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东省旅游

山东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店上遗址自古至今流传为“四十里长沙店”故址,店上村由此而来。遗址西濒小沽河,东有岘沽河,南隔店上村与小沽河村为邻,并有小河子遗址发现,两遗址仅有一村之距,应为一处古文化遗址无疑。因店上遗址发现早,又有传说流行,故以店上遗址命名。一、店上遗址南部被现代村落遗址叠压一部分,残存面积为东西300米,南北300米,总面积9万平方米。因尚未钻探,从断崖处可见有一至二米不等的文化层。普查队临时开一2×2米的探方一个,可见清晰的地层关系,早期地层有布纹、板瓦、砖和铁霄锻压痕迹,晚期地层包含大量瓷片,以碗、盘为主,其特征明显,南北窑厂均有烧制。由此可知,店上遗址是一处汉至宋元时期的古文化遗址。二、小河子遗址保……[详细]
  尧陵:尧陵位于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富春乡赵前庄村南300米,尧陵陵区东西75米,南北86米,地势平坦,现有墓冢直径15米,高8米。尧陵时代为新石器时代,历史上由于水灾多次被淹没,一直延续至今保存较完整。墓冢前有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濮州知州缪润绂书“帝尧陶唐氏墓”碑,青石质,方首抹角,碑向正南,高1.89米,宽0.66米,厚0.18米。方座长0.78米,宽0.28米,高0.4米。墓碑东南50米有明嘉靖二十四年(公元1545年)濮州知州薛孟所立“祭文碑”一通,螭首龟蚨,碑文草书,共162字。主要记述祭祀的时间、地点、人员、祭品及颂词。祭文碑首高0.8米,宽0.91米,厚0.37米;碑身高……[详细]
  河东惨案纪念地位于淄博市淄川区罗村镇,年代为1938年。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于同年12月27日侵占了淄川县城。为了迅速建立统治秩序,日军派遣汉奸走狗四处网罗地方反动势力,竭力进行欺骗宣传,开展所谓“宣抚安民”活动。河东村是淄川罗村镇的一个较大村庄。解放前,全村有630户人家,1700多口人。二十年代末,该村村民张荣修,为了防匪保家,拉起了封建迷信组织“铁板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其会员遍及河东、罗家庄、杨家寨、龙口、马尚等地。随着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加深,铁板会会员纷纷投入反日抗日斗争行列。1937年底,河东村铁板会首领张荣修曾先后两次应马尚村铁板会之邀,派人帮助他们攻打……[详细]
  马石山抗日战斗遗址位于乳山市诸往镇上石硼村北的马石山上,是1987年9月第二次文物普查时调查的。现存马石山上环山毛石砌筑围墙,是当时战斗主要依托,全长2000余米。主峰阳坡有烈士纪念塔、纪念堂、纪念碑、烈士墓等。1942年11月,侵华日寇用两万余兵力,以“铁壁合围,梳篦战术”,对我胶东抗日根据地进行了残酷的拉网式“大扫荡”。胶东区公安局警卫连政治指导员王殿元和胶东区公安局三科科长唐慈,根据“胶东军区战事--指挥部”的命令,在马石山南麓同当地群众一起坚持反扫荡。11月23日,敌人把棉亘数十里的马石山团团围住,为解救被围困在马石山上的数千名群众和部分地方干部,他们率部先后数次上下马石山,护送一千多……[详细]
  启唷学馆旧址,位于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海军航空工程学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之一。2006年12月7日,授予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座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启喑学馆,是中国第一所聋哑学校,现在烟台市聋哑中心学校的前身。建馆过程美国传教士查尔斯·罗杰斯·米尔斯1862年来到登州传教。他与前妻所生的孩子中,有一个名叫盖雷的儿子,3岁时因病失去听力。对儿子的关心,使得米尔斯先生开始关注起中国聋儿的状况。由于当时中国没有专门的聋儿学校,米尔斯先生于1878年将盖雷送回美国罗彻斯特聋人学校学习。在那里,他认识了第二任妻子———学校教师安妮塔小姐。1884年11月26日,安妮塔·汤普森·米……[详细]
  于家大院为寒亭区一片保存较为完整的明清四合院古建筑群,是“老寒亭街”望族于姓家族的祖宅。它位于寒亭城区东侧浞河岸边寒亭街办寒亭二村,共有明清四合院20余套,占地5000多平方米。2006年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史料记载,于家大院始建于明代末年,大规模扩建于清中后期。清康熙年间,于氏十三世祖“现龙”由西于家庄子村(今朱里镇河滩社区)迁至寒亭,去世后仍殡回原驻地。此后,现龙之侄十四世祖“际昌”继迁寒亭定居,此为于氏家族来寒亭定居的一世祖。此后子孙延绵,历代相传,至十九世于学濂任“翰林院待诏,诰授奉政大夫”。于学濂的从兄于学经为“卫千总,诰授武略佐骑尉候补守府”。于学濂的长子于占鳌为……[详细]
  俗称七女城。即春秋邾国漆邑,后属鲁国。《左传·襄公二十一年》载:“邾庶其以漆、闾邱来奔”。西汉刘向《列女传·卷三鲁漆室女》记鲁穆公时漆室女之事迹,后称该地为漆女城。《水经注》记其地为漆乡。清光绪十八年版《邹县志》记其他曾出土7个铜鼎,一个小鼎上刻有“永宅用” 3字。据此考察漆女城在东周时期,应有大型贵族墓葬存在。遗址位于邹城市城西4公里处,是以山东龙山文化为主兼及周至汉代文化的遗址。遗址高出周围农田2至3米,为一台形高地,并由东北向西南部呈斜坡状,东西长120米,南北宽100米,总面积2万平方米。土质多为黑灰色,古文化堆积厚度3米左右。地表散布东周鬲足、盆沿、豆柄和汉卷云纹瓦当、绳纹板瓦、陶瓮……[详细]
  鲁西南战役纪念馆占地123亩,总建筑面积6000余平方米,分为鲁西南战役陈列馆和鲁西南战役全景画馆两个部分。采用取“声、光、电”等现代技术,展现从刘邓大军抢渡黄河到以羊山战役胜利结束为标志的鲁西南战役的全过程。鲁西南战役纪念馆内陈列着许多的珍贵的历史照片、电文、书信等革命文物,其中有毛泽东主席给刘、邓-的亲笔电文,刘伯承、邓小平同志过黄河后的合影、挺进大别山途中的照片和参加过鲁西南战役的-、-等五十余位老将军、老领导的亲笔题词,以及有关鲁西南战役的书籍、军战史、影集、录音、录像等历史资料。馆内新建设的全景画馆,高19.47米,寓意战役发生在1947年,它是按照抗日战争纪念馆的标准建设的一座利用……[详细]
  昌虑故城遗址位于土城村,座落在滕州城东南30公里。地处薛河北岸,与陶山隔河相望。明万历和清道光《滕县志·古迹》中均云:“昌虑城,亦曰滥城,城周十里,有子城。”抗战前夕,该城仍完整,部分女墙依稀矗立,北、东、西3门都较完整;北门楼有砖制横额“昌虑”二字,东西横排,柳体正楷,是唐代遗物。滥城是小邾国属地。滥邑为小邾国重要城池,东汉始改为昌虑县。该城西北角炮台上有一块长1.5米,宽约1米的石刻,有“滥邑”字样。抗战前夕,韩复榘曾下令重修昌虑城,才把滥邑女墙拆平。据传,清末为防太平天国军队攻城,曾重修,女墙修得很完整。这次重修时,西门外有民工刘开祥掘出将军尸骨一具,骨骸作佩剑状。有一虎符,刘开祥拾得,……[详细]
  天福山革命遗址位于文登市文登营镇(原天福山镇)天福山上,北距沟于家村1.5公里。1937年12月,在中国共产党胶东特委的领导下,在天福山举行抗日起义,成立“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随后与日本侵略军激战于牟平县城南的“雷神庙”,打响了胶东人民抗日第一枪。1959年,文登县文化馆派员在天福山革命遗址的中共胶东特委临时会议旧址屋内办起了宣传天福山起义的连环画小型展览,到1973年,建成天福山起义纪念馆和天福山起义纪念塔。 天福山起义纪念塔,塔基长5、宽5米,塔体底部长2、宽2米,塔体总高12.24米,全用当地新产的青花石和白理石砌成。塔正面题“天福山起义纪念塔”,塔裙题写“星星之火可以……[详细]
  汶阳遗址位于泰山东南麓莱芜凤城街道办事处汶阳村北汶河之阳的高台地上,1983年3月刘慧、王其云、崔秀国等发现。遗址南北长500多米,东西宽300多米,台高出四周平地2.5米左右,表面呈鱼脊形,文化层在地下0.3米左右,厚约0.5米至1米。此前一般认为汶阳遗址的年代范围为大汶口文化中晚期至龙山文化时期,事实上其文化内涵要远比这两个时期要丰厚。大量的打制石器的发现,证明了此地远在旧石器时代就是人类先祖的居住地,而盘龙大街南边原“扫砟地”大量唐宋瓷器的出土以及窑址的发现,说明汶阳一带在唐宋时期绝对是一个大的聚落中心。而此遗址青花瓷器以及其他明清器物的少见,说明了在明清时期,聚落中心已经转移到别处。但……[详细]
  织女洞位于沂源县燕崖乡牛郎-织女旅游区。大贤山海拔532m,面积约4.5km2。这里山上重峦叠嶂,悬崖如削,巨石嵯峨,松柏森列,百鸟翔集,风光旖旎。山下沂河如带,势若游龙。织女洞位于大贤山东北麓。织女洞风景区,位于沂源县城东南约10公里的燕崖乡牛郎官庄大贤山.蜿蜒的沂河从大贤山脚下静静的流过,河对面就是牛郎庙,旁边的村庄因此得名.从沂源县城南麻出发,一路青山绿水,20分钟左右就到了.下了车,在郁郁葱葱的沂河岸边稍栖,沿东麓开始上山(可开车),或穿山涧,或走大路.随着位置的变化,身体在升高,心情也在高涨.摹然一堵悬崖出现在前方,崖下是一处院落,崖上半空0就是织女洞了.从院子侧面向前,再折返回来,……[详细]
  丈八佛造像位于山东省博兴县湖滨镇丈八佛村北兴国寺遗址上,1992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造像雕造于东魏天平元年(534年),为一青石立式圆雕造像,通高7.1米、像高5.6米。高肉髻、方面、大耳。着褒衣博带式通肩袈裟,内着僧祗支,胸前结带。双手作施无畏与愿印,赤足立于覆莲座上。莲座正面中间浮雕力士、博山炉、迦娄罗。正面两侧及左、右刻四组26个供养人。该造像雕造于东魏天平元年(534年),其下有夯筑的土台,高2.3米,面积不清。北齐天保年间(550?/FONT>559年)有丈八佛大殿,隋、唐、宋皇统及天眷、明成化及万历都重修过。清道光年间寺院布局有正殿(丈八佛殿)、三佛殿、……[详细]
  大王镇位于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黄河三角洲南部,全镇总面积122平方公里,辖1处省级经济开发区,97个行政村,27个居民小区,境内常住人口16万人。大王镇是革命老区,这里建立了全省乃至全国最早的一批农村党支部,保存并传播了全国第一版《共产党宣言》中文译本,诞生了邓天一、李耘生、李玉堂、丁莱夫、张太恒等诸多仁人志士,出现了清河大地第一支抗日武装力量,第一届广饶县委就诞生在大王刘集。刘集村党支部建立于1925年春,是山东省最早的农村党支部之一,刘良才任党支部书记,刘英才、刘洪才为委员,隶属中共济南地方执行委员会。1927年8月,在刘集党支部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共广饶特支,刘良才任书记,兼任刘集党支部……[详细]
  昌阳故城及墓群位于行村镇庶村。南距黄海约3公里,东100米是自北向南流入黄海的白沙河,北部是村东西机耕路,西临行村镇通往小纪镇公路。整个遗址地势平坦、开阔。昌阳城,西汉初期置于现文登西南昌山之阳。西汉中晚期,西迁至今海阳庶村一带,设盐官署,属东莱郡。王莽时期改称夙敬亭,东汉时复称昌阳,西晋元康八年(298),迁昌阳城至今莱阳市境内。昌阳故城及墓群现叠压在庶村的民房建筑、蔬菜大棚之下和村周围的田野里。村西500米处,当地人称“西城子”,是古代人们的生活住地,地下堆积着大面积的古代碎砖瓦。村的西北处,有一高1米,南北长约40米,宽2米的高台地,群众传为“西郭”。村南人称“南城子”,地下0.5米也满……[详细]
  济南经四路基督教堂,简称经四路教堂,为济南现有的七处基督教教堂(经四路教堂、后宰门教堂、南上山街教堂、裕忠里教堂、官扎营教堂、三里庄教堂、伟东教堂)之一,位于济南市槐荫区经四路425号。该教堂原为山东中华基督教自立会礼拜堂,1924年始建,1926年落成,占地面积1.3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00多平方米,为济南最大的基督教堂,也是济南商埠地区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该教堂为第一座完全由中国人投资、设计、建造的基督教建筑,建成后也一直由中国教牧人员管理,其设计者为该处原临时礼拜堂第一任中国籍牧师李道辉之子李洪根,施工建造者为桓台籍建筑商杨长利、杨长贞。其底层为毛石砌墙,二层以上为清水红砖墙、红瓦顶,……[详细]
  经三路日本总领事馆旧址位于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经三路240号。始建于1917年,1918年2月建成,为西洋古典风格,1919年5月升格为总领事馆,管辖范围为除青岛、烟台以外的山东省全境。1928年“五•三”惨案中被战火炸毁,仅庭院中的金鱼池保存下来。现存建筑为1939年重建,由总领事府邸、办公楼、别墅、值班室、金鱼池等组成。总领事府邸平面基本为方形,两层,局部三层带地下室,平屋顶,南北阔26.8米,东西深18.1米,占地面积270平方米,建筑面积340平方米,砖混结构,清水砖墙。办公楼位于总领事府邸西侧,一字形平面,二层楼房,局部三层带地下室,东西阔38.6米,南北深17米,占地面积……[详细]
  津浦铁路局济南机器厂旧址位于济南市槐荫区营市街街道槐村街31号,始建于1910年,1913年4月1日建成正式投入生产。现存的旧有建筑主要有1911年首任德籍厂长道格米里办公楼、道格米里寓所、高级职员公寓、日式厂房和水塔共5幢建筑,均为较典型的日耳曼风格建筑。1911年首任德籍厂长道格米里办公楼是一幢两层楼房,坐北面南,石、砖混水墙,东西阔34.3米,南北深18.6,占地面积638平方米。红瓦四坡顶屋面,南立面建有一带金属盔顶的门廊,门廊立有两根仿希腊陶立克柱式的石柱,楼内大门、木楼梯、木地板装饰考究。道格米里寓所为二层木结构楼房,四坡大瓦顶,坐北面南,有半地下室,窗台以上为砖混水墙,东西面阔2……[详细]
  邓庙画像石墓,为东汉时期汉画像石墓。1998年对其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出土较为珍贵的画像石35块及少部分随葬品。该墓是鲁西北地区正式清理发掘的一座东汉时期的大型多室石砌画像石墓。墓坐北朝南,方向偏西11度。双寐室东西并排,间距3.8米。两寐室前各有一近方形的“前堂”。两“前堂”左右各有耳室,两堂由耳室相通。“前堂”前为甬道,两甬道各有南向双扇门组成,东甬道东门开启,两甬道门前均有封门石堵门。形成了以“前堂”为中心,前有甬道,后有寐室、左右为耳室的“中”字形,而两“前堂”又有耳室相通,形成了两个“中中”并排的结构形式,甬道、耳室、前堂、寐室均为盝顶,墓的前堂四面有过梁,承托盝顶,其余为石壁承托盝顶……[详细]
  临池古城遗址所在的临池镇历史悠久、文化渊源流长。遗址附近有罗圈地、旧城墙、皮徐庙等遗迹。尧、舜、禹时期至夏朝,为於陵国都城。商朝时,一度为逢伯陵国都城。西周至春秋,一度为扶馀丘国属地或都城。战国时期,为齐国於陵邑,秦属齐郡,西汉置於陵县,属青州部济南郡。王莽新时,改名於陆县。晋改於陵县为乌陵县,寻废。南北朝刘宋孝武于於陵县地置武强县,并置广川郡。南北朝北魏改武强县为逢陵县。南北朝后齐改广川郡为东平原郡。隋开皇三年郡废,又别置济南县(今邹平县好生镇平原庄)。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武强县为长山县,以县境长白山而取名。长山县治所从於陵城迁至广川郡,城废。战国时期的齐国廉士陈仲子就曾在此居住,他……[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