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王勃《滕王阁序》有言道“襟三江而带五湖”,襟江书院由此而得名。以《滕王阁序》作为名字的出处,也是希望在书院里读书的莘莘学子们能够拥有广阔的胸襟,老当益壮,穷且益坚,永远不要失去雄心壮志。襟江书院始建于清咸丰十年至十一年间,1987年重修。现存建筑坐北朝南,由大门、重门、厢房、讲堂组成,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680平方米。大门面阔三间9.15米,明间辟将军门,门楣悬“襟江书院”字匾。1987年重修时将大门两侧厢房拆掉两间,大门北移13米,东西耳房为后期加建。重门,亦称“仪门”或“二门”,面阔三间9.15米,两侧有剁头墙。讲堂为书院的主体建筑,位于三进院落北端,面阔三间12.35米,进深……[详细] |
![]() | 杨根思烈士祠墓1922年11月6日,杨根思烈士出生于江苏省泰兴县黄桥地区羊郎店。长大参军后,先后荣获“战斗模范”、“爆破大王”、“三级人民英雄”、“一级战斗英雄”等称号。1950年11月29日,在保家卫国的朝鲜战场上,他率领一个排扼守1071高地,与美国“王牌军”进行殊死战斗。在连续打退敌人八次反扑,阵地仅剩他一人时,他只身抱起0包冲向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中国人民志愿军最高领导机关追认他为“特等功臣”,授予“特级英雄”称号。朝鲜政府授予“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英雄”称号,并授予“金星奖章”和“一级国旗勋章”。他生前所在连被命名为“杨根思连”,他的家乡被命名为“根思乡”。杨根思烈士陵园于1955年……[详细] |
![]() | 黄桥战斗指挥部旧址位于泰兴市黄桥镇。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第三批1982年3月黄桥战斗指挥部旧址1940年泰兴县黄桥镇包括:新四军苏北指挥部;苏北行政委员会;黄桥战斗前沿指挥部;支前委员会等。……[详细] |
![]() | 朱东润故居系1937年先生与邹莲舫夫妇辛勤劳动撙节所置,位于泰兴城南东鞠家巷东首,占地943平方米,前后两进,西侧厢房,青砖黛瓦,古色古香,两面城河相拥,尽显人文灵气。朱东润先生赤子情真,1982年将全部24间房产及4000余册藏书捐献给家乡政府,倡办图书馆,敷扬文教,泽溥乡梓。1988年2月10日,朱东润先生在上海逝世,享年92岁。是年10月,泰兴县人民政府正式命名“朱东润故居”,将先生骨灰迎回安放于内,并刻石纪念。2003年5月,朱东润故居被列为泰兴市文物保护单位。泰兴市人民政府多次修缮先生故居。2004年再次拨款200万元,维修老宅,征地1.2亩,扩建一进8间呼应原貌的仿古建筑。故居新貌……[详细] |
![]() | 泰兴孔庙(学宫)位于泰兴古城中心偏东北位置,这一地块人文集中,是泰兴千年文脉所在,也是泰兴古城最富精气的地块。小南海东侧,地形南北狭长,北至内城河,南至仙鹤湾,东西两侧各有一条水系,孔庙环水而居,似乎立于水上。小南海东岸,孔庙北端地块三面环水,如一水中半岛,且位于泰兴城池龙首位置,又形似龙头,巧夺天工,这一半岛被誉为“龙首岛”。孔庙是古代供士绅祭祀孔子的儒家文化圣地。孔庙紧邻权力中心县衙,反应了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占有统治地位。孔庙也称学宫,因为它在古代作为生员读书深造的学府。古代泰兴孔庙规模宏大,形制全备,主要建筑有鲲化池、奎文阁、牌楼、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尊经阁等,这些建筑从空中俯看如文……[详细] |
![]() | 新四军第三纵队司令部旧址:原为严复兴楼,系清代民居建筑。在清朝年间,老黄桥有一个严复兴油坊,油坊生意兴隆,为了接待来往客人、洽谈各路生意,油坊建造了一座二层六间的会客楼,这便是如今的严复兴楼。严复兴楼是清代的民间建筑,小巧别致,风格独特。在抗日战争的年代,这座老油坊的会客楼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黄桥有一条得名于新四军东进黄桥典故的东进路,而位于黄桥镇东进中路61号的严复兴楼自然和这一段往事有分不开的联系。1940年黄桥决战打响,这是一场新四军为了保卫苏中抗日根据地、对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反击战。1940年6月,新四军江南指挥部为执行独立自主开辟苏北、发展华中敌后抗战的战略任务,率所属主力北渡长……[详细] |
![]() | 华东野战军渡江战役指挥部旧址位于泰州高港区白马镇白马庙村东1949年4月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司令部暨渡江战役指挥部驻此。4月24日离开,渡江南下。旧址原系地主王镜湖私宅,俗称“湖三房”。现存后院二层小楼一座和平房4间,占地面积约1080平方米。小楼建于1926年,三间二层,砖木结构,平面呈曲尺形,格扇窗均雕花,铸铁花栏杆。楼下曾作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栗裕等人卧室。楼上为渡江作战指挥室。同年4月23日,华东军区海军亦在此楼上宣告诞生,1989年被中央军委确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地。……[详细] |
![]() | 襟江书院记及四体《千字文》石刻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第四批1995年4月襟江书院记及四体《千字文》石刻清代泰兴市 ……[详细] |
![]() | 黄桥建镇于北宋神宗元丰年间,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千年古镇和丰厚底蕴的文化名镇,千年古镇黄桥曾经有“丁、王、何、韩”四大家族,四大家族盛极一时,现在虽然不复当年,但是却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黄桥民居群就是其中之一。黄桥民居群位于十桥中路,坐西朝东,北抵黄桥小学,西至永丰后园,南界小巷,面宽九间,是四大家族中“丁、王”二家曾经的屋舍中的一小部分。整个民居群占地面积达4193平方米,建筑面积有1465平房米,共十四进、房屋六十二间,其中正房三十三间、套房三间、厢房十五间、书房三间、仓房八间,可分为两个组合。第一组合原来面河,取“紫气东来”之意,左边三进,后边八进,有正房二十七间、厢房十五间、书房……[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