入了三段五部式的西方古典建筑构图法则。平面布局呈曲尺形,设有两处楼梯,兼有早期现代主义与装饰主义建筑风格特征。东部设有阳台,使原本对称、封闭的建筑风格变得富于变化。除阳台上部为平屋顶外,其余部分为传统硬山与歇山屋顶结合。立面以竖向线条为主,墙体转角处用砖砌成线脚,阳台栏板为砖砌回纹图案。外廊采用梁柱式,柱体之间有横梁压顶连接,显得稳重。李觉(1900—1987),字云波。何键女婿。1929年任长沙警备司令。抗日……[详细]
  长沙潮宗街基督教堂,即-教堂,始建于1925年,总占地面积约588平方米,具有中西合璧特点。-长沙分会成立于1919年,创立人为原基督教复临安息日会传道人李晓峰等,这是长沙唯一一处-教堂,对中西文化交流史、宗教史及民国建筑的研究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该教堂建筑年代早,规模大,2002年公布为一般不可移动文物,2005年列入长沙第二批近现代保护建筑。真耶稣教堂位于长沙市开福区通泰街街道中山西路社区潮宗街143号,座南朝北,总占地面积约588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教堂为三层砖木结构,青砖清水外墙,两坡屋顶,木构楼梯与地板,内山墙上饰有精美彩绘,正面两侧嵌界碑,东侧入巷口嵌“耶稣巷”石碑,……[详细]
  李富春故居位于长沙市天心区三兴街2号。李富春,1900年5月22日诞生在湖南长沙三兴街“李福星扇店”,并在此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1914年考入长郡中学,1918年毕业后考入河北保定育德中学附设的赴法勤工俭学预备班。1919年,参加了五四运动,结识了毛泽东、蔡和森等革命青年。1919年10月底,从上海赴法国勤工俭学。在法国期间,李富春、李维汉、蔡和森等发起组织了以赞同马克思主义和实行俄国式十月革命为宗旨的工学世界社。1922年,李富春参加了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次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8月,李富春回国,先后担任国民革命军第2军副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军法处长。不久,参加北伐战争。大革命失败后……[详细]
  赵汝愚墓 时代为南宋。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妙高峰北麓青山祠侧,此为南宋重臣赵汝愚之墓。 墓占地500平方米,坐南朝北,呈椭圆形,南依妙高峰,北砌高约4米,中有台阶30余级,北面临石基有石护栏,东西各立华表1根。石墓石壁上嵌有叶德辉所撰碑记。后有石碑,上刻“南宋忠定赵福王墓”,左刻“南宋庆元二年丙辰安葬,清宣统二年(1910)庚戌续修”。墓前有石墓庐。 赵汝愚(1140—1198),南宋大臣,宋宗室,饶州余干(今江西)人,乾道进士,光宗时(1190—1194)任礼部尚书,知枢密院事,和外戚韩侂胄共议,立嘉王赵扩(宁宗)为帝,庆元元年(1195)任右丞相。旋与韩侂胄倾轧被诬,出知福州,继贬……[详细]
  长沙基督教永恒堂时代为清末。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外湘春街,此为长沙最古老的教堂建筑之一。永恒堂于1906年建立后,初属英国教会,1912年由美国基督教北美长老会接收。是年4月,长沙基督教长老区会正式组成,由中外信徒捐资于1917年重建教堂。1927年长沙区会加入中华基督教会,教堂定名为“永恒堂”。1947年湖南基督教大会在此成立。1958年9月长沙市天主教、基督教组成联合生产委员会,永恒堂部分房屋辟为生产场所。文革期间,永恒堂礼拜活动停止,1980年2月恢复活动。长沙市基督教“三自”-委员会和长沙市基督教协会均设于此。永恒堂占地6497.8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56平方米。坐东朝西,二层砖木结……[详细]
  长沙海关公廨于1911年投入使用,当时由英国人把持,这里曾是海关官员们办公住宿场所。由于年久失修,历经百年沧桑的长沙海关公廨出现基础下沉、内外主承重墙体多处倾斜开裂的状况,被鉴定为随时可能坍塌的最高等级严重危房。从上个月开始,施工人员进场对长沙海关公廨做修护维缮。长沙海关公廨旧址坐东朝西,是典型的近代中西合璧式建筑风格。墙面陈旧斑驳,侧墙甚至出现倒塌。2002年,公廨被评为省级文保单位。由于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丧失海关自主权,中国海关由1000多名分属约20个国籍(英籍人员超过一半)的洋员位居要职。长沙在1904年被辟为商埠后,外国殖民者选择了既具“清寒水气,萧疏落木”的宁静、又可观“隔江繁灯”……[详细]
  外兴窑是铜官古镇唯一一座尚在使用的古龙窑,它依山傍水、靠山坡顺势建造。该窑长56米,西侧设两张窑门,东侧设六张窑门,共有窑眼56对,穿着完整的“龙袍”,十分壮观。外兴窑用土砖筑成隧道,分窑炉头、窑床、窑尾3部分。龙窑窑背两侧相隔50厘米左右开一对火洞(俗称鳞眼洞),作为投放燃料和观察火候的窗口。龙窑从装坯、烧毕到开窑取货一般为一星期左右。外兴窑的琉璃制品质量上乘、广受欢迎,还留下了一个传说:原来陶器釉料的配制,由于着色剂的快速沉淀,很难在产品上均匀着色。多少工艺技术人员绞尽脑汁,都难以如愿。一次,铜官陶业的祖师———窑神舜帝,托梦给一位老陶工,告诉他“米汤调配,可均颜色”。这位老陶工依法试之,……[详细]
  田汉故居位于长沙市长沙县果园镇田汉村大屋组(原名茅坪)。田汉(1898—1968),字寿昌,湖南长沙人。田汉自五四运动起,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早年留学日本,1921年回国后,与郭沫若等人共同组织创造社。后创办南国艺术学院、南国社,主编《南国月刊》,并参加话剧创作与演出实践。1930年前后参加民权保障大同盟、左翼作家联盟(并任执行委员)。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左翼剧联”党团书记,中国共产党上海中央局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同时写了大量作品,以鲜明的革命立场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鼓舞人民进行革命斗争。抗日战争期间,参加并组织抗日救亡宣传演出,其“文化抗日”的影响在中国抗战文学艺术发展史……[详细]
  裴休墓时代为唐。位于湖南省宁乡县沩山乡清溪村大沩山之韦驮峰前。此为唐代名相裴休之墓。墓冢周砌石,外砌石罗围。坐西朝东。墓后有碑,上刻“唐故相国裴休之墓”。墓前有石栏、石柱,柱上刻一联“亮节高风乾坤并老;慈怀道气天地长存。”系众僧重修时(1932)镌刻。另有花岗石刻七言诗:“万重云捧古人坟,花木争奇紫翠纷。神气丽天经夜月,山光映水渡秋雯。田犹荷锸耕罗汉,法有金城赖相居。掷却金鱼逢佛选,至今完整颂元勋。”文革中,墓围、石刻遭破坏,1982年按原貌修复。裴休字公美,孟州济源(今河南)人,唐长庆中(821—824)进士,举贤良方正。曾任监察御史、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因直言遭贬,退隐宁乡县祖塔乡之裴公庵。……[详细]
  雷锋故居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今雷锋镇雷锋村简家塘)。故居原为地主谭四滚子庄屋,因雷锋祖辈佃种谭家的田而住在谭家的庄屋内。庄屋原有房屋两进12间,三面环山,西面为塘。1940年12月18日至1956年11月,雷锋在此生活了16年。1958年故居房屋因年久失修被拆,后由雷锋堂叔雷明光在原址重建了3间茅屋。1993年修复对外开放,今正房陈放雷锋祖孙三代用过的两张床、1张大柜、1张书桌和几条凳子。966年冬,省、市政府拨款30多万元,征地7240平方米,在雷锋家乡柳塘湾开始建立雷锋纪念馆。主体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1968年11月20日落成开放。纪念馆坐北朝南,古朴典雅。四周以墙围成庭院,院内植……[详细]
  黄爱、庞人铨墓 时间为1922年。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山东麓小桃源山上。此为早期工人运动领袖黄爱、庞人铨之墓冢。 墓围花岗岩砌成,呈正方形,坐西朝东,四角各立圆形石柱。墓上用青石砌成方形平顶塔碑,正面楷书阴刻“黄烈士爱、庞烈士人铨之墓”。墓、塔通高6.7米,墓前有石桌,前有用条石围成半圆形的石栏,外侧有碎石坪,墓后砌青石围,茔地面积100平方米。 黄爱(1898—1922),湖南常德人。1919年在天津高等工业学校读书时,积极参加“五四”运动,次年返湘。庞人铨(1898—1922),湘潭人,曾参加驱逐军阀张敬尧的运动。1920年11月,黄、庞接受湖南党组织的帮助,改组劳工会,并于次年加入……[详细]
  兰花屋场位于宁乡县巷子口镇巷市村,始建于1882年,土砖青瓦木结构,传统四合院布局,现存房屋48间,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兰花屋场是宁乡唯一保存完整的传统古民居,且以其木雕砖雕别具特色、独具一格。它是由张轼后裔,清朝进士、广东按察使张铣于1882年建造的。屋场依山傍水,共有大小房屋48间,面积约1000平方米,土木砖瓦结构,上下两层,带跑马楼,为清代典型的湘中农村建筑。兰花屋场也是中国红色药理学家、新中国药理学科的奠基者张毅的故居。与其他地方的屋场相比,田冲兰花屋场的规模不算很大,但整个建筑却隐隐带着读书人的气息:高高的封火墙顶端绘着墨色的兰花,黑漆髹成的窗户干干净净,这都与白墙形成了强烈的……[详细]
  欧阳予倩故居时代为清。位于湖南省浏阳市人民中路人民医院,此为中国戏剧运动倡导人之一的欧阳予倩纪念建筑。故居始建于清代,占地355平方米,为四合院式结构,青瓦烟砖,坐西朝东,南向开门。庭院长方形,面积为130.6平方米,北墙下为一天井,东墙下为小花台,西面为二层结构的主楼,一楼为正房,二楼为0。主楼通高8.21米。南面为二层0,通高5.98米,主楼与南楼的一、二楼均有走廊相通。故居的主体建筑保存完好,具有较高历史价值。欧阳予倩(1889—1962),号南杰,浏阳人。他毕生从事戏剧艺术和戏剧教育工作,是中国话剧事业的开拓者,故与梅兰芳同享“南欧北梅”之称誉,在戏曲改革、电影创作和舞蹈艺术研究方面均……[详细]
  沈家大屋,位于浏阳市龙伏镇捞刀河畔的新开村,被市文物保护部门列入了长沙市文物保护范畴。经省市文物专家科考发现的沈家大屋,是一部镌刻着中国百年兴衰历史的生动画卷,是古城长沙历经战火涂炭后留下的弥足珍贵的晚清江南民居标本。沈家大屋,新开村清代流传下来的村落保存完整,古民居建筑达3万平方米以上,保存完好的居民建筑群以沈家大屋为核心与精华。正厅高约9米,给人以空旷舒畅的感觉,是一个大家族的公共生活空间,不时有人走进来歇脚。75岁的沈天育老人坐在那里歇凉,旁边燃起的谷壳是用来熏蚊子的。浏阳市龙伏镇的历史遗存――沈家大屋,被市文物保护部门列入了长沙市文物保护范畴。经省市文物专家科考发现的沈家大屋,是一部镌……[详细]
  长沙会战——影珠山抗战旧址群位于长沙市长沙县福临镇,年代为1942年。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在侵占广州、武汉之后,为打通京广要道,于l939年先后四次犯湘。影珠山下的长岳古道是长沙通往岳阳,或岳阳进入长沙的必经要冲,所以中国军队要守住长沙,就必须守住影珠山扼守的长岳古道,日本侵略者要进攻长沙,同样也必须先攻下影珠山阵地,才能够通过长岳古道而攻取长沙。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敌我双方,谁控制了影珠山,谁就掌握了长沙会战的主动权。因此,蒋介石严令影珠山守军“务须阻止、切断敌军退路,如敌从某军正面逃走,即将其军-毙!”就这样,影珠山成为反抗日军侵略的重要战场。1941年底长沙会战中,国民党第73、第20、第5……[详细]
  张百熙(1847-1907年),清末长沙县沙坪人(现属长沙市开福区),少年时曾在长沙城南书院求学,1874年中进士,在京为官多年,历任工、刑、吏、礼、户、邮传等部尚书,及政务大臣、管学大臣等职。张百熙思想开明,主张施行新政,是中国教育改革的先驱者,制定了中国近代第一个由国家颁布的学制《钦定学堂章程》,创办了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的前身),因而被誉为我国的“大学之父”。当年,张百熙为了办好京师大学堂,十分重视招揽人才,他将当时海内外一些著名学者招进了京师大学堂,如翻译家严复、古文家张筱浦、杨仁山、屠敬山、王瑶舟、孙治让、蔡元培等。他当时选定“桐城派”著名领袖吴汝纶为大学堂总教习,而吴始以年事已高为……[详细]
  坐落在钟灵毓秀的开慧镇飘峰村一个小山冲内的缪伯英故居,建于清道光十年(1830年),故居坐北朝南,土木结构,为大三进两天井中间以过亭连接布局,西正房卧室4间,其余为客厅、打米房、彩步房、杂屋、厨房等,呈三合院式布局。缪伯英故居占地面积530平方米。这里距永远的骄杨——毛泽东夫人杨开慧的故里仅几十里之遥,黄兴、徐特立、李维汉、田汉等著名革命者的故居也离此不远,2005年缪伯英故居按原貌修复,并对外开放。2011年公布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缪伯英故居原建于清道光十年(1830年),坐北朝南,西阔七间,进深三间,内有天井,占地530平米,有大小房间10间,其中正房卧室4间,其余为客厅、灶屋、杂屋等。……[详细]
  肖劲光故居位于湖南省长沙市赵洲港29号,在岳麓山前,为一坐西向东的清末民居,房舍占地面积约350平方米,泥土夯筑墙,正面三间,进深二间,并有两厢房。整个故居有正堂屋、退屋、两侧厢房和杂屋,共计14间。朱漆格扇雕花大门,青瓦双坡屋项,门额上方堆绘图案装饰。大门框上额“乾”字,两侧书“元亨”、“利贞”,南、北厢房门口分别额“福”、“禄”二字。前留坪地,后有竹林,东临湘江堤岸,西靠天马山嘴。1903年1月4日肖劲光就在厅屋北房呱呱落地,并在这里度过了童年和青年学生时代。此故居解放前卖给了傅姓人家,后又卖给了刘姓,土改时分给了胡金陵等,1989年公布为原郊区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岳麓区文物保护单位。景区地……[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