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东省旅游

山东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毛泽东思想胜利展览馆位于兖州市鼓楼街道办事处文东社区,1968年建,属全县各阶层人民群众献忠心的产物。1972年改为兖州县文化馆。展览馆坐北朝南,面阔19间宽72米,南北进深17.6米;以二层为主,局部三层,砖石结构,白色水刷石墙面。展览馆南侧广场中央立有毛主席的塑像,塑像立于正方形底座上,底座边长2.8米,高2.5米,像高约5.5米,水泥雕塑,水磨石抛光,呈粉红色。毛主席像身穿军大衣,伫立风中,左手拎帽,右手挥舞,栩栩如生。展览馆属文革时期的代表性建筑,其结构特征仍保留原有风貌,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经过几次维修现保存完好,成为人民群众缅怀毛主席的最佳场所。2009年10月经兖州市人民政府……[详细]
  青岛向阳遗址位于宝山镇向阳村。年代为新石器时代。2006年12月7日,青岛向阳遗址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向阳遗址】属龙山文化遗址,位于胶南市宝山镇向阳村东约500米处的高台地上。遗址的东、南各有一条季节性河流。遗址所处位置较高,断崖最高处达6米,群众称之为“城顶”。1981年文物普查时发现。遗址东西长250米,南北宽200米,总面积约5万平方米。土质松软,呈灰褐色。文化层厚度在l~2米之间。地表暴露的遗物较多。遗址中采集到的主要是陶片和石器。在各类陶片中以黑陶居多,其次为灰陶。陶质以泥质为主,夹砂较少。陶器以素面磨光为主,纹饰以弦纹最常见。可辨器形有鼎、盆、罐等……[详细]
  付庙村位于巨野县核桃园镇,付庙民居,是一处有几个合院组成的具有典型明清时期建筑风格的传统民居群。占地面积3600多平方米,现存房屋13栋50多间,分布在该村中心街的北侧。每个院落大门多为单檐起脊,有倒座。东西厢房各三间,有的为重梁结构,有的带一间0,0多滚脊挂吻。主房均座北朝南,面阔三间,青砖砌墙,灰瓦覆顶。营造法式不一,或为单檐起脊硬山式,或为二层楼式等建筑样式。虽历年久远,有的房屋已损坏,但基本都保持着原有的间梁结构和风貌。付庙民居造型古朴,结构严谨,布局合理,当地盛传为明代大学士张居正的私宅,目前虽无文字记载,但该建筑群落处处显示着明清时期的营造风格,颇具有开发及研究价值。为核桃园镇以后……[详细]
  马山寨遗址位于烟台市莱山区北寨村。年代为明。 2006年12月7日,马山寨遗址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马山寨,曾是古代沿海军事要塞。明洪武年间,为防倭寇侵扰,政府派重兵驻扎。这座山原名马山,明政府在此所设的兵营和海防工事称马山寨。因营寨较大,这座山被改称大寨山。据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大寨山上还有明时兵营、城墙等防御工事的遗迹。现今大寨山顶部还留有明朝修建的狼烟墩台(即烽火台)。这里,立有山东省人民政府将马山寨烽火台确立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将马山寨遗址确立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各一座。大寨山东西长2公里,南北宽1.2公里,海拔74米,顶部为一较为平坦、长……[详细]
  成阳故城,山东省菏泽市胡集镇地下成阳故城,-物部门认定为先秦古城。历秦、汉、魏、晋、唐、宋,金代毁于战乱水患。结合《史记》、《汉书》及唐宋地理志书,该城是西周成国故都成阳,秦汉魏晋之济阴郡成阳县城,北齐废。唐于此城复置雷泽县,属濮州。历唐、五代、宋。金贞祐二年废县为镇。雷泽镇历金元二百年,于洪武元年圮于黄泛,淹淤地下。明于此废城置平阳屯。后完全淤埋地下。《史记·货殖列传》:“夫自鸿沟以东,芒、砀以北,属巨野,此梁、宋也。陶(定陶)、睢阳亦一都会也。昔尧作游成阳(菏泽东北),舜渔雷泽,汤止于亳(曹县东南)。其俗犹有先王遗风,重厚多君子,好稼穑,虽无山川之饶,能恶衣食,致其蓄藏。”(司马迁把帝尧发……[详细]
  博济桥位于阳谷县县城中心广场东南角,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博济桥修建于明万历三十四年(公元1606),是过去北通东昌、南达寿张、东去张秋的必经之路。博济桥又叫“石牛拉石车桥”,因在桥南西数第二块栏板上雕有牛车出行的画面而得名。《阳谷县志》记载:“邑有县丞笪公居官清廉,莅任之时,惟一牝牛驾车而来,及解任日,牝生一犊,公谕令仆人留犊于邑,仍驾一牝牛去。后人思其德,因刻其像于博济桥上,至今犹存。”后人将此石刻称为“石牛流芳”。石桥建筑由桥基、桥身两部分组成,上有两排浮雕石栏,下有石砌拱券式桥洞三个。桥身东西长10.18米,南北宽5.06米,通高3.70米,整体石砌,做工细致,手法精巧,古朴大方,结构……[详细]
  武文昌墓位于山东省曲阜市小雪镇武家村村内,该墓地始建于明永乐3年(公元1405年),墓主名为武兴,字文昌,号福海,祖籍安徽凤阳人,明洪武年间移居山东曲阜,为人光明磊落,品行端正,积德从善,德高望重,深受乡邻崇敬,后在此繁衍生息,成为名门望族。石碑为清光绪34年(1908年)所立,碑文记述了墓主人生平及后人繁衍脉络。据文物工作者考证获悉:原墓冢封土高大,墓碑刻双龙碑额,独特的艺术造型暗喻后人对墓主人富贵永享的良好祝愿。武文昌墓于1986年被公布为山东省曲阜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被公布为山东省济宁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1)位置:曲阜市小雪街道武家村。(2)保护范围:以墓为中心向外10米……[详细]
  峄山摩崖石刻群位于山东省邹城市城东南10公里处峄山上,现存300余处,其中,摩崖石刻有两处,分别位于五华峰和妖精洞,五华峰刻经位于“光风霁月”石上,向阳面刻《文殊般若经》,刻面纵2.13米,横3.65米,竖刻--十一行,每行十字,首行刻“文殊般若”四字,由于风化剥蚀严重,现存79字。刻于北齐年间。妖精洞石刻位于山阳“妖精洞”西侧乌龙石上,刻面竖高约4.0米,宽约2.65米,面积约为10.6平方米。有--七行,十四字,字径约20-30厘米,内容为《文殊般若经》。--前有题名一行,十一字。由于刻石下部风化剥落,少量--已残毁。刻于北齐武平年间(570-576年)。此外,峄山现存隋唐至明清时期,名人……[详细]
  孟良崮战役纪念地位于蒙阴县和沂南县交界处,因孟良崮战役而举世闻名。1984年为纪念孟良崮战役在山上修建的纪念碑高30米,由三块状如刺刀的灰色花岗石筑成,象征着野战军、地方军和民兵的武装力量体制。底座为边长20米、高1.6米的正三棱体,组成一个-托,意喻-杆子里面出政权。纪念碑的上下部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象征着军民团结必胜,人民战争必胜。孟良崮战役纪念馆位于山下的孟良崮烈士陵园内,占地面积8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240平方米。馆内共分5个展厅,分别为门厅、战役厅、支前厅、英烈厅和双拥厅。纪念馆后面是烈士墓地。墓地正中是粟裕将军骨灰撒放处,其后是烈士英名塔。纪念馆前矗立陈毅、粟裕的巨型雕塑……[详细]
  又名百佛庵,城阳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崂山支脉的铁骑山南峰石城顶之阳,背山面涧,松竹环绕,环境清幽,始建于宋宣和年间(1119-1125年),初建格局无考。庵分前后二院二殿,前为倒座殿,内祀菩萨;中殿穿堂,祀三官;后殿为硬山式,高约六七米,重梁起架,出檐,四柱石撑顶上饰雀替,内祀玉皇大帝。白垩涂壁,彩绘壁画,青砖铺地,外观气势宏伟。其时,每年正月十六日逢庙会,善男信女赶会人众,香火极盛。清初百福庵已初具规模,后毁于文革时期。目前殿堂房基仍在,庙宇轮廓清晰。清初,明崇祯帝养艳姬、蔺婉玉二妃逃难至此,二女编写的《离恨天》曲成为崂山外山派道士迎风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养、蔺坟地及附近的纱帽石、马槽石、……[详细]
  灰城子遗址位于匡庄乡灰城子村东约150米处,为高山周围8至10米的台地,总面积约5000平方米。断崖壁上可见灰层堆积存1至2米,内含商代、西周灰色绳纹陶片,地表暴露陶片较多。据《邹县金石隘编》记载:清道光年间“县东北数十里有地名虺城,里民掘得鼎六、鬲二、彝二……唯一鬲有模糊文字,仅‘永宝用’3字可辨”。1955年当地农民掘得铜器3件,送往山东省博物馆;1962年,掘得铜器10余件,被当地农民出售至今下落不明;1973年,村民又掘得盘、簋、匠等8件铜器,其中一簋腹内有铭文12字,经考释为“伊授作簋用事于考永宝用之”。从其形制、纹饰及铭文考证,当属西周晚期。此8件铜器现藏邹城市博物馆。灰城子遗址于……[详细]
  青岛中山路近代建筑位于青岛市市南区中山路、河南路。年代为1910-1935年。2006年12月7日,青岛中山路近代建筑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含:1.德式建筑:中山路17号2.中国银行青岛分行旧址:中山路62号3.山左银行旧址:中山路64-66号4.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旧址:中山路68号5.大陆银行旧址:中山路70号6.聚合钱庄旧址:中山路82号7.交通银行青岛分行旧址:中山路93号8.山东大戏院旧址:中山路97号9.胶澳商埠电汽事务所旧址:中山路216号10.中国实业银行旧址:河南路13号11.青岛分行公会旧址:河南路15号12.金城银行旧址:河南路17号……[详细]
  人们大都知道古都西安有碑林,知道泰山有刻石,但知道海上有刻石的恐怕就不多了。岚山海上碑是目前沿海地区仅存唯一的古代碑刻文物古迹。她位于岚山渔港码头西侧,为海边天然巨石凿琢而成。上有苏京、阎毓秀等名人题书的石刻。苏京,安东卫人,明代进士,官至监察御使,建宁兵备道。他书写的楷文:“星河影动,撼雪喷云”,横刻于碑上,气势非凡。阎毓秀,山西榆次人,武进士。清代康熙十年任安东卫守备。题楷文:“难为水”,“万斛明珠”,“砥柱狂澜”。海上碑距今已有三百年历史了,请你立在碑石边沿上,远眺大海波涛,近看惊涛拍岸,不仅能充分领略到“撼雪喷云”之意境,而且可以真正体会到脚踏坚石,“砥柱狂澜”。的气概。内心是否汹涌,……[详细]
  岳庄空城遗址位于德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赵虎镇赵宅村北1000米,西至岳庄村东,东至曹庄(空城曹庄)村西,北到岳庄至曹庄的村级公路,约700000平方米的范围。据当地村民描述早在20世纪60-70年代土墙高2-3米,宽10米多,据《德州志》记载,该城为隋代绛陵县故城,宋元时期,该县迁至现德州城区一带,根据城址遗留物特点,推测其为宋元时期一处城址。现在该区域仍可见断断续续的土围墙,在岳庄村东一段约1000米处保存较好,长满酸枣,刺槐,柳树等植被。该古城址的发现对于研究德州城的变迁、人文习俗及促进文化旅游都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该遗址于2011年4月被公布为德州市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6月被……[详细]
  高唐文庙又称李苦禅少年读书处,位于高唐县城内北湖路南首西侧,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高唐文庙始建于元至元二十四年,原有大成殿、照壁、月宫门、厨房、东门、西门等建筑。文庙是祭祀孔子实施儒学教育的处所,高唐文庙也是历代官办学堂。我国国画大师李苦禅先生少年时曾在此读书。大成殿南门正上方有现代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题写的“李苦禅大师少年读书处”的匾额。文庙现仅存大成殿。大成殿坐北朝南,面阔五间,进深三间,东西长17.7米,南北宽11.10米。大成殿为单檐歇山式建筑,主要以立柱砖墙和梁为骨架,承托着曲线玲珑的屋顶,外檐柱间砌砖墙。檐下的斗拱为装饰性构件,檐向外展伸保护了立柱和梁不受大雨的侵蚀和破坏,也使大殿……[详细]
  孟母三迁祠,位于山东省邹城市城西庙户营村内。座北向南,有正房3间,东、西配房各3间。正房即“孟母祠”,单檐硬山式建筑,前有回廊、露天面阔7.05米,纵深6.2米。祠内正中神龛供奉孟子父母像,东侧置孟子像龛。祠前回廊东、西两侧壁上镶碑刻2块;一为创建亚圣祠碑记,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癸已仲春立;二为庙户营添设祭田记,清同治四年(1865年)孟广均立石。大门外原立有“孟母三迁祠”碑1块,现移至孟庙内保存。该祠是纪念孟母和孟子的建筑之一,1985年,被公布为济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孟子的出生地凫村,在邹城北12公里,1960年划归曲阜市。现在凫村仍有“孟子故宅”、“孟子故里坊”、“孟母故井”、……[详细]
  长清县学文庙大成殿位于济南市长清区文昌街道清河街499号(结核病防治站)楼后。年代为清。 2013年,长清县学文庙大成殿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大成殿是祭孔的地方,是文庙的主殿。大殿座北朝南,单檐庑殿顶,面阔7间,进深4间,12根立柱,比例结构上采用的古代官式做法。大成殿始建于宋代,现存整体结构主要是清代的。是县级文庙规模比较大,保存比较完整的,其规模在济南各个区县中是首屈一指的。大殿内部雕梁画栋,虽经多年沧桑,但细节仍然不失精美。大成殿采取庑殿顶,是中国古建筑档次最高的一种建筑格式,斗拱是一翘、二昂、六铺建筑风格,比济南的府学文庙的档次还要高。说明长清在古代重视教……[详细]
  位于老城区东南,以池南壁有三个石雕虎头,泉水从虎口流出而得名。该泉水激柱石,声如虎啸。黑虎泉:在济南市黑虎泉东路。题名在金代以前。源出悬崖下深凹的的洞穴中,泉水经三石虎头喷出,波澜汹涌,水声喧腾。附近有琵琶、金虎、汇波、溪中、玛瑙、九仙女等名泉十四处,组成黑虎泉群。九女泉清澈干冽,传说月白风清之夜,九仙女相约至此泉沐浴浣纱。泉群附近有假山平台,回廊曲径,夏日绿荫蔽天,鸟语蝉鸣,为游人品赏玩景胜地。黑虎泉是金代《名泉碑》、明代晏璧《七十二泉诗》和清代郝植恭《七十二泉记》所著录的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居于“黑虎泉泉群”之首。位于济南黑虎泉路下环城公园南隅的护城河南岸,有着“天下第一湖”美誉的大明……[详细]
  郭味蕖故居“疏园”位于潍城区城关街道东风西街与向阳路交叉口以西街南。1992年4月,潍城区政府在此按旧日风貌建成郭味蕖故居陈列馆。“疏园”占地面积近800平方米,南北两处院落、瓦房17间。北院正中立有郭味蕖半身铜像,正房悬挂齐白石篆书“知鱼堂”匾额,西侧有郭味蕖所建“爱竹茅堂”画室,院内腊梅、丁香为其亲手所植。南院西侧有荷塘,池边紫荆、迎春、百合等繁花似锦。南屋5间常年展出郭味蕖数十幅代表作,东屋陈列着国内外书画名家馈赠的数十幅书画精品。2006年12月,郭味藻故居“疏园”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郭味蕖(1908~1971)名忻,以字行。潍县(今潍城区)城里人。著名国画家、美术理论家、美……[详细]
  【大庄遗址】属龙山文化遗址,兼有汉代遗存。位于胶州市洋河镇大庄村西50米处。1989年文物普查时发现。遗址座落在洋河东岸的台地上,西部靠河流处已遭部分破坏。遗址南北长300米,东西宽150米,面积约4.5万平方米。土质松软,呈灰褐色。遗址未经钻探,从遗址西部的断崖看,文化层厚度在1~2米之间。地表散见有陶片、石器、兽骨等。遗址中采集的人工遗物主要是陶片和石器。陶片中以夹砂黑陶为主,其次为泥质黑陶和灰陶。器表以素面为主,有少量的弦纹、附加堆纹、刻划纹等。陶器大多轮制。可辨器形有鼎、鬻、盆、罐、豆等。石器有刀、锛、斧、磨石等。根据器物特征分析,其时代应为龙山文化中晚期。遗址现为农田,保存较好。……[详细]