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云南省 > 大理州 > 大理市旅游

大理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杜文秀墓位于大理市七里桥乡下兑村。创建时间:建于1917年纪念价值:为杜文秀女婿张志勋所建。1856年,在太平天国运动的推动下,滇西爆发了回、汉、白、彝各族人民的反清大起义,回族杜文秀被推选为“总统兵马大元帅”。起义军攻下了滇西、滇南的53座城池,所到之处,“杀官安民”,军纪严明,大展生产,减轻税赋,重视民族团结,深受群众的拥护。但在太平天国失败后,清廷集中兵力进攻,大理政权日见危急。杜文秀为了力挽狂澜,亲率10万大军东征昆明。由于指挥不当,围城一年多还未攻下,清军援兵渐至,只好退守大理。1872年11月26日,杜文秀在重兵围城之下,为救城中数万百姓免遭-,在全家服毒后吞下孔雀胆,穿上大礼服,……[详细]
  关于观音塘,这里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汉时官兵进犯大理,观音大士化作一老妇,用草索背着一块大石头在路上与敌兵相遇,入侵兵看见了,觉得非常惊讶,心想:这里的老妇竟然会有这么大的力气,更何况是青壮年呢?于是,敌兵不敢再犯,鸣金收兵。这就是著名的“负石阻兵”的传说。后人为了纪念观音保境安民,便在大石上建了一座观音阁,阁内供奉观音像,继而扩建为观音塘。观音塘位于下关和古城之间,在大理市五里桥乡观音塘村,距离下关9千米,距离大理古城约5千米,在滇藏公路的西侧,是大理有名的佛教古刹之一。观音塘整个建筑严谨有致,殿宇巍峨;院内树木繁茂,花草斗艳;阁内香烟缭绕,木鱼声声。这里不仅是香客云集之所,也是文人墨……[详细]
  苍山神祠位于大理古城西苍山中和峰麓。神祠为南诏时期建,现存一殿二庑,为清嘉庆、道光年间重修。 唐贞元十年(公元794年),韦皋派节度巡官崔佐时到阳苴咩城(大理古城西)与南诏异牟寻被敕封为南诏王,赐给金印,立苍山神祠为纪。 庙中供奉的本主神是“点苍山昭明镇国皇帝”。现存建筑为明清至民国时期多次维修留下来的。庙坐北朝南,前临中溪,由大门、厢房、大殿组成。据记载,南昭王异牟寻即位不久即仿中原王朝的做法,把南昭境内名山胜水封为五岳四渎,点苍山被封为“中岳”,苍山神祠就是祭祀苍山的庙。公元794年,异牟寻与唐朝剑南节度使巡官崔佐时举行“苍山会盟”,地点就在苍山本主庙,即苍山神祠。此后,苍山庙便成为大理白……[详细]
  周保中故居位于大理市湾桥镇上湾桥村,其建筑座北向南,正房三开间,夯土墙茅草覆面,南面两间低矮草房为厨房和厩房。院心种植有桃树、木瓜树等,建筑简朴,门前有小溪流淌,环境幽静宜人。周保中的童年就在这里度过。原故居于1951年被焚毁无存,现在周保中故居所在的湾桥村东重建一座纪念馆。1987年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周保中纪念馆已在他的家乡——大理市湾桥乡湾桥村落成,馆前还建造了他高大挺拔的塑像,成为向后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前往瞻仰参观的中外游客和青少年学生纷至沓来,他们对周保中这位抗日民族英雄无不由衷赞佩。……[详细]
  古生古戏台,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中心,建于清同治六年(1867年),是福海寺的重要附属建筑之一。 古生古戏台坐东向西,高8米,宽7.1米,戏台前部进深5米,后部(化妆室)进深2.5米,全是石条支砌,戏台为抬梁,穿斗相结合的单檐歇山顶建筑。戏台的楼顶龙脊高约2尺,用云纹饰的青砖砌成。古生古戏台南北两侧的照壁高5.5米,宽4.77米,壁的檐口下做有花空装饰线。古生古戏台建筑结构富有地方民族特色,外形美观,做工精细,彩画典雅,具有较高艺术价值。 1985年,大理市人民政府公布古生戏台为第一批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大理金镑寺漂来阁,一座年代明确(永乐十三年至洪熙元年,1415~1425)的明早期沧海遗珠,建筑风格、形制与云南其他几个已确定为明早期的木构很有对照研究的意义,比起洱海西岸那个年代不明却又非要说是元代的圣源寺观音阁研究意义大太多了。这个三间小殿虽然外观平平无奇,内部的梁架、斗拱却原真性极强,古意盎然,阑额七朱八白与地藏寺经幢、石钟山石窟一脉相承,斗拱、大梁上还有难得的彩画遗存;壸门形花板代令栱、转角用鬼斗、卷云形耍头等都是典型的元末明初早期云南木构特征,平面还是个“角部一柱造”。……[详细]
  日本四僧塔,位于大理市大理古城西南天龙八部影视城内,属大理州第四批州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日本四僧塔,为石砌纺锤形塔波式空心石塔,是明代日本四位僧人的合葬墓塔。塔通高5.3米,由塔基、塔身和塔刹三部分构成。塔形上部鼓圆,下部束收,呈纺锤状,造型如同大姚的白塔。据李元阳《大理府志》记载:“日本四僧塔在龙泉峰北涧之上。逯光古、斗南,其名,皆日本人,元末迁谪大理,皆能诗善书。卒,学佛化去,郡人伶而葬之。”景点位置大理古城天龙八部影视城……[详细]
  凤仪文庙位于大理市凤仪镇西街凤山东麓,据云南省《文物古迹大全》载“凤仪文庙始建于明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明宣德十年(公元1453年)、明成化十一年(公元1475年)及至清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和清末多次重建。现存大成殿及两厢房、大成门、崇圣祠。……[详细]
  -祠是祭祀清代将领蒋宗汉的祠堂,1985年公布为大理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大理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这里有厚重的历史故事,还有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地址: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玉洱路123号类型:宫殿门票信息:免费开放。……[详细]
  大理市下关街道人民街113号白族民居四合院,建于20世纪40年代。整体布局和工艺体现了民国大理地区白族传统民居的建筑风格和精湛的工艺水平。 建于20世纪40年代,为喜洲 “复春和”商号尹氏古宅。1950年为大理地委办公、住宿院;1981年成立大理州文化局时,作为文化局办公院一直沿用至2004年。2004年后曾作为大理白族文化传习所。2015年,院落修葺完毕,辟为大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 该建筑坐西向东,为传统的“三坊一照壁”和“四合五天井”相结合的合院式民居建筑,整体布局由正房、南北厢房、照壁、南北耳房、南北门楼、后花园组成。大门位于院落南端,院落北门楼为东北漏角的随墙门。正房为二层单檐硬……[详细]
  大理城隍庙大殿位于大理古城苍屏街东段南侧,是为供奉大理城的守护 神-城隍而建。1985年大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 初,明正统年间知府贾铨重修,嘉靖二十九年(公元1560年)李元阳主持重修。 清同治年间受损,光绪年间重修。民国年间,殿内塑像被毁。城隍庙座西向东,原建筑有大门、两厢房、大殿。解放后,大门、南厢房被拆除,仅存大殿及北 厢房。……[详细]
  大理万人冢位于下关老市中心的万人冢,是安葬唐天宝之战剑南留候李宓及阵之将士的大型墓冢,墓冢呈圆型上包,两层基石全部用青麻石砌成,四面围着两道大理石围栏,占地约360平方米,墓冢前立着刻有"大唐天宝战士冢"的大理石墓碑。明云南点兵官邓子龙为其题诗云:"唐将南征以捷闻,谁怜枯骨卧黄昏?唯有苍山公道雪,年年披白吊忠魂!"并刻成石碑立于墓前,1986年对古墓冢进行了修复,整个天宝公园沉浸在一片肃穆的气氛中。……[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