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云南省 > 昆明市 > 盘龙区旅游

盘龙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北京路石房子位于昆明市盘龙区北京路427号茶花公园内。石房子如一位风度翩翩的绅士,矗立在大树浓荫的环抱之下。中式琉璃瓦挑檐式屋顶阔绰大气,法式主体结构线条干脆利落,一看就是大师手笔。外墙看似不经雕琢、凸凹不平的石头,由内向外抒发着建筑的诗性与智慧。探寻的目光被那几座精致大气的窗子所0-,它的存在毫无悬念是那个年代最有说服力的高尚建筑。歇山顶两层楼形制形成七间三进的平面布局,坐西朝东,中间建出抱厦,小歇山顶雨亭覆于抱厦通道之上。石拱券大玻璃窗、石条墙、三角楣傲立在北京路最令人瞩目的视线里,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屋面却出人意料地采用中国传统歇山顶,正脊两端设鸱吻,垂脊端头置兽头,唯岔脊不用走兽,……[详细]
  昆明梁思成林徽因宅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北京路辅路与宝云路交叉口。1938年初,梁思成与林徽因因“卢沟桥事变”逃离北平,来到昆明。他们的第一个家位于巡津街9号,这是一处名为“止园”的黄姓军官私宅,据说位于今昆明的巡津街与铁皮巷交叉口,但可惜的是,这座宅院已经不复存在。1939年,梁思成和林徽因搬到了龙泉镇棕皮营村,借用了当地李家的土地,亲自设计并建造了他们的新家。1940年,这座宅院终于建成。宅院的入口处是一座土木结构的门楼,进门后,甬道北侧自西向东依次是佣人房、厨房和厕所。佣人房目前是空着的。甬道南侧则是金岳霖的房间、客厅、梁思成和林徽因的房间、梁林女儿和林母的房间。金岳霖的房间是1940年……[详细]
  严济慈、蔡希陶旧居位于昆明市盘龙区茨坝街道办事处茨坝社区蓝黑路132号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大门内南侧办公区。位于昆明黑龙潭公园旁的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内,有一座中西结合式样的简洁平房,静静地隐藏在绿树丛中。该房屋建筑在一坡地上,设三段15级台阶缓缓而上。房屋为砖木结构,坐西向东,三开间,进深两间,南侧突出一间,总面积约100多平方米。灰色的瓦屋顶,褐色的门窗,白色的墙体,朴素而又大方。在这里,它已经伫立了70多个春秋。如今,在植物研究所高大的楼群中,它显得低矮而陈旧。但是,这里却是中国现代物理学开拓者之一,时任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所长严济慈建盖的住宅和办公地点。抗战胜利后,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详细]
  钱沣墓在“龙泉镇”、“羊肠村”或“昆明北郊”一带,具体位置不甚清楚。五年前,我在清水村附近的磨盘山买房子时,发现有两座坟冢坐落于小区正大门前,顿觉有些奇怪,开发商为什么不把它迁走?后经打听才知道,原来此冢是钱沣与夫人的合葬墓,现为昆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钱沣墓位于公园正中央,四周有雕刻石条做围栏,呈长方形,周围松木环绕,显得古朴肃穆。拾级而上,只见一左一右两只大石狮子坐落于石梯两侧,目光炯视,庄重而威严。以前的两个“土堆”已被条石垒起围拢,呈圆形,足有一米多高。墓前明堂开阔,视线良好,风水极佳。……[详细]
  云南昆明王德三、吴澄、马登云三烈士墓地在昆明市北郊黑龙潭东南山坡之上。三墓皆为拱顶圆堡形石墓,背西向东,中为王德三烈士之墓,两侧稍后为吴澄、马登云烈士之墓。前立墨石金字墓碑,四围护栏,雪松翠柏,环境清幽,庄严肃穆。墓旁有石碑,刻有烈士生前事迹。20世纪50年代初,三烈士墓迁葬于黑龙潭北面山坡,1983年12月,再迁此地安葬,并被列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青龙潭,盘江之源。青龙宫因青龙潭而得名。在昆明市盘龙区清源镇,有两个始建于清代的古道观“黑龙宫与青龙宫”,一并被列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龙宫由正殿、东西厢房、大门、戏台组成。正殿悬挂陈荣昌先生(清末文化名人、书法家)手书的“盘江之源”木匾,周围有老龙潭、新龙潭、格来龙潭三个长年清泉不断的泉眼。百年来,青龙潭的泉水源源不断地滋润着昆明城,是昆明重点水源保护区。……[详细]
  震庄系时任云南省主席龙云的私人花园住宅。位于昆明市北京路514号,南为东风路,东临盘龙江,.震庄所在地原为昆明城东门外盘龙江边一低洼的水塘和原灰面公司旧址,1936年,龙云买下这片土地营造花园别墅。不久,抗日战争爆发,建造时断时续,直到1942年始告完成。命名“震庄”。震庄之名来源于《易经》所说的卦象。震即东方,且震为雷,为龙、象意上升。因该花园住宅建在昆明城东,又与龙云姓名有关,故名,因特殊历史背景赋予它深厚的文化底蕴,馆内自然、人文景观相得益彰,在昆明市中心绝无仅有。建国以来一直是云南省重要政务接待场所。……[详细]
  闻一多朱自清旧居位于盘龙区龙泉街道办事处宝云社区俊发城闻一多公园内。为昆明传统“一颗印”式典型民居建筑,建于1940年前后。旧居系土木结构两层建筑,坐西向东,占地面积236平方米,建筑面积370平方米。旧居原系司家营村村民所建。1941年随西南联大南迁昆明的清华文科研究所租下该房用于教学、研究兼住宿使用。闻一多先生及其家眷住在入门左边厢房楼上,朱自清与浦江清等人住入门右边厢房楼上,正房楼下为办公室,楼上是图书室。闻一多在此宅居住近三年(1941-1943年),除指导研究生学习外,还继续研究整理《诗经》、《楚辞》等,还撰写了《楚辞较外》等著作。此外,闻一多每周两次要去城里西南联大上课,回来需步行……[详细]
  《朱德赠映空和尚诗文碑》,位于昆明市东郊金马山山麓昙华寺寺内前园大义厅右侧小园中,该诗文碑高1.2米,宽0.5米,正书,文15行,行30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昙华寺,位于昆明市东郊金马山山麓,寺内前园大义厅右侧小园中,存有反映朱德早期进步思想的“朱德赠映空和尚诗文碑”,质为青心。壬戌年(公元1922年),朱德已在滇军13年,经历云南辛亥重九起义,参加护国战争,血战沙场,扫除帝制,为恢复民权立下赫赫战功,后出任云南陆军宪兵司令,继任警察厅长。此时袁世凯虽已倒台,但望眼寰中,军阀混战,生灵涂炭,有志之士郁结于心,苦闷彷徨,为民生殷忧,替时局犯难。此时他漫步亭园,写下此文,既羡映空“与野鸟为朋,……[详细]
  道教宫观。在云南昆明城北12公里龙泉山麓。《龙泉山道院记》载:洪武已亥年(1395),西平沐公在此择高地构道院一区,命道士徐日暹主之。不久,长春真人刘渊然到滇,曾居此观弘道。康熙、光绪《云南通志》载:清康熙间,云贵总督范承勋、巡抚王继文,按察使许弘勋重修此观;光绪间,总督岑毓英,巡抚杜瑞联又有修建。殿宇有祖师殿(供白玉蟾)、北极殿、雷神殿、三清殿、玉皇阁、斗姥阁等。观内今存唐梅、宋柏、元杉、明茶等古木,又有道光时铸两千余斤铜鼎一只,并有碑亭一座,中有自明代以来碑刻二十余方,如朝鲜李侍尧线刻唐梅碑、张三丰行状碑、刘渊然符箓碑等。……[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