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旅游

呼和浩特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内蒙古赛马场位于呼和浩特市北郊,是目前亚洲规模最大的赛马场,占地面积为3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329平方米。比赛场地内,分别设有障碍马术场、技巧表演场、标准环形速度赛马跑道等。可同时进行比赛活动。场地东侧是由主席台、观众台组成的建筑体,长达275米,最高处达36米,在宽阔的大屋顶上,有四座蒙古包式的建筑,一大四小。蒙古包的穹庐顶上用蓝白色勾勒出白云纹图案,表现出鲜明的民族特点和地方特色。观礼台可容贵宾700余人。赛马场东西长750米,南北长405米,跑道呈椭圆形,宽18米,周长2000米。整个赛马场外可供10万人观看比赛。在内蒙古赛马场可以观赏到内蒙古马术队表演的精彩节目:马上体操、乘马斩劈、……[详细]
  海生不浪遗址是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早期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中滩乡海生不浪村附近黄河北岸的台地上。1962年调查发现。1992年进行发掘。海生不浪文化的确立缘于海生不浪遗址新石器时代遗存,此时段的房址为圆角方形,门向多朝东南,内设双灶。一般前灶为坑式,后灶多以石块或泥圈就地围砌,有的灶后尚有一凹坑、青铜时代早期的遗存属朱开沟文化,发现有单问和“吕”字形双间房址。海生不浪遗址为内蒙古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后城咀石城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境内黄河一级支流浑河北岸的坡地之上,南邻浑河,东、西、北三侧基本被冲沟所环绕,仅东北部的制高点位置与外界相接。城址东西宽约1150米,南北长约1200米,总面积约138万平方米,距今约4200~4400年,是内蒙古地区目前发现的等级最高、规模最大、防御最为严密的龙山时代石城。2019年至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为系统推进“考古中国——河套地区聚落与社会研究”课题的实施,对之进行了持续性地考古发掘工作,目前已累计发掘5000平方米,揭露城墙、城门、马面、台基、墩台、壕沟、地下通道、墓葬、房址等遗迹,出土有玉、陶、石、骨等遗物,明确了后城……[详细]
  红山口摩崖石刻及庙址位于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年代为辽、金、清,类别为石窟寺及石刻。红山口摩崖石刻及庙址为内蒙古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白塔山摩崖石刻位于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年代为明,类别为石窟寺及石刻。白塔山摩崖石刻为内蒙古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姑子庙摩崖石刻位于呼和浩特市回民区,年代为清,类别为石窟寺及石刻。姑子庙摩崖石刻为内蒙古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黑矾沟窑址群位于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黑矾沟窑址群为内蒙古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阴山汉代当路塞位于呼和浩特市、巴彦淖尔市,年代为汉,类别为古建筑。阴山汉代当路塞为内蒙古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碓臼坪古戏台,位于内蒙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市清水河县,是属于清代的古建筑。2023年12月27日,被列为第六批内蒙古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西岔遗址位于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年代为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类别为古遗址。西岔遗址为内蒙古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黑城古城位于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年代为明,类别为古遗址。黑城古城为内蒙古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坝口子戏台位于呼和浩特市回民区,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坝口子戏台为内蒙古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汉外长城位于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年代为汉,类别为古建筑。汉外长城为内蒙古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战国赵北长城位于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市、包头市、巴彦淖尔市,年代为东周,类别为古建筑。战国赵北长城为内蒙古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李齐沟“郝区政府”遗址位于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年代为抗日战争时期,类别为近现代。李齐沟“郝区政府”遗址为内蒙古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下塔石城遗址是内蒙古自治区清水河县境内遗址。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清水河县浑河与黄河交汇处的黄土梁间。2006年开始发掘。主要遗存为大口一期文化石城址,此城南北长约700米、东西宽400米:城垣有内、外两重,保存较好的东侧两道城垣均有出入口。墙体宽6-9米,残高0.4 -2米,并揭出类似后世垛堞和马面等没施的遗迹。 2023年12月27日,下塔石城遗址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列入第六批内蒙古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名录。……[详细]
  北魏皇帝行宫遗址(土城梁古城),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武川县西南20余公里的大青山乡土城梁村西山巅之上。这里,是大青山腹地古白道西岸山顶,是白道岭的中心地带,南出白道有“白道城”守护,北出白道有长城防御。这里,曾经出土过的文物有:反映级别较高的大型覆盆式莲花纹柱础石和“富贵万岁”瓦当等,在其它六镇城址中没有发现,这充分体现了行宫与军镇在建筑材料的使用上的等级差别。……[详细]
  清水河县柳青河河神庙是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的一个古建筑。2023年12月,入选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的第六批内蒙古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详细]
  武川县坝顶北魏祭祀建筑遗址(简称坝顶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北部大青山蜈蚣坝顶部,在20世纪80年代的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中被发现,2019—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对遗址进行了4次发掘,基本揭开了坝顶遗址的“庐山真面目”。坝顶遗址因其重要的文物价值,入围了“2020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和“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坝顶遗址位于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大青山乡坝顶村西南约1公里处的大青山蜈蚣坝坝顶。蜈蚣坝在北魏时期名为白道岭,白道岭之上有白道贯通阴山南北,皇帝行幸阴山多经由此路。据《魏书·高祖纪》记载,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孝文帝拓跋宏在由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迁都洛阳之前……[详细]
  白塔火车站位于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年代为1921年,类别为近现代。白塔火车站为内蒙古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