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云南省 > 昆明市旅游

昆明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盘龙寺是昆明香火最旺的寺院之一,它位于滇池东岸盘龙山,距离昆明市区约40公里,距离晋宁县晋城镇东南3公里,与昆明西山、宾川鸡足山共同被称为云南三大佛教圣地,1983年公布为昆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盘龙寺建于元至正七年(公元1347年),是当时的莲峰和尚所建。传说建寺的时候,这里是山谷间的龙潭,有蛟龙藏身在这里,盘龙祖师莲峰和尚念起法咒驱赶蛟龙,而后潭水干枯,莲峰和尚就在这里建寺,称为盘龙寺。另一种说法是潭中原有六条龙,其中五条被赶走,而有一条龙不甘心被赶,于是就兴风作浪,莲峰祖师做法将它降服,并且令其为坐骑。建寺后信徒越来越多,香火也越来越多,不久莲蜂和尚坐化,被尊为“盘龙祖师”。明朝初祖源和……[详细]
  在云南师范大学校园内,“一二·一”四烈士墓西侧,有冯友兰撰文、闻一多篆额、罗庸书丹的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座呈圆拱形,高约5米,宽约2.7米,中嵌石碑。碑文约1000余字,记述了联大创办的始末及其特点,是联大在昆明的重要遗迹。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爆发,日军南侵,平津危急。原在北平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的南开大学,奉命迁于湖南,合组为长沙临时大学。以三校校长蒋梦麟、梅贻琦、张伯苓为常务委员,主持校务。于当年11月1日上课。继而上海、南京陷落,武汉震动,1938年1月20日,临大正式宣布迁云南。数百名师生徒步3000余里,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跋涉,于4月26日抵昆明,设理工学院于昆明,设……[详细]
  圆通寺位于昆明市区内的圆通街,与昆明动物园毗连,是昆明最古老的佛教寺院之一。从唐时南昭国在此建“补陀罗寺”算起,已由1200多年的建寺历史。同时,它也是现在昆明市内最大的寺院,在中国西南地区和东南亚一带都享有盛名。云南省和昆明市的佛教协会都设在这里。圆通寺以造园手法建寺,青山、碧水、彩鱼、白桥、红亭、朱殿、彩廊交相辉映,景色如画,是全国重点佛教寺庙之一。寺宇坐北朝南,富丽堂皇,整个寺院以圆通宝殿为中心,前有一池,两侧设抄手回廊绕池接通对厅,形成水榭式神殿和池塘院落的独特风格。殿内供奉有清光绪年间精塑三世佛坐像,大殿正中两根高达10余米的立柱上,各塑有一条彩龙,四壁还塑有五百罗汉像,均堪称中国佛……[详细]
  在云南师范大学(原昆明师范学院)校园东北隅,有座青竹和翠柏掩映的“一二·一”四烈士墓。墓道前方矗立着两根石柱,顶端是鲜红的火炬;石柱基座上,刻有闻一多先生撰写的《一二·一运动始末记》,墓后石屏为自由神浮雕:无数青年跟随自由女神,奔向自由,呼唤光明。浮雕下,刻有感情深挚的悼诗:“死者,你们什么时候回来?”“我们从来没有离开这里。”“死者,你们怎么走不出来?”“我们在这里,你们不要悲哀。我们在这里,你们抬起头来。”“那一个爱正义者的心上没有我们?那一个爱自由者的脑里没有我们?那一个爱光明者的眼前看不见我们?”烈士墓四周围有铁链栅栏,整个墓地庄严肃穆。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群众来这里瞻仰、凭吊;广大青……[详细]
  袁嘉谷旧居位于翠湖北路51号,建于1920年。建筑坐北朝南,土木结构,合院式建筑,占地面积510平方米,建筑面积756平方米。北面正房五间,明间和次间为三层,单檐歇山顶。梢间和其他三面皆为两层,硬山顶。各层朝天井方向均设走廊,一二层构成回廊。东侧厢房下部明间为门厅,二楼外侧有走廊。除东厢房下层明间外,各楼层明间设隔扇门6道,两侧均为木槛窗槛墙,传统中式做法,仅有外墙二楼对外开窗为半圆拱顶,有西式韵味。袁嘉谷(1872~1937),字树圃、树五、号屏山居士。云南石屏人。16岁成为秀才。22岁中举。31岁中经济特科“一等第一名”,是云南历史上唯一的“状元”。袁嘉谷中经济特科“一等第一名”后,授职翰……[详细]
  金马寺是昆明地区最早的佛教寺院,早在东汉,金马山上就有最早的建筑——金马神祠。唐仪凤元年(公元676年),蒙舍威成王加封金马山神为“金马名山至德景帝”并命寺额“灵应寺”,这是金马寺最早的文献记载。之后金马寺虽然兴废更替,但是香火终究绵延不绝,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腊月二十三日于明军攻克昆明,金马寺毁于战火;正统三年(公元1438年),已毁五十七年的金马寺在黔国公沐晟,征南将军、都督沐昂的支持下,住持法坚与乡贤何仲渊,阮振主持修复了金马山灵应寺。据文史记载,修复后的灵应寺建筑雄伟、金碧辉煌;金马山上依次建有:三门殿、两庑厢房、中殿、大雄宝殿、祖堂、斋堂、禅堂、方丈室、僧寮、三贤祠、占地面积……[详细]
  翠湖北路3号王九龄旧居建盖于1925年。从前的门牌是翠湖东路25号。那时,王九龄刚从教育总长任上辞职归来。他买下了翠湖北岸上的一片沼泽地,填平后建盖了这幢住宅。王九龄旧居是一土木结构的传统四合五天井式宅院,占地400平方米,建筑面积552平方米。座北向南。坡面青瓦悬山顶。为了借南面翠湖之景,便于观赏,南面仅建了平房,其他三面均为二层楼房。北面正房稍高,明三暗五(间),两侧耳房皆为三间。与众不同的是,三面楼房一、二楼间,建有回廊,而且两侧耳房二楼的回廊延至南面。站在二楼外走廊上,翠湖美景,尽收眼底。房屋虽然宽大,但木构件装饰则简朴大方。南面围墙转角为石嵌,大门两侧有边长1米许的外方内圆石砌作为装……[详细]
  胡志明旧居在华山南路南廊中段,现在的门牌是华山南路91、92号。坐南朝北,占地面积276平方米。砖木结构三层楼房,两面坡中式屋顶,面阔三间,临街外立面为西式做法,楼上每间均开条形窗,上层窗台底线连贯微凸,装饰简朴。下层为店铺,楼下设书店。二楼东面二间即为胡志明在昆明期间的居所之一。越南劳动党主席胡志明,在抗日战争期间多次来昆明从事抗日救亡活动。每次到时,少则二三个月,多则半年。由于当年政治风云莫测,斗争环境复杂,根据实际斗争的需要,在昆工作时住地有好几处,常住于金碧路香油巷、崇善街、三节桥村(今新桥村)、太和街咖啡馆等处,华山南路是他常住的地方之一。那时,他公开的身份是昆明金碧路南来盛餐厅的面……[详细]
  抗日战争时期,云大附中搬迁到路南县,许多著名学者和革命者云集路南,宣传抗日救亡运动,传播马列主义民主进步思想。在云大附中的影响和推动下,使石林县--空前高涨。1943年2月,云大附中迁回昆明后,路南中学成为坚持宣传抗日--的堡垒。而国民党反动县长许良安之徒竟嫉恨成仇,公开施行--,激起各族民众的英勇反抗。1943年10月间,许良安认为扑灭革命力量的时机已到,直接派人进入路南中学抓在校学生赵霖芝当兵,制造事端,打击民主力量,这一进校抓丁的事件成为倒许运动的导火线。赵霖芝被抓后,林彦群、徐梦云二位老师到县政府论理,指出董保长不带任何公文,闯进学校,企图抓一个年仅十七岁的学生去当兵,既蔑视兵役法规,……[详细]
  皎平渡位于彝族苗族自治县境北部皎西乡皎平村,两岸崇山峻岭,悬崖峭壁,是云南与四川之间的主要渡口之一。1935年的5月1日至9日,中国红军一方面军在在皎平渡36名船工6条船9天9夜奋力的拼搏下,3万名红军胜利甩脱了几十万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真正地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自此皎平渡写入了中国革命的历史。为纪念红军抢渡金沙江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和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伯承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省委、省政府把皎平渡列为云南省国情教育基地和文物保护基地;1992年,省委、省政府投资在皎平渡建造了红军渡江纪念碑和红军渡江纪念馆。70年前红军的壮举,为当地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随……[详细]
  唐继尧墓位于昆明圆通公园西后门的上方。唐继尧,公元1883年~1927年,云南会泽人。唐继尧在辛亥革命和护国战争中都建树奇功,然而其后期卷入了军阀混战,后人为其题写的挽联是:“治滇无善政,护国有奇功”。唐继尧墓位于圆通山昆明动物园内,俗称唐坟。1930年破土动工,1932年竣工,墓高约6米,封土堆直径约22米,墓前有石质厦式阁,碑阁宽17.6米,镶嵌着8个大碑。阁厦由14根石柱支撑。整座墓战地面积1500平方米,为国内较大的陵墓。墓的豪华气派,在昆明再也找不到第二个了。显示了墓主生前的威赫和权力。唐继尧(1883—1927年),字蓂庚,云南会泽人。1904年考取官费留学日本,1905年加入同盟……[详细]
  中共云南地下党建党旧址为昆明常见的三坊一照壁普通四合院,坐东朝西,中式土木结构建筑。在当时,环境幽静、四通八达,便于地下工作者转移。1926年11月7日,由李鑫主持在此召开第一次党员会议,会上根据中共广东区委的决定正式在云南建立中共云南特别支部,吴澄任书记。1927年2月当时在广州黄埔军校任政治部宣传科长的王德三奉广东区委指示,率领干训部分党员回昆,在云南特别支部的基础上建立中共云南省临时工作委员会,王德三任书记,李鑫、吴澄等任委员。现基本保持原样。属省级文物,保持完好。1926年5月、中共广东区委派遣云南籍中共党员杨青田、王复生回云南建立中共云南地方组织。但是,两人在昆明受到政府的严密监视、……[详细]
  熊庆来故居座落于云南大学校本部会泽院和至公堂东侧,“考棚”前的一座二层楼房,故居占地面积308平方米,现由云南大学文物管理办公室管理。此故居始建于1937年,座北朝南,一楼为熊庆来先生的接待室,二楼为卧室或办公室。主体建筑为土木结构二层楼房。熊庆来故居是1937年建盖的,1957年至1968年,这里还居住过一位名人,他就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诗人、文学家,原云南大学校长李广田。李广田与原党委书记高治国密切合作,使六十年代的云南大学进入了一个辉煌时期。也就是说,这里是云南大学历史上两个辉煌时期的两位校长的住所。1968年以后此楼一直作为办公室(原马列部办公楼)。1999年7月,学校决定拆除此楼,校……[详细]
  周钟岳旧居位于翠湖北路,为民国时期中西合壁风格的民居建筑,砖木结构瓦屋顶硬山建筑,共三层,高约12米。平面布局呈“凹”字形。中间三间带两柱外走廊,两侧突出部分正面为三面体,使得坡面悬山屋顶两侧前部形成半圆攒尖顶,美观而简洁。此房周钟岳购自张家,抗日战争以前,周钟岳一家已经在此居住多年。抗日战争期间,周到重庆任职,1939年底,西南联大物理系教授吴大猷和数学系教授程毓淮两家曾借住于一楼五间,一年左右的时间里,一楼便成为部分西南联大教授聚会的场所。1940年10月13日,周公馆便被日机-击中,抗战胜利后才重新作了较大的维修。周钟岳(1876~1955)字生甫,号惺庵,云南剑川人,白族。早年赴日留学……[详细]
  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云南省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土主庙位于昆明市官渡区官渡街道办事处官渡古镇内。土主庙始建于唐南诏时期,曾累兴累废,多次重修扩建。清朝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官渡街坊士绅及僧人等重建。辛亥革命前后,先后设区公所、初等小学、私塾等于内;“七七事变”后,又先后设省立官渡农校、私立云秀中学于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昆明第九中学亦设于内。土主庙内部设计为“八卦”形,组成四合大院附四小院,布局严谨,错落有致。每年农历二月十九日前后数天内,举办盛大庙会,闻名于附近的各州府县。1982年,政府投资重修了大殿,1983年公布为昆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后修葺一新,2003年公布为第七……[详细]
  朱德旧居位于昆明五华山北面的水晶宫红花巷4号和小梅园巷3号。小梅园巷3号院为昭山小学使用,红花巷4号院为云南记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使用,建筑内都陈列有朱德生平事迹展览,对外开放。水晶宫红花巷4号旧居,坐北朝南,中式土木结构四合院。正房二层,面阔五间,进深二间,屋檐下有廊。耳房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到座面阔五间,建筑面积约380平方米。原是云南陆军讲武堂教官马标的私人房产。1090年朱德由川来滇,以蒙自籍身份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习武,与马标有师生之情谊,1911年毕业,在云南辛亥“重九”起义、护国运动、靖国战争中屡建功绩,步步晋升。1921年朱德出任云南省警察局长。马标将此房转让给朱德,同时还购得房后……[详细]
  升庵祠坐落在昆明西山山麓、滇池之滨的高峣村。是明万历年间人们为纪念杨升庵,将其旧居“碧峣精舍”改建为祠,供奉其塑像。这是一座三院三殿的中式庭院,背靠西山,面临滇池,旁有清泉,花木繁盛,幽雅秀丽。祠内古木参天,楼台亭阁巍然肃立,祠堂静谧。1987年公布为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升庵祠原为乡绅毛玉的庭园,当时毛玉任吏部给事中,与杨慎友情笃深,在“议大礼”的政治斗争中,被逮下狱,廷杖创发至死;“碧峣精舍”是毛玉之子毛沂专为杨升庵准备的。该祠在1986年重修,占地2000平方米,辟为杨升庵纪念馆。祠东原有明初修建的普贤寺,明末,徐霞客游滇登太华山时曾在此驻足,便将普贤寺维修后辟为徐霞客纪念馆。升庵祠位于西……[详细]
  福春恒商号旧址位于正义路小银柜巷,建于1924年。该建筑坐北朝南,由东西两个部分组成。东面为两院,由一个“三坊一照壁”和一个四合院纵向串连组成“六和同春”式民居。西面南为门厅,北为库房。“六和同春”部分皆为两层走马转角楼房,土木结构,单檐硬山顶,举架高大,装饰精致,尤以隔扇门木雕工艺最为细腻精美。库房为大空间单层建筑,单檐硬山顶,卷山。该建筑总大门和内院两座大门以及外立面门窗石材装饰,具有鲜明的西式风格。福春恒商号组建于光绪二年(1876),总号设下关,分号设昆明、保山、腾冲、成都、汉口、香港及缅甸曼德勒、仰光等地。主营丝绸、珠宝玉石、名贵药材、地方土特产品等,兼营钱庄、汇兑及鸦片税捐业务;还……[详细]
  北京路石房子位于昆明市盘龙区北京路427号茶花公园内。石房子如一位风度翩翩的绅士,矗立在大树浓荫的环抱之下。中式琉璃瓦挑檐式屋顶阔绰大气,法式主体结构线条干脆利落,一看就是大师手笔。外墙看似不经雕琢、凸凹不平的石头,由内向外抒发着建筑的诗性与智慧。探寻的目光被那几座精致大气的窗子所0-,它的存在毫无悬念是那个年代最有说服力的高尚建筑。歇山顶两层楼形制形成七间三进的平面布局,坐西朝东,中间建出抱厦,小歇山顶雨亭覆于抱厦通道之上。石拱券大玻璃窗、石条墙、三角楣傲立在北京路最令人瞩目的视线里,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屋面却出人意料地采用中国传统歇山顶,正脊两端设鸱吻,垂脊端头置兽头,唯岔脊不用走兽,……[详细]
  位于昆明市宜良县匡远镇寿山路。1926年11月7日,中共云南特别支部成立。根据中共广东区委的指示,特支成立后迅即开展工农运动和“倒唐斗争”。1926年12月,特支派云南籍中共党员黄丽生到宜良县城开展农民运动。黄丽生在宜良县教育局长兼宜良中学校长李梅轩(国民党左派)的支持掩护下,串联发动农民,吸收农会会员达500余人。1927年4月,宜良县农民协会在法明寺成立。5月,由农会主持在县城召开了声讨蒋介石四.一.二”政变大会。6月宜良县农民协会发动和组织会员、农民群众和中学生等几千人举行--示成,包围了宜良火年站,反抗法帝国主义侵占文公河水。省-也在昆明组织----和演讲,支持宜良人民的反帝斗争,最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