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古蔺县旅游

古蔺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古蔺清代墓葬群(古蔺县)1.白家山罗氏墓地保护范围:墓地占地范围东南外延50米,西南外延30米至李贤英住宅,西北外延30米至罗应其住宅,东北外延50米。2.观文柚子土贞节牌坊保护范围:占地范围向东外延200米至马庆培住宅,向南外延150米至牛场山脚十字路,向西外延20米至长槽坳口,向北外延100米至陈齐德住宅前公路。东西长220米,南北宽250米,占地面积约5.5公顷。建设控制地带:东以保护范围外延250米至蚂蟥湾为界,南以保护范围外延150米至牛场山脚十字路为界,西以保护范围外延100米至鱼塘湾,北以保护范围外延100米至银盆山山腰公路为界。东西长350米,南北宽250米,占地面积约8.75……[详细]
  天地宝洞是位于二郎滩绝壁上的天然溶洞,更是郎酒得天独厚的天然储酒库。洞内瓮坛成阵,堪称举世奇观,被誉为“酒中兵马俑”。1999年作为世界最大的天然储酒库被载入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纪录大全。“郎酒天宝洞地宝洞”位于郎酒生产基地卧佛山下,是远在侏罗纪时代形成的天然溶洞。之后又曾为兵家所用,70年代藏酒后,上万只硕大的酒坛密布洞中形成庞大而壮丽的酒库阵容,有“白酒兵马俑”之称,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天然酒库,为国家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经济价值和旅游价值。“郎酒天宝洞地宝洞”作为独特的储存空间,为郎酒的贮存提供了营造适应微生物生长过程,有效的分解了酒分子中的-等有害物质,让-和各种脂类、酸……[详细]
  天宝洞和地宝洞地处古蔺县二郎镇蜈蚣岩悬崖峭壁之上,洞口峭壁上分别镌刻着天宝洞地宝洞三个遒劲有力的大字。洞内贮有土制陶酒坛数万只,储存基酒数万吨。是云贵高原典型的喀斯特溶洞,地质年龄一亿八千万年,此前为海底世界。洞内常年恒温18℃22℃之间,天宝洞和地宝洞内的土陶坛陈放的郎酒,挥发的酒分子凝结于洞壁,日积月累,形成了夹杂着400多种微生物、厚达数厘米的酒苔。适宜的温湿度、微生物群形成了优良的贮酒环境,1999年被载入基尼斯纪录,成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天然酒库。保护范围:以天宝洞、地宝洞为中心,东至五老峰岩壁100米,南至五老峰山顶,西从牌坊口至三岔路100米,北从洞口围墙外至小树林100米。保护面积……[详细]
  毛泽东入川第一桥——岩桑沟兴桥,位于古蔺县永乐街道,该桥修筑于清代,是连接川黔两省的主要通道。桥面呈东北向西南走向,水呈西北向东南流向,坐落在宽4米的岩桑沟小溪上,为石结构单孔平桥,桥长6米,宽1.3米,通高4.9米,桥承重梁用三根长5米、宽0.25米,厚0.4米方木构成;桥面用条石铺成,无桥栏,无纹饰,占地面积7.8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平方米,该桥目前保存较好。该桥为中央红军进入四川的主要通道,是红军长征四渡赤水期间毛泽东入川第一桥。二○一○年十二月九日,公布为泸州市第八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泸市府函〔2010〕259号)。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以桥体为基线,东、西面各外延5米,东西长16……[详细]
  齐安宫位于古蔺县城西城街,是县城幸存的时间最早、规模最大、雕刻艺术最精美的古建筑院落。“齐安宫”又名“黄州会馆”,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由湖北黄齐、黄安两县商人出银所建。2007年川府函[2007]114号文件批准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齐安宫主要由一进齐安宫和二进帝主宫组成,建成时占地面积2419平方米,布局为封闭式二进四合院,木结构穿斗梁架式建筑。一进齐安宫“文革”后被拆除,现存较完好的部分为二进帝主宫。帝主宫占地面积1144平方米。有雕刻精美的深浮雕石坊大门、木结构单檐歇山式屋顶戏楼、天井及天井东西两侧厢房、正殿(其中一个七级藻井式穹窿顶四角亭又将正殿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部分为客房,后……[详细]
  凤龙堂、麻柳滩红军渡口位于古蔺县,年代为1935年。二○一○年十二月九日,公布为泸州市第八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泸市府函〔2010〕259号)。(1)凤龙堂红军渡口又名孙家坝红军渡口,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以渡口东西长50米,南北宽20米为定界。保护、建控面积约1000平方米。(2)麻柳滩红军渡口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以渡口东西长50米,南北宽15米为定界。保护、建控面积约750平方米。……[详细]
  茶马古道——桂花汉溪段年代:明至民国2019年,茶马古道——桂花汉溪段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1935年1月29日,古蔺县乐用(今永乐街道)孙家坝简阳村孙家大院,是中央红军和毛泽东长征入川第一处宿营地。……[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