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钟山县旅游

钟山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粤东会馆在英家七甲街背有始建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的英家起义地址——粤东会馆,该会馆为上七下七四合院结构,整个建筑以麻石硫璃瓦为主要建材,会馆门前檐柱、梁枋、斗拱间浮雕壁画琳浪满目,门前两侧是浅浮雕双龙戏珠额枋,其上是通体透雕瑞兽麒麟,枋下为俩俩相伴的石雕八仙人,叠梁及雀替上则是姿态各异,妙趣横生的戏剧故事人物木浮雕,而瓦檐下斗拱间则蜷曲着回首俯视的木雕龙,大门两旁是一付极为俊秀隶书体阴刻石对联,大门石匾额是“粤东会馆”四个阳刻楷书,字体非常厚重,石匾额上是画工精细的大幅山水人物彩画,人物的神态与情景栩栩如生,体现了这一清代岭南社会文化熔于建筑美学艺术风貌。英家粤东会馆在民国时期曾是-的……[详细]
  莲花戏台莲花戏台位于钟山两安瑶族乡的莲花村,距县城约20公里,该戏台建于清光绪九年(1883年),戏台南向与其相向50米是龙王庵,戏台平面呈凸字形,台口宽7.85米,深5.44米,后台横长12米,进深4.45米;整个建筑面积为96.2平方米,台基高1.73米,前檐高13米,青石砌基,砖木结构。重檐翘角歇山式项,正脊饰鳖鱼及宝珠,二层瓦面上饰二龙戏珠,台口上方八角藻井,其天花板均绘八宝图案;前台两侧斗拱间是木雕狮子,后台正中屏风上饰歌女手抱琵琶起舞图画,上方是“河青海宴”四字大拱额,台基上有龙凤花卉及人物的石浮雕,其下嵌建造戏台由来的碑文,后台两侧筑山字形风火墙,前台与后台相通的两个门上有“龙飞……[详细]
  大田戏台大田戏台位于钟山县城西面公安镇大田村,距县城约十公里,此戏台建于清光绪四年(即1878年),为砖、石、木结构,呈凸字形,通高10余米,由前台和后台组成,前台面宽6.37米,深5.5米;后台宽10.12米,深3.6米;基高1.8米。整座戏台青石青砖,雕工极为精美圆润,八柱梁构架,八角藻井复顶,鼓石垫柱,青砖砌墙,青石为基,基旁雕以八仙贺寿,凿双龙以戏珠,台上镂两虎以扶角,嵌二狮以呈瑞,后屏风饰以山川楼阁,彩凤仙鹤等木雕,工艺精湛,构图和谐。戏台除古朴典雅、雄伟壮观,且符合力学、声学原理,整座戏台属水口庙附属建筑,隐映于古树秀竹之中,清澈的溪流环绕其中,整个环境优雅别致,清静恬适,为广西不……[详细]
  英家古戏台、英家小学门楼年代为清,位于清塘镇英家村委英家街,类别为古建筑。2018年11月8日,英家古戏台、英家小学门楼被公布钟山县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古戏台主体建筑四周墙基为基线,向四周外延2米范围内,小学门楼向南至戏台,向东、向西、向北至英家小学范围内。建设控制地带:与保护范围同界。……[详细]
  新中国第一块铀矿石采集地遗址位于三叉村,这块被誉为“开业之石”的石头,于1954年发现,1955年呈送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等老一辈革命家研观。这块铀矿石如今完好地保存在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它见证了中国核工业的起步与发展,是中国核工业的“开业之石”,2018年入选国资委发布的首批“中央企业工业文化遗产名录”。2022年中国第一块铀矿遗址被评为第八批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以洞口为中心方圆100米。……[详细]
  《百蛮遵道》摩崖石刻 位于英家乡英家街尾观音山东麓思勤江故道旁,明万历二十 五年(1595年)镌刻于岸边崖石上。刻面高90厘米,宽50厘米,正中双线阴刻,楷书“百蛮遵 道”四个大字,字径23厘米,上款“□□四屯秧家寺营土司□□□……”下款“万历岁次乙 未孟春月吉日勒石”。明代广西瑶、壮、苗等族人民起义遍布全省,持续二百余年,波及湘、 粤邻省。明王朝在进行军事残酷镇压的同时,极力推行以夷制夷土司制度,开辟水陆航道, 迫使各地瑶壮苗民归顺。石刻反映了这一史实,此石刻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石龙桥石龙桥位于石龙镇镇政府门前,横跨于石龙河南北两岸,始建于乾隆十一年(1746年),重建于光绪年间,全长40米,宽5.2米,高12米,正拱跨度14米,副拱跨度7米,整座桥全用青石拱建而成,未用丁点灰浆连结,充分显示我国桥梁建设的高超技术和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石龙桥桥堍两端各置石狮一对,两石狮怒目圆瞪,虎虎生威,桥面两侧石栏、望柱、华盖内侧饰满浮雕图案,望柱外侧分别阴刻“龙蟠东水”、“石锁珠江”八个雄健横联大字,两石栏上分别雕刻着“双龙戏珠”、“双凤朝阳”、“八仙贺寿”,“沣矶访贤”、“三顾茅庐”、“巧借东风”、“西湖借伞”、“十八相送”等刻工细腻、形象生动的神话传说和戏文掌故,给大桥以溢彩……[详细]
  东岭泰山石敢当年代为清乾隆27年(1862年),位于燕塘镇合群村委东岭村,类别为石刻。2018年11月8日,东岭泰山石敢当被公布钟山县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石敢当文物本体为中心,向四周外延10米范围内。建设控制地带:与保护范围同界。……[详细]
  松桂文星阁年代为清光绪,位于石龙镇松桂村委松桂村,类别为古建筑。2018年11月8日,松桂文星阁被公布钟山县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文星阁主体建筑四周墙基为基线,向四周外延10米范围内。建设控制地带:与保护范围同界。……[详细]
  松林村石德坛(本坊业主老尊福德碑、松林绅士碑)年代为清,位于回龙镇泉岭村委松林村南,类别为石刻。2018年11月8日,松林村石德坛被公布钟山县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主体四周3米。保护范围:以石德坛及石刻文物本体为中心,向四周外延10米范围内。建设控制地带:与保护范围同界。……[详细]
  合掌石摩崖石刻位于城厢乡白马村南100米,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白马山东麓两石相合如掌,俗称合掌石。宋元符三年(1100年)富川王瑞礼重刻唐苏口撰《隋富川列女蒋氏家西观寺碑》于其上。刻面高0.76米,宽0.67米,刻1200余字,竖行、楷书、边饰忍冬纹带。蒋氏(?~607年),南朝岭南酋帅钟士雄之母,因劝子归隋,封安乐县君,传死葬白马山。碑文已收入正史隋书列传。……[详细]
  枫树坳古道位于钟山县两安乡竹梅村委大竹坪自然村,年代为秦至清。枫树坳古道位于贺州市钟山县两安乡至富川县柳家乡之间,是一段由卵石和青石板铺就的古道。古道宽在0.9-1.4米之间,现存长约5公里。下段为卵石道,上段为板石道。据考:该道经过多次修砌,现富(富川县)钟(钟山县)交界的凉亭遗址处还保存有清同治元年(1862年),修建大竹坪枫树坳的碑刻一通。枫树坳古道为第八批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英家起义遗址位于英家乡油榨峒村西500米白岩塘。1947年6月5日,中共桂东地下组织根据中共广西省工委横县会议精神,当晚9时于白岩塘泉公庙东侧全体武装人员集中宣布起义,在吴赞之的指挥下取得了袭击英家乡公所开仓济贫的胜利。泉公庙为单间小庙,已毁。1985年县委、县政府于英家大桥头建筑六角形攒尖顶钢筋水泥结构纪念亭一座,占地面积100平方米。亭内立高2米,宽1.4米纪念碑,记述起义简介、烈士芳名,在泉公庙旧址立纪念碑、碑高1.85米、宽1.6米、厚0.7米。……[详细]
  龙岩山摩崖石刻位于钟山县燕塘镇张屋村东南,年代为清。龙岩山摩崖石刻为第七批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龙岩山摩崖石刻文物本体为中心,向四周外延10米范围内。建设控制地带:与保护范围同界。……[详细]
  张屋-牛庙古墓群位于钟山县燕塘镇张屋村,公安镇牛庙村,花山乡大桥头村,年代为 汉-元。张屋-牛庙古墓群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清塘古墓群位于钟山县英家镇大同村相思村范家庄,年代为汉-南朝。清塘古墓群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王岭古墓群位于钟山县燕塘镇合群村,年代为汉-南朝。王岭古墓群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里太古墓群位于钟山县公安镇里太村,年代为汉-宋。里太古墓群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龙道村古建筑群位于钟山县回龙镇龙道村,年代为清 。龙道村古建筑群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石龙戏台位于钟山县石龙镇石龙街,年代为清 。石龙戏台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