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云南省 > 红河州 > 建水县旅游

建水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文笔塔坐落于建水城西南四公里拜佛山顶。建于清道光八年(1828年),造型奇特,式样别致,在中外塔林中别具一格,因形如文笔而得名。塔呈八面体,塔体为青石砌成的实心石塔,下部呈四方八棱形、中部方形,顶端呈扁状。塔身不分级,通体无檐,无装饰,只可分为塔基、塔体和塔顶3个部分。塔基周长与塔高相等,塔基周长31.4米,塔高31.4米,为圆周率数值。塔身由底向上逐渐收缩,顶部较小,长条状,似笔头。远远望去,凌空拔地而起,犹如一支巨大的文笔挺立于天地之间,故名文笔塔。此塔所在地名为拜佛山,然而整座山上并无一座寺庙,也从来没有善南信女到此朝山拜佛。它的造型与佛塔没有丝毫相同之处,倒很像现代的纪念碑。文笔塔建造……[详细]
  建水城东十里外的天缘桥,横跨于沪江河上,为三孔百拱桥,始建于清雍正六年(1728年),嘉庆三年(1798年)重修,为三孔石桥,跨河43米,正中建有二屋重檐亭阁一座,覆以八角赞尖顶。底层为桥面通道,南北引桥为石板铺砌的高坡,各向东西方向屈曲,形成一个横写的“S”型,犹如游龙一般,即将弹身飞腾。正桥加引桥全长121米,两旁镶有一米多高的块石栏杆、石雕狮、象各一对雄踞桥头,“每当天空雨雾,状若长虹之下饮,而首尾之蜿蜒,则础牙鳞集,雁齿横施,矮如游龙,其形势之奇特,又为临郡增一大观。” 桥南端有一石室碑亭,长6米,宽2米,以高2.74米的三棵石柱支撑,桥亭内有碑刻七块,记载建桥始末及其功德,书法甚秀,……[详细]
  真武宫位于云南建水城东北20余公里,居南庄、钱家湾村西600米的云龙山上,为云龙山古寺庙建筑群的最高殿宇。云龙山山势穹隆,林木蓊郁,溪水鸣环,桃花夹涧,寺庙遍布其间。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知府黄明创建,光绪年间重修。1983年公布为建水县文物保护单位。宫坐西朝东,单檐歇山顶,抬梁式屋架,面阔14.8米,进深 9.41米。宫内有木雕盘龙神龛,铜镜正中高悬,两侧铜瓶对衬,上悬“威尊斗极”鎏金匾额。龛内供奉道释铜像九尊,形态生动,神采飘逸。有的坐像高达2米余,为国家二级文物。殿周回廊畅通,殿前平台宽大,三面勾栏望柱。台中置一铜制香炉,高1.7米,形若殿宇。台下半月形水池一潭,泉水清澈,池前准提……[详细]
  建水县崇正书院创建于明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原址在西门外,清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迁今址(建水临安镇书院街)。书院坐北朝南,共3进院落,纵深162米,宽70米,占地面积11340平方米,规模恢宏,布局严谨。进门左为监院公馆,右为乡绅公社,再进为讲堂;东西有学舍30环之;又进为藏书楼,底层为礼堂;左院耳楼为院长下榻之所,右院耳楼为管事办公处;三进的后殿;被大片空地、水池、树木、竹林等环绕。整个建筑形制规整,朴素大方,庄重典雅,至今仍保留旧时书院的格局。……[详细]
  云南建水黄龙寺有着八百多年的历史。位于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城西12公里的绍和山麓。山上古木参天、藤林丛生、庙宇隐现、0雄踞;山下形成半亩见方、清澈见底的黄龙潭,其珍泉终年喷涌,水温在7℃-8℃之间,为天然游泳池,云南省红河州建水黄龙寺享有“山寺珍泉景最幽”的美誉,建水黄龙寺是游人享受自然的好去处。用时参考1小时交通黄龙寺位于建水县绍和山麓(近团山村),到达团山村交通,再由团山坐车前往。景点位置云南省建水县绍和山麓(近团山村)……[详细]
  建水诸葛庙位于北正街旁,学政考棚北侧,现存建筑有山门、正殿、配殿和白衣楼。诸葛庙系建水“七寺八庙”之一,始建于明朝后期,毁于清顺治四年丁亥兵变。清同治八年(1869年)重建,重建时从原址迁移至今天的位置。……[详细]
  建民中学旧址 清 建水县朝阳北路130号,建于明嘉靖二年,现保存春风亭、前殿、正殿,1938年中共党员刘宝煊在此创办建民中学,在中国共产党地下党组织的影响和领导下,将学校办成了一所培养进步青年的革命摇篮,培养了大批后备干部和革命人才。许多师生走上了革命道路,有33位师生为新中国的解放献出了宝贵的生命。1949年,建民中学被国民党当局勒令解散。1983年,建民中学在原址上复办,1987年恢复“建民中学”校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