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甘肃省旅游

甘肃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庄浪吴玠墓 位于庄浪县白堡乡赵家坟山村西北200米。吴玠(1093—1139),南宋抗金名将,水洛城人,绍兴九年(1139)卒。墓地原有封土2座,坐北面南,面积约300平方米。已夷平。中为吴玠墓,左上为其父墓,原有石雕华表、翁仲、武士、兽等已毁。现残留石羊、石猴各1对,石碑座1个。石猴坐式,高1.47米,石羊跪式,高1.3、长1.7米,碑座为龟趺,长2.28、宽1.33、厚0.65米。墓葬保存较好,对研究抗金史有重要价值。……[详细]
  兰州战役旧址位于兰州市城关区皋兰山乡三营子村东南300米之沈家岭、营盘岭、狗娃山一带。营盘岭地势险要,古今一直为军事重地。现存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于1948年所修碉堡3座,高2.9米,堑壕4条,碉堡呈三角形分布,中间战壕相通,前沿人工峭壁7层,易守难攻,有“兰州锁钥”之称。1949年8月25日解放军攻克营盘岭,占据皋兰山,控制黄河铁桥,迫使守敌溃败,26日兰州解放。兰州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大西北的最后一次决定性战役。……[详细]
  静宁古城遗址位于平凉市静宁县古城镇邹河村古城社。据《静宁州志》载:“刘沪进城章川,收美田数百顷以屯兵。”据考此城址即为宋与西复对抗时期刘沪所筑的章川堡。城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约450米,南北宽约230米,分布面积约10万平方米,现存四分之三的城墙,为夯土版筑,夯层厚0.08—0.1米,城墙残高3.5米,基宽3米,设东、南、北三门。依地势东北较高处有村民10余户,其余为农田。采集有耀州窑绿釉瓷片和豆青釉、影青、黑、白釉瓷片。……[详细]
  兰州大学图书馆位于兰州大学城关校区内,又名积石堂,始建于1962年,由主楼(含塔楼)、南北端阅览室、东侧书库(储备书库)组成。主楼为1幢4层砖混结构,中央塔楼为4柱支撑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书库贴建于东侧。1998年改扩建,添建新书库、西侧共享大厅等。建筑采用轴对称、中心对称的传统布局,兼具苏式外观,融合现代设计思想和技术,具有独创性。兰州大学图书馆既是建校办学的历史见证,也是甘肃高等教育事业和兰州城市建设史的见证。……[详细]
  陇东中学礼堂位于庆城县北0.5公里的庆城镇南街庆城中学院内。陕甘宁边区政府于1940年创办。原为庆阳县文庙,文庙初建于明洪武年间,历代均有维修,规模较大。设陇东中学后,文庙大成殿作礼堂,名宦祠等古建作教室和宿舍用。现陇东中学已迁,原建筑仅留礼堂一座。礼堂(大成殿)原建筑为清同治九年(1807)所建,坐北朝南,砖木结构,硬山顶,面阔五间,长20米,宽14.4米,高9米,校牌“陇东中学”为毛泽东题写。1987年进行过修缮。……[详细]
  王符墓位于镇原县临泾乡湾湾村内。王符(约85—162),字节信,东汉安定临泾(今镇原县)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哲学家。约生于章帝初,约卒于桓帝延熹五年(162),著有《潜夫论》,凡十卷36篇。在《潜夫论》中,提出“天地之所贵者人也”,“国以民为基”,治国应以“富民为本”。陵园面积约1200平方米,现存圆丘形封土高3米,直径4米,原墓前建有“思潜亭”、“潜夫亭”、石碑等俱毁。墓葬保存较好,对研究王符生平和东汉史有重要价值。……[详细]
  土门古建筑群包括罗汉楼、山陕会馆及三义殿。2017年11月8日,入选甘肃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罗汉楼:以楼体基座底边为基准,向东延伸10米,向南延伸5米,向西延伸10米,向北延伸5米。山陕会馆:东至会馆东院墙外侧以东2米,南至南院墙外侧以南5米,西至西院墙外侧以西2米,北至北院墙外侧以北2米。三义殿:已划定2017年11月8日,入选甘肃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满城位于武威市凉州区金羊乡新鲜村窑沟北侧。是一座大型土筑古城。城平面呈正方形,边长1060米,城墙夯土版筑,高10米,基宽4.6米,夯层厚0.15--0.18米,四角各有一正四棱台体角墩,边长均为11.4米,另有马面4个。开东、南、西三门,东西二门门宽8米,门外各有一瓮城,呈半圆形,半径35米。瓮城城墙亦夯土版筑。《大清一统志·凉州府城·城池》:“又满城,乾隆二年建筑。” 城址保存较差,对研究城建史和清史有重要价值。……[详细]
  大云寺摩崖造像及狮子洞题刻位于陇南市成县城关镇庙湾村东南的凤凰山麓,为一长条形天然石龛,唐称大云寺、凤凰寺,宋称凤凰山寺。寺内现存唐宋时期的摩崖题刻8处,碑石5方,摩崖造像群1处,散存柱础、石臼等建筑构件等多件,题刻以唐元和九年(814年)《李叔政题壁》(墨书)最为珍贵。狮子洞为一处天然溶洞,现存摩崖刻石9处。大云寺摩崖造像及狮子洞题刻是陇南地区保存唐宋题记较集中的地方,在甘肃同类文化遗迹中具有典型性和独特性。……[详细]
  石门遗址位于定西市安定区符川镇兰星村、长丰村交界石门水库西北部的山梁上,遗址南北长约1750米,东西宽约600米,面积约105万平方米。地形为较陡坡地,地表为耕地及荒山,地表断面暴露有灰层、灰坑、红烧土层等遗迹和各种陶片、残石器等遗物,陶片主要有篮纹泥质红陶片、篮纹夹细砂红陶片及素面泥质红陶片等。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曾征集到3件该遗址出土的完整石斧和石刀,从陶片质地、纹饰等特征判断,可以确定为一处大型齐家文化聚落址遗存。……[详细]
  上花园戏台 位于民乐县杨坊乡上花园村,距上花园小学约20米,东、南、西三面均靠居民住宅。戏台始建于清光绪年间,土木砖结构,筑于高1.35米的夯土台上,坐南朝北。前部为舞台,单檐歇山顶,面阔6.4米,进深4.4米;舞台台口宽3.4米;两侧各宽1.5米为文、武场;东、西壁间各由5扇门和栏杆组成。后部为化妆间。硬山顶为原殿,面阔三间(9.4米),进深一间(4米)。此戏台造型独特,对研究河西地区的古建筑有一定的价值。……[详细]
  威虏城遗址位于酒泉市金塔县古城乡头号村西北1.7千米处。城址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857米,东西宽287米,面积170313平方米。城墙为夯土版筑,夯层厚0.16-0.18米,墙基宽12.8米,顶宽4米,残高2.5-4.5米不等。城四面开门,有瓮城,进深10米。据《金塔县志》记载,故城初建于元代,明代重建后曾置威虏卫。现遗址内外已开辟为农田。该遗址为研究河西地区历史提供了实物依据。1995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徽县文庙大成殿位于陇南市徽县城关镇,始建于明洪武七年(1374),后期历代均有补修、增建。现存大成殿与相关碑刻7通。大成殿建筑面积310.75平方米,坐北朝南,单檐歇山顶,面阔5间,通长20.15米,进深3间,通宽14.5米,通高13米。2007年被陇南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11月8日,入选甘肃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大成殿基座四周底边为基准,向东、南、西、北各延伸5米。……[详细]
  重建宋范韩二公祠堂记碑原位于庆城县城钟楼巷内。通高2.4、宽0.97米。成化十一(1475)年八月立。额题“重建有宋范韩二公祠堂记”。碑阴、阳均有碑文,碑阳碑文楷书竖行24行,每行25字。碑阴除碑文外下部线刻庆阳府地形图。碑文记载宋范仲淹、韩琦出任环庆路经略安抚使时在庆阳、延安等地镇守,以御西夏的功绩。刘昭篆额,马文升撰文,朱英书丹。 1985年移存县博物馆。保存完好,对研究明代庆城军事防务有重要价值。 ……[详细]
  宽沟城遗址位于白银市景泰县寺滩乡宽沟村。城址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450米,东西宽228米,面积10.76万平方米,四角有角墩。城墙为黄土夯筑,其中东城墙临近沙河为黄土夹砂夯筑,夯层厚0.1—0.14米,城墙基宽5米,顶宽0.9—1米。据文献记载,宽沟城创建于清咸丰三年(1853),原为皋兰县红水分县县丞治所,城内现存民国时期的县府、-署及宽山书院等建筑遗址。1988年被景泰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城墙外侧底边为基准,向东、南、西、北各延伸20米。……[详细]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七分校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七分校(简称抗大七分校)校部旧址位于华池县林镇乡东华池村,现存22孔石箍窑和1处院落。从1943年到1946年,仅在华池开办一期,学校学员最多时达5200多人。彭绍辉任校长,喻楚杰任副校长。抗大七分校学员积极响应党中央“自已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一边学习,一边生产,创造了丰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校部旧址背依东华池砖塔,面临“花池水”,被誉为“陇上小延安”……[详细]
  位于静宁县城关镇站院巷北端。始建于明洪武六年(1375),明清时期多次增修扩建。原建筑面积约3400平方米,按中轴线自西北向东南依次为礼拜大殿、邦克楼、牌坊,两侧配建厢房,文革中除礼拜大殿外其他建筑均被拆毁。礼拜大殿保护完好,平面呈“凸”字形,建筑面积377.84平方米,其建筑结构采用中国传统建筑样式,由重檐歇山顶与卷棚勾连搭组合而成,精巧独特,是甘肃现存不多的的明代创建的清真寺,结构独特,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详细]
  毛泽东长征旋窝旧居位于定西市岷县县城南30千米麻子川镇旋窝村,坐北朝南,占地面积394.0平方米,院落平面正方形,建筑平面呈“L”型,北为正房,东为厢房。1935年9月17日凌晨,红一方面军第一军团二师四团攻克腊子口后,随军团行动的毛泽东于傍晚抵达岷县麻子川乡旋窝村,住在村民韩企明家草屋内。在岷县期间,军委及时制订了《回民地区守则》,使党的民族政策得到及时贯彻。在旋窝,毛泽东还和当地著名阿訇丁振邦教长互赠礼品。……[详细]
  福音堂医院旧址位于张掖市甘州区北水桥街。1937年,为营救八路军战士,八路军驻甘办事处指示高金诚在此开设福音堂医院,先后营救八路军将士200余人。高金诚(1886--1938),字固亭,河南襄城人,1917年以后行医西北,在张掖、酒泉等地创设“福音堂医院”,1932年投身革命,1938年牺牲。院址今存,南北长69米,东西宽28米。院北有砖木结构二层楼1座,面阔十间38.45米,进深6.6米,高6.4米。保存完好。……[详细]
  崔家庄遗址位于临夏县北塬乡崔家村东北侧。属齐家文化。面积约10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4米,暴露有灰坑、窖穴、墓葬和白灰面居址。曾出土陶器、玉器、石器、骨器40余件。陶器主要为泥质和夹砂红陶,器表多素面,部分饰绳纹、篮纹和附加堆纹,器形有侈口高领深腹双耳罐、双大耳罐、侈口鼓腹罐和鬲等。石器有刀、斧、凿、锛、弹丸、网坠等,以磨制石器居多。玉器有璜、璧、玦等。遗址保存较好,对研究齐家文化的内涵有重要价值。……[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