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榕门中学礼堂位于桂林市临桂区四塘镇横山村,年代为民国。榕门中学礼堂为第八批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龙尾巴岭古墓群位于全州县凤凰乡湾里石子桥村,年代为汉。龙尾巴岭古墓群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广西省立桂林师范旧址位于桂林市临桂区两江镇城联村委大岭心村两江中学内,年代为民国。广西省立桂林师范旧址为第七批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岑德固及母墓”又名“岑孝子坊”,属于灵川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被确定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唐介(996一1069),字子方,宋神宗朝副宰相,三司使拜参知政事。其墓位于兴安县高尚镇江东村委大宜山(现为自治区人民政府下文公布的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据史料记载,其远世孙唐琼于南宋绍定四年(公元1231年)主持二修并重新刻石立碑。2004年,其后裔茗田村族人组织三修并立碑,以示宗功浩荡,祖德昭彰。……[详细] |
![]() | 莲花古墓群位于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镇莲花村,年代为晋-南朝。莲花古墓群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恭城朗山古民居是广西境内现存的一处规模最大、建筑最精美、平面布局规划最科学的古建筑群。古民居为清一色的清水砖墙,砌筑工整细致、硬山风火山墙高低错落有致,艺术构件花饰繁多,显示了往昔主人家的富贵、儒雅。而房屋发生火灾时邻里不秧及,遇盗时各房又可相互联防共同御敌,如此的功能设计,更为少见,具有极高的艺术和研究价值。朗山古民居位于莲花镇朗山村,建筑共六座,每座占地约300平方米。古民居依山而建,自东向西依次排列,各户独门独院,三进三开间,带厢房或跑马楼,一般格局为正大门、厢房、跑马楼、天井、主楼、敞厅、中庭、厨房;窗棂格扇、梁脊、楼顶等处均有雕花或书画等。村内还有一座“惜字炉”,是瑶族人民崇尚文化重……[详细] |
![]() | 巨塘古墓群位于恭城瑶族自治县和平乡巨塘村,年代为晋-南朝。巨塘古墓群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四方灵泉是位于灵川县潭下镇山口村。井水清冽,长流不涸。井口顺次砌有环形石板,四周用料石砌成围栏。古井东面筑有高3.88米的石牌坊,牌坊四柱三门,柱端各蹲有一座石狮。正中额枋刻有楷书“四方灵泉”4个大字,在距井口3米处还有一面照墙,墙上镶砌着两块石碑,左碑刻有《山口四方灵泉记》,对古井修建始末作了详尽叙述,右碑刻有修建古井时集资捐钱人的姓名。据碑刻记载,古井始建于北宋初年的太平兴国年间,原名“四方泉”。虽然秦时温泉和汉时醴泉皆是当时名泉,但都不如该泉灵验,后人因此为其加上一个“灵”字,井名改称“四方灵泉”。此外,古井北面围栏中间还立有一块石碑,碑上有一条栩栩如生的巨龙浮雕,遗憾的是龙头遭到人为损……[详细] |
![]() | 十份山古墓群位于全州县绍水镇塘口村,年代为汉-晋。十份山古墓群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桂林市灵川县海洋乡大庙塘村委会大桐木湾村,名列第2批中国传统村落。据清光绪三年纂修的唐氏家谱记载,该村唐氏先祖原系湖南永州府零陵县人,乾隆初年由全州迁至此聚居繁衍至今。大桐木湾村现存的古建筑种类齐全,风格独特。村内尚存大量的清末年代的古民居、门楼、巷道、石板路、古井等。走进村落里,古宅连群成片,古巷曲径通幽,可以感受古韵悠悠的美好。此外,秋季的这里,是一片绚丽美好的银杏世界景致。大桐湾是著名的银杏之乡,林区有银杏树100万株,延续着金色童话般的梦想,是一抹浓厚的深秋海洋物语。古老银杏树在村中随处可见,其中一株号称白果王的树据说有三百多年。……[详细] |
![]() | 桂林虹桥水坝建于明朝洪武年间,长一百米,宽二十余米,横跨于宁远河口上。当时为了修筑护城河而建,旁有修筑纪念碑,水坝在2000年10月翻新,铺上大理石块,无水流过时,供市民行走,若水漫上,则起到泄洪作用。旁边的虹桥小区,因此得名。……[详细] |
![]() | 石刻牌坊位于灌阳县文市镇月岭村,年代为清。石刻牌坊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灌阳关帝庙,又称武庙、西关协帝祠,位于古灌阳县城郭西门外,即今灌阳镇解放路,毗邻县直一小东南侧。现存庙宇建筑坐西北朝东南,面阔12.1米,进深31米,占地面积496平方米,整体保存状况较好,为自治区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保单位)。据关帝庙内现存的碑刻资料可知,该庙最早曾于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重修,后又于明天启元年(1621)、崇祯三年(1630)、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等时期经历多次修缮、补葺。清康熙《灌阳县志》地图上的城关西门外也标有这座关帝庙。庙内现存的《关圣帝君庙貌碑题》突出反映了国家祀典之“礼”、民间信奉之“俗”在地方关帝祠庙修建和崇祀活动中的实际关系。……[详细] |
![]() | 观阳古城,位于新街乡湘溪村雀儿山前一带。古城遗址座北朝南,南北长200米,东西宽195米,城墙基脚厚8至15米。东有城门通向居民区,西有城门通向城外山(练兵场),东偏南有一大门,为古城主要出入通道。城北面和西北面有护城壕,东面及东南面为护城河,以防御外来侵犯;西南面为陡坡,西面地势较平坦。东西城墙对称位置各有了望台2个;城墙均为夯筑,填土中有大量新石器时代的打制磨光石器和陶片、罐底等遗物。城内陆势东南偏低,西北面高;靠西北中央地带有一高于四周2至3米的长方形台基,地面平整,上有数处石柱。台基北面和西北面曾掘出铁制三菱矛10余件,可能是武器库;台基南面有一30平方米宽的洼地,发现有20厘米厚灰烬……[详细] |
![]() | 白沙村古墓群位于黄关镇东北面的白沙村背后,分布于平缓地和山顶,宽300多米、长约500米小古墓封土上长存松树,封土大小不一,大的封土高2米,直径11米;小的封土高1米,直径6米。墓葬排列有序,有37座较集中。从考古试掘钻探和暴露地面的陶器看,是西汉时期墓葬。墓区南侧-是另一墓区,多是砖室墓,因被人盗墓,墓砖和陪葬品抛露地面,经鉴定为南朝墓。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果子园古墓群 位于灌江西岸湘溪村背后,东南面紧靠果子园,距湘溪村约80米;西面 距古城岗约50米。已发现古墓21座,一般墓葬封土高1.5至2米,直径15至20米,墓与墓之间 距离5米至50米。墓葬区是该村的风景林,历代未被开垦,因而古墓保存完整,系汉至南朝 古墓,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沿河古墓群位于全州县绍水镇沿河村,年代为汉-南朝。沿河古墓群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大路底村古建筑群位于全州县黄沙河镇大路底村委大路底村,年代为明至清。大路底村古建筑群为第七批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兴坪古戏台,又称“万年戏台”,位于兴坪镇榕潭街23号的关帝庙内,始建于清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距今已有268年的历史。兴坪古戏台是桂北地区较为古老且保存完好的清代戏台,2005年被列为阳朔县文物保护单位。古戏台系砖木结构,整个建筑风格独特,做工精细,图案精致,典雅肃穆,木工刀法流畅,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此戏台原系熙三幢并联耳房式台。逢年过节舞狮、舞龙、唱大戏是兴坪古镇的传统文化活动中心,表演桂剧、京剧、彩调、对山歌等。戏台古迹保存完好,郑板桥诗竹联屏,春、夏、秋、冬四季平安雕刻画板,关帝像、汉、唐、宋时期茶器、花脸、红脸、花旦、小生等古戏服、乐器及陈列有兴坪民间收藏。兴坪古戏台为第七批自……[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